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章 平原君

书名:长平长平 作者:楚秦一鹤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0

秦王四十八年,赵王七年,夏至日,秦赵会盟。

平原君阴沉着脸,与秦太子一起在黄河边沉下玉璧和三牲,对天发下誓言:秦赵结盟,永不相背!两人心中都知道,这种盟誓不会有任何意义,但又必须完成。双方礼敬如仪,但结束后甚至没有多余的寒喧,即相辞而去。

秦王没有赐宴,平原君于盟誓的第二天即登上返回邯郸的道路。由于赵王献上魏齐的人头,秦王如约放平原君归赵。

平原君的心情很不爽。魏齐来投靠自己,自己却无力加以保护,迹同出卖,一大辱;秦使沿途大张旗鼓宣传,将魏齐的人头示众,以示赵臣服于秦,二大辱;在遭受了如此羞辱后,张禄在与平原君会谈时,仍不忘提醒他,回国后,立即将应许的六座城池献上,三大辱。

虽然遭受三大辱,但秦王对他倒也并无失礼之处,他随行的六百门客、随从都受到良好的接待,被集中安置在一处大宅院中。每月按时供应,一应所需,皆无短少;甚至一些临时提出的要求,也多能得到满足。临走前,还赐予货物百乘。而这在平原君看来,也是一种羞辱,羞辱赵国对公子异人的刻薄和怠慢!平原君将这一切都压在心底,一切以尽快返回邯郸为目的。

平原君出来时,已有车百乘,加上秦王所赐,车队达二百乘之多,出函谷关就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在坎坷的殽函道上又走了近十天,才到达洛阳。平原君立即包下洛阳城外数座大逆旅,休整数日,采购补给,然后过河。洛阳对岸就是河内南阳,那里是秦的地盘,赵的伤心地,平原君不愿从那里走,准备人车分离,车走陆路,人走水路。这就需要四处佣舟。当然,这些工作都不需要平原君操心,自有一众随从、门客办理。

时值盛夏,烈日炎炎,中午时分大家都得躲在庭中阴凉处。平原君则独卧于后堂之上,旁边有小僮打扇纳凉。庭中阵阵蝉鸣,催人欲眠。

突然,一名门客过来,小声报道:“虞卿来访!”

听到虞卿的名字,平原君立即清醒过来,道:“更衣!有请!”

少时,全副装束的平原君来到前堂,虞卿已经在那里等候。

两人相见毕,平原君问道:“卿独至,必有王命!”

虞卿道:“非有王命也,臣亦非王臣也!”

平原君大惊,问道:“何以言此?宁赵氏失礼于先生乎?”

虞卿道:“非也!王缉魏齐,齐逃敝处。臣度王终不可说,乃弃官与之奔楚。于途壅塞,阻于邺。臣愿请信陵君援之,而迟也,齐遂自刭。独臣为信陵君迎至大梁,现居之。”

平原君没想到其中有如许曲折,叹道:“何意得此,何意得此也!王何以得魏齐耶?”

虞卿道:“王知君为秦所留,进退失据,莫知所以,乃顺秦意,欲得魏齐,而奉之入秦,遂派军围其宅。齐亡,自刭于邺,为王所得,乃斩其首而奉之秦!”

平原君道:“齐势穷来投,朋友之谊也。吾留之而复卖之,何以对天下人!”

虞卿道:“强秦暴虐,贵如君者犹不自保,而况他人哉!今天下苦秦久矣,愿君一呼,而天下莫敢不从。雪卖友之耻,报长平之恨,正在今日。”

平原君道:“此胜之愿也,惟无计耳!”

虞卿道:“三晋一体,本兄弟也。韩魏无论也,皆欲合纵。长平之前亦得闻矣!楚失故国,十年生养,欲归旧都。楚人闻秦,莫不切齿!此不待说而服也。燕齐虽与赵有隙,小怨也。少予地以安之,必为助也。此天下皆向赵而背秦,赵因之而前,虽函谷无足御也,况上党乎!”

平原君很谨慎地问道:“卿之计也,自谋之,他谋之?”

虞卿道:“此信陵君之谋也,岂臣微庶所能知也!”

平原君道:“信陵君其得见乎?”

虞卿道:“臣奉信陵君命而见君,不敢有诈!”

平原君道:“先生所教,胜不敢忘也。姑俟入邯郸,必报于王。赵失礼于先生,愿先生勿罪,敢请随胜入邯郸,王必赔罪!”

虞卿道:“赵王德臣,而臣背之,不忠不义,不敢复入邯郸也!今居大梁,但得一食一衣,必不敢取富贵也。亦不敢忘赵德也!”

