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六章 见龙在田

书名: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两名骧骑营骑兵扶着上气不接下气的张起进堂,秦扬赶紧拿着茶杯走上去。张起直接接过,连带杯中茶叶全部吞咽下。

“你先缓缓,坐下来慢慢讲。”

张起脸色难看,满脚是雪,踉踉跄跄地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缓了很久,秦扬让其他人先行退下,静静等候。

“将军……我刚到同谷就遇到了飞鹰骑……”

秦扬眼神一闪:“是关府的飞鹰骑追到这里来了?”

“不是,是从西江前线回来的。晋楚决战已经结束了,楚军……大败!”

秦扬一言不发,死死地攥紧茶杯。

随后,张起将探听的事详细讲来。

他刚到同谷镇外,就发现不少官兵。他不敢贸然进去,拦住不认识他的出镇之人打听。

原来,晋楚之战已于七日前结束,晋军攻破东郡、平江、登峦三城,斩四万人,将楚军赶回西江以南的荆阳,除了镇守三城的主力,其他人马已经启程回归。

张起并非听风就是雨,直到亲眼看见一支百人飞鹰骑队伍从镇里出来,在镇口张贴告示、逢人就查,他这才相信。事关重大,且同谷镇已经异常危险,他这才急速赶回来。

“辛苦了,能平安回来就好。身后有没有尾巴?”

“放心,我对这片地方再熟悉不过。那些飞鹰骑看起来风尘仆仆,只在镇口盘查,并未出来。大人,我一路在想,会不会有诈?”

秦扬脸色阴沉,摇了摇头。

这消息十有八九不会有错,如此重大的事不容儿戏,相比前线决战,云湘公主只是一个好用的筹码而已,还不配晋国为她撒个弥天大谎来诓骗民众。

倘若七天前决战就已经结束,楚军仅仅支撑了五天就被打败,虽然阵亡四万相比六十万总数而言并不算伤筋动骨,依旧保存了实力,可如此轻易地将城池拱手让出,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而且最致命的是,三城失守,秦扬等人再无南下退路,被彻底困死在晋国!

他不禁再次回忆起关月说的话,如今晋国的南陵王谢煜班师回朝,飞鹰骑再次神出鬼没地在晋西露头,可见对方并没有忘了他们这群人。等那位可怕的敌人真的降临到晋西,手边有关定边一干猛人,麾下还有数不清的飞鹰骑和官兵,只要给对方时间布下天罗地网,他们迟早成为瓮中之鳖!

秦扬本来还想在清凉山上以逸待劳,伺机而动,可楚国兵败的大势,彻底毁掉了他的想法。

原本队伍损失了九成已经元气大伤,他和孙庭芳还没有恢复,就又得知了如此噩耗——

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就连孙庭芳也不禁长叹道:“唉……虽然老夫早就预料到结局,可真当一切到来时,还是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秦扬双手负后,在堂内缓缓踱步。孙庭芳和张起都缄默无声,不想打搅他。

“张起,你去请殿下过来,就说事关紧急,有要事商议。”

“遵命!”

张起不敢耽误,急匆匆地奔出去。不一会,赵语柔来到堂内,将大门关好。

秦扬刚要行礼,赵语柔快步上前,示意不必:“秦将军,我听闻有急事商议,无需多礼,请赶快坐下。”

“谢殿下。”

秦扬让赵语柔上座,他则站在桌旁,摊开地图,并将楚军兵败的事告知赵语柔。

“那个谢煜此刻不知身在何处,不过以他的谋略,东边的临阳现在必定成了龙潭虎穴。西边榆安此时已在风口浪尖,自然不需说;南边重峦叠嶂又大雪封山,去了就是自寻死路;北边就是雁翎关,镇守着十万天狼骑——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突破重重险阻,可江北三城已经易主,被晋国重兵把守,我们根本就过不了西江。”

赵语柔静静地听完,轻声幽叹。

“已经无路可走了吗?”

