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二章有仇必报,片刻不等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被拦住去路的少女也不是个省油的角儿,立即叉腰对几名侍卫娇嗔道:“你们凭什么不让我过去这家店铺是你们私人的吗你们这么霸道,还有没有王法了”

说着少女拔出了腰间的弯刀,怒斥道:“不要以为只有你们有刀我也有,来手上见真章啊。”

赵桓都不禁被她吸引了目光,还有这么虎的少女

她身后两名身披白色斗篷的胡族男子,只感觉头皮发麻,连忙上前把她往屋外拖去。

虽说东京城内治安良好,尤其绍天新区岗哨、巡城卫队密布,不会光天化日之下发生命案,可也架不住这般肆意妄为啊。

对方那魁梧高大的身形,一看就来历不凡,十分不好惹,物理说服效果提升百分之两百。

有事好好沟通,干嘛直接拔刀啊

范思忠也没继续躲闪,连忙上前挡在两拨人之间,并将软语安抚着少女,只寥寥几句,这名少女就变得如同温顺小猫收起弯刀跟着他走到了一旁。

李丰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这些冷漠霸道的侍卫一眼,心中若有所思,神态愈发恭敬,向赵桓说道:“赵公子所言之事,我等倒是还没去申请。主要上杉师傅并非我朝人士,很难获得迁秩升官。”

赵桓语气坚定的说道:“去申请,当今官家上位以来,尤为注重祖制。按祖制,发明创造有功,最低奖赏以钱十五贯,高则可获得降诏奖谕、迁秩升官,赐金鱼紫袍,最高者甚至可以赐宅邸。凡能为我朝兴盛贡献者,朝廷怎会拘泥于其出身”

大宋对于科技创新的奖励,绝对是真金实银的,力度之大,在封建王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远远把其他朝代甩在万里之外,甚至难望项背。

而且是荣誉与实物相结合,荣誉就不多说了,被朱佩紫,诏书嘉奖,这都是荣誉中的极致。

紫袍和金章容易理解,而诏书嘉奖,那则是绝对的格外开恩。

要知道诏书是颁发给待制、大卿监、中大夫、观察使等五品官以上的,敕书颁发给少卿监、中散大夫、防御使等官员以下的。

在大宋能得到皇帝亲自下诏书嘉奖,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而除了荣誉奖励,更实际的奖励大宋也是十分大方。

最低最低的发明创造,也奖励十五贯钱,往上数百、数千两白银、绢帛更是不可胜数。

而大宋科技奖励品中第一项,则是最接地气的,奖赏房子

在大宋宅第并不轻易授予他人,“国家故事,执政大臣非有勋劳于社稷,不轻赐田宅”。寻常物品不足以表彰伟业时才赐宅第,即“将相大臣有大勋大业,非寻常赏典所可报,赐第可也”,表彰对象的身份、地位、业绩均在考虑范围之内。

可是这种奖赏给国家一品大员的功勋,依旧会拿出来奖赏给科技创新。赐给了医学方面和天文学方面两位人才。

这才是为什么后世感慨,大宋科技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科研没有什么捷径,就是靠砸钱。

而恰巧,赵桓就是大宋立朝以来最有钱的皇帝。

所以赵桓对李丰说道:“如今国家太平,正是发展生产之时,你这时候去申请,说不得被官府当作楷模予以宣传嘉奖。”

李丰郑重地应下,说道:“赵公子指点,我等必铭记在心,稍后就去开封府神情。”

开封府真是个百宝箱,什么东西都能往里面装啊。

赵桓决定随后就去太学,设立一个专业的机构,专司大宋科技创新奖赏。把这件事从国家故事,上升到国家政策方面。把因循故例,变成公正公开的规范制度。

与定风斋的主事聊完,赵桓才发现朱琏和唐怡都笑意盈盈的看着外面,一副看热闹吃瓜的悠闲姿态。

赵桓随着望去,却是范思忠与那名胡族少女在街边拉拉扯扯,纠缠不清。

当然这么说比较容易误会,实际上是那個少女一直拉着他的袖子,范思忠急得脸红不已,努力试图说服她,让她松手。

这一会儿街上已经围了大量吃瓜群众,含笑看着他们二人。

赵桓对一旁得朱琏问道:“他们二人在做什么”

朱琏笑着回道:“予听了一会儿,似乎是这名少女倾慕于范思忠,可是范思忠忧虑于对方是胡姬,不肯接纳。不过予看范思忠对这少女也是有好感的,只是碍于礼法纲常,难以接受。”

唐怡点头附议,说道:“予也是这般觉得。不过这异族女子真是大胆开放,当街说出倾慕之言。”文網

这算什么,我还看过女孩子拿花当众向男孩子表白求婚呢。

所以赵桓只是淡淡一笑,说道:“走了,去太学看看。”

正在被拉扯得范思忠眼见赵桓含笑摆了摆手道别,就带着大队侍卫离去,立即焦急的喊道:“赵兄怎能如此不仗义兄弟有难,你却舍我而去。”

赵桓笑着说道:“年轻人肩头的草长莺飞,我就不参与了。不过劝范兄一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世俗礼教,他人看法,如何比得上心上人眉间的一抹笑意”

那胡族少女立即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开心的向赵桓招手,说道:“虽然伱这人长得一般,但说话真好听。”

赵桓正在行进的步伐顿时一顿,怒气冲冲的转头看向这个少女,你长得才一般,你全家都一般

范思忠连忙替她赔礼道歉,说道:“赵兄,赵兄,胡人粗鄙,不通礼数,你莫要与她一般计较。”

赵桓十分严肃地点头,说道:“没错。我泱泱大宋,礼仪之邦,焉能忽视礼教范兄啊,我看这婚姻大事,还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书六礼,一样不能少。”

“看看岳使相与贤福帝姬,那才是被整个大宋祝福的婚姻,明媒正娶,举案齐眉,谁不艳羡你可不要走了歧路呀。”

范思忠苦笑,这位赵兄还真是有仇必报,一刻不等啊。

旁边的胡族少女已经气得张牙舞爪,要不是被身后随从死死拦着,怕是要冲上来往赵桓腿上咬一口。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