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2章 子楚出城

书名: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0

当天夜间,信陵君检阅了这四万军队,向他们发表了慷慨的演讲,鼓励他们奋勇杀敌。他下令道:“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军中皆呼万岁!

靠着这一手,信陵君完全控制了军队。再没有任何军官敢于质疑信陵君的权威,因为士兵信任信陵君!

在引荐了鲁仲连后,李言之子李谈又来见平原君。

本来李谈是没有资格见平原君的,但李言是上舍吏,李谈平时也与平原君的上客们多有接触,这才在一名上客的引导下见了平原君。

李谈问平原君道:“赵将亡,君不忧邪?”

平原君道:“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

李谈道:“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以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其危苦之时,易德耳。”

平原君有些诧异道:“何人教尔言此?”

李谈道:“此臣之所思,非他人所教也!”

平原君道:“胜散家财,子其能用之乎?”

李谈道:“非敢多也,若以万石粟,募敢死三千,则可当也!”

平原君道:“诚若是,吾何惜万石!”于是下令,自己的家臣、姬妾编入守城的队伍之中。同时,开放自己的粮仓,供给邯郸粮食。平原君做了表率,其他贵公子也多依样而行。有了人,有了粮食,邯郸城内士气大振。巡逻的赵军也都挺起了胸脯!

一日,负责子楚府周围巡逻的赵军,意外发现一名乞丐出现在府门口,似乎是要敲门行乞,但却饿倒在门前。带队的什长上前摸了摸那乞丐的胸口,道:“犹未毙也,可应募之!”

那十名赵军把那名乞丐拖起来,带到城下,喂了他一小碗粟粥,那乞丐悠悠转醒。

那名什长道:“饥几时矣?”

那名乞丐道:“三日矣!”

什长道:“今有食处,其愿往乎?”

乞丐道:“愿往!”

什长道:“将以赴死,其愿乎?”

乞丐道:“将死之人,何惧赴死!”

什长道:“如此,且随吾来!”将这名乞丐领到一群人中。这群人个个面有饥色,有几个已经奄奄将毙。见什长带着乞丐来了,一名百人将道:“员额已备,皆随吾行。”将这群饿得不行的人领到王城与邯郸城交界之处,既不在邯郸城内,又不在王城内。虽说在城外,但两面有城池保护,反而是一片安全之处,而且地域足够宽阔。

一群群从邯郸城各地“招募”来的饥民被带到这里,那些带他们来的百人将抬着一筐筐粮食走了,把他们留在这片空地上,渡过了一个寒冷难当的夜晚,这群人勉强靠着一堆堆篝火维持着自己的体温。

从次日开始,开始有人供应这群人饮食,五十人一个火灶,支上鼎,舀进一石粟,加满水。粥成后,每人可以分得一碗。然后就是给他们派来什伍长、百人将,让他们认识。在这些长官的率领下,这群人开始列队,练习前进、后退、快步跑。半天训练结束后,这些人并不和他们一起用餐,更不会与他们一起宿营,各自离开。只留下这群饥肠辘辘的人,在寒风中枯坐,等待再吃一顿晚餐。

如此过了十来天,这群人虽然谈不上吃饱,但毕竟每天有吃的,脸上渐渐生出了生气。一天黄昏,晚餐过后,全体人员列阵,那些长官们也都来了,一名年轻人带着一群来头不小的人,来到行列前,训话道:“汝等将死数矣,而吾活之!今吾将用汝死力,其有得死力者,吾将亲之;其有退缩者,吾必殛之,并及家族。慎勿误也!汝其志之!”

那群人面无表情地听着那名年轻人训话。等那人训话毕,各士卒并不归营,而是原地坐下休息。每人发了一根长长的木棍,前面好像绑了些石头或尖竹片。再每人发了块白布,令他们包在头上。

半夜,有人抬来了鼎,里面竟然是酒糟。在赵国,酒糟并不食用,而是用来喂牲口。但对于这群饥肠辘辘的人来说,哪怕是饲料也是好的!酒糟准备得很充足,每人都有满满一碗,吃下后,浑身躁热,情绪激昂。

吃完酒糟后,全军起立。那名年轻人道:“汝等随吾前,但见首无白布者,亟杀之!”

众人仗着酒劲,大声道:“喏!”

