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七章满城朱旗飘扬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世间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敌人就在自己眼前,自己却对其无可奈何。

岳飞麾下军队只剩下了三百余人,且近半带伤,包括岳飞这位不世出之名将,也身中十余创,身上矢集如猬。

所以哪怕粘罕就待在青城,身边只剩下了亲卫军。这支强弩之末的宋军骑兵也无力冲进去,俘虏敌酋。

三百余全身浴血的骑兵,在徐卫的带领下,从南壁戴楼门冲进了内城。

戴楼门在南薰门西侧,是南壁最西侧的一座城门,而且他有瓮城三重,视线弯弯绕绕,守军甚至不知道有一支宋军骑兵突击过来,完全来不及关门,铁骑便鱼贯而入。

一群宋军将士兴高采烈的冲进了内城,却倏忽间脸上笑容全失,无数人缓缓挺住脚步,驻足在城门前。

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副鬼蜮画面。

西城区几乎彻底被打烂,大量房屋、树木被焚毁,焦黑的灰烬像是狰狞的疤痕,蔓延向四方,彻底摧毁了东京城的繁华面貌。

大量残垣断壁横亘在废墟当中,这本就足够丑陋,上面还密密麻麻堆砌着横七竖八的尸体,着火的旗帜,断裂的长枪,破碎的箭矢遍布在残骸上。

尸骸多数是东京市民,大部分男子都是仰面而死,女子则凄惨的多,尤其年轻少女多衣衫不整,有的胸前被刀刃剜去,留下两个狰狞的疤痕,有的全身牙印,面相极尽痛苦,甚至还有襁褓中的婴儿被长枪钉死在墙上。

今天本应该是热闹的元宵节,可花灯不再,整个东京像沉沦在烈火炼狱。

已经破败成这样,众人还能看见在前方,大火腾腾而起,爆炸声不断。

战鼓声雷鸣响彻,喊杀声此起彼伏。

徐卫抬头远望,说道:“战事就在这条马军衙街上,前方不远。”

“是御前军器所”下一瞬间徐卫斩钉截铁的说道:“官军肯定在与金人争夺御前军器所。只有那里,官军才会不惜代价的争夺。”

全军将士亲眼目睹了东京市民凄惨的死状,对金军暴行恨得怒发冲冠,恨不得将这些金人全部残虐致死。

已经无需激励士气,岳飞举枪大吼道:“将士们,随我杀敌”

战事的确发生在御前军器所,今天已经是转移御前军器所的第三天。

为了转移坊内器械、锅炉与材料,大量禁军、太学生与东京市民战死在附近,鲜血染红了方圆数千丈。

仅在粜麦桥,为了阻挡西壁金军东进切断转移之路。仅太学生便战死了三千多人,受伤者不计其数,太学生群体遭遇重创,几乎被打的溃散,失去全部战力。

而在第一座桥,为了阻止南壁金军北上,东京军民死伤难以计数,尸体堆满了蔡河河道。沿线百姓被金军屠杀者至少上万人。

也正是有这些前赴后继的东京军民相助,禁军才勉强守住了阵线,不然哪怕有火药相助禁军也早就崩溃了。

这一战,为了守住各处交通要道,引导工匠撤退。禁军阵亡了上千人,伤者数倍于此。

哪怕每日都有轮换出城,禁军还是无法抗住如此激烈的战事。有三百多名士卒胆气崩溃,哭喊着溃逃,脱离战线,全被赵桓坚决处死。

禁军实在是低估了战事的惨烈程度,官家许诺的那金山银山不是那么好拿的。如今时间过去不足一半,大量士卒就感觉自己身心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随时可能崩溃。

隆隆响起的马蹄声,令守在第一座桥前的张叔夜心力憔悴。

这位大宋枢相,已经有两天三夜未曾合过眼了,一直坐镇在御前军器所附近,统筹全局。

搬运撤离的队伍,经常会发生阻塞,需要官员前去疏导,否则每阻塞一刻钟,就是浪费无数军民的流血与牺牲。

至于为什么不派其他官员来负责此事

那未免也太高估大宋士大夫的骨气了。没有高官敢不避矢石,冒着随时可能被金军处死的危险出城主持事宜。

哪怕官家亲自下诏,这些官员们也不肯出城。被逼急了,便直接辞官。这几乎成了官家手中清理冗官的一道王牌,三天时间,包括尚书左丞冯澥在内,已经有三十多位大臣被迫请辞。

除了统筹全局,张叔夜手中还有一支两百人的皇城司部队,作为全军预备队,到处救火。

无论是粜麦桥、还是第一座桥的战事一旦遭遇紧急,皇城司都要在关键时刻顶上。

禁军的火器都在这支部队手上,血战三日,皇城司已经扔出了上千个霹雳火球。

也因此减员近百人。因为火药作的工人,完全掌控不好引线燃烧时间,有的太长,有的太短。

十几次,火球在皇城司手中爆炸,直接炸死的皇城司成员便多达三十多人。

也有数十次,引线太长,火球扔出去没有爆炸,结果被金军扔了回来,使宋军死伤惨重。

当初四百人的皇城司亲从官,到了如今只剩下了两百多人。张叔夜与吴革各统领百余人,坚守在各个战场上。

这数百人的战死,都是为了给新军上万人的整编,争取充足的时间与戎具。

在第一座桥前,张叔夜神情恍惚,已经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站在这里。

这场战事仿佛陷入了无尽的循环,每天拂晓,金军密密麻麻的阵列就会冲过来。

四面八方的屋顶、窗户上,也总是有大宋军民连绵不绝的箭雨。

爆炸声依旧震耳欲聋,火光溅射,血肉横飞。

恍惚中,张叔夜觉得自己已经出现了幻觉。

已经分不清金军与禁军,为什么金军后阵的铁骑会身穿鲜红戎袍,高举大宋朱旗。

张叔夜还在迷惘中,便听见四面八方爆发出狂热的大吼声。

“万岁”

“万岁”

“万岁”

山呼动地,整座城市似乎都在畅快表达着自己的狂喜与激动。

是一座城市压抑许久的爆发,是黑暗阴霾中见到阳光与希望的振奋。

张叔夜倒下前,映入眼帘的最后一幕是满城的朱旗飘扬,无数振奋的手臂,密密麻麻折射着阳光的利刃。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