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六章抛开事实不谈,我士大夫就算有一千万个不对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们骂不过广大学生和基层的市民,当然不会束手认输。

这些人掌握了国家最强大的权力,编织了一层最严密的统治网络,面对挑战,自然是第一时间祭出特权和暴力。

各地都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官府官吏纷纷出动,缉拿了一大批“造谣生事、罔顾礼法”,“包藏祸心,怨望其上”的意气学子、活跃市民。

这次席卷天下的运动,士大夫们大义凛然,国朝虽然有法律,但更重视伦理和纲常治理天下。

对普通百姓而言,州县官员是父母官,回乡的士大夫是家族领袖。如果普通百姓随随便便就指责父母官和士大夫,法律上或许合理,但伦理上可是以下犯上。

总之,我士大夫们就算有一千一万个不对,良心都被狗吃了。那,我们也是大宋德高望重的特权阶层。要被整个国家供养,优待,被万民所景仰。要与天子共天下。

连大宋朝廷都要“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你们一群普通百姓,也妄想站在道德高处拷问我们良心

什么是良心对我们士大夫有利的那叫良心。

否则都叫狼心狗肺

文人墨客,知识分子一旦撕起来,精彩程度完全不弱于女人的撕衣服,扯头发。

被大宋养士近两百年的学子们,也终于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这些意气风发的学子,直接选择与士大夫们硬刚。

士大夫们掌握了上层暴力,但他们同样把控了下层舆论。

成千上万的学子涌进城市,与市民阶层一同揭发检举士大夫们的黑暗材料。

这东西哪经查啊

家大业大的士大夫们,谁手上还没点脏事啊

当然,平时士大夫们也不觉得他们做的有什么不妥。

可架不住学生们这么恶心啊,把脏事跟法律明文摆在了一起,让当事人来办这个案子。

定州知州甚至直接面对学生们证据确凿的检举。

学生们举报他私贩常平仓公粮,强逼百姓借贷。

徇私枉法,庇护士绅,制造冤假错案,冤杀平民三四人。

恶意兼并土地,导致数百户人家倾家荡产,人财两失。

这哪是检举状啊,在知州看来,这一笔一笔地都是在剜他的心,打他地脸呀。

明明这些平时看来都不值一提地小事,可摆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好像一字一句的都在骂他是個贪官,是个人面兽心的禽兽。

贪官禽兽

混账这是污蔑

我只是做了一些士大夫们都会做的寻常之事,你们却诬陷我的清洁之志,骂我是贪官,是禽兽。还说你们不是罔顾礼法,怨望其上

简直是可忍,熟不可忍。叔能忍,婶婶也不能忍。

恼羞成怒的官员们大兴冤狱,甚至意图调度军队前去镇压这些围在县衙前日夜喧嚣,意图法不责众的恶徒。

但这一次,军队却坚定的选择了严格中立。

岳飞对军队的统帅,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军队信仰,军队是国家之剑,只执行国家意志,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

哪怕军中大量年轻士子非常赞同外面同窗的宣言,但也没有参与这场风波。没有来自枢密院的命令,地方官员基本无法调动军队执行任何暴力行动。

而各地凡是听从了地方官员命令的将领,都迎来了极为惨烈的结局。

枢密院铁令,严格执行大宋祖宗法度。凡军虞侯以上军官,斩立决。都指挥使以上,腰斩弃市。所有家属,流放一千五百里充边。

禁锢其子弟,三代以内,不允许任何人在大宋从军出仕。

这一次,大宋就清洗了上百名军官。

朝廷上下,再一次感受到官家即位以来的风气变化。大宋从以往柔弱昏聩,鲜明的转变成了铁血肃杀。

也因此,这场文人冲突迅速转变成了举国关注的一个热点。矛盾漩涡,也从地方转移到了京城。

东京城内,无疑有大宋最多的士大夫以及规模最庞大的学生群体,矛盾彻底激化到针锋相对的局面。

以往在州县,学生和市民们汇集在城池里宣扬理论,士大夫们在乡下裹挟农夫,愚弄村民。两者互相谩骂,却也势力分明。

而在东京,这两者就正面对峙上了。

学生群体思想开放,理念先进,率先在皇家出版的大宋青年报上刊登头版头条宋之弊端,唯士大夫无耻尔。

这份报刊一经发布,瞬间引爆整个东京的舆论热情。

大宋青年报一举成名,走入整个京畿地区百姓的视野。

这一期报刊受到整个京畿、甚至两河、淮南一带百姓的疯狂追捧。

一期经过四次加印,共卖出去五万多份

五万多份报刊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天文数字。

实在是学生们写的这份讽议士大夫的文章太出彩了。里面详细罗列了士大夫在大宋一廉九贪,十二成兼并的情况。

轻而易举的就引起了所有百姓的共鸣。士大夫们掌控了整个国家百分之七十的土地,掌控了全部官职、特权,自然就背负了理所应当的乌黑名声。

然后学生们又询问,如今圣君在朝,官家是三代以降,千古有数的明君。为何还会有那么多腐败,那么多冤假错案,那么多百姓无立锥之地

答案以及理所当然了。陛下身边有奸臣啊。

所以学生们干脆引用了诸葛丞相骂王朗的原文:“只因这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致使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宣泄情绪嘛,无疑是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手段。最后这段喷人的话,直接成为全文点睛之笔。

无数人看完,拍案叫绝,击节赞叹。

而士大夫们则跟王朗一样,几乎被骂懵了。

因为这谩骂、嘲讽,实在是太符合所有人对官员们的印象了。

从秦汉开始,只要朝廷出问题,那肯定是官员的锅,总不能推到皇帝头上,不然还想不想活了

以至于这篇文章发表后,许多士大夫们自己都陷入了自我怀疑,士大夫是否真的就这么无耻。

不然怎么从秦汉开始骂,一直延续到大宋,还是如此的贴切。

士大夫们一时解不开这个棘手的问题,不过转移话题一向是士大夫们的拿手好戏了。

你跟他们讲道理,他们就讲礼仪。你跟他们讲礼仪,他们就讲道德。

所以士大夫们不正面回应自己是不是如学生们骂的那么无耻,反手就在各大邸报上,指责学生们这是罔顾礼法,没有纲常,简直是夷狄禽兽。

就是一群居心叵测之人,想要夺取国家大权。

是一群道德败坏的败类,想在高尚高洁的士大夫们手中夺取权柄的无耻行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