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三章:张美人

书名:铮铮大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9

临近黄昏时,赵旸一行醉醺醺地走出酒楼,在酒楼外与范纯仁道别。

说是喝地醺醉,但其实也就七八分,范纯仁与王中正二人喝得最少,此刻大概也就五分醉意。

这种情况叫赵旸一行穿街过巷返回皇宫,范纯仁也生怕他们又惹出什么乱子来,于是他提前就委托酒楼的伙计通知家中的老仆,命老仆去租赁两架马车,送赵旸一众回宫。

与范纯仁告别后,赵旸等人乘上马车,徐徐往皇宫而去。

大概一刻时左右,两辆马车便相继来到宣德门外。

守卫宫门的禁军瞧见这两辆马车,立即上前质问,正好看到赵旸等人下车。

“原来是小郎君。”

为首的禁军都头立刻就换了一副表情,毕竟内殿崇班袁正率百余禁军将赵旸一行带回皇宫那日,他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诸位禁军兄弟值岗辛苦。”

赵旸笑呵呵地回了礼,估算了下人数后吩咐王中正道:“中正啊,取八贯钱来,请诸禁军兄弟喝酒。”

“是。”

王中正稍一犹豫,随后便从木盒中取出八贯钱,交给带队的都头,即百人将。

“使不得、使不得。……那就多谢小郎君了。”

那名都头连连推辞,但最终还是在赵旸的坚持下收了,眉开眼笑之余,对赵旸也是愈发热情。

说实话,别看禁军听着威风,实际上大宋上百万禁军,八成以上每月仅有半贯俸钱,唯独称作“上四军”的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四支禁军可得一贯,考虑到此刻这座宫门内外也就几十名禁军,八贯钱着实不少,至少足够几名都头带手下弟兄去吃喝一番。

要知道今日赵旸等人在小甜水巷那座酒楼喝了两个时辰,也不过就花了两贯余罢了。

当然,赏钱还是其次,更主要的是禁军们感受到了尊重,尽管他们因为有着把守宫城正门的差遣,地位与津贴较寻常禁军较高些,一般也不会有人故意轻贱他们,但也很少有人像赵旸这般和他们称兄道弟。

与这些禁军寒暄两句,赵旸一行便进了宫,径直朝福宁殿而去。

毕竟这个时辰,官家应该已经在福宁殿用膳了。

在前往福宁殿的途中,但凡遇到主动向赵旸施礼问候的禁军、宦官、宫女,赵旸皆不吝打赏,三五人的赏一贯,七八人就赏两贯,前后不过三四拨人,赵旸余下的八贯钱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待等来到福宁殿外,赵旸连带着最后的铜钱以及那只木盒都送了出去。

即便有私心作祟,王中正等人也不禁感慨这位小郎君真是一位不惜财的豪爽之人,心下对赵旸也愈发认同——连不相识的亦这般打赏,他们这些亲近之人,难道还会亏了?

进入福宁殿,赵祯果然正在偏殿用膳,眼见赵旸晃晃悠悠地走进殿来,赵祯的目光立刻就瞥了过来,淡淡道:“还知道回来?”

赵旸就跟没听到似的,上前向赵祯作揖:“臣向官家覆命,事情已经办妥。”

赵祯气乐了,毕竟内殿崇班袁正与上御药供奉李兴早早就回宫向他覆命了,这小子倒好,都日落西山了才回宫中,换做任一个人都没这胆子。

不过念在这小子把事情办妥了,赵祯也就不在意了,随口问道:“你哪来的钱去喝酒?”

赵旸也不隐瞒,在旁边的凳子上一坐,如实回答:“陈执中……嗝,陈相公叫人给的谢礼。”

这小子越来越放肆了……

赵祯瞥了一眼赵旸的举动,但不知为何没有斥责的念头,又问道:“不少吧?”

“不少,二十贯呢。”赵旸如实说道。

确实不少了……

赵祯微微点头,很满意赵旸的坦诚,又问道:“花了多少?”

“都花了。”赵旸耸耸肩道。

赵祯微微睁大双目:“都花了?何处喝酒要花去二十贯?”

“矾楼……”

赵旸刚说两个字,就见赵祯眼睛一瞪,毕竟他是知道矾楼的:“朕的叮嘱,你是丝毫都不放心上是吧?矾楼那般人多嘴杂之处,你……”

他还没说完,就见赵旸打了酒嗝,继续道:“……没去。”

“……”

赵祯被这小子的大喘气气噎了,凝视半晌,随即无奈地摇摇头,吩咐人准备茶水。

期间赵旸继续讲述:“……本来想去来着,但纯仁兄考虑到那边人多嘴杂,就带我等去了他租借宅子的那条街,还挺不错,两个雅间两桌酒菜,一桌几十个菜,最后也就花了两贯……”

范仲淹之子还是懂事的。

赵祯暗暗点头称赞,待茶水送上后,没好气道:“漱漱口,酒气莫冲着朕。”

“诶。”

赵旸正好感觉口渴,接过茶水咕嘟咕嘟喝了大半。

此时又听赵祯问道:“喝酒使了两贯,剩下的呢?”

