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四章 秦国丞相

书名: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翌日卯初时分,天还未亮,一众文武百官就如过江之鲫般进入刚刚开启的天承门。

这些人依然少不了一番检查,不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早就已经习惯。

在前往无极殿的路上,刑部尚书张辅文和吏部尚书梁峯并肩而行,二人身侧、身后还跟着七八名两部的大小官吏。

“二位大人,下官昨日听到些风言风语,说是钱丞相——”

“打住。”

张辅文立即制止了说话的官员,见梁峯点头,便吩咐道:“一会上了早朝,谁也不许多事。如果陛下问起来,就全把头埋起来,跟着形势走。”

另外一名官员问:“张大人,我等愚钝,不知何为形势?”

梁峯捻了捻白须,讳莫如深道:“形势,就是陛下的意思。你们不需多想,听几位尚书如何表态即可。”

“可陛下如果点名问起来怎么办?”

梁峯笑道:“不知,不懂,不敢定论。陛下的性子你们还不了解?你是庸人,他只会骂你,瞧不起你。可你若是无意触怒了他,那就等着天降雷霆吧。”

众人迈着小碎步加快步伐,进了无极殿,有眼尖的发现,角落里已经站了一个生面孔。

只有张辅文和梁峯认出来,此人正是昨日和岳诚一起觐见秦皇的少年,不知是什么来头。可看此人打着哈欠,站的位置都不对,应该不是官场中人。

“友腾,你去提醒一下那个少年。对了,昨日他和岳诚觐见,被陛下单独召见了。”

名叫王友腾的刑部侍郎也是马上明白了弦外之音。这个节骨眼上冒出来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必是跟风声有关。

为官多年,想要不出差错,就得先人一步。

想到这里,王友腾领了张辅文的命,走向秦扬。

“这位小友,你可是来参加早朝?为何不着官服?”

秦扬本来有些瞌睡,一抬头,见一个身着官袍的男子正对他讲话,不由精神几分。

“我是奉旨旁听,并且——”

他不知为何自嘲一笑:“只是旁听而已。”

王友腾心中略有几分不爽。眼前的少年不过十六七岁,看样子也没有个一官半职,却和侍郎讲话如此随意不羁,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不过他既然有其他目的,也自然不会摆出什么官威。

秦扬并非故意拖大。实在是心中有事,只盼着嬴天心出来,让心里的石头落地。

当然,身为楚人,因为求到秦国才对秦皇礼让,至于其他人,他无心去理会,别管什么侍郎还是尚书,就是秦国丞相,在他心中的分量也不足挂齿。

“小友有所不知,你站的地方是侍卫值守通行之处。不妨往这边来一些。”

秦扬一看,果然如王友腾所言,其他官员都在前面,左右一排皆是侍卫。他向王友腾道了声谢,便上前几步。

谁知王友腾并未离开,依然在他身边。

秦扬问道:“刚才还未来得及问,您是哪位?”

“我乃刑部侍郎,王友腾是也。”

“侍郎?”

秦扬不禁疑惑,正三品的大员,竟然和他一样站在百官之后。再看跟他穿着同品官服的人都位列前排,在各部尚书之后。

事出反常必有妖,他继续问:“王大人平时不该站在这里吧?莫不是专门来找我的?”

“哈哈,小友果然聪明。我有点事想打听打听,不知你了解多少。”

秦扬刚到永安,并不认识什么人。听王友腾这样说,立即明白,十有八九是和钱书之有关。

“王大人请明言。”

王友腾往角落里挪了几步,示意秦扬也跟过来。

“钱书之犯了大逆之罪,你可知怎么回事?”

秦扬笑道:“您身为刑部侍郎,对刑狱之事应该了如指掌,怎么反倒问我一个毛头小子?”

王友腾怎料秦扬的反诘滴水不漏,一时语塞:“这……我只是关心钱丞相。”

关心?

秦扬只觉好笑。王友腾风轻云淡,看不出一丝关心,只如多知道些消息好要明哲保身一般。

再纵观殿内其他官员,多是三五成团窃窃私语,表情也大多和王友腾如出一辙。

都说丞相是文官之首,可秦扬看来,这只是皇帝眼中的景象。这些官员只有在整体利益受到挑战时,才会拥丞相为先来搞出集团,实则也是各怀鬼胎。

“陛下驾到。上朝!”

