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一章南方战事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找到赵桓这里的是贤福帝姬赵金儿,也就是皇室的二十七姐。

老赵家给女儿起名着实是非常接地气,不是金就是福。比如十四姐叫赵富金,第十八姐叫赵三金,二十九姐叫赵金珠,三十姐叫赵金印。

充分体现了这个男尊女卑社会对女子的敷衍与轻视。

从带御器械那里听说贤福帝姬请求觐见,赵桓颇有几分惊讶。

经过上次的家宴,赵桓的铁血与冰冷给他的兄弟姐妹们留下了非常恐怖的印象。而且赵桓下了诛杀令,搜山检海以取赵构首级,导致兄弟离心。事实上他的那些弟弟妹妹们都很不待见他这位大哥。

赵桓也乐得清静,本来跟他们就是一群陌生人,非要表现得兄友弟恭,亲密和谐,赵桓也不太有那份演技。

不过既然妹妹要求见,赵桓也没有躲着的道理,便放下大臣上的札子,说道:“让她进来吧。”

随着帝国版图迅速恢复,赵桓最近深深体会到了当皇帝的无聊。

这些地方大臣有事没事就要上几分札子,有的是请示南方水果熟了,请进献几箱给官家尝尝。

有的是最近群盗、匪患都平定了,道路通顺,请求进献一批土特产到东京。

当然最多的就是那些肉麻的话。无数大臣表示自己对官家日思夜想,请求进京见见官家天颜。

这些人多数都是在南方叛乱中选择坚守城池,不肯屈从叛军的大臣。

随着神武右军横扫江南,秩序逐渐恢复。这些人第一时间过来拍马屁、请功。

后世人没经历过皇权的恐怖,都以为士大夫猖獗不可一世,好像皇帝不顺他们意,他们就能让皇帝暴毙。

事实上在极度恐怖的专制皇权下,皇帝一言能决定数万人生死,这些士大夫哪有心思想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们是想尽一切办法在皇帝面前露脸、刷存在感。

都是坚守在叛军腹地的忠臣,皇帝对千里之外的大臣一无了解,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谁能升迁,谁默默无闻。还不是靠拍马屁

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皇帝一句话,这位大臣就是国之栋梁,自此简在帝心,平步青云。不用一两年就能进入朝廷中枢,参与国策决断。

而不会拍马屁的,皇帝都不知道这个人存在。还升什么官

就这种情况下,士大夫还想让赵桓暴毙他们乞求赵桓别心情不好,将他们贬到岭南就不错了。

这也难怪嘉靖、万历这些皇帝都不爱看奏折。

赵桓的感受就是,大部分札子都毫无营养,纯属浪费生命。

不过在这些废话连篇的奏折里,赵桓也能分析出一些有用信息。

那就是神武右军在江南的平叛十分顺利。基本上奏折里都不怎么提叛军,各位大臣提到比较多的是群盗、暴民。

已经是五月末,神武右军迟迟未归,就是在南方平定散乱各处的群盗。

而赵构这会儿已经逃到大海上了,正在遥控指挥士大夫们继续抵抗。不过兵败如山倒,一战覆灭了十四万主力军队,这些士大夫们仓促间实在组织不起多少叛军。

这个小朝廷不得不给各地的群盗许诺各种官职,例如在道州、贺州的曹成,拥众十余万人,已经被封到了南昌郡王、镇南、宁国、宁远三镇节度使、太保、荆襄、江东诸路诏讨使、枢密使。

曹成风头之盛,哪怕在东京都有所耳闻。岳飞为了平息后方物议,不得不派出了军中第一猛将张宪亲自率军过去讨平。

赵桓整理思路间,一名身穿淡青色衣裙的少女走进大殿,端端正正的向赵桓拜了个万福,说道:“金儿拜见大哥。”

软糯的声音令赵桓浮躁的心情都有所平复,赵桓抬头看了一眼这位贤福帝姬,与印象中骄纵的公主不同,她眉眼十分青涩,很显然才刚刚加笈。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

内侍已经提前向赵桓介绍了赵金儿的排行,所以赵桓平静的开口问道:“二十七姐免礼,今日有何事情要见朕”

赵金儿没有赵桓这么生冷,声音带着软糯,说道:“大哥,金儿今日是想找大哥帮个忙。”

她的语气十分亲切自然,即便赵桓这种钢铁直男,也觉得一切似乎合情合理。妹妹找哥哥帮个忙,又有哪个哥哥忍心拒绝尤其对方温柔乖巧,明媚可爱。

赵桓便没做多想,问道:“是什么事情”

赵金儿笑着说道:“最近城南的绍天新区传的沸沸扬扬。金儿也想在绍天新区买一片土地,可是开封府人山人海,金儿实在是挤不进去。”

赵桓眉头一挑,这位二十七姐的胆子有点大啊。自己刚诛杀了大量暗箱操作的开封府官员,她还敢到自己这里搞幕后交易

赵桓没有直接答应或者拒绝,而是淡淡的问道:“二十七姐怎么会想在绍天新区购置一片房产”

赵金儿对赵桓的态度有些发怵,却强撑着意志,语气舒缓的回道:“从外朝执掌内藏后,宰相们已经通过政令,今后大王、帝姬等宗室都要离开皇宫,且俸禄只供给到婚嫁之前。予想给自己攒点嫁妆。”

外朝执掌内藏,是靖康年间的一项制度。就是梅执礼还是户部尚书之时提出的建议。

效果斐然,每月仅皇宫节省的费用就多达三十多万两。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效,倒不仅仅是因为制度本身。还与宫室规模有关。

徽宗是个享乐皇帝,他的宫室庞大,且生活奢靡。

赵桓的前身性格虽然懦弱了点,但其他品德方面却比徽宗强太多。不仅宫室数量较少,而且比较专一。二十七岁了,也仅有一子一女,且都是倾国倾城的皇后生的嫡子、嫡女。

所以这项制度一推行,每月就能节省下三十多万两白银。

每月三十多万两,全年就是近四百万两白银是给辽国岁币的八倍。

赵桓穿越过来后,审视了一下这项制度,决定予以继承。

但政事堂通过的这项政令,却是赵桓的主意。

受波及的不仅仅是各位皇子、帝姬,还有赵桓前身遗留下的各位宫室。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