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一章:镇抚诸羌

书名: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9

良久的寂静过后,有一名羌部落首领沉声质问赵旸,赵旸依稀记得对方似乎是黄羊部落的首领,名叫甲尔。此人目测四十来岁,稍显黝黑的脸上及眼角满是皱纹,两鬓也已出现白发,但体魄却看似颇为结实硬朗,尤其是闭口凝视时,让人不禁有种莫名的惧意,就连赵旸也不由地气势一滞。

毫不夸张地说,若他在后世某个乡村甚至是荒郊野外遇到像这样的大叔,那绝对是有多远避多远。

不过他眼下代表宋国,却不能表现出丝毫的退缩与畏惧,于是他强作镇定地询问在旁翻译的官吏:“他说什么?”

那名官吏犹豫道:“他问,你……呃,你这个……你这位小……小郎君,可能做主这般大事?若因此事造成伤亡,小郎君又可承担地起责任?”

赵旸也不细究这名官吏前半句的吞吞吐吐,大抵能猜到对方做了一番“修饰”,闻言正色道:“你且将我的官职告知于他,再明确告诉他,此番高相公与我大宋官家之命前来陕西,君令不得更改,必须实行编户齐民,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那名官吏点点头,将赵旸的官职解释给众羌部落首领听,只听得那众首领惊愕睁大双目,颇感不可思议。

直到听完整句话,那名叫甲尔的首领盯着赵旸,以一口糅杂陕西方言及羌语的话沉声道:“这里……是我羌人……土地。”

从旁州衙官吏的翻译也差不多:“他说,此地历来是他羌人的土地,自唐末以来他们便长期居住在此,已有百年……”

赵旸点点头,也不知是受到对方影响,以类似的断句正色道:“土地,大宋的。你,羌民,融入大宋,土地,有你一份,仍可居住在此。不然,迁离,不迁离,驱逐,战争。”

在宋方众人表情古怪之际,那名官吏斟酌着将赵旸这番话解释给甲尔及其他诸羌部落首领听,甲尔听罢皱眉不语,其余部落首领多有不满叫嚷者,那名官吏没有翻译,估计也没什么好话。

良久,甲尔沉声道:“我等需要再商量。”

赵旸听了翻译后思索了一番,点头道:“可以,再给伱等几日思索,待三日后阿玛部落迁离宋境,双方再做会谈。”

阿玛部落的首领阿玛在听到这话后大为恼火,满脸怒色,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但赵旸却懒得理睬,他已决定将阿玛部落作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若不动真格的宰一只鸡,陕西境内的诸羌怕是还要继续拖下去。

于是今日的会谈到此为止,待高若讷冷冷丢下一句“你等好自为之”,率先离场,赵旸、张亢、郭逵等人也陆续离开,折继闵与折继祖兄弟对视一眼也离开了,毕竟此时还不是他们出面说和的最佳时机。

散会之后,自有张亢的副手,渭州通判彭良代为将诸羌部落首领送离城外。

待来到城外后,阿玛部落族长阿玛带着几分惶恐不安,以羌语求助其他首领:“我为众人出头,与宋人反目,诸位兄弟可不能弃我不顾。”

诸羌部落首领纷纷表示愿意共同进退,这令阿玛心中稍安,便邀请诸部落族长前往他阿玛部落的驻地,众人倒也没有拒绝。

而与此同时,高若讷则与赵旸、张亢回到偏堂商议对策,凭借赵旸的推崇,郭逵、折继闵、折继祖、范纯仁、文同等也都在场。

高若讷率先开口道:“如先前所料,果然有人率先跳出来反对,只要拿来杀鸡儆猴……”

说罢,他转头看向赵旸,还未开口却见赵旸抬手道:“想都别想,先前说好的,我管军事,你若说什么不中听的,我可会翻脸。”

这个不识好歹的小子!

