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八章:恩威并施(三)

书名: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9

待尔玛洛族长离开后,冯文俊亦奉赵旸之命,率麾下除伤员以外的近四千蕃落骑兵暂回镇戎军,负责收购羊只之事。

毕竟赵旸事先承诺,只要平定阿玛部落,便赏全军一万两千五百名士卒每人价值五百文的羊肉,或羊羔一只,或羊肉二十五斤,另外再赏酒一角,如今正好有三日修整,赵旸自然要信守承诺。

昨日尽管得了阿玛部落遗留的约三千只羊,但数量仍然不足,故赵旸按功劳大小的顺序发放,优先发放于冯文俊麾下保捷军团二个营,定功军团一个营,及清边弩手一个营,然后才是其他军团。

事实上,当日最为出彩的是天武军,但因为是直属赵旸的军队,怕其他军团误会,赵旸有意挪到了第二位,但即便如此,天武第五军也吃上了羊肉。

考虑到一只二十斤的羊羔在剥皮去骨后可能只剩下十几斤肉,不如二十五斤羊肉实惠,因此大多数禁兵都选择了后者,因此即便得了阿玛部落遗落的羊群,成年数量仍远远不足,需冯文俊亲自前往镇戎军一带,寻附近羌民收购,或者叫渭州帮着购羊。

倒是羊羔还剩下不少,约有四五百只,赵旸截留了十只,叫王中正等人养在大帐附近,其余都交给了种谘的后勤营,叫其派几十名杂兵散养在平玛附近,准备留着繁殖,或者待下次犒赏。

临近傍晚时,此前暂留于镇戎军高平寨的折继闵、折继祖兄弟来到了平玛,一见赵旸,折继闵便笑着拱手祝贺:“祝贺赵帅旗开得胜。”

面对驻守宋边二百年的“折家将”,赵旸可不好意思居功,将二人请入大帐,又让王中正等人取来熟水,泡茶招待二人。

待接过茶碗后,折继闵深嗅一下,啧啧称赞道:“茶香沁心,果真是好茶。”

赵旸玩笑道:“折钤辖不至于吧,我不是赠了你一斤么,够喝小半年了吧?”

折继闵哑然失笑,配合地连连点头道:“是是,是在下忘了。”

玩笑过后,折继闵说出了此番来意:“赵帅接下来有何打算?”

赵旸也不隐瞒,将已说动贝玛部落族长尔玛洛的事告诉二人,包括他给予诸部落的条件待遇:“……我叫他代我联系其他诸位部落族长,双方再做交涉。”

折继闵大为意外:“我以为小赵郎君会趁胜进兵。”

“趁胜进兵?还能将境内二三十万羌人都杀了?”赵旸摇摇头道:“还是要以安抚笼络为主,桀骜不驯就先打到能驯,然后再交涉。授其官爵、许其富贵,这些都可以谈。谈不拢再打,打完再谈,就昔日武侯七擒孟获似的,边打边谈嘛,反复如此,总能令境内诸羌归顺,除非他们离开宋土。”

“高明之论。”

折继闵拱手恭维道,对赵旸倍增好感。

毕竟他折家也是党项羌出身,与宋夏国界的诸羌也有渊源,倘若赵旸一味强用武力,迫使诸羌部落就范,他虽不至于嘴上说什么,但心底未免会有种物伤其类的伤感,而如今听赵旸这一席话,即便是站在羌人的立场,他也觉得这位小赵郎君是仁至义尽了。

“小赵郎君打算如何令陕西诸羌富足?”他忍不住问道。

“自然是通过商贸。”赵旸也不隐瞒,对折继闵道:“折钤辖可知,陕西的羊肉仅二十文一斤,羊羔五百文,而汴京羊肉贵达百文,羊羔要两三贯……”

折继闵点点头道:“我麟府一带的肉价也差不多。……小赵郎君有意叫羌民将陕西的肉贩至汴京?”

“不止汴京,而是整个大宋。”

折继闵轻笑道:“路途遥远,又不熟悉道路,况且各州路通行又需通牒路引,恐陕西羌民难以胜任。我猜他们最多只能贩至渭州,再远就不行了。”

“所以要鼓励商业,或者,干脆先由朝廷来带头,将陕西滞销的特产贩至全国,顺道将各地的特产带入陕西。”

“三司?”折继闵疑惑道。

赵旸略一思忖道:“由三司带头也可,毕竟只有朝廷级的体量,才能吃下整个陕西的特产,但之后还是要鼓励民间商业……三司嘛,给托底就行了,靠它来振兴国内经济,效果恐怕未必佳。”

