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二章:福康公主

书名: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9

“爹爹。”

随着糯糯的一声轻唤,福康公主提着裙摆小步奔向赵祯,后者一惊,忙起身伸出双手将她扶住。

“不是告诫过你莫要奔跑么?”赵祯一脸担忧地责怪道,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头发,眼中满是宠溺。

“嘻。”福康公主露齿一笑,看似乖巧道:“儿知错啦……”

赵祯好似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但随即脸上便又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她就是福康公主啊……

赵旸暗暗打量着这名目测约十岁出头的少女,只见后者身穿绿白宽袖襦袄,越发衬托着肤色白皙细腻如羊脂,头发梳成双螺髻,五官端正,双眸黑亮、嘴唇微翘,颇为可爱讨喜。

而此时福康公主也注意到了尚坐在石凳上的赵旸,脸上露出几分惊讶,抬手指着赵旸一副大人口吻斥责道:“你这人怎得如此无礼?爹爹起身了,你却还坐着。”

赵旸张了张嘴,但想想还是懒得和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解释,站起身道:“那我站着吧。”

见此,赵祯轻轻揉揉福康公主的脑袋轻声道:“福康,爹爹现下有点事,你先去别处玩耍。”

福康公主撅了噘嘴,挣脱赵祯的怀抱缓缓走到赵旸跟前,带着几分敌意道:“我知道你……你叫赵旸,和那个可恶的女人是一伙的,之前还打伤了李家兄弟。”

可恶的女人?

赵旸愣了愣,脑海中逐渐浮现出张贵妃的容貌来,毕竟当日在矾楼时,李家六郎李玮就曾提过,张贵妃时常在官家面前说这位福康公主的坏话,虽然不知真相如何,不过赵旸觉得大概率是真的——像是那位张娘娘会做的事。

当然他可没兴趣掺和到官家后宫之事当中去,拱拱手平静道:“公主明鉴,事实上是李家兄弟挑衅在先,微臣不过是正当防卫而已。”

“哼!”公主愤愤道:“伱和那个女人,还有那個女人的大伯张尧佐,都是一丘之貉,都是恶人!”

赵祯闻言一惊,呵斥道:“福康!不许无礼!”

福康公主吓了一跳,一脸委屈地看向赵祯:“爹爹,定是那个女人教唆这人,打伤了李家兄弟……”

赵祯听得恼火,斥道:“此事错在李家兄弟,不得再提。”

见赵祯面色严厉,不容反驳,福康公主满脸委屈,哇地一声便哭着跑开了。

赵祯抬手欲拦,但终是没能拦住,只能催促跟随公主而来的几名宫人们尽快追上去,免得发生什么意外。

“唉。”轻叹一口气,赵祯转头看向赵旸:“赵旸……”

“我还不至于跟一个小孩子计较。”重新坐回石凳上的赵旸翻翻白眼,随即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福康公主哭着离去的方向,心中犹豫该不该提一些事。

听赵旸以“我”自称,逐渐熟悉他性格的赵祯便知道这小子是真的没放心上,遂点点头,正要说些什么,忽见赵旸转头看着福康公主离去的方向,令赵祯感觉似曾相识。

记得这小子当初在福宁殿初见张贵妃时,便是这幅欲言又止的模样。

想到这里,赵祯心中微微有些不安,试探道:“赵旸,你莫非有什么话对朕说,关于……福康?”

“……”

赵旸一愣,转回头看向赵旸,缄口不言。

赵祯心中的不安顿时扩大,挥手示意王守规等人道:“都退下,退出百步之外。”

对此王守规等人早已熟门熟路,当即拱手告退。

待众人都退离后,赵祯压低声音对赵旸道:“说吧。”

赵旸犹豫道:“不好说……”

“什么不好说?”

“若未发生过矾楼那事还好,如今……不好说。”

赵祯听懂了言外之意,急切道:“你只管说,朕自有判断。”

见此,赵旸点点头,将他知道的有关福康公主的事迹告诉了赵祯:“据我所知,公主后半生的命运不是很好……官家尚在时,公主再怎么刁蛮任性,旁人也不敢对她怎么样,但后来官家……不在了,就没人……替她撑腰了,我记得她最后是病故的,年仅三十来岁。”

“才三十……”赵祯万分痛心,忍着悲痛问道:“可知得了什么病?”

“不知。”赵旸摇摇头,欲言又止道:“因为……据史载,称李玮不恤公主,衣服、饮食、药物以及求医,亦多作阻隔,公主衣衾乃至生虮虱。甚至,公主还因自己取碳生火,而烧伤了面……”

赵祯又惊又怒,右手攥拳,眦目欲裂道:“果真?”

赵旸摊摊手道:“所以我才说,这事不好说……”

赵祯攥着拳头,咬牙切齿,半晌质疑道:“那你可知什么缘故?”

