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0章 义不帝秦

书名: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0

新垣衍的到来在不平静的局面下又增添了新的变数,令本来同仇敌忾的气氛变得复杂了!以前坚决抗秦是因为秦王索价太高,要赵国出让六座城池,哪怕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如果秦王已经作出让步,只要一点虚面子就可以退兵,那就给他个面子又有何妨?马上就是正月新年了,大家安安心心过个年不好吗!

但平原君有些犹豫,他虽然也觉得奉秦为帝只是个面子问题,但又好像背后还有点什么,可能是个陷阱!

和信陵君的门客同居在一处庄园不同,平原君的门客们住在几处传舍之中;根据待遇不同,分为上舍、中舍、下舍。各舍设有舍吏,总管门客们的生活起居。能够在平原君府上充任舍吏的,自然也是各宗的诸赵公子。就在平原君犹豫不决时,上舍吏李言带着儿子李谈来见平原君,道:“有齐人鲁仲连者,依毛遂先生来见公子!”

平原君自然还记得那个毛遂,听说毛遂介绍了个齐人过来,自己现在虽然心烦意乱,倒也无事,便道:“请入见!”

少时,李言带着一名身材高大的人士进来。这人布衣敝冠,满面沧桑,一望而知乃风尘中人。陪同前来的还有毛遂。

毛遂引荐道:“齐之异士,鲁氏连子!”

鲁仲连见礼道:“君上但称微庶仲连可也!”

平原君与大家见过礼,李言退下。平原君将毛、鲁二人请到西席就坐,问道:“先生以见胜,必有以教我!”

鲁仲连道:“庶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事将柰何?”

平原君道:“先生何以知之?”

鲁仲连道:“巷议皆沸,何人不知!”

平原君感慨道:“胜也何敢言事!前亡四十万众于外,今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

鲁仲连道:“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今乃知其非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平原君曰:“胜请为绍介而见之於先生。”

平原君备好车,带着毛遂和鲁仲连来来驿馆中见新垣衍。新垣衍迎入,道:“君上昼来,必有所言!”

平原君道:“东国有鲁仲连先生者,今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交之於将军。”

新垣衍听了道:“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

平原君曰:“胜既已泄之矣。今在驿外。”

新垣衍无奈,只得迎入,让在西席,而让平原君居中。

鲁仲连见了新垣衍,直盯着他看,而不开腔。新垣衍被看得浑身不舒服,道:“邯郸被兵,求生不易。但得其道者,皆引而他去。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於平原君也。今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於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

鲁仲连道:“古有鲍焦者,饰行非世,廉洁而守,荷担采樵,拾橡充食,无子胤,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子贡让之曰:‘吾闻非其政者不履其地,污其君者不受其利。今子履其地,食其利,其可乎?’鲍焦遂抱木立枯焉。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若肆然为帝,为政于天下,则连将蹈东海而死耳,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新垣衍道:“先生将何以助之?”

鲁仲连道:“吾将说梁、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

新垣衍道:“燕,非吾所能知;若乃梁者,则吾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

鲁仲连道:“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耳。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

新垣衍道:“秦称帝之害何如?”

鲁仲连道:“昔者齐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然生则朝周,死则叱之,卒为天下笑。何者?彼天子也,既朝之,即当奉之无二,无足怪也。今赵将以天子奉秦乎?何自事之贱也!赵与秦,力相若也,智相当也。奈何以天子奉之,而自甘臣位!”

新垣衍道:“先生独不见夫仆乎?十人而事一人者,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畏之也。”

鲁仲连有些生气了,问道:“噫!梁自比于秦若仆邪?”

新垣衍道:“然。”

鲁仲连道:“诚若是,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新垣衍也有些生气了,道:“噫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鲁仲鲁曰:“昔者,齐湣王之鲁,夷维子为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非礼也!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摄衽抱机,视膳於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不果纳。齐王假途于邹。当是时,邹君死,湣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棺,设北面於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赙襚,然且欲行天子之礼於邹、鲁,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秦为帝,则诸侯为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使子女谗妾,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新垣衍无奈地起身,再拜谢道:“今乃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言毕起身,默然而立。面对如此明显的逐客态度,平原君也不好在呆下去,只得礼辞而出。

回到自己的府中,平原君道:“先生斥秦议,今秦在郊,将何以退秦?”

鲁仲连道:“魏军乃在邺,旦夕将至。至则破秦军必矣!”

平原君道:“魏至于邺月余,而不复寸进,奈何?闻秦已遍告诸侯,但有援赵者,破邯郸后,移兵击之!此必魏怯,未敢援也。”

鲁仲连道:“魏怯是实,然非但秦也,亦在楚也。何者?昔齐人围魏而救赵,正攻其虚也。今魏王尽起大梁之兵,而楚窥其后,正围魏之时也,是以未敢进也。”

平原君猛然醒悟,道:“微先生之言,吾几误矣!诚若是,如之奈何?”

鲁仲连道:“先生可使毛先生复往楚营说春申君,庶愿往大梁见信陵君。二公子皆天下贤公子,见事明,而勇于事。今天下之机在于邯郸,秦军十万顿于坚城,内无粮草,士卒疲惫,而秦之援未至,至则未安。秦之弊莫盛于今,诸侯齐力,必见其功。事机如此,彼必不自误!”

平原君道:“先生此去,何时见功?”

鲁仲连道:“今则隆冬,兵出不利。正月转暖,正当出兵。”

平原君道:“邯郸犹可支一月否?”

鲁仲连道:“昔三卿之围晋阳也,决汾水灌之,城不没者三版。而襄子守之经岁!今邯郸之城坚于晋阳,邯郸之卒,众于襄子,秦军之势,不及三卿。诚砺士气,明赏罚,与士卒同甘苦,秦焉能为!而城守岂止一月!况天寒冻,秦人暴于郊野,其疾苦必倍于赵人。吾将见其众叛而亲离也!”

虽然邯郸已经打到残破,虽然晋鄙已经率领了十万魏军前往邺城,但大梁依然一片太平景象。大户人家张灯结彩,小户人家尽力大小置办了干肉,实在贫穷的,也准备了盐梅,添置些果脯、蜂蜜;依乡结里,各家的祭品也都准备齐全,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万物丰登。

魏王宫自然是这一片繁华的中心,豪门亲贵,鲜衣怒马,往来出入。魏王宫南的魏公子府,也是这片繁荣的一部分。魏齐离开后,魏齐的家人就由信陵君看顾。魏王遂把魏齐的府邸划归信陵君,魏齐一家也就算着了信陵君的家臣,一切照旧生活,只是从信陵君这里领取每年的薪资。

但信陵君对此一切熟视无睹。鲁仲连昨天从邯郸来到大梁,带来了平原君给信陵君的家书:“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今日朝后,信陵君单独与魏王交谈,希望魏王立即进兵。但魏王以楚军在东,祸在腹心为由,坚决不同意。兄弟俩不欢而散。信陵君将张辄和仲岳先生请到内室,与鲁仲连见面密谈。

信陵君道:“先生屡以邯郸之困相责,而楚军在东,大梁旦夕可破,奈何?”

鲁仲连道:“公子其意楚将攻大梁耶?”

信陵君道:“楚与赵地非相连,虽破秦,无所利也。俟魏与秦战,转兵而西;楚复起举国之兵而北,则济之南可尽得之。此大利也。春申君,天下之智士,必当计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