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八章陈东你是真下死手啊!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梅执礼虽然手段老练狠辣,直指要害。

但他这套说辞有个极大的漏洞,那就是在这次汹涌的舆论之争中,参与程度最深,最活跃激进的其实并不是这十大书院,而是太学学生。

可是太学生如今在大宋的风评极佳,太学生议论国事已经成为整个国家都认可的优良传承。

东京甚至天下百姓,都将太学生当作国家的希望,民族的脊梁。

梅执礼也不敢直接得罪这一群体。

今天梅执礼敢说太学生都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孩子,懂什么政治。

明日数万太学生就能伏阙而谏,大骂他是个奸臣,贼相,误国之臣。

一旦闹到这种地步,太学生会面临什么结果不得而知,他梅执礼的名声就彻底臭了。十之八九要迫于压力,辞相外放。

可是谁舍得这右相的位置

这可是右相大宋最高宰执。

除了皇帝,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整個天下,整个大宋,大部分时间都在按他的意志运转。

权力的迷人之处,体验过的人,没有人甘心放手。

梅执礼简直无法想象,自己罢相外放,该是怎样的惆怅。是跟苏轼他们一样壮志难酬,郁郁寡欢,寄情诗词

还是像折彦质一样,日夜北顾,期盼君恩重新照耀,写出:“去日惊涛远拍天,飞廉几覆逐臣船。归舟陡顿能安稳,便觉君恩更焕然。”这种肉麻无比的拍马屁诗词

因为有这一漏洞,赵桓直接将球踢给了太学司业陈东,说道:“学生就应该学习,不应该参与国家事物,陈司业如何看待”

陈东立即起身,肃杀的说道:“如果右相能走到阵亡于保卫东京的太学生烈士陵园前,对着一万三千七百遍,臣无话可说。”

梅执礼顿时脸一黑,早听说这个陈东擅长鼓动人心,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这不去说,说明他梅执礼自己都没底气面对自己的言辞。

真要去说了,那整个天下都能沸腾。彻底坐实了学生们对士大夫的谩骂,腐朽无耻,令人唾弃。

“那陈司业以为此事当如何平息任由学生们诋毁当朝官员,动摇国家统治”梅执礼黑着脸问道:“还是陈司业打算尽罢朝廷官员,屠灭各地士绅望族”

这件事就是如此别扭,谁提出解决方案都会惹一身物议。

士大夫们虽然腐朽,但权力斗争还是玩的十分明白。邸报上分析的就是事实,这场事情的本质就是权力的重新分配。

陈东慎重的开口,说道:“这次学子、士大夫之争,究其根源在于我朝学校发达,学子们人数不断增多,整个阶层壮大,但却没有上升途径。”

“所以矛头指向士大夫,在大宋青年报头版头条高论士大夫为大宋之弊端。”

“士大夫内部情形如何,各位自有公论。我朝士大夫腐败,从仁宗朝就开始成功朝廷共识,君臣卿相协力整顿,一直到太上在位,整顿的结果是国家出现六贼。”

这一点当着皇帝的面,所有高官卿相都不敢反驳,皆承认士大夫中间是出了那么一点点的小问题,所以才被学子们揪着不放。但大部分还是好的,是忠于官家,忠于社稷,清正廉洁,铁骨铮铮的儒家圣贤

“除士大夫积弊外,另一方面也是士大夫垄断了太多特权。在朝廷内,把持所有官职。在朝廷外,寥寥数十万人,却掌控七成财富。剩下亿万百姓加上皇室才掌控三成财富。”

听着前边的话语,所有人还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认为他讲的十分公正。

可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大才子,忽然在最后忽然图穷匕见。

所有人瞬间瞪大了双眼,吓得脸色苍白。

陈东这是下死手啊,抄起刀子就往所有士大夫心口要害上扎,不死不休

士大夫掌控天下七成财富不是什么新鲜论调。

可你忽然把亿万百姓跟皇帝归到一起,这简直是雕心雁爪,心狠手辣,居心叵测

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听完这种论述会心平气和。

你们士大夫数十万人掌握了七成的财富,我皇帝跟亿万生民加起来还不到三成

所以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岂不是一个笑柄

明明是你们士大夫坐享天下,皇帝与普通百姓苟延残喘

果然所有人都看到官家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显然在考虑如何清洗士大夫。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这句口号或许已经不再仅仅是百姓造反时喊出的口号了。

官家已经在十分认真的思考这件事。

可是士大夫们现在哪有底气跟官家说:“陛下何故造反”因为此时执掌大宋百万大军的岳使相,可并不是一位士大夫出身。

此前士大夫们吃尽了这位岳使相的苦,被杀的人头滚滚,跳梁者坟头草都已经不止三尺高,而是经历了几度春雨几度秋。

计相杨时就是嵩阳书院山长张九成的授业恩师,他是两个派系都能说上话的泰斗宿老,此时不得不出来打个圆场,以免今日这场御前会议急转直下,再次演变成一场对全国的清洗。

他起身说道:“士大夫正公这种一心为民的千古名臣吗今日不是为士大夫盖棺定论,而是说说如何平息这场风波。”

陈东还是非常尊敬这位国子监前辈的,收敛了锋芒,说道:“官家,臣以为之所以十大学院此次物议中最为积极,是因为这些学院最为急迫。他们既无法像士人一样走吏部选试,也无法像太学一样颁发学位。所以导致教授、学子都非常焦虑,找不到晋升途径。”

“而想要从事工商,士大夫们对百姓的剥削与压迫又严重束缚工商业发展。”

“这才是两者此次爆发激烈冲突的根由。”

赵桓不禁一笑,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啊。

两个阶层的激烈碰撞,说到底还是一方严重阻碍了另一方的发展。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跟所谓的正义,关联是少之又少。

陈东随后说道:“所以臣以为想平息此事,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