换做平时官家若质疑他,赵旸肯定要跳脚,但今日之事,他也颇为唏嘘,点点头如实道:“恰巧知道一些。……据史载,公主出嫁前就嫌弃李玮面貌丑陋,不肯下嫁,但因为是官家极力促成,旁人无法阻止,公主也无可奈何。据说成婚当日,公主便将李玮赶出婚房,却留身边宦官在房内,婚后亦是将李玮视为庸奴……哦,还有一桩,据说婚后有一日,公主与身边宦官在月下小酌,其中有一个好像是叫梁怀吉的,期间,公主发现李玮之母在外窥视,便将李母殴伤,连夜跑回皇宫。后来官家将她身边宦官宫女尽数遣散,奈何公主以死相逼,官家又只要将他们召回。……哦,还有,记得公主生母……是哪位娘娘我忘了,她曾因为心疼女儿,先是希望抓住李玮的把柄,使公主能与其离婚,离婚就是……”

“朕大致能猜到,继续说。”赵祯沉着脸道。

赵旸耸耸肩,继续道:“可惜李玮为人谨慎,不曾被抓到把柄,因此娘娘向官家恳请毒杀李玮,不过官家没有答应……史载是没有说话,后因皇后等劝阻,此事才作罢。……反正官家尚在世,公主与李家便都闹着要离婚,直至官家不在了,没人再替公主撑腰了,公主的日子也就愈发难过了……”

赵祯面色难看地听完赵旸的讲述,过了许久才长吐一口气,语气复杂道:“你也知道朕为何要将福康嫁至李家……只因我觉得亏待生母,故爱屋及乌,希望与李家亲上加亲,未曾想竟害了我儿……”

“官家相信我说的?”赵旸惊讶道。

赵祯瞥了一眼赵旸,冷哼道:“若你真记恨着李家,趁机陷害,那必然是处处诋毁李家,然而你更多说的却是福康刁蛮任性……朕在你心中就那么蠢么?”

赵旸讨了个没趣,小声嘀咕:“也许是我反其道而行呢?”

“……”赵祯狠狠瞪了一眼这小子,随即惆怅道:“朕知道是有些过于惯着福康了,她是朕长女,小时特别乖巧孝顺……昔日朕卧病时,她终日服侍在榻旁,又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

说到最后,他脸上露出了发自肺腑的笑容,笑容中满是温柔与宠溺。

见官家似乎有些沉寂于悲伤之中,赵旸咳嗽一声提醒道:“咳,官家,眼下公主还未出嫁。”

赵祯猛然惊醒:“对、对。”

说罢,他转头看向赵旸,带着几分不自然道:“多亏了你。”

赵旸愣了愣,轻笑道:“是否忽然觉得臣还是有点用的?”

赵祯亦轻笑一声,点点头道:“大有用处。”

二人相视一笑,正要起身前往福宁殿用膳,忽然赵祯想到一事,问道:“我儿病重却无人问津时,朕传位于何人?”

赵旸微微一愣,在稍一犹豫后如实道:“当时在位的是神宗。”

“谁?赵宗实还是赵允初?”赵祯神色莫名问道。

“都不是。”赵旸摇摇头道:“赵宗实,继位后又名赵曙,史称宋英宗,好像在位不到五年就病故了。神宗是其长子赵顼,原名好像是叫赵仲针……”

听到前半句时,赵祯表情古怪,颇有些难以置信,待听到后半句,他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朕……知道了。”

之后,赵祯与赵旸久违地一同在福宁殿用了午膳。

待酒足饭饱,赵旸起身告退离去后,赵祯问王守规道:“朕记得,去年十三郎之妇高氏,诞下一男,取名叫什么来着?”

王守规想了想道:“好似是叫仲针,赵仲针。”

“哦……”赵祯眯了眯双目。

稍后,待赵祯在福宁殿稍歇片刻,准备前往垂拱殿时,有宫人来报:“官家,苗娘娘携福康公主前来求见。”

赵祯稍一思量便猜到了几分,点头道:“让她们进来吧。”

不多时,苗淑仪便领着女儿福康公主来到了殿内,带着几分惶恐不安向官家告罪。

别看福康公主极受官家宠爱,但女儿受宠不代表母亲受宠,但看苗淑仪仅淑仪身份就知,其受宠程度远不如张贵妃。

看着满脸不安的苗淑仪,赵祯又看向噘着嘴一脸委屈的福康公主,脑海中不自觉幻想出一幅景象:即长大至三十多岁的女儿拖着病躯自己取碳生火,被烧伤面部,抱头痛哭却又无人问津。

想到这些,他顿时眼眶微红,将女儿搂入怀中。

年仅十一岁的福康公主哪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眨眨明亮的眼睛弱弱问道:“爹爹……不怪我了?”

