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六章:后续

书名: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9

当赵旸一行从开封府里出来时,等在府外的百姓一片欢呼。

有人想要上前与赵旸搭话,却被袁崇班带来的宫中禁军拦下,而赵旸只来得及向这些声援他的百姓挥两下手,就被袁崇班一行拉着直奔宫城。

一直到了宫城的正门宣德门,袁崇班这才放开赵旸,堆着笑脸致歉道:“小郎君千万莫怪,实在是圣意难违啊。”

此时赵旸早已平复下来,回礼道:“这是哪的话,我还要感谢袁崇班迅速来救呢,若袁崇班来得稍迟片刻,我说不定就要受那皮肉之苦……”

说罢,他朝跟随袁崇班而来的百名禁军也拱了拱手:“还有诸位,来日找个机会,在诸位不当差的时候,我请诸位喝酒,聊表谢意。”

诸禁军纷纷抱拳还礼,其中几个跟着袁崇班闯入开封府主衙的禁军面露惊讶,他们很难想象这位之前在开封与权知府事钱明逸对骂的少年,此刻竟是如此的和气。

袁崇班暗暗点头,低声道:“员外郎,咱们先去见官家吧,官家还等着呢。”

“行。”

众人其乐融融,一路进了宫城,直奔垂拱殿。

片刻后,一行人来到垂拱殿外,此时大宦官王守规就站在偏殿的廊上,看到赵旸等人前来,忙走下阶梯,打量着赵旸浑身上下关切问道:“小郎君,你……无大碍吧?”

“我没事,多谢王中官。”赵旸回礼笑道:“多亏了官家,也多亏了袁崇班及时赶到,使我免去二十棍杀威棒?”

“杀威棒?”王守规面露不解。

从旁,王中正冷哼一声道:“都知不晓得,那钱……权知府,恨员外郎劝官家召回范相公,怀恨在心,有意迫害,以员外郎未有官位凭证为由,定要员外郎跪审,不然便要罚二十杀威棒……”

他口中的“都知”,乃是王守规的官名,入内内侍省都知,所领整个入内内侍省,简称都知。

“竟有此事?简直岂有此理!”

王守规顿时变色,信誓旦旦对赵旸道:“小郎君放心,待有机会,我定想方设法替你出了这口恶气。”

赵旸知道对方不过是说句客套话,也没放在心上,看了一眼殿内问道:“官家在里头?”

“在呢。。”

王守规亦回头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我先去通报,小郎君稍等片刻。”

见赵旸点头,他对袁崇班使了个眼色,二人一同走入殿内。

大概过了十几息左右,赵旸就听到殿内传出赵祯好似带着几分火气的声音:“叫他进来!”

话音刚落,就见王守规匆匆走出殿外,站在廊上朝赵旸招了招手,待赵旸走近时还低声提醒道:“官家还在气头上,小郎君留神了。”

赵旸抿嘴做了一个极小幅度的怪脸,迈步走入殿内,一眼就看到赵祯沉着脸坐在御桌后。

果然,一见赵旸进殿,赵祯便发作了,沉着脸喝道:“离宫不到两个时辰,你就给朕惹出这么大祸事?”

赵旸闻言叫屈:“这不能怪我啊,我本是路见不平、秉持正义,谁知道那个钱明逸故意要害我呢?”

之前王中正派鲍荣回宫搬救兵时,后者就已向官家解释过张尧佐之事,但官家却不知发生在开封府的事,闻言疑惑道:“钱明逸?他为何要害你?”

“因为范仲淹咯,他多半是听我劝官家召回范仲淹,是故逮到机会想要报复我一下,否则我和他无冤无仇,他为何要针对我?”

“果真如此?”赵祯抬头看向王中正几人。

王中正几人被派到赵旸身边,也深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再加上赵旸对他们也客气,毫无轻视,虽说接触的时间尚短但也早已认可,便纷纷将钱明逸当时有意针对的表现一五一十告知赵祯,只听得赵祯眉头紧皱。

半晌,赵祯轻叹一声道:“纵然此事错不在你,然你牵扯其中,怕也脱不开干系……”

说着,他从案上找出一份札子,轻轻拍在案上:“看看罢。”

赵旸疑惑地拾起这份跟后世信件类似的札子,抽出其中的纸张,缓缓摊开。

“妖星?”

仅扫了两眼,赵旸的表情就变得古怪起来:“唔,依仗恩宠、殿前失仪,不遵礼数、目无尊卑……这是说我呢?”

赵祯搁在桌上的右手向外一摊。

“谁写的?”赵旸又问道。

“王拱辰。”

“王拱辰?”赵旸皱眉回忆了下,摇了摇头:“没印象。”

此时他忽然瞥见案上有一碟糕点,看起来精致可口,便放下手中的札子盯着那碟糕点嘀咕:“这碟糕……看起来挺不错的。”

“还有心思惦记吃食?”赵祯气乐了,但还是用手背将碟子往赵旸方向稍稍一拨。

得到默许,赵旸当即捏起一块糕,在王守规、王中正等人羡慕的注视下,放在眼前打量着,口中不以为然道:“这种招数我看得多了,要么说人是妖星、灾厄,要么就说他道德、品性有损,其实嘛,不就是党同伐异那点事?”