“回宫时打赏给禁军以及宫里人了……”赵旸端着茶碗道。

“你倒是豪气。”赵祯冷哼道:“你可知,你工部司员外郎每月的供奉,也不过二十贯!”

他倒不是在意那二十贯,他在意的这小子花钱的态度,毕竟他自认为自己还是比较节俭的,自然不希望这小子铺张浪费。

尽管他一日的花费远不止这个数目。

“我知道啊。”赵旸浑不在意道:“但这本来就是意外之财嘛,再说了,我这叫带动经济……花掉的钱才叫钱,它能够在市面上流通,也算是带动了大宋的经济;若我藏着不用,跟大宋少了这二十贯钱有何区别?”

“你总有歪理!”赵祯没好气地斥道。

“这可不是歪理,官家你想,若人人都不花钱,把钱藏在家中,市面上流通的钱是不是就少了?流通钱一少,物价是不是会涨?价格涨了,百姓愈发消费不起,人人自危,愈发把钱藏紧了,不买货物了,市场供大于求,货币流通缓慢,国家也收不到税,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这就叫通货紧缩。”

赵祯听有些意外,若有所思道:“说下去。”

“没了呀,还有什么?道理都说明白了。”

你觉得朕听懂了么?

赵祯没好气地盯着赵旸,半晌正色道:“明日老实呆在宫里,给朕写份札子,把你这个……通货紧缩解释清楚,要朕能看懂的。”

“不是说好取消禁足么?”

赵旸有些不满,忽然想起揣在怀中的弹劾书,忙信誓旦旦地答应:“我肯定老老实实的,不让管家操心。”

见此,赵祯反而有些怀疑了:“你……又有什么鬼主意?”

“我能有什么鬼主意?”赵旸一脸无辜。

“……”赵祯将信将疑,正要再问,忽听殿外传来几声喧哗,随即,一名宦官匆匆入内禀报道:“官家,贵妃娘娘来了。”

赵祯微微抬头,还不等有何表示,便见一名衣着华丽的美妇带着一干宫女闯入殿内,正是他最宠爱的妃子张氏,也就是市坊间传闻的张美人。

“官家。”

只见张贵妃踩着碎步,一脸委屈地朝赵祯而去,在赵祯刚起身之际便投入他怀中,楚楚可怜道:“殿人拦着不让臣妾见官家……”

仅一句话,就吓得此前阻拦的那几名宦官面色发白,有几人竟已吓得跪倒在地。

赵旸瞥了一眼在旁眨着眼睛观瞧的赵旸,无奈地安抚道:“他们岂是阻拦爱卿,只是宫内规矩如此罢了……”

说着,他朝那几名宦官挥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一干宦官如释重负,谢恩之后赶紧离开。

期间,张贵妃枕在赵祯怀中娇嗔道:“臣妾不管,那些人就是拦着臣妾了……”

赵祯无奈苦笑,眼角余光瞥见赵旸仍歪着脑袋打量他二人,不免有些尴尬,咳嗽一声,低声提醒道:“爱卿,有小辈在呢。”

“咦?”张贵妃仿佛这才注意到坐在一旁的赵旸。

其实她早注意到了,只不过她习惯性想要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官家宠爱她的一面而已,方才她不等通报便闯进殿来也是这个道理。

在她看来,官家容忍她“破坏规矩”,才能展现出她受宠的地位。

谁让她不是皇后呢,也就只能在这方面和那位曹皇后较较劲。

此刻见赵旸竟还坐在凳上直勾勾地盯着他二人,张贵妃有些羞恼、亦有些惊奇,不顾赵祯轻轻拍他的暗示,坐在赵祯腿上目视着赵旸,娇声道:“这位小郎君,莫非便是与臣妾的伯父起了争执的赵小郎君?”

哦,这是来兴师问罪了。

赵旸心中恍然,起身作揖,不亢不卑道:“赵旸拜见……娘娘。”

“唔,还算知礼。”张贵妃微微点头,轻声道:“小郎君可知前两日与你冲突之人,乃是本位的伯父?”

赵旸刚要回答,就见赵祯皱眉斥道:“此事朕已知晓,过错皆在张尧佐,他自己也承认了过错,若非看在爱卿的面上,朕绝不轻饶!爱卿还要怎的?”

说罢,他不轻不重地拍了她两下,示意她下来。

张贵妃不禁错愕,转头一看赵祯面色不渝,心中暗惊,显然是没想到官家竟会为了一个小后生如此训斥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