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00章 洹水遭袭

书名: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0

郑安平其实心里非常想建此功,只是担忧胡阳的安全,不敢带走他的亲卫。见胡阳下令,又仔细查看了一番洹水北岸,似乎看不出有伏兵的样子,乃下决心带着亲卫去冒一次险。他观察了河边的地势,找出一条可以隐蔽接近赵军的路线。叫过亲卫,亲自叮嘱了一番,要大家看清自己的动作,依样而行。

在郑安平的带领下,百名亲卫迅速跃起、伏下,一程程往前。尽管郑安平十分小心,但由于路程较远,还是在快靠近时被船上的赵军发现。赵军于船上吹起了号,岸上的赵军返身后退。早就等待这一刻的司马靳擂响大鼓,各营一起杀出。赵军无心恋战,一路冲杀回去,急急登船。郑安平见赵军登船,恐胡阳有失,急忙领着亲卫后撤。司马靳的军队随后赶到,一阵阵乱箭射来,射倒不少赵军,其余的上了船,匆匆开航,顺水往下游而去。胡阳立于桥头,见船往下游而去,若有所思。

待郑安平回来后,胡阳望了望天色,道:“亦当天明,吾欲访司马大夫,卿其从也。”

郑安平道:“喏!”当即派一人跑步先往司马营中,报知中更欲访大夫。然后让这些伤兵仍守于桥头,勿得远离;有无令而近之者,射杀!又派了一人回报叶令,一人回报王龁,胡阳现在司马大夫营中。

胡阳耐心地等郑安平忙完这些,才开步而行。行不多远,就见司马靳领着百余人迎出来。司马靳埋怨道:“卑营遭袭,贼迄未尽,中更奈何亲至!”

胡阳道:“吾于桥上,眼大夫手刃贼人,不觉心动,故来访也。”

司马靳大惊,指着胡阳身后的那座桥道:“中更与彼观之?”

胡阳道:“然也!”

司马靳道:“危矣哉!吾观此贼众,似将袭桥,为吾巡哨喝破,乃突袭吾营。夜暗之中,焉知无一二漏过。”

胡阳道:“大夫尽阻于下游,无所漏也。”两人边谈边走,进入营中。

司马靳的营地是一个四行五排的大方阵,主要防御方向对着河道。河道大体呈东西走向,最西边的右营距桥约一里,离河也约一里。从进入右营到进入司马靳所在的中营,还要穿过三座营盘。司马靳带着胡阳要从营外盘曲而前,前往中营。胡阳道:“臣颇愿观大夫所战之所。”

司马靳无奈,只得带着胡阳往最东边的营而来。各营都举了火,四处寻找是否有漏网的赵军,还有人将河滩上重伤的赵军斩首。司马靳比划着,将赵军来袭的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番:百余艘船隐蔽袭来,划水声为巡哨士兵所闻,立即报警。赵军听到报警声,立即靠岸,并向岸上杀来。最接近的一营行动迅速,赶在赵军到达前占领了防御位置,一阵箭射退了赵军。赵军遂往下一营冲击。司马靳道:“吾观其举止,甚可疑!人不甚众,而声势烜赫,恐人不知。惧其别有所图,乃令各营勿动,各哨观察河面,勿令舟过。久之未见其异,而欲击之,敌乃鸣号而退。”

胡阳指着郑安平道:“敌鸣号者,实见郑大夫引亲营至,惧而退之!”

司马靳这才知道赵军撤退是被郑安平给吓回去的,心中懊恼:要袭击船只,我不知道派人去啊!不就是想看看赵军的意图吗!但脸上堆满了感激,道:“臣实不知大夫暗助一臂!”

到了赵军上岸的地方,那里是死伤最惨重的地方,现在还有几名没来得及上船的赵军在绝望地抵抗着。胡阳看时,那些赵军都执戈戟,背靠背围成一圈;周围的秦军都执长矛,矛柄比戈戟的柄要长出至少一臂,加上秦军又多,抽冷子刺上一矛,虽不致命,也受伤不轻。那些赵军每人身上都被秦军刺出了好几处伤口,汩汩冒血,倒下只是时间问题。虽然绝望,但赵军依然牙关紧咬,拼命地反抗着,不肯轻易放弃。

胡阳有些不忍,对郑安平道:“且击而杀之!”

郑安平从一名秦兵手中接过一支长矛,把自己的长戟交给他,加入战团。长矛一绞,一名赵军手中的长戟就脱了手;长矛前送,正中其咽喉,顿时血流如注,倒在地上,抽搐不止。其他赵军见了,尽皆一愣。郑安平第二矛又到了,直接刺中旁边赵军的咽喉。连杀两人,激起了赵军的凶性,他们不要命地朝着郑安平冲来。身边的秦军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每名赵军都有两三支长矛侍候,将他们瞬间刺翻。郑安平倒退出来,把长矛交还给那名秦兵,带回自己的长戟。那名秦兵竟然还在目瞪口呆,不知所以。

司马靳哈哈笑道:“郑大夫真勇士也!心稳手狠,力大步沉,若习剑,当为世范!”