说罢,他将那一小块精致的糕点丢入口中。

党同伐异……

负责修起居注的曾公亮吓了一跳,偷偷看向赵祯,而后者捋着胡须,若有所思。

稍后,赵旸便将那块糕点咽下肚子,又拿起一块:“这也愈能证明今日我是受了无妄之灾,这才一天,一个说我是妖星,蒙蔽官家;一个故意报复,可见有多少人不愿见到范仲淹回京。”

赵祯捋着胡须一言不发,微沉的面色看得殿内众人暗暗心惊,唯独赵旸一块又一块地吃着糕点,最后索性把整个碟子都端走了。

赵祯瞥了一眼,没好气道:“你就一丝也不担心?今日你惹出如此大动静,来日定有人在朕面前弹劾!到时候连带着朕……怕是也要被指责一番,说朕违背祖训,私授小儿以官职。”

“担心什么?”赵旸不以为意,“名与器皆在官家手中,官家不点头,难道还有人敢按着官家的手?至于弹劾……他们弹劾我,我也可以弹劾他们,就比如钱明逸,我跟他挑明了,他今日弄不死我,回头我就弄死他。”

只听前半句,赵祯还觉得有道理,待听完整句,他气得差点站起来:“这话你在开封府当众说的?”

眼见官家面色大变,王守规忙上前帮衬道:“官家息怒,小郎君年轻气盛,今日又受了委屈,难免忍不住说些气话。”他频频用眼神示意赵旸,“是气话吧,小郎君?”

见赵祯还瞪着自己,赵旸只好点头:“好吧,弄死不至于,但我怎么也得报复回来,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都说范仲淹那样的才叫君子,再看看你。”赵祯斥道。

赵旸稍稍停顿一下,当场改口:“所谓小人报仇,整天到晚……”

“……”

赵祯险些被气乐,用手指指赵旸,竟是说不出话来。

殿内其他众人则是憋着笑,不敢出声。

此时,一名内侍省的宦官匆匆而入,禀告道:“官家,开封府的钱权知府,委人送来札子。”

赵旸眉毛一挑:“嚯,这是真小人啊,比我还小人。”

“……”

赵祯睨了这小子一眼,挥手示意王守规去接,后者快步去接,呈至御桌之上。

“这就来了。”

看着桌上的札子,赵祯叹了口气,随即拆开札封抽出里头的札书,一边在案上摊开,一边转头对赵旸道:“你也来瞧瞧?”

“准没好话,不看也罢。”

“哼。”赵祯轻哼一声,低头阅览起钱明逸的札书。

果然,钱明逸这封札书是抢着来告状的,札书内容写的尽是赵旸如何藐视开封府,如何当众羞辱他,可惜赵祯心中早已有倾向,看到这些暗暗冷笑,尤其是当他一眼就看出札书上的字体笔画潦草,显然是仓促所致。

仅过片刻,赵祯便看完了这份篇幅仅寥寥数百字的札书,右手轻扣御桌陷入沉思。

半晌,他瞥了一眼摆在案上的王拱辰的那份札子,又看看跟前钱明逸的札子,微垂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愠意。

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转头问赵旸道:“赵旸,王、钱二人一前一后递上札子,一个劝朕疏远,一个劝朕免你官职,你就没什么想对朕说的?”

赵旸一愣,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赵祯的话,不屑道:“那我不是真成佞臣了?”

在曾公亮默不作声的偷瞄下,赵祯嘴角一勾,随后低头看着桌上两份札子,一脸淡漠缓缓摇了摇头:“留中不发。”

“是。”

王守规忙上前把那两份札子收起。

当日直到傍晚,钱明逸也没有等到官家的批复,心中忐忑的他遂前往宋庠府上登门拜访。

没想到王拱辰也在,一问之下钱明逸才知道,原来王拱辰也未曾等到官家的批复,因此特来与宋庠商量。

三人一边对酌、一边商量对策。

钱明逸提出建议道:“官家授一小儿七品之职,此违制也,王贤弟不妨从此入手,介时我亦附和,定能免去此子官职。”

王拱辰刚要答应,却见宋庠摇头道:“无益之事,不做也罢。若此子果真受官家宠爱,即便因你二人弹劾失了官职,但仍可在官家身侧,有何差别?不过是恶了官家,恶了此子罢了。”

王拱辰拱手道:“宋相公的意思是?”

宋庠端起酒盅抿了一口,淡淡道:“在我看来,这是好事。”

“好事?”钱明逸与王拱辰对视一眼,一脸不解。

见此,宋庠端着酒盅解释道:“范仲淹回京已成定局,其所谓新政,怕是也将卷土重来……我记得其中一项便是‘抑侥幸’、罢绝恩荫,恰巧此子便是得官家恩荫,特例授官……这不是好事么?”

王拱辰顿感眼前一亮,叹服道:“宋相公高见!”

钱明逸亦恍然大悟,随即懊悔道:“奈何我已恶了那小子,如之奈何?”

“……”

宋庠睨了钱明逸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同情。

他是见识过那小子究竟有多损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