听到这话,赵祯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心神,板着脸斥道:“岂能不怪?以往朕太惯着你了,以至你越来越刁蛮任性……”

福康公主吓地哭泣流泪,赵祯却又心疼了,忙道:“这次就算了,日后不许了,知道么?”

“唔。”福康公主连连点头。

见此,赵祯心疼地揉了揉女儿的脑袋道:“去玩吧,我和你娘说几句。”

福康公主弱弱地乞求道:“儿知道错了,爹爹不要责怪娘……”

“不会。”赵祯摇摇头。

“真的?”

“嗯。”

一番答应许诺将女儿哄走,赵祯转头看向苗淑仪,挥挥手令旁人暂且退下,随即对惴惴不安的苗淑仪道:“我……有意解除福康与李家六郎的婚事,爱卿意下如何?”

苗淑仪本以为官家会责怪她教女无方,听到这话不禁一愣。

事实上,她从一开始就不赞同这桩婚事,原因很简单,就因为李家六郎李玮生得丑陋,她觉得配不上她女儿,只不过当时官家执意如此,她也无力改变。

没想到今日官家竟突然改变了主意。

她忍着惊喜道:“臣妾……但凭官家做主,臣妾并无异议。”

见此,赵祯轻叹道:“看来你也不喜李家六郎……”

苗淑仪心中一慌:“官家,臣妾……”

“不必说了,朕没有怪你。”赵祯摇头道:“昔日朕觉得亏欠生母,爱屋及乌,希望与舅舅一家亲上加亲,如今细想,怕是也有不妥……就这么决定吧。”

苗淑仪偷偷看了眼官家的表情,试探道:“真的要解除婚约?那李家那边……”

“我会与舅舅解释……总之朕会处理,你不必多问。”

“是。”苗淑仪点点头,随即又问:“若解除与李家的婚约,福康又该嫁于何人?”

“这个日后再说。”

“是。”苗淑仪不敢多问了。

片刻后,待苗淑仪告退离去,赵祯并未立即前往垂拱殿,而是坐在福宁殿内思忖该如何解除与李家的婚约,且如何向舅舅李和用解释。

可足足想了许久,他也没想出妥善的办法。

找人商量吧,朝中大臣肯定不能找,后宫……张贵妃指望不上,曹皇后那边又不想去,其他嫔妃也不像是能出主意的,想来想去,赵祯只能犹豫着与王守规商量:“若朕有意解除福康与李家的婚约,王都知可有什么好的说法?”

王守规惊地目瞪口呆,心中暗暗咋舌之余,献计道:“可以借公主方才指责小赵郎君为名,称李家教唆公主,官家假意发一通火,便可顺理成章解除公主与李家的婚约。”

赵祯听得眼前一亮,但随即又有些犹豫:如此一来,那小子不是得背坏人婚姻的罪名?

若是别的事,他倒也无所谓去叫那小子顶包,但正所谓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坏人姻缘的恶名实在太重。

想到这里,他摇头道:“不可,朕再考虑考虑。”

傍晚,曹皇后难得主动来到福宁殿。

在命旁人退下后,身为武官之女的曹皇后颇有气势地询问官家:“今日下午,苗淑仪去臣妾坤宁殿,称官家有意解除福康与李家婚姻,不知可有此事?”

赵祯对曹皇后有几分敬畏,暗骂苗氏多嘴之余,皱眉反问道:“皇后不赞同?”

见官家有些不悦,曹皇后语气放软,轻叹道:“福康乃官家唯一骨肉,臣妾等亦将她视如己出,昔日官家要与李家结亲,臣妾等也是苦苦劝说,奈何官家一意孤行,如今官家欲解除婚约,臣妾自然也赞同……哪怕是有人挑唆。”

赵祯一愣,皱眉问道:“皇后指的是何人?”

“今日正午,官家会见那位小赵郎君时,福康对其颇为无礼,不是么?”曹皇后试探道。

赵祯嗤笑道:“那小子可不屑于和一个小丫头计较,更不屑于背后挑唆。……昔日钱明逸等人编造罪名联合弹劾他,他反劾众人时也不屑于编造罪名,又岂会背后挑唆?若李家又得罪了他,他多半只会当面揍人,哪怕是当着朕的面。”

曹皇后表情古怪,点点头道:“臣妾之兄曾多次对臣妾提过此子,臣妾也觉得不像……只不过今日官家才见过那位小赵郎君,便改变主意要解除福康婚事,臣妾不免有些多想。……臣妾还以为官家改变主意,欲将福康嫁给那位小赵郎君呢。”

“唔?”赵祯一愣,但随即便又苦笑摇头:“恐怕那小子看不上……”

他看得很清楚,今日中午当赵旸提及福康公主在史载中的种种任性刁蛮举动时,眼神满是嫌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