高若讷心下暗骂,却也不敢再提替赵旸率兵去驱逐阿玛部落,犹豫道:“先让我听听你的打算。”

这事倒也无需隐瞒,赵旸想了想道:“今明两日,我率天武第五军移驻镇戎军高平寨,知镇戎军冯文俊那边有骑兵十二营共四千八百骑,又有步军三营一千五百人,弩兵一营五百人,合计二千步弩,再加我天武第五军二千五百步卒,合近万人马,总不至于还对付不了一個阿玛部落吧?”

“足以。”郭逵在旁附和道:“据下官所知,阿玛虽号称族人近万,实则仅有七八千,若将妇孺老弱除外,可用的青壮也不过三千人……”

“不可轻敌。”张亢打断郭逵的对赵旸道:“若下官所料不差,其余诸羌部落今日虽未与阿玛部落那般明着抗拒,但见阿玛部落率先出面,私下必有暗助,倘若每个部落暗助百人,阿玛部落便可得一二千人……”

“而这也是极限了。”赵旸毫不意外地摆摆手道:“就像你说的,每个部落最多暗助百人,若派得人多了,过于明显,岂不是授我等以把柄?五千吧,最多了。”

“五千也不少了。”张亢想了想道:“不若下官率驻渭州的禁军助阵……”

赵旸摇头道:“你坐镇渭州。我近万人还对付不了五千人?”

“话虽如此……”张亢左右不愿赵旸涉险,高若讷、王中正等人也在旁劝说,于是最终商定,由郭逵率领驻渭州蕃落军团三营一千二百骑、及保捷军团四营二千步卒,共计三千二百步骑,作为偏军协助赵旸。

赵旸很器重郭逵,有意提携,便也就答应了。

决定之后,赵旸吩咐张亢道:“为防诸羌部落过于同仇敌忾,当设法离间。……你以高相公的名义派人前往泾原路境内诸羌部落的驻地,告知他们,阿玛部落抗拒编户,勒令三日内迁离宋境,若逾期仍逗留于我大宋境内,泾原路及陕西各路不再保障阿玛部落族人及财富安全。”

高若讷愣了愣,随即暗抽一口凉气,心下暗道:驱虎吞狼,这小子好狠啊!

“妙啊。”张亢眼睛一亮道:“如此一来,阿玛部落便需防着其余部落趁机落井下石,彼此自然难以同仇敌忾……小赵郎君这招妙啊!”

“不不不。”赵旸摆摆手道:“这是高相公的妙计。”

高若讷一愣,待反应过来气道:“凭什么我去做那恶人?”

“功劳你不要?”赵旸诱之以利:“此计可离间诸羌,大功一件啊!”

高若讷不禁有些心动,但内心还是不想被赵旸拿捏,咬咬牙道:“我乃龙图阁直学士,岂能行此等诡计?这功劳,赵副使还是自领了吧。”

见高若讷拒绝,赵旸稍有些意外,但也不以为意,撇撇嘴道:“你领不领功,反正我都以你名义。张知州,就这么办。”

“遵命。”张亢当即领命,在自己靠山与高若讷之间,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高若讷气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这一幕令在旁的折继闵、折继祖兄弟面面相觑,想笑却不敢笑。

一刻时后,张亢以陕西经略招讨安抚使高若讷的名义,派人知会泾原路各军州及诸羌部落驻地,称阿玛部落公然抗拒编户,且态度桀骜难驯,勒令三日内举族迁离宋劲。若逾期仍逗留宋境,泾原路及陕西各路不再保证阿玛部落族人以及财富安全。

一个时辰后,赵旸率天武第五军及后勤营约四千人移驻镇戎军,郭逵率驻渭州蕃落军团三营一千二百骑、及保捷军团四营二千步卒,跟随同往镇戎军。

正午时分,渭州派出的其中一名信使先行抵达镇戎军,将两份公牒交给知镇戎军冯文俊,一份是渭州以赵旸的名义签发,言赵旸将率天武第五军及郭逵所率三千二百人移驻镇戎军,叫冯文俊预先安排驻营;另一份则是渭州以高若讷的名义签发,告知“三日后宋境各州将不再庇护保障阿玛部落”这件事。

冯文俊看了很是惊讶:“这是驱虎吞狼啊,那位高相公看似不通军事,竟有此谋略……如此一来,诸羌便难以苟合,妙!”

