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8章 擒阳翟尉

书名: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0

秦军没有追击溃散的楚军,而是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山道内的韩军。

楚军的溃散,地动山摇,韩军后军自然能够听到。他们在列好行军队列后,却发现阳翟守已经不见了,一下子士气崩溃,上万人一哄而散,往阳翟方向溃逃,正与击溃了楚军的秦军正面相撞。

结果可想而知。毫无抵抗力的韩军成为秦军屠杀的对象。无论箭射、矛刺、戈啄、戟挑,总能收割到韩军的性命。鲜血从土地上流入颖水河中,河水被染成血色,一直延伸到下游很远很远……

前面的韩军被秦军堵截、杀戮,后面的韩军则转身向山地跑去。韩军前军好像没有得到阳翟守撤军的命令,正在整顿部队,做着向山上突击的准备。就在这时,溃兵们出现了。不是一两人,而是成群结队,足有好几千人,不可能不引起士兵们的注意。

前军主将立即派出一营截下这群溃兵,不许他们冲入自己的营地中。前面的溃兵稍稍恢复了理智,停下脚步,但后面的溃兵漫山遍野,根本无法止住。而这时,山后又传来的鼓声,接着浓烟升腾。

见到浓烟,山坡上的秦军开始向山下运动。虽然他们前出到韩军阵前二三里时就停下来列阵,但越聚越多的秦军还是带给韩军极大的心理震撼。每个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后军已经打败了,而前面……

韩将知道,现在已经不能再有任何犹豫,他立即下令前军出击,向正在列阵的秦军进攻。震天的鼓声响起,韩军呐喊着向秦军冲去。待韩军冲到秦军阵前约百步距离时,山坡上的秦军凭借地形优势,向山下的韩军射出了漫天的箭雨。韩军盾牌兵立即高举盾牌遮挡箭雨,不料山前的秦军向他们平射出来,立即射倒了一片盾牌兵。盾牌兵被射倒,整个阵形失去保护,如禾垛般倒下。没有被射倒的人本能地转身就跑。

韩将鼓声不停,将一支又一支部队投入冲锋。当第三个进攻梯队被以同样的方式击溃后,全军开始动摇。先是少数人开始离队,被军官就地正法。但这反而激起了更多人效仿,一个队,一个营开始崩溃,最后全军溃散。他们无处可逃,就觅路往山上逃窜。秦军随着韩军的溃散,缓缓向前推进,沿途收割着韩军的首级。到午前,韩军残部已经全都上了山,没有来得及上山的,全都被秦军斩首。

韩将也被挟裹着上了山。他的家臣卫兵围在他的身旁,各营的营司也都聚拢过来,外围是以什伍为单位的士卒。大家都惊魂未定,脸上充满了绝望。一名韩公子过来问道:“吾等将何往?”

韩将无可奈何道:“今者有死而已!”

另一名韩公子指着山下道:“山下似有小道通山外,可从彼退。”

韩将道:“彼群山连绵,焉得出?”

韩公子道:“犹胜坐困于此也!”

韩将道:“汝能集汝营乎?”

韩公子道:“未能也。吾等固护君而行,不相弃!”

韩将登山已经精疲力尽,山上无水无粮,又饥又渴,一时难下决心。山下的秦军也觉得登山困难,只在山下列阵,并不上山。韩将道:“俟夜,彼必退,吾等可脱也!”

过了中午,山下忽然燃起火来,韩将惊起查看,早有韩卒来报道:“秦军烧山!”韩将两眼一黑,双腿一软,瘫倒在地。旁边的家臣、卫兵道:“事急矣,当速下山。

不用等发令,发觉火起的韩卒立即起身,近乎本能地向无火的方向跑去。几名韩公子还算冷静,让家臣和卫兵将韩将转移到一处有巨石的地方,道:”山火其未久也,无火处必有敌。坐待于此,或有归期。“那些家臣们向下望去,下山的韩军拥挤在一起,被秦军交叉箭矢不断射倒。有人想掉头往山上跑,但看到山后冲天的浓烟,又回头冲下山去。秦军的箭雨毕竟不能覆盖整个下山的道路,大约有一半人逃下了山,四散着向各个方向逃去。

寒风呼啸,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到山顶,然后渐渐熄灭。躲在背风坡一片乱石区的韩将及其家臣、卫兵终于逃过一劫。劫后余生的他们全都瘫坐在地上,完全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山上没有大树,只有灌木有杂草,他们只要稍微露出头来,就会被山下的秦军发现。他们只能坐在那里静待天黑。

然而,他们很快就失望了:山北的秦军派人顺着烧黑的山坡上了山,一眼望去,足有上千人。不久,韩将发现,这群人说的不是秦音,而是楚音;他们在搜山时发现了被射倒在山坡上的韩军,也没有就地斩首,而是命令他们聚集到一处。实在走不动的,还叫人过来搀扶。韩将绝望的心中,又升起一丝希望:是不是有可能不死了?

