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九章:劾奏

书名: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9

果然……

殿内众人纷纷看向钱明逸,不乏有人想看他笑话。

钱明逸又惊又急,抢先道:“官家,赵员外郎非台谏之身,无纠检弹劾之权,不可越职言事!”

赵祯闭口不言,因为钱明逸说得确实没错。

所谓台谏,在唐时乃台官与谏官的统称,前者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等职,掌纠弹;后者有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等职,掌规谏。

宋初沿袭唐制,直至宋真宗一道诏书,允许中书、门下二省谏官与谏院都具有纠检百官的职权,而其余官员则失去纠检弹劾之权。

后来欧阳修写信痛骂高若讷身为司谏却不作为的背景,也就是“范吕之争”,其起因正是范仲淹弹劾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任人唯亲,却遭吕夷简反咬诬陷,其中一项罪名便是责范仲淹越职言事,可见当时越职言事已是一件严重的逾规之举。

十几年前尚已如此,十几年后自是愈发稳固,更遑论这道诏令还是赵祯下达的,若他今日默许赵旸“越职言事”,那无疑是打了自己的脸面,难以服众。

想到这些,赵祯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陈执中,毕竟陈执中是此刻殿内唯一有可能替赵旸说话的大臣。

也不知陈老相公是否有注意到官家的目光,不过他确实站了出来,嗤笑道:“钱内翰这话倒也不错,但身为遭弹劾一方,钱内翰不知回避,反不许赵员外郎开口,这是否算做畏罪?”

他称呼中的内翰,即翰林学士简称。

关你什么事?!

钱明逸恨恨地看向陈执中,绞尽脑汁想要辩解,不远处文彦博淡淡道:“陈相公这话未免过重,赵员外郎既非台谏,自然无权劾奏,此为制也。”

陈执中惊异地转头看向文彦博道:“不曾想竟是文相公替他说话……”

文彦博瞥了一眼陈执中,淡淡道:“就事论事罢了。”

“嘿。”陈执中咧着嘴怪笑两声。

那笑声令文彦博有些不安,他偷瞄了一眼官家,正好看到赵祯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不由地心惊肉跳,忙低垂眼睑。

哼!

赵祯暗暗冷哼一声。

他一见文彦博,脑中就想起那句“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哪能有什么好脸色。

更何况赵旸当时曾有为文彦博说话,称文彦博除了屁股坐在士大夫阶级那边,其他无可挑剔,劝他莫要因为一件尚未发生的事就弃用一个人才;再对比文彦博不顾是非曲直,竟不惜替钱明逸说情也要阻扰赵旸报复后者,赵祯心中又岂会没有看法?

待范仲淹等人陆续返朝……

赵祯深深看了一眼文彦博,抬手道:“赵旸,你上前来。”

“是。”

众目睽睽之下,赵祯依言走向殿中,几位政事堂的相公默契地向两边站了站,为这小子腾出一些空间。

文彦博、高若讷二人也不例外。

只见赵祯扫了一眼满殿等着看好戏的臣子们,又将目光落在赵旸身上,抬手道:“赵旸,文相公言你并非台谏,无纠检劾奏之权,不可越职言事,你可听到了?”

“臣听到了。”赵旸瞥了一眼文彦博,心中不免也有些气。

当然,他后悔是不后悔的,毕竟昨日他只是客观地评价了文彦博,既不称颂、也不贬低。

若文彦博执意要与他为敌,大不了就报复回去嘛。

想到这里,赵旸心平气和地问文彦博道:“文相公,若我越职言事,有何罪责?”

饶是文彦博也被问懵了,皱着眉头迟疑道:“按例降官贬黜……”

“好!”赵旸不等他说完便打断,拱手朝官家道:“臣甘愿罢黜,亦要弹劾钱明逸,望官家恩准!”

这小子……

赵祯有些意外,其实他就是想看看赵旸会如何处理,没想到这小子竟然采取了这么个解决办法。

倒是干净利落。

“准……”他微微点头道。

话音未落,就见钱明逸急切打断道:“官家!”

赵祯瞥了他一眼,不悦道:“他甘愿领罪罢黜,钱学士还要怎的?”

我是要他罢黜么?我是不希望这小子开口啊!

钱明逸心中暗骂,硬着头皮奏道:“以臣之见,降官贬黜对于赵员外郎恐怕谈不上处罚,即便他今日免职,不出几日,想来也会官复原职……”

连这话都敢说?

殿内诸大臣纷纷露出惊愕之色。

果然,赵祯的面色猛地沉了下来:“钱卿莫非想说朕会徇私?”

“臣绝无此意……”

钱明逸心中一惊,不知如何应对,此时忽听宋庠开口道:“既然赵员外郎甘愿降官贬黜,钱内翰姑且听听他弹劾之词又有何妨?言对言错、是非曲直,官家与列位同僚自有公论。”

事不关己,你宋庠倒是慷慨!可丢脸的却是我啊!

钱明逸心中暗骂。

但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只能默不作声。

见此,赵祯暗暗轻哼一声,面无表情道:“奏吧。”

“是。”赵旸拱手作揖,随即从怀中取出当日由范纯仁所写的弹劾书。

居然还是有备而来?

殿内众人不禁错愕,看着赵旸像模像样地开始念诵:“臣尚书省工部司员外郎赵旸谨奏:吾朝自立国起,历经数代、国泰民安,赖圣上之英明,及诸官之勤勉辛劳……”

唔,开篇称颂官家、表彰百官,中规中矩。

一干朝臣心中暗道。

他们知道,好戏马上就要来了。

果不其然,称颂一番后,赵旸语气突然一转:“……然今朝堂之上,有奸贼混迹其中,道貌岸然、假充良善,实则沽名钓誉、利欲熏心,此贼便是权知开封府事,钱明逸!”

来了!

殿内诸朝臣忍着笑,纷纷看向钱明逸,却见后者面色阴沉,死死盯着赵旸,面色异常难看。

赵旸也注意到了此事,但他毫不在意,声色并茂又继续念道:“……此贼倾险憸薄,结党营私以陷正人;文辞浅缪、厚颜无耻冒居翰院。……及任权知府事,更为狂骄,恃权弄法、妄自尊大,不以百姓为念,专权横行、受贿无度,实为臣子之耻、天下之大贼乎!……”

洋洋洒洒数百字,赵旸骂地痛快。

而殿内诸朝臣大多是含笑听着,甚至不乏有人暗暗评价这篇札子:写的不错。

唯独赵祯很是惊疑:这小子有这才华?

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准是范纯仁代笔的!

此时再看钱明逸,那一张脸阴郁地可怕,仿佛能滴出墨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