折继闵并不是很明白,但也隐隐察觉到这是一個他不好过度探究的话题,遂点点头不再追问。

聊了片刻,差不多到了饭点,赵旸笑着对二人道:“昨日军中收获数千只羊,我以权谋私截留了十只,正好可以招待两位。”

折家兄弟哑然失笑,折继祖当即自告奋勇道:“羊羔需烤制才叫美味,若小赵郎君不弃,我来操刀。”

折继闵连连点头:“叫三郎去,他拿手。”

他折家世代为府州钤辖,又是出身党项羌,平日岂会缺了羊肉、羊羔,更别说折继祖亲自操刀,这完全是看在赵旸的面子而已。

而赵旸自然不会拒绝折家兄弟的示好,吩咐叫王明、陈利等人替折继祖打下手。

刚嘱咐完,便有一人大步走入大帐,赵旸抬头一瞧才知是高若讷,挑挑眉道:“再多烤一只羊羔,招待高相公。”

高若讷面露疑惑,但也没深究,在瞥了一眼折继祖几人一眼后,继续盯着赵旸瞧,哪怕折继闵起身向他行礼都没有理会。

“你做什么?”赵旸被高若讷瞧得浑身不自在。

只见高若讷欲言又止道:“你……没受伤吧?”

赵旸恍然大悟,表情古怪道:“想不到高相公如此关心我,放心,我毫发无损。”

高若讷如释重负,随即冷笑道:“我是怕你连累到我!”

原来他是接到了冯文俊的战报,得知赵旸首战遭遇变故,吓得半死,赶紧来平玛看看究竟,看看赵旸这小子是否有损伤。

毕竟这小子若有个好歹,他难辞其咎,轻者终此一生难以回到京朝,重则……怕是可能被官家赐死。

赵旸耸耸肩,也不在乎高若讷的态度,拍拍所坐的族长位子道:“要我让你么?”

“既在军中,以你为主。”

高若讷瞥了一眼折继闵,随意找了个位置就坐,也不敢真让赵旸让座,毕竟真要计较起来,他也争不过赵旸,这小祖宗不给他看脸色他就得烧高香了。

从旁,王中正奉上茶水。

接过茶水饮了一口,高若讷问道:“那勾斌、许司二人呢?”

赵旸挥挥手道:“跟冯知军回镇戎军办事了……他二人我已经惩罚过了,就不必再追究了。”

见此,高若讷也就不再多说,转而问道:“入营时我便听说了,你派人将贝玛部落的族长请来赴宴,如何?”

“他已答应编户。”赵旸将事情经过告诉高若讷。

高若讷听完后一脸惊异,惊异于赵旸小小年纪竟也懂得威逼利诱,且拿捏地恰到好处。

惊异之余,他又想到一事,不禁幸灾乐祸起来:范仲淹刚要卷土重来,这小子便又令陕西增添数十名羌人都监、巡检,他日回朝,有好戏瞧了!

赵旸敏锐地察觉到高若讷的笑容不怀好意,表情古怪道:“笑地如此阴险,想什么呢?”

这小子!

高若讷心中暗气,但也不敢表露心声,假意道:“高某这是为赵司谏、赵副使感到高兴啊,以赵副使恩威并施的方法,相信泾原路诸羌很快就能臣服……”

说到半截,他的心情也随之转佳:“……随后是环庆、鄜延、秦凤三路,哦,还有麟府,之后你我就可以回朝了。”

尽管赵旸感觉高若讷有什么小心思,但后者不愿透露,他也不以为意,闻言泼凉水道:“没那么快,待泾原路诸羌部落臣服后,其余几路先不急着实施。”

“为何?”高若讷既错愕又着急,毕竟这事关他返回朝中的早晚。

赵旸一看就知道这老家伙急着返回京朝,没好气道:“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即便泾原路诸羌臣服,你以为他们是真心臣服?还不是‘力不赡也’,若对此视而不见,日后必为隐患。唯有将其利益与泾原路捆绑在一处,叫他们切实得到利益,这份关系才能长久,这个道理你难道不知?”

高若讷也不是首次被赵旸嘲讽,闻言心中甚至没有一丝波澜,皱着眉顺势问道:“那你有何计策?”

赵旸想了想道:“我准备叫渭州牵头,或者我找张亢借几万公使钱,组织一个数百甚至上千辆马车的商队,将陕西的特产运往汴京,再托三司从盐、茶产地购入低价的盐茶等,以及绸缎布匹等,再运往泾原路,惠利于当地民众……”

“妙啊!”高若讷抚掌讽刺道:“如此一来,我便可复见朝中台谏争相弹劾于你!……呵!挪动公使钱谋取市利,张亢没和伱提过他当初是怎么被弹劾的?我告诉你,他就是挪动公使钱,叫牙吏贩货至成都市坊,以利自入。滕宗谅亦是栽在这件事上!”

