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五章亮出家底,放手一搏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景福殿,赵桓屏退了所有内侍,只剩下了他与岳飞君臣二人。

站在庞大的地图前,赵桓向岳飞说道:“你我君臣独处,没有其他人置喙,卿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想必以朕对卿的真挚与信任,应当对得起卿跟朕推心置腹。”

岳飞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自古以来,未有几位臣子能得到臣这般优待与信任。在官家面前,臣何必还要故作拘谨必坦诚直言。”

赵桓也淡淡一笑,没有了其他人,不用再装腔作势,他也十分放松,可以说话不过大脑,直接袒露心声。

便继续说道:“朝廷北伐,并不算顺利,宗相公上奏,请朝廷拨款,在河北兴修运河。朕直言不讳,朕着实不愿同意。一旦招募徭役,势必兴师动众数十万人。战事将自此僵持,河北也势必长期受战乱影响。要多年无法恢复生机。”

“朕不想重演安史之乱的悲剧,连年征战,将河北打成一片白地,数百里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岳飞眉头微蹙,表情坚毅,问道:“官家意思是”

“朕就想听听卿意见,河北战事一定要这种打法卿有没有更好的战法,帮朕将北伐迅速落幕。”

岳飞为难的开口,说道:“可是宗相公已经做出这般部署,臣一到河北就将其否决,另作安排,是否会有些不妥”

闻言,赵桓神采奕奕,果然岳飞有更好的安排,立即说道:“宗相公是个顾全大局之人,只要北伐大胜,朝廷迅速收复山河,宗相公不会计较。”

可不是每个人都是宗相公。

岳飞确定,如果自己从南方归来,立即接手河北战事,全盘否定此前部署,必然会有人对自己心怀不满,觉得自己恃才傲物,轻屑他人。

岳飞天纵奇才,情商也是一等一的。

只是见到官家期待的眼神,岳飞还是坚定的扛下了这份压力,苟利国和谐家生死以,又何惧些许物议。

随后岳飞肃穆的说道:“若是臣负责北伐战事,的确部署与宗相公不同。”

“卿但言无妨。”赵桓大喜,笑着说道。

“河北虽大,但关键军事重镇也就只有几处。宗相公选择打河间府,是老成持重之法,此无可争议。”

“但也正因为是兵法正道,所以金国可以堂堂正正迎战,将其骑兵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臣年岁稍轻,所以战略或显激进。臣北伐,派遣大军正面推进的同时,会派遣一支奇兵,从真定府向燕云进发。”

“打进金国境内”赵桓吃惊的问道。

岳飞指向地图,说道:“当年太宗北伐,军队也是打到了幽州城下。前岁禁军收复燕云,也曾猛攻幽州城。幽州于我朝并非禁地,不可踏足。”

可是这两次,都是让大宋刻骨铭心的惨败啊。

高梁河之战,前期宋军打得契丹军队望风崩溃,畏敌如虎,以至于“虏空山后遁”。气的辽景宗大骂军队“遇敌即败”。绝望之下,辽国“议弃幽蓟,以兵守松亭、虎北口而已”。

可是赵老二的瞎指挥,使宋军对辽国援军全无防备。他又屁股中箭,开上驴车狂飙猛进。宋军主力在军营里阵容严整的守了一夜,第二天将士们才知道自家皇帝不见了

最终宋军大败而归,高梁河之战宋军折损万余人。

虽说万余人,比赵桓这次北伐的损失还小。但确实是使大宋北伐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挫败。

前年宋军伐幽州就更别提了,二十万大军被辽国一万残兵败将开无双,算是把大宋禁军的底裤都给扒下来了。

讲道理,大宋君臣在这次北伐中想的都是能够恢复故土就好,从没想过军队开赴进燕云。

见赵桓犹豫,岳飞解释说道:“以正合,以奇胜,方为用兵之道。既然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无法获胜,则必须尝试以奇制胜。”

“臣率精锐攻略燕云一带,金国势必朝野震动。金国统帅,为了平息国内震怒,势必要率军迅速北归,扫清我军。”

“金军意图暴露,我军可以从容于途中设伏,败之十之八九。”

以正合,以奇胜啊。

赵桓感慨不已,这一点大宋的将军们并非不清楚。

但是没人派出这支奇兵。是因为除了岳飞,大宋没有哪位将领敢保证,能统帅军队在战机瞬息万变的野战中击战胜金军。

奇兵北出,可就无法在野外固守工事了。

那金军统帅再傻也知道派遣一支骑兵到百里外切断宋军补给,坐等宋军困死在工事内。

只有岳飞天纵奇才,神武右军战力又举世无双,所以他才有底气选择这种正奇结合的打法。

他们有胆气主动迎上金军,在野战中彻底击溃金军主力。

赵桓坐在椅子上默默思考许久,要不要选择这种战略

这种战略好处自然是能迅速结束北伐战事,河北能够迅速收复失地。

但坏处则是,一旦有所闪失,最精锐的神武右军覆灭。赵桓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牛鬼蛇神,必然会瞬间全部跳出来。大宋蒸蒸日上的局面瞬间四分五裂。

尤其大宋有实力靠国力碾压金人,双方在河北消耗,每过一日,大宋的实力就会增强一分,最终彻底碾压金军。

良久,赵桓起身,笑着对岳飞说道:“朕听说,风险与收益总是对等。想要获得更高收益,总要冒几分风险,就按卿方案来部署吧。”

“朕相信卿之才能必能早日结束战事,挽救河北更多平民,使天下少受离乱之苦。”

岳飞郑重的行礼,理解官家之前的犹豫,毕竟官家这是将整个大宋国运以及天下安危都寄托在了自己肩上啊。

随后赵桓起身,说道:“天色已晚,卿回去及时休息。明日跟朕到御前军器所,朕给卿几件神兵利器,助神武右军此战大败金军主力。

军事上没有任何人能保证自己十成胜率,既然赵桓、岳飞认为这一战胜率超过五成,值得放手一搏,那自然要拼尽全力,赵桓也就不藏私了,把所有家底都给拿出来,让神武右军以最强状态去迎战金军。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