只见嬴天心从正门走进来,身后跟着一队手持华盖的侍女。

都说人靠衣装,龙袍加身,便再也不是之前秦扬认识的那个天心先生了。

百官立即齐齐跪拜,秦扬也自然不例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与往常一般的“众卿平身”迟迟没有等来,只有令人不安的沉默萦绕在无极殿内。

秦扬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只见嬴天心负手而立,背对群臣。

王友腾还算淡定,而旁边年纪较轻的官员竟然被这股威压逼迫的直接留下汗来,而那官员擦也不敢擦,只能强忍。

一声蔑笑传来。

“你们天天喊着朕能万岁,可有的人巴不得朕早点死。”

百官齐呼:“臣等罪该万死——”

“行了!”

嬴天心转过身,挥手道:“各位爱卿平身。”

众官如释重负,纷纷站起。可谁都清楚,这样的开场,注定今天的早朝绝不平静。

嬴天心刚刚在龙椅上坐定:“严禄,宣旨。”

严公公手持圣旨,上前一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丞相钱书之大逆不道、贪赃枉法、戕害百姓,为天地所不容,人神而共弃之。朕本念其为旧臣,盼其反省,此人却一意孤行,不思悔改。现革除其官职封赏,赐其自缢。”

不等众人反应,张辅文立即上前:“陛下,钱书之恶迹累累,刑部已查出其所有罪行。臣建议应将其夷九族,彻查其同党!”

嬴天心忽然笑了笑。秦扬在下面看不得真,却只觉得这笑中带着几分疲惫。

“不必了,就这么办吧。”

一旁的梁峯和另外几名尚书也同时站了出来。

“陛下圣明,对大逆之徒也能如此宽容,此乃秦国之大幸!”

“臣附议。张大人的提议也是恪尽职守,但陛下乃圣天子,自有我等臣子没有的仁德之心。”

秦扬正看得百感交集,却听身边的王友腾说:“小友,你是不是觉得墙倒众人推,世态炎凉?”

秦扬有些心灰意懒。

钱书之若是再过二十年,的才能绝对不亚孙庭芳。英雄惜英雄,他的内心深处希望嬴天心能和钱书之有一次对话,消除他们君臣之间的隔阂。

可他知道这不可能。嬴天心有身为秦国君主的尊严,钱书之也一样。

“不然呢?”

王友腾笑道:“你难道想看一场众臣死谏,力保钱书之,结果却搞出来结党营私株连九族的桥段?”

秦扬不禁一惊,王友腾继续说:“陛下顾忌官员朋党,官员真的不知道么?”

秦扬这才意识到,自己小瞧了这位侍郎大人:“请您指点。”

“陛下这道旨意是想看群臣的反应,以及他在臣子之中的分量。张大人去踩钱书之,陛下就不会再去猜忌,也能落个宽宏大量的美名。”

秦扬摇头道:“可那几个尚书你唱我和,陛下真的会看不出来?”

“看出来又如何,至少这些人朋党起来是帮着他的。我回答你刚才的问题,不朋党现在就死,朋党之后再死,是你,你选哪个?”

官员朋党自古有之,真正能独善其身者,大多也是闲职。

秦扬突然醒悟。秦国已经推倒了王侯门阀,现在要解决的并不是朋党,而是如何制衡朋党。

嬴天心想杀光结党营私的人,那便无人为官,绝对不可取。现在看来,这殿内的官员似乎拧成一股,难以分而治之。过去有钱书之,尚且起到协调百官和皇帝的作用,可今后该如何?

况且经过此事,嬴天心也知道,用这种怀柔的协调很容易出问题——官员之间朋党关系越来越紧密,且丞相这个纽带一旦出问题,后患无穷。

正想着,却听严公公拿出第二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下正值百废待兴之际,万民翘首之时。楚人秦扬,曾护朕立功,有经天纬地之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现破格提拔其为丞相,理秦国政务。钦此。”

这时,严公公望向这边:“秦丞相,请上前领旨谢恩。”

此旨一出,群臣哗然!

“谁是秦扬?”

“怎么突破多了个不知名的丞相?”

“而是还是楚国人?怎么回事?”

就连一直淡定如佛的王友腾也不禁皱眉,嘀咕道:“这个秦扬是哪位,什么来头?小友可知一二?”

秦扬拍了拍他的肩膀,苦笑道:“您别找了,我就是。”

说罢,他走出人群,上前跪拜。

虽然不知道嬴天心这是要闹哪出,可此时别无选择,只能静观其变。

嬴天心的性格他了解,若是在这样的场合抗旨,等同于自杀。

“臣秦扬,谢陛下隆恩——”

严公公满脸堆笑,手持圣旨,正要走下来,却看一人走上前。

“慢!臣有话要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