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一章小民从来不可轻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赵桓回到皇宫时,已经是深夜。

东京的夜色如水,繁华又宁静。

宫中大部分寺监都已经熄灯,昭示着如今的天下无事。

只是赵桓走到了文德殿,才发现枢密依旧灯火通明,甚至里面有大量守阙书令史在灯火下整理地图。

这个时间,负责一国军事的枢密院,却忙碌不停,怎么看都不正常

赵桓向一旁的吴革问道:“枢密院怎么回事谁在坐堂”

吴革侧头向身边的亲从官详细询问了一番,然后立即身心轻松下来,从容的向赵桓说道:“官家,是岳使相在坐堂。”

“岳相公啊”赵桓也轻松下来,说道:“岳相公真是夙兴夜寐,鞠躬尽醉。即便古之诸葛武侯亦不过如此。岳相公在忙什么封赏的事情,还是新军的训练让他早些回府休息,这些都不急于一时。”

“算了。那也是一位拗相公,朕亲自过去跟他说吧。”

赵桓身心轻松的朝枢密院走了过去,可是随着走近,很快他就发现,情况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枢密院里面正激烈争吵,火药味十足。

这根本不像是在谈论美好事物的模样。

亲从官大队人马的脚步声打断了屋内激烈的争执。

所有人看向屋外,见到赵桓亲自走了过来,连忙躬身行礼。

岳飞也从闭目养神中站起,率先向赵桓行礼:“拜见官家,圣躬万福。”

“免礼。卿等在争吵什么朕远远就听到了枢密院的喧嚣之声。”

岳飞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道:“本不愿打扰官家雅兴,是西夏方向出现了争端。”

“西夏”赵桓大感意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方向:“党项人如今的形势还敢妄生事端”

“正是因为党项人处境艰难,所以才引起的争端。金、夏之战,黄河以西被金国荼毒,上千里之内一片鬼蜮,无复鸡犬行人。而黄河以东的州县却被神武右军所庇护,幸免于难。”

“党项人如果想维持统治,必须重新恢复对这片土地的统治。”

赵桓瞬间了然,西夏的精华腹地都在大宋边境上,被宋军十几万大军所占领。

如今战事结束,这片土地如今却没有个明确归属。

两军必然产生龃龉。

岳飞说道:“党项人数次尝试派人跨过黄河,统治州县,与我朝驻军已经爆发过几次冲突。今夜又传来消息,前线两军发生械斗,我朝被打死官员两人,胥吏十人,受伤士兵三十余人。”

赵桓语气凛冽的说道:“打回去啊卿在等什么”

岳飞犹豫说道:“如果立即还击,臣恐会引起两国交战。”

赵桓彻底爆发,怒喝:“这都是什么儒家遗毒就我们中原担忧引起两国交战敌国没有这种不担忧”

岳飞诧异的看着官家,完全没想到,官家会为这么小的事情,爆发如此大的雷霆之怒。

赵桓愤怒的不是大宋死了几名官员。

甚至也不是西夏的挑衅。

而是大宋这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

这全天下就大宋百姓想过好日子

就大宋百姓怕苦、怕累、怕民生凋敝

其他国家都是钢心铁胆吗同样是大国战争,强强对抗。

对方就能因为大宋的一次反击,瞬间不惜一切,破釜沉舟,举国同心,拼着全部命丧黄泉,过来跟大宋血战到底

对方就没有畏惧,没有迟疑,没有顾虑,都是嗜战如命的莽夫

这种思想简直成了束缚在整个民族肩上最坚固的锁链。

这让赵桓不由得想起后世一本名著。

“人类不是从程心放弃按下按钮那一刻才输的。而是在三体人相信她不会按下按钮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

赵桓亲自下令道:“传朕命令给所有前线部队。任何他国军队擅自踏足我朝疆域,无需等候军令,立即将其覆灭坐视不理者,以畏敌脱逃之罪,严惩不赦”

“枢密院这种思想以后要改一改了你们越是不想打仗,对方就越是得寸进尺,最后免不了大战一场,兴师动众。反之,你果断出手,斩断一切敌国蠢蠢欲动的幻想,反而可能不会爆发大战。”

“朕倒是要看看西夏到底敢不敢把械斗变成两国大战”

岳飞立即领命,郑重地作出批复,向前线将士传达出最坚决地中枢命令。

赵桓则深深地叹了口气,心主动开口,问道:“按官家诏令,西夏极有可能屈服,我朝不战而屈人之兵。官家为何反而闷闷不乐”

赵桓看了一眼这位年轻人,认真地说道:“卿可曾想过,那些死去地官员,那些受伤地士兵,以及我大宋亿亿万万地百姓,是如何看待西夏地挑衅”

虞允文思考了一下,说道:“臣相信所有军民皆坚信官家终能为万民做主。”

赵桓深深地看了一眼虞允文,又仰望明月重重的叹了口气:“卿可能无法相信,朕最怕的就是这种情况。”

虞允文内心极为震撼,中原历代君王都梦寐以求的民心所向,竟然是官家最畏惧的

那官家究竟想的是什么

赵桓手指天上皓月,说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朕就怕朕故去了,后人,甚至千载之后的后人,望着这一轮圆月,还是想着有一位英君明主能为他们做主。”

“卿是选试上来的学子,应该知道我朝是以制度治国。民心向逆决定了我朝制度是否稳固。”

“朕希望卿等能担负起天下之民意,顺天应时。让百姓、让市民知道朝廷可以急其之所急,想其之所想。”

“让所有百姓都知晓,小民从来不可轻。整个大宋,是天下万民意志的集合。他们的诉求,他们的意志,就是朝廷政令整改的方向。”

“而不是千年如一日,只能企盼一位英君明主。”

这才是防止腐朽,调整朝政,天命维新的最有效途径

小民从来不可轻

虞允文内心震撼之后,忽然有所明悟。

若皇室一直顺应的是民心,反馈的是百姓诉求。

那赵氏绝对可能突破中原王朝两三百年轮回的宿命

那学子是否也会如皇室一般避免成为被天下厌恶、淘汰的腐朽阶层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