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6章 攻略安邑

书名: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0

春申君先派出自己的门客前往邯郸,调查清楚赵王的动向及其原因。

门客到达邯郸后,各自找自己的关系网。春申君的门客众多,来自赵国的也不少,有些在邯郸存在不同的关系网。春申君将他们派往邯郸,其关系网广泛散布于朝野。经过几天的调查,汇总的消息显示,赵王态度的转变多数人都认为似乎与吕不韦回邯郸有关。但吕不韦给了赵王什么样的承诺,则没有一点消息。从已知的情况看,无论是赵王,还是平原君、平阳君,都没有召见过吕不韦,也没有听说任何有权势的官员召见过吕不韦。

门客们带着自己调查的结果返回楚国,春申君改换了调查方向,重新派出门客,打扮成乞丐等无业游民,在邯郸城内四处闲逛,暗中观察有哪些人与吕不韦或其他秦公子府的人往来。这项工作并不轻松,吕不韦不住秦公子府,而秦公子府目前有随从十人,在赵国解除了禁令后,多数都会出门,或采购日常用品,或与人会面,包括进入王城与人会面。要想调查他们接触的人仅凭目前在邯郸的这几十个人几乎不可能。

门客们的调查结果返回楚国后,春申君命令门客们再次改换调查方式。一面派人蹲守在秦公子府,一面派人盯住吕不韦的各个商铺,观察有哪些人主动来拜访秦公子府和吕不韦。这一次调查有了些进展,主动拜访秦公子府主要是那些住在邯郸、无权无势的诸赵公子,上门的目的似乎主要是来打秋风,寻求一些生活资助的;只有少数住在王城的诸赵公子会上门拜访。将那些拜访秦公子府的贵赵公子进行排序,地位最高的似乎是原上党守李崇。李崇被免除上党守回到邯郸后,没有被委派任何职位,目前是白身,他的动向并不引人注目,而且拜访的次数也不多。要不是门客专门暗中观察,很难发现。

另一方面,对吕不韦的盯梢则几乎没有什么结果,主动拜访吕不韦的主要是些有业务往来的商人,也有些打秋风的邯郸诸赵公子。主动拜访吕不韦的人中几乎找不到有什么贵人,甚至连住在王城的人也少,似乎只有邯郸巨商郭氏。郭氏在邯郸拥有众多商业特权,吕不韦和他们和交往似乎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得到这一系列的调查结果后,春申君似乎有些明白了,秦赵之间的交往从来就没有中断,即使在邯郸大战时,秦公子子楚虽然逃回秦军,但秦公子府一直没有撤,而赵也一直没有对秦公子府下手。当时还认为仅仅是因为秦公子府无关紧要,杀不杀两可。现在看来,秦公子府留在邯郸,根本就是秦赵两国暗中沟通的渠道。

赵王果然奸猾!春申君恨恨地想,和秦国打成那个样子,还想着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春申君猛然想起一事,问道:“申公子其归耶?”

一名门客回答道:“申公子刑夷(夏历正月)有书至,彼出南阳,君令随攻安邑,不使归。今或在安邑!”

春申君深悔自己大意,道:“即令申公子领军归!”

门客道:“申公子随晋军,无诸晋王命,恐难归!”

春申君有些不耐烦地道:“即遣使魏、韩,请允申公子军归!”

芒申带着被水土不服折磨得疲惫不堪的楚军进入南阳,准备就此返回楚国。但春申君在得知赵国将为魏国攻占安邑后,命令芒申率领楚军参与进攻安邑,以此为安邑的分配取得话语权。芒申无奈,只得领命申办。他调集了二千尚堪一战的楚军,准备随赵、魏联军进入安邑。

赵军也没有全部参加攻取安邑的作战,主将乐乘挑选了三个万人将,魏军只调集了五千人,加上楚军二千人,以及征集的民夫,总共不过五万人。

乐乘的行动非常迅速。当芒申还在集结他的部队时,乐乘已经率领万人将庆历所部急行军攻占了轵关。然后又放弃辎重,以前部精锐三千人连续袭取沿途上的哨卡,急行军出现在垣城外。垣城来不及关闭城门,就被赵军占领。在控制了垣城所有出山的通道后,乐乘不等后军到达,即率领二千人昼伏夜行,以奇袭的方式同时占领左邑和安邑。

乐乘的行动完全打乱了秦军的计划,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防守左邑和安邑的秦军在完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仓促投入作战,不成行列,抵抗很快就被击溃。秦军虽然在基层军官的指挥下顽强作战,但除了增加伤亡外,没有任何意义。只用了一天时间,乐乘就占领了左邑和安邑。