平原君见虞卿说得如此诚恳,也不强求。命人奉上一浆,两人饮了,虞卿辞去。

平原君回到后堂,复解衣裳,于席中高卧。心里想着虞卿所言,既为虞卿出走而伤感,又在仔细琢磨虞卿的话,他特别在意的是,虞卿说他是奉信陵君的命令来的,真的假的?像这种说客,每每虚作大言,诳骗人主,以为己利。平原君不得不防着些,但又找不出好的办法加以验证。

黄昏时,又有人报平原君,苏厉来访。

苏厉是周大夫,当时著名的说客。长平战后,由虞卿总管诸侯外交时,苏厉曾代虞卿出面,出使咸阳,一面离间张禄和白起的关系,一面主张秦赵媾和。他的两个目的似乎都得逞了。可以说,今天秦赵之间的结盟,就是由苏厉奠下了第一块基石。

这中间的曲折经过,作为赵国的实际行政长官,平原君自然一清二楚。他立即亲自出大门,礼请苏厉到大堂。

由于夏至刚过,昼长夜短,虽然时近黄昏,天色却并不阴暗。两人来到屏风前,对席而坐。

苏厉道:“天甚炎热,敢请去屏!”

平原君闻言,立即叫人将大堂内的屏风撤去,前后门洞开,任由穿堂风吹拂。还客气地道:“先生且宽衣!”

苏厉道:“正有此意。愿从君上!”

平原君于是率先将自己的衣裳全都退尽,只留护裆。苏厉也跟着将衣裳退尽。两个男人赤诚相对。平原君叫来浆水,与苏厉对饮。

坐定,苏厉道:“君上得出咸阳,将归邯郸,将以何计献赵王?”

平原君道:“正无计策,愿先生教我!”

苏厉道:“去岁,虞卿奉赵王命密使洛阳,与诸侯交。臣有与焉。彼时赵举国震惊,民不能战,故主和以缓秦兵,俾赵得休息。今值盛夏,万物繁茂,肃杀之气一空,生机已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蕡蕡其实,正家室充盈、家人戮力之时也。未可示之弱也。”

平原君道:“赵示弱于天下,其说如何?”

苏厉道:“魏齐势穷而投君上,而为赵所卖,以息秦怒。赵之弱,不亦显乎!”

平原君道:“胜质于秦,秦人以魏齐相胁。王爱胜,索齐而得其首,传之咸阳,诚胜之罪也。”

苏厉道:“魏齐之首一入咸阳,而君与秦会盟于河上,天下皆知赵媾于秦也。”

平原君道:“诚然,先生之言也。如之奈何?”

苏厉道:“秦示天下以魏齐之首,然必有其余而索于赵也。”

平原君道:“并无其余。”

苏厉道:“非也。赵媾于秦,臣所与焉。以六城为媾,臣之计也。焉得无其余?”

平原君道:“秦固索其城,然今魏齐首之入也,而不言其余也。”

苏厉道:“秦之厌焉有足时!虽当面不及,后必索之。索之不得,即随之大兵,君其计之,赵其可乎?”

平原君道:“未可。”

苏厉道:“非独赵也,天下诸侯无一能独抗秦者。为诸侯计,当合纵而击之,并力以抗之。若张皇四顾,终必为秦臣!”

平原君道:“长平之役也,赵四联诸侯,无一应者。今赵力屈势绌,诸侯孰能助之?”

苏厉道:“长平之役也,赵明出郑朱使于秦以媾,暗以安平君田单沟联诸侯以抗秦。田单虽相,齐人也。郑朱虽贱,赵大夫也。以亲者入秦,而疏者入诸侯,诸侯之不助于赵,不亦宜乎!若赵明以安平君使于秦,而暗使郑朱使于诸侯,诸侯必起而助也。”

平原君听了,顿时面红耳赤。在他看来,使者不过是传达赵王的意图,只要能说会道,把话说透,自然可以取得外交成果,从来没有想到使者人选竟然有如此深意。

苏厉似乎没有看到平原君的窘迫,继续道:“今者,魏齐之首入,而君出咸阳,及与秦盟,天下诸侯必以赵为秦附庸也,孰能助之?而赵之朝野,无有亲且贵如君者,而为诸侯信……”

平原君立即听明白了,接口道:“是故,必以胜为使,游于诸侯,乃得其效也!”

苏厉听了平原君的话,抚掌道:“善矣,君之言也,天下之所望也!必也君亲至国,诸侯乃敢出之。稍有游移,其计败矣!”

平原君微微一笑,出人意料地问道:“先生,周臣也,欲天下抗秦,其计何如?”

苏厉道:“周王,天子也。天下之势将归秦,周宁勿惧乎。是故欲弱秦也。”

平原君道:“周其抗秦乎?”

苏厉道:“周,地不过百里,城不过数座。秦之伐周,无扩地之实,而有伐天子之名。周勿抗也,非勿抗也,无所抗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