这天夜里,天气阴沉,没有星月。每人都只能隐约看见前面的人头上的白布。众人深一脚、浅一脚,勉强跟着大队而行。走了一个多时辰,天更暗了。突然前面传来一声大喝:“杀!”紧跟着,大家此起彼伏地喊起“杀”来。伍长们推着身边的人道:“快跑……杀~~!”带头冲了上去。旁边的人被他们带动,也一齐喊杀,冲了上去。

秦军营地并无篝火,目标模糊。这群人撞进一群栅栏中,里面的秦军惊醒,举起身边的武器进行抵抗。虽然不成行列,发挥不了集体的战斗力,但赵军也是单打独斗,秦军其实并不吃亏。如果能拖延片刻,后面的部队赶到,赵军其实无所作为。但不知为何,后面的大帐中传来了钟声,命令退兵。由于各营也响起钟声,正在与赵军拼杀的秦军只能放弃抵抗,往后而退。

钟声紧急,秦军后撤的速度极快,赵军也步步紧逼,追击上来。后面的人则点火焚烧秦军的甬道。

谁都没有注意到,那名乞丐趁着夜色,逐渐向队伍侧方移动,然后一个跟头摔进一个并不太深的水沟中……

赵军一直追击到天亮,大约追出三五十里,在一片山坡上,看到秦军整齐的队伍!昨夜后撤的秦军则穿过秦阵,进入秦阵后方。

看到这片整齐的军阵,赵人的酒也醒了,腰也痠了,开始迟疑地停下脚步。但那名年轻人并不放弃,而是继续奋力叫喊着:“杀~!杀~!杀~!”

秦军阵中鼓声大振,秦军如山崩地裂一般杀了下来。没有了黑夜的掩护,没有了出其不意,也没有了酒劲,这群刚刚集中了不过十来天的赵人哪里是秦人的对手,前面的人奋勇地扑了上去,却如同大浪扑在礁石上,被撞得粉碎!惨叫声时时传来,那名年轻人也终于再也喊不出杀声来……

终于,恐惧战胜了理智,后面的赵军惊叫一声,扔掉手中的武器,掉头就跑。秦军并不加速,只是保持着阵形,缓缓而进,前进了十里,停了下来。而秦军开始向收复的乡邑中进行搜索,似乎是想找到败兵……

这一夜,赵军的突袭没有给秦军造成太多杀伤,但费力修筑的甬道被彻底摧毁!

那名乞丐被找到了,带到了王龁前面。王龁见了那人,顿时泪流满面,拱手施礼道:“公子受难,臣之罪也!”

子楚上前道:“王命如此,非干卿事!”言讫,昏倒于地。

当即有医官上前查看,道:“此无他,但受饥寒耳!”王龁赶紧吩咐煎姜枣汤,并解下自己的绵甲给子楚穿上。灌了几口姜枣汤后,子楚终于转醒过来,挣扎地要站起来。王龁道:“愿公子归午汲安歇,勿虑臣等!”

子楚连连摆手,道:“事急矣!楚魏援军将至,愿将军早定其计!”

王龁道:“魏援军早至于邺,逡巡不前。未足害也。俟吾援军至,必破之!”

子楚道:“非其计也。愿将军再探之!”

王龁道:“公子何谓也?”

子楚道:“闻有魏使见赵王,说赵王奉秦为帝,为赵所拒。”

王龁道:“此魏水欲援赵,故为此也!”

子楚道:“将军其闻秦有此议否?”

王龁道:“未之闻也!然邯郸与咸阳相距千里,消息不通,王或有此意。”

子楚道:“非也。纵王有此议,自当遣使使于赵,焉魏为?”

王龁道:“若非秦议,魏使于赵,说赵奉秦为帝,将何为?”

子楚道:“此欲查赵之力何如也!若魏议一出,赵即应之,是赵力疲;赵因魏而帝秦,秦将德魏,而与之善。若赵拒之,是赵之力裕,魏将援赵无疑也。”

王龁有些迟疑道:“此谁之议也?”

子楚道:“吕卿不韦。”

王龁道:“吕卿何在?”

子楚道:“吕卿知赵拒魏之议,遂知赵必与魏合也,乃教臣潜出城,来投将军。赵与魏合,其势非小,愿将军详查之。邯郸破败,民遭其灾,若无奇计,实难救也。而秦军十万,顿于坚城,力尽粮绝,此存亡之时也。愿将军早为之策!”

王龁道:“公子之命,谨喏!然无王命,臣不敢擅为!”

子楚道:“魏既援赵,与魏战,亦将军之任也,何擅为之有欤?”

王龁想了想,派出军使前往午汲,让武安军派出军使前往邺城,探听消息来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