“滕宗谅不是被你等陷害的么?”赵旸挑挑眉道。

高若讷气势一滞,强辩道:“他本身就有过错,那叫什么陷害?……总之,你做什么我拦不住,但你莫要拖累到我。”

赵旸摸摸下巴,忽然问道:“若我找官家支一笔钱,拿这笔钱叫人运营商队,你觉得朝中台谏敢不敢弹劾?”

高若讷有些惊愕于赵旸竟会想出如此奇妙的想法,失笑道:“这么说吧,你若教唆张亢挪动公使钱谋取市利,朝中台谏得知,除你我以外十八人,大概会有一半人弹劾你;但若你拉上官家,与民争利,除你以外的台谏都会上奏直谏,包括我也会上一份札子……故,我劝你还是莫要给官家惹事了。”

“官家也太没面子了……”赵旸为之失笑。

从旁,折继闵感觉自己好似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对话,赶紧低头喝茶,装聋作哑。

“这事,回头我得写在信上,告诉官家。”

高若讷顿时色变:“你别无事生非啊……”

“慌什么,又不提你。”赵旸没好气地瞥了高若讷,随即正色道:“不管怎样,必须将诸羌部落的利益捆绑在泾原路上,与州路利害一致!……既然你来了,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与三司沟通也好,以我名义挪动公使钱也罢,总之尽快组织一支陕西往返汴京的商队。”

“就不能先向朝廷申报么?”高若讷皱眉道。

赵旸耸耸肩道:“可以啊,不过你也知道,此事交由政事堂议论,前前后后没三五个月谈不下来……那你我就得多等三五个月。哦,对了,只是你,我是可以随时回京的,这三五个月我甚至可以先回一趟汴京。”

高若讷气得牙痒痒,尤其是最后一句,半晌沉声道:“我会处理此事。”

说罢,他忽然一愣,抬头看向赵旸,面带疑虑缓缓道:“你知道我才是主使官,对吧?”

赵旸也是一愣,随即展颜道:“当然,是故这事交由你去办啊。”

“……”高若讷为之气结。

但气归气,不能否认赵旸这一番说法确实有道理,稍后待享用了折继祖亲自炮制的烤羊羔后,高若讷便带着元随星夜赶回渭州去了,准备尽早完成此事。

当然他可没有赵旸那样的底气,次日凌晨回到渭州后便立即写札子派人送往汴京,随即又赶赴京兆府,与夏安期、王拱辰等人商议此事,长途奔波,倒也辛苦。

而同日,也就是六月初一,尔玛洛早早带着二十几名族人骑马前往且部落。

之所以昨日下午并未立即启程,原因在于且部落的驻地坐落于一片被高塬包围的小块谷原上,夜晚行马于高塬上实在太过于凶险,反正时间充足,他可不愿冒这个险。

正午时分,尔玛洛一行抵达且部落,且部落老族长木尔,及阿玛、甲尔、别勒等诸位族长皆闻讯出来相迎。

待见到尔玛洛,阿玛神色莫名地讥讽道:“尔玛洛,你没领着宋军过来吧?”

尔玛洛瞥了一眼阿玛,冷笑道:“你希望我领宋军前来么?”

“好了好了,我等进帐再细说吧。”以木尔、甲尔为首的几位族长连忙劝解圆场。

稍后,众人来到木尔族长的大帐内,待木尔族长吩咐族内少年少女奉上酒肉,黄羊部落的族长甲尔率先问道:“怎样,尔玛洛,宋人可曾和你说什么?”

“先不急。”尔玛洛摆摆手,随即环视众人问道:“那日我等商议求助于西夏,可有回应?”

甲尔几人对视一眼,摇头道:“此事委托巴吉尔了,他部落源自吐谷浑的一支,与西夏那边的大族至今仍有联系,但暂时还未有回应。”

尔玛洛轻叹道:“李元昊一死,国内没藏氏与其他党项贵族斗得厉害,但愿……”

说罢,他轻吸一口气,正色道:“宋军的主帅,当日那名叫做赵旸的小……娃娃,昨日他派心腹请我到其驻军地赴宴……”

“想必是威胁恐吓那一套吧?可有见过油锅,帐外是否埋伏刀斧手?据我所知,中原人历来喜欢弄这些来恐吓他人。”阿玛族长冷笑道。

“未必。”甲尔摇头道:“若是如此,那赵姓小帅就不会遣心腹请尔玛洛赴宴。”

“唔。”尔玛洛略有些意外地看了眼甲尔,点头道:“我昨日前去,既没有油锅,也没有刀斧手,甚至那位小帅也未威胁恐吓要将我贝玛部落如何如何,他只是很平常地请我用宴,然后告诉我一件事。”