他让一名家臣出去,与领队的秦将接洽。家臣隐蔽地走出一段距离,接近了一名头戴冠弁的秦人。那名秦人身边的士兵立即举戟将他保护起来。家臣举起双手,道:“韩人愿见秦大夫!”

那名秦大夫道:“汝且至前!”

家臣叉手当胸,来到秦大夫前五步距离,问道:“敢是楚人乎?”

那名秦大夫道:“南阳人也!”

家臣道:“有韩公子愿见秦将,命臣为荐!”

秦大夫道:“郡有令,凡降者皆无伤也!”

家臣道:“愿从命!”带着一行人登上山坡,打了个口哨,从一片乱石堆中,走出几十个人,在他们中间,有一器宇不凡的中年人。中年人来到秦大夫面前,拱手道:“臣阳翟尉凌,兵败来投!”

日落之后,翟凌被带到叶掾面前。叶掾问道:“尉何命而至阳城?”

翟凌道:“欲救阳城也!”

叶掾道:“秦军十万,阳翟尽知。奈何以区区二三万众而救阳城,是欺吾秦无能耶?”

翟凌道:“阳翟本不欲救,其奈王命何!况郑、密亦兵出洧水,两相夹击,或得一逞。”

叶掾道:“兵法: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分兵而出,是兵家大忌。胡为出此下策?”

翟凌道:“韩国小兵弱,欲敌大国,故出此也。”

叶掾见翟凌开始拍起马屁,也就不再继续往下说。

叶掾将翟凌安置在一处独立的小院内,周围的南阳兵名义上是来侍候他,并保证他的安全,其实翟凌自己也知道,这些人是来看守他的。虽然是阶下囚,但待遇还算不错,一个人住一间暖阁,晚餐除了粟粥外,还加了酒肉。自从向西山发起进攻以来,一连数天,翟凌都在寒冷的野地里露宿,几乎没有睡着过。今天室内烤得暖和,他虽昏昏欲睡,但却对秦军能有如此优越的条件感到愤愤不平:这还是在韩地作战吗?我怎么觉得简直就是在秦地与秦人作战!他想找个人问问话,但门内服侍他的人对他的问话一律回以“不知”,翟凌也无可奈何,干脆躺平,一切心思不想,任由身体支配着,沉沉睡去。

次日,聚军鼓响,翟凌惊醒,感觉神清气爽,数日的劳累一扫而空。从门缝向外望去,看守他的秦军士兵正在院中列队点军。这里的士兵是南阳兵,口音与韩音相差不远,翟凌能够听懂指挥官训话的内容,不过是小心看守,不许翟凌出门之类。少时队列解散,侍候他的士兵进了门,见翟凌醒来,问了安,坐在门口不再言语。少时,有人给他端来粟粥和酒肉。翟凌吃过早餐,叶掾再次派人来请他。

翟凌被蒙上眼,由士兵领着出了门,不知转了多久,进了门,上了台阶,打开眼罩,见叶掾坐在堂内。翟凌与叶掾见了礼,叶掾请翟凌坐下。叶掾道:“韩两路援军,皆为所破,阳城危矣。愿君说降之,可免屠戮!”

翟凌道:“臣固愿之,惟无辞耳!臣败军之将,焉敢喋喋于军前。――必为所斩!臣固败矣,而郑密之军犹存,岂曰皆破?”

叶掾道:“昨破君,今将破郑。阳城不降,则必拔矣!君其听之,可免一城之戮。”

翟凌道:“吾固不知郑之破也。”

叶掾道:“卿其观之!”让人将翟凌带回去。

回到暖阁后,北边响起了鼓声和呐喊声,显然是有一场规模不小的大战。翟凌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叶掾肯定的态度,让翟凌信心动摇:难道郑密之军真的……?他不敢继续往下想。只是凝神细听鼓声和呐喊声的远近。良久,他好像听到鼓声离自己越来越近,他心中一动,难道韩军突破了秦军的防御,杀到阳城周围了吗?然而,随着鼓声的迫近,越来越多的鼓声响起,表明更多部队投入了战斗。密集的鼓声大约持续了一个时辰之久,一个新的鼓声突然响起。然后密集的鼓声迅速消停下来,而且渐渐远去。翟凌脸色灰白,神情沮丧。显然,在秦军投入了又一个生力军后,战场上的平衡被打破,韩军瓦解,秦军追击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