郑安平道:“臣,庶人也,无力蓄剑,未敢言也!”

司马靳道:“但言于大夫,习剑者,但心中有剑,无所不剑也。”闪电般击出一拳,郑安平连人带戟被震出五步开外,坐在地上,只觉心头大震,几欲窒息,但却并不觉得疼痛。周围的秦军见司马靳的动作干净利落,无不喝彩。郑安平茫然地站起来,顾不得整理衣裳,即礼道:“是即剑乎?臣所未闻也。”

胡阳也哈哈笑道:“郑大夫,魏武卒也。不敌秦之锐士!”

司马靳赶紧叙礼道:“臣见大夫之能,一时手贱!冒犯大夫,死罪死罪!”

郑安平道:“大夫之技高妙,击臣而无伤臣,臣感大夫之德!臣何能之有!”

他们较技叙礼的工夫,那几句赵军已经都被杀死,斩下头颅,尸首扔进河中,顺流而下。

胡阳绕过众人,继续往下游而去,边走边说道:“臣闻洹水通于河,而不通于漳,赵军其至也,盖道于河耶?”正说之间,突然“哎呀”一声,双脚下陷。郑安平和司马靳眼疾手快,一人抓住胡阳一只胳膊,猛往后拽。众人抢上前,生拖硬拉,终于把胡阳拉了上来。原来这里有一片沼泽,表面上与周围无异,一脚踏入即往下陷。胡阳刚才实在鬼门关走了一趟!

被拉出来后,胡阳面色煞白,额上汗出,看来也是惊吓非浅。

司马靳道:“臣之营双背河沼,臣一时不察,陷中更于泥沼。死罪死罪!”

胡阳擦拭着额头的汗,道:“微二子,吾几殆矣!”看着满脚满腿的泥,道:“且往水边,稍冲洗。”

郑安平道:“中更稍安,臣往取水。”

胡阳道:“吾秦营素无罐鼎,何以取水?”扶着司马靳和郑安平的手,使劲坐起。郑安平赶紧安排亲卫沿河警戒;司马靳也命自己的亲营在外围警戒。

三人在河边找了块大石头坐下,胡阳把脚伸进水里,凉得一激灵!郑安平挽起下裳,走到河里,弯腰替胡阳清洗腿上的污泥。司马靳站在胡阳的身后,全神警戒着四周。

在黄河流域诸河流中,洹水少有的清澈。郑安平撩着水,把两条腿上的污泥都清洗干净,然后发现了胡阳此前为流矢所伤的伤口,他的手触碰到那里时,明显感觉得到胡阳疼得浑身一震。郑安平看了看,伤口没有出血,但夜暗中看不清伤口的情况。

胡阳的衣裳也全都沾满污泥。郑安平让胡阳脱下来,就在河中清洗干净,司马靳让一名士卒拿到旁边营中的篝火上烤干。郑安平和胡阳一人脱一件衣服给胡阳保暖。胡阳扯着两人的手站起来,道:“臣闻吴子为士卒吮疮,而士卒战死不旋踵。而秦歌‘与子同袍’。今臣皆领教。虽死而无恨也。”

司马靳道:“中更何出此不祥之言?”

胡阳道:“兵者,不祥也。何忌焉?死国,分也。今吾既与二子同袍,死秦,幸也!”

司马靳道:“且归营!”

胡阳道:“焉得以泥而误正事。适吾言洹水或通于河,实乃紧要。通河则能通洛,则当急遣使归于洛阳,急报咸阳。”

司马靳道:“计将安出?”

胡阳道:“惟哨探及乡导两途耳!”

司马靳道:“事急矣,臣请行之。”

胡阳指了指天,道:“时将明矣,且点军!”正说之间,营中鼓声响起,果然已经到了点军的时候了。

司马靳将胡阳让入中营,士卒将已经烤干的衣裳拿过来。胡阳就在营中更换了自己的衣裳,把司马靳和郑安平的衣裳还给他们。少时,各军皆到司马军中报告点军情况。王龁也过来,仔细询问了昨夜的战事。皆感到事出有因。胡阳说出自己的疑惑,希望能够找到洹水入河口,尽早抵达黄河岸边。王龁道:“若论河,公子缯曾居于几,乃河之滨。”几人商议一番,一致认为强攻宁新中,打开西去通道可能性不大,迅速找到黄河,绕道西去可能才是出路。

各军的安排是,王龁由公子缯等引导,过河后向几的方向移军,作占领几邑的准备。司马靳在王龁移军之时,暂不移动,一面觅船往下游寻找入河口,一面找当地商贾打探路径。中营也过河,暂依司马军而居。计议已定,各将散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