“什么?”诸族长皆好奇问道。

尔玛洛环视一眼众人,以莫名的语气道:“他告诉我,他与阿玛这一仗,他花了两万贯钱激励士气……”

“我说那日宋军为何那般凶悍。”阿玛讥笑道。

尔玛洛瞥了一眼阿玛,继续道:“……随后他又说,他准备用十倍的钱继续激励军士士气,直到令我诸部落臣服,之后再用百倍的钱,于泾原路各处战略险恶筑造石城,令宋国彻底掌控这块土地。”

“……”

“……”

整个大帐为之失声,就连阿玛也说不出话来,仅仅只是嘴唇微张。

两万贯的百倍,两百万贯,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范围,根本不知那具体是多少钱。

良久才有一名族长干巴巴道:“……那么多钱,怕是光用钱都能修一座城吧?”

一座用钱修砌的城?

诸族长想象了一下,惊地咽了咽唾沫。

“宋国……如此殷富么?”一名族长震撼道。

另一名族长舔舔嘴唇道:“宋人只是不善打仗,但确实很富,听说他们每年给辽国与夏国的钱,合计便高达百万贯,即使如此,国内还养了百万之多的禁军……”

阿玛族长心下嘀咕:兵多有什么用,还不是败给西夏?

鉴于他被赵旸的天武第五军杀得落花流水,他也不好意思开口,只能心中嘀咕。

良久,黄羊部落族长甲尔长嘘一口气,轻叹道:“此……也不失是一种威慑啊,只是较为温和,不至于令人憎恶,却更令人……难以适从,我等甚至不知那究竟是多少钱。”

说着,他抬头看向尔玛洛,问道:“那小帅以金钱之势压人,莫非仍要我等屈服?”

“是。”尔玛洛点头道:“此次他也给出了明确的承诺,对于各部落族人,皆视为宋国子民,享有与汉人等同的……大概是地位、待遇什么的,承诺各部落族人可以过得比之前更好;对于我等,他也做出承诺,大族族长授以都监之职,小族授予押监、巡检,虽然是个虚职,但可以领俸禄,且世袭罔替、代代相传。”

“一个虚职有什么用?”阿玛不屑道。

甲尔看了阿玛一眼,问尔玛洛道:“若是仍不答应,那小帅作何打算?”

尔玛洛正色道:“除非我等率族人迁离宋土,否则……接着打,打完再谈,谈不拢再谈,一边打一边谈,直到我等屈服。”

“凭什么是我等屈服?”别勒族长冷笑道。

尔玛洛略带嘲讽道:“我也不知,大概是因为宋国有百万军队与难以估量的钱?”

别勒被噎了一句,语气莫名道:“尔玛洛,你不会已经屈服了吧?”

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尔玛洛也不隐瞒,坦然道:“不然我能怎样?宋军平了阿玛,下一个就是我贝玛。”

阿玛气道:“我就猜到你这家伙会投降,你这个懦夫!”

好几名族长也纷纷指责。

尔玛洛又羞又气,面红耳赤,怒道:“你等真以为我愿意么?我也不愿拿一族换个有名无实的都监!但不愿又怎样?别说你等都不愿,就算愿意尽出族内勇儿,咱们凑他两三万族人,与宋军决一死战,那又怎样?宋国有百万军队!除非西夏出面,不然我等根本没有丝毫胜算!”

这话说得众族长一阵沉默。

见此,尔玛洛稍稍平静了一下心神,面无表情道:“那小帅的话我传达到了,答应与否,你等自行决定。为确保不产生误会,他邀请你等于三……两日后到阿玛那块赴宴,介时诸位可作出答复,接受,就相安无事,若不接受,他也给三日期限,叫该部落迁离宋土,不然便派兵驱逐。”

阿玛族长刚要嘲讽,忽见尔玛洛转头看向他,又道:“包括你,阿玛。”

阿玛愣了愣,本要脱口而出的嘲讽生生噎在咽喉,半晌才道:“我?”

“对。”尔玛洛点头道:“尽管你与他打了一仗,但他说了,你仍有可以率族人归顺的机会,只不过他给予你的待遇,取决于你族人的多寡。你也可以继续和他打仗,一直拼尽最后一名族人,介时他仍然可以接受你的归顺,只是待遇就不及当下了。”

“……”阿玛张了张嘴,竟不知该说什么。

半晌,甲尔轻叹道:“先宣示武力,再诱之利,如今再说这番话……看似十五六岁的少年,想不到竟有此等手段与胸怀。”

在场诸位族长沉默不语,也颇为震撼于那位赵姓小帅叫尔玛洛转告阿玛的那番话,身为当事人的阿玛,心情更为复杂。

但也有不以为然的族长,比如别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