由于秦赵事先进行了协调,乐乘奇袭攻占安邑后,秦军没有反攻。乐乘也默契地没有阻止企图逃走的人逃离安邑。

芒申并不知道乐乘已经占领了安邑。他在整顿好部队后,按照安排好的序列,跟在魏军后面,进入轵道。从轵城到安邑四五百里,大部分在狭窄的山道里行军。芒申每天按程行军,到时宿营。周围有赵军驻扎,他甚至不用为自己的安全担忧。虽然没有战斗,但每天的风餐露宿,仍然严重地损害着士兵们的健康,几乎每天都有人生病。

行军半个月后,楚军到达了垣城。垣城目前由赵军一个万人将占领。魏军已经穿过垣城,向安邑前进,楚军进驻了魏军留下的营栅。

在垣城,三国军队的主将在战役开始后,第一次聚在一起,召开军事会议。

乐乘向诸将宣布,赵军已经完全占领了安邑,目前只等魏军完全接管安邑的防备后,赵军将撤出安邑。

新垣衍提出,请赵军进一步越过虞坂道,占领山那边的虞境,这样安邑的盐道才能完全畅通。否则,安邑的盐只能通过轵道运出,运输量有限,而且有可能被秦军切断。

乐乘不同意,道:“臣奉命攻安邑,不闻虞也!”

新垣衍道:“虞与安邑相表里,无虞则无安邑也。何拒耶?”

乐乘道:“赵人顶盔贯甲,弯弓饮羽,乃得安邑。今复取虞,将何以安?”

新垣衍道:“赵若为魏取虞,魏将资焉!”

得到新垣衍愿意出资的承诺后,乐乘软化的态度,问道:“何资?”

新垣衍道:“安邑之盐,魏取万石;赵之伤者,皆由魏养。伤愈欲归者,任其去也!”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议定,赵军为魏取虞。取虞后,魏除了给赵国运送一万石盐外,任由赵军士兵取盐归赵。赵军的伤员,包括在南阳作战中负伤的伤员全都就近留下,由魏人负责治疗,并提供给养。伤愈后愿意留下的,成为魏的编户;愿意回家的,发给干粮任其回家。

赵、魏之间的矛盾解决后,就轮到楚军。乐乘道:“楚军惫,敢请留垣守之,以洗征尘。”

芒申还要充好汉,道:“愿随将军入安邑。”

新垣衍连忙说好话,道:“垣,控轵之要道,非腹心之军不敢用也。愿将军为魏守之!”

芒申并不坚持,但还要讲条件,道:“楚军万人,皆在南阳,垣但屯千人足矣,余者奈何?”

新垣衍心里气得要骂娘,魏军也只五千人,你楚军要来万人,要和我抢安邑吗?不客气地道:“楚军惫,可就地安营,以取军资。或愿归者,亦可归国。”

芒申得到的命令是进军安邑,以便为以后的谈判增加筹码,道:“楚既奉命攻安邑,未见安邑,不敢离也。”

乐乘道:“垣,安邑县也。入垣即入安邑也。赵军虽众,亦居垣,不敢尽入安邑,盖钱粮不足。愿楚择广有钱粮处以居之。”

其实芒申自己知道楚军的现状,如果要进安邑,恐怕还要再行军数日,那时楚军还能不能维持就难说了。就地扎营是最妥善的办法。得到乐乘的许诺,便道:“愿报于敝王,俱以告,而待罪焉!”

为了要占领虞地,垣城的赵军也被拉上前线。几天后,芒申接管了垣城的所有防御,把部队分散安插在垣城内外各处。芒申的判断是对的,垣城这处小地方,有一千人驻守足矣,二千人已经很奢侈,如果驻扎上一万人,士兵就和民众一样多了,根本养不活。但他又不放心楚军分置南阳、垣城两地,相隔数百里,一个不好,楚军可能就逃散了。他想了又想,还与各司马商议,终于争取到将南阳楚军安置在轵城。楚军分置垣城和轵城,相当于彻底控制了轵道,封住了安邑的出口,如果春申君以后要和魏国争取些什么,这种态势能保证春申君有足够的筹码。同时,轵城也是一座大城,足以养军;虽然长期维持一支万人的军队有困难,但短期也还能坚持。

楚军士兵听说还不能归国,一个个士气衰落。芒申软硬兼施,好不容易才维持着队伍不散。

大约一个月后,乐乘占领了虞地,控制了要津茅津,打通了安邑的盐道。但他也随即听到不好的消息:洛阳已经陷落于秦人之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