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二章黄金商道,财富川流不息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租地

所有大臣都纷纷侧目,没想到宰相会提出这种思路。

梅执礼说道:“其实也不算什么惊世骇俗的想法。臣民赖国家土地为生,向国家缴纳田租,自古以来天经地义。”

“向者,四方胡虏,国家以羁縻为主。作为臣服,胡族部落只要向国家缴纳一笔贡金即可。”

“这贡金数字,从来都是鸿胪寺制定。譬如分配给高丽的进贡内容便是人参、名马、弓箭、金银、锦袍布匹、硫磺等,差额不定。”

“分配给三齐佛国的进攻内容则是象牙、玳冒、兽皮。”

“诸君可知道如何确定这贡金各项的数量”

所有人都摇了摇头。

赵桓问道:“那宰相,这其中的典章制度究竟是什么”

梅执礼遗憾的说道:“臣也不知道。因为自古以来,便没有个明确的章程。”

赵桓无奈的靠回了软榻上,似乎自古以来中原都豪放的过头了,对精确、严谨这方面并不是很在意。

最典型的就是数学与火药。

中原五千年,没有出现几何原本这样的概念性的逻辑体系。

几何原本只是欧几里得总结旧的数学理论,其实并没有什么先进的。但就是把知识变成了一种清晰明确,有条不紊,逻辑严谨的新数学。

这使后世很多人诟病中原古代科学没有定理体系。

火药就更别提了,一直到近代之前,中原就不考虑火药的精确配比。尤其少数点之后的精确配比。

而到了国家层面,国家对国土面积的管辖也非常模湖不清。当然,这也跟时代有关,这个时代大部分国家都没有这种概念。

梅执礼说道:“臣最近视察太学时,发现这些学子发明出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舆图。他们画的京畿路地图,十分精准。各地都按统一尺寸缩放。一片区域内良田有多少亩,在地图上可以算出来。”

计相不太相信,问道:“若如此还要官员做什么只要对着地图丈量就行了。”

梅执礼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具体实物,计相稍后可以亲自去太学看看。臣听闻陇右都护府在地图上设置井田制,将牧场切割成一片一片整齐的井田,分给各部落游牧。”

“臣以为,既然地图已经十分精准。那为何不精确统计牧场面积,按牧场向各部征收贡金。”

“比如陇右以为的潜在之患边厮波结所部。他们占了多少顷牧场一千顷一万顷陇右可以按照具体数字征收放牧税。”

刘锜慎重的说道:“可草原各部极为抵制向朝廷交税。若忽然公告征税,服事供职,同于编户。恐怕会如晋朝一般激起异族之怨,使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说起这个,左都御史十分擅长,说道:“此事容易。胡族并非不敬王室,超然物外。他们亦要缴纳贡金。”

“陇右都护府可以用商议贡金的名义,召集各部酋长。各部交多少贡金,哪部交的多,哪部交的少,总要有个章程。”

“到时就以各部牧场面积确定贡金数额。既能方便确立法度,又能服众。”

赵桓看了这位总宪一眼,奸臣对于偷换概念,李代桃僵这一手是真的擅长啊。

而其他几位大臣,听完这个思路,纷纷神情振奋的交相议论起来。

边疆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军队吗不,是税收是钱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永远的军事至理。

任何长期的军事部署,首先考虑的永远是如何保证后勤。

只要有钱、有粮,中原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内地征兵,到边疆驻扎。

以往中原维持几千里外边疆的军事重镇,戍堡关隘,要靠后方大量人力运力去维持。

但如今边疆能够按土地征税,哪怕最前线的戍堡在上千里之外,也不用为补给发愁了。

他们直接管控附近数百顷,乃至上万顷的土地,这些土地上的部落都要向他们缴纳赋税、钱粮。

留下足够的后勤津贴,剩下还能有大量财富上交给国库。

开疆拓土,将成为中原一个非常稳定且丰厚的财政来源。

中原如果也向西伯利亚进军,就不会在面临什么补给困难,地势苦寒,没有人口支撑之类的掣肘了。

当地的土着农耕部落、游牧部落、乃止渔猎部落都要向大宋驻军交税。

哪怕一亩地一文钱,或者干脆一百亩地一文钱,当地能养活多少土着部落,就等等比例养活多少大宋驻军。

所以垂拱殿内众人对这个方桉又详细讨论了片刻,赵桓便吩咐道:“这样,陇右都护府回高原根据民情习俗,部落贫富,作一份详细调查,然后上个札子,定下每亩牧场征收多少租赋。三司使审议一下,这章程就这般定下。”

“日后开疆拓土,凡良田便计亩征银。牧场便按亩租赋。只要有大宋驻军之所,就清查我大宋所属国土面积,向疆土上的胡虏部落征收赋税。只有那种军力未及的远方羁縻部落,才收取贡金。”

“政事堂与鸿胪寺也定下一个贡金的章程。各国藩国贡金缴纳数额如何确定,是根据疆域,还是根据人口,都公示给各国。”

几位被点名的大臣立即应命。

如果算上开疆拓土这笔租赋,大宋在陇右的这次动用军队无疑是收获颇丰的。

等于是大宋几十年以来在陇右方向的军事成果,一朝全部收回。

当然了,胜利者总是可以在获胜中取偿。

能打赢,是对另一国财富快迅速、最直接的掠夺。

但刘锜对这些暴力掠夺并不敢兴趣,反而是劝谏道:“官家,臣以为收复陇右,这些基本税赋、胡虏财富都只是皮毛,甚至在真正财富面前,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真正的财富,全在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上。”

“如今这两条黄金商路,全被我朝掌控。每日在陇右都护府境内行走的商队,多达数百。日日如此,财富川流不息。但朝廷却分文不取,臣实在是看在心焦如焚啊。”

计相杨时哈哈大笑,说道:“刘都护这是眼热了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