此时他身边正巧有几名指挥使,闻言试探道:“高相公既然下了这份公告,是否三日后我等也可以去分一杯羹?”

冯文俊想了想,摇头道:“此计分明是用来离间诸羌,我大宋禁军若也趁机去抢掠,这像话吗?估计高相公不会允许。……你等若不信,待赵副使来到一问便知。”

经镇戎军放行,那名信使继续往北前往阿玛部落的驻地。

此时阿玛已将诸羌部落首领请到部落内,宰羊煮酒款待众人,正喝地尽心,聊得投机,忽有一名心腹匆匆走入,将一份渭州签发的公告递给首领阿玛:“首领,这是宋人刚刚派人送来的。”

“什么?”阿玛疑惑地接过公告。

宋夏边境的羌族,大多都通晓汉字,只是发音较中原地区有很大不同而已,阿玛也不例外,接过公告仅扫了两眼,顿时面色大变,破口大骂:“奸诈宋人,好是卑鄙无耻!”

众部落首领一脸疑惑,询问缘由。

阿玛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将这份公告递给了黄羊部落的首领甲尔,后者也通汉字,接过公告扫了两眼,面色也是一变,冷笑道:“果然奸诈卑鄙!”

说罢,他又将公告递给身边一名首领,片刻工夫,在场十几名部落首领便都看完了,众口一词骂宋人奸诈卑鄙,尤其是始作俑者的那个高若讷。

可等一番发泄之后,诸部落首领细细琢磨宋人这份公告的遣词用句,帐篷内的气氛也随之逐渐变得微妙起来。

要知道诸羌部落之间历来也并非没有矛盾摩擦,为了争草场、争水源,两个部落间发生口角继而演变成殴斗甚至是开战,也并非罕见,最终大多都是由第三方部落前去劝解,或者是宋夏两国的官员——在宋境内则由宋国官员劝解,在夏则是夏国官员。

说白了,某种意义上也是宋、夏两国约束着诸羌、蕃部落,限制相互吞并、厮杀,变相保障了各羌、蕃部落的族人及财富安全。

而现如今宋国渭州签发公告,称三日后不再保证阿玛部落在宋国境内的族人安全与财富安全,就意味着阿玛部落失去了宋国的庇护,除非迁移到夏国境内,得到西夏的接纳以及庇护,否则若仍在宋国境内,其他各部落便可不受宋国责罚地抢掠阿玛部落的族人与财物,甚至将其瓜分吞并。

想到这里,有几位部落族长的目光中便多了几丝异样。

阿玛族长也察觉到帐内气氛不对,忙挑破道:“这是宋人离间我等的诡计,就算你等联合将我部落瓜分,之后宋人还不是要叫你等编户?介时你等还是保不住族长的位置。”

“不错。”黄羊部落的族长甲尔也附和道:“关键还是要叫宋人放弃编户。”

众族长一听,眼中的贪婪之色逐渐褪去,或有一名族长问道:“那现在该怎么办?”

见众族长都看向自己,阿玛族长也陷入了沉思。

投西夏?

平心而论这并非上上之选,毕竟西夏的草场、牧场也是有限的,夏国愿意接纳他阿玛部落,并不代表隶于西夏的那些同为羌族的部落也愿意接纳,若没有足够的草场,他阿玛部落的族人靠什么谋生?

权衡一番后,阿玛族长正色对诸部落族长道:“关键还是要让宋人放弃编户……对此我有个主意,不若我诸部落联合造反……当然我是说假意造反,同时举兵,派族中勇士侵扰宋人各军州……”

众部落族长闻言色变,一名势力较弱的族长连连摇头道:“这我可不敢,我族中青壮不到千人,剩下的皆是老弱妇孺,只要宋人派一支军队前来讨伐,我便抵挡不住。”

话音未落,另一名族长也摇头附和:“造反不可,造反不可。”

阿玛族长气急道:“我是说假意造反,迫使宋人改变主意。”

可即便如此,在场诸族长也大多摇头,毕竟他们多年生活在此,也知道宋国究竟是何等的庞然大国,即使对阵西夏屡战屡败,但到底是至少有百万军队,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除非有西夏在背后替他们撑腰。

争论半晌,黄羊部落族长甲尔开口道:“我来说两句吧,假意造反这事,暂且搁置,万一弄假成真,我等抵抗不住宋人的讨伐,除非可以说服西夏对宋国进兵,我等作为侧应,倒也可以趁机逼迫宋人放弃编户……”

“西夏与宋国已谈和,岂会轻易对宋国进兵?”一名族长插嘴道。

甲尔族长看了那人一眼,平静说道:“不必进兵,说服西夏替我等撑腰即可,西夏李元昊历来便有倾吞陕西之心,也许会答应。……接下来三日,我等各派百名族人暗助阿玛族长,多了宋人会瞧出端倪来,期间派人求助于西夏,待三日后,若宋人果真派兵前来驱逐,我等助阿玛族长做一番抵抗,撑到西夏派人来援……期间若能令宋人铩羽而归,也许能令其放弃编户打算,如若不能,我等也就只能等待西夏介入。若连西夏也不肯援手,那我也无计可施了,为族人着想,还是接受宋人编户为好。”

“也只能这样了。”

包括阿玛在内,诸羌部落族长纷纷点头。

次日,即五月二十七日,正午前后,赵旸与郭逵一前一后率军抵达镇戎军,知镇戎军冯文俊亲自出城塞相迎。

待双方见礼后,冯文俊向赵旸禀道:“昨日傍晚,下官派去监视阿玛部落的哨骑来报,称下午未时前后,该部落族长阿玛疑似带了一些人到其部落驻地,然后驻地内宰羊煮酒,很是热闹。……临近黄昏时,有居于怀德军境内的巴且部落遣族人一百骑,至阿玛部落驻地,只见进,不见出……”

赵旸轻笑道:“不出意料,诸羌部落果然暗助阿玛部落,无妨,我此行带来了五千余军士,合你麾下军队,兵力可达其三倍,若这还不能胜,你我辞官谢罪得了。”

冯文俊讪讪一笑,不敢搭话,倒是他身旁一名屯驻都监抱拳道:“若赵副使允许参战军士抢……我是说捡拾阿玛部落迁族时遗落的财物,军心必然大振。”

“……”赵旸转头看向那名屯驻都监,注视几秒后,后者不禁低下头去。

随即,赵旸轻叹一声道:“我素知禁军艰苦,屯驻于陕西的侍卫亲军马、步司禁军更苦,但有些事我禁军不能做,更不可开先例。……这样,你且告知麾下各军,这三日间,中午、晚上两餐,各军每人发羊肉两斤,羊汤管饱,叫诸军吃饱歇足,养足力气,待三日后击破阿玛部落,每人犒赏羊或羊羔一只,酒一角,好好庆贺一番。”

“是!”那名屯驻都监难掩惊喜之色。

而冯文俊则面色微变,小声劝阻道:“赵副使,这花费怕是两万贯都打不住啊……”

赵旸不以为意道:“既要军士卖命,又岂能吝啬钱财?计入公使钱,记我名字。”

“遵命!”

冯文俊一脸感慨地拱手领命,其余在场众人看向赵旸的目光也是充满了敬意。

在赵旸的授意下,当日镇戎军大笔撒钱,花费近四千贯,从羌、蕃部落购入羊三千只,现杀五百只,煮肉熬汤,香飘十里,令素来啃咸菜、吃陈米的驻镇戎军侍卫亲军马步司禁军士气大振。

而后整整三日,镇戎军中午、晚上两顿皆现杀三百只羊,慰劳军士,更是令镇戎军现驻近一万五千军队士气一振再振。

可以一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