秦扬和孙庭芳对视一眼,都沉默无语。毕竟赵语柔所问的事,在眼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场三人也都见识过那位远在天边却可掌控全局的南陵王的手段,榆安官场被血洗,背后的主使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出意外,谢煜迟早会来到这边来。

他们现在跑也跑不了,只能等着谢煜过来。粮食也会有吃光的一天,谢煜那种人有的是耐心,就算找不到他们,也可以把他们活活耗死。

“先吃饭吧。”

张起虽然没有将情报散步出去,可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这顿饭吃得异常沉闷,早早收场。

入夜,除了九名骧骑营士兵,其余七人再度聚集在忠义堂里。

秦扬将现状再度传达。所有人认真听完,而后全都默不作声,堂内气氛异常压抑,就连一向乐天的顾瑶,此刻眼中也蕴藏了几分焦躁不安。

“将军——”

所有人齐刷刷地看向孙庭芳,期待这位楚国重臣能够提出绝妙之计,让众人度过这一劫。

可他也是一脸难色:“别都盯着老夫,老夫也无计可施。这种境地,多想已经无用。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将军可否懂星象占卜之术?”

秦扬微愣,他曾经和师父学过这些,不过观星测象多用来判断天气,并不依赖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

“略懂。可现在真的已经到了山穷水尽,要靠占卜来决定命数的时候了吗?”

秦扬喃喃自语,径自走向门边,双手放在门栓上,停顿了片刻,然后果断拉开——

呼。

一阵寒意扑面而来。门外之雪还在倏倏地降落,这种星月隐耀的天气,想要观星可谓难上加难。

秦扬仰望天际,岿然不动,堂内众人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

怎么连那颗星都消失了?

秦扬暗暗惊诧,努力观测,终于在北方的天边,找到了那点若隐若现的微光。

“这是什么意思?”

堂内众人听到他自语,纷纷走出来,挤在屋檐下。

见众人疑惑不解,秦扬抬起手,指向北方。

“诸位能否看到那颗若隐若现的星?”

高正走进雪里,将手掌放在眉前,挤起双眼努力寻找,终于也发现了那颗星——

“看到了!看到了!”

秦扬解释道:“那颗星名为北斗,也称龙星。这幅星象在古书中有记载,名为‘见龙在田’。”

赵语柔上前一步:“是吉是祸?”

秦扬先是不言,尔后笑道:“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星象意味着尊贵的人将有好运势,殿下自然是尊贵之人。”

“龙星之说,老夫也曾略有耳闻。星位在北,难不成北方有我等求生的法门?”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可秦扬始终望着北方,笑而不语。

谢婉儿本来一言不发,可这里数她最了解秦扬,便拉住秦扬衣角:“公子,看你表情就知道已经想出来对策,大家都很焦急,还是不要卖关子了。”

秦扬点了点头:“嗯,我要去秦国。”

此言一出,引得所有人都看向他。

孙庭芳马上反应过来,试探道:“将军的意思是,去秦国求援?”

“没错。”

秦扬回答的铿锵有力,随即转过身,望着众人:“我要去秦国,说服秦皇相助。”

“不可!秦将军,你可知秦国之主是怎样的人?”

众人先回到堂内,将炉火烧旺了些。赵语柔继续刚才的话题,将秦国的事讲了出来。

秦,位于晋国西北。虽地处边陲,确在各国眼中不亚于虎狼。秦地多风少水,在这等艰苦的条件下,秦人生性耐苦能战。

四十年前,秦恒帝挥师百万,直击雁翎关。虽然此战成就了天狼骑守城之王的名声,可一个月后雁翎关告破,秦国铁骑横扫晋北。

为此,齐、唐、楚、吴全都派兵支援,甚至北地的燕、宁等小国都借道借粮。这些国家彼此之间关系复杂,可面对秦国不得不联合起来,因为谁都清楚,秦国军能将天下荡平!

这一战打了足足一年时间,双方杀得尸山血海,千里无人。最终,秦国到底还是寡不敌众,不敌诸国联合,退回西北,一代霸主秦恒帝在兵败三年之后郁郁而终。

之后,秦国四十年来都再未出兵东进。但是八年前,秦国内部发生剧变,现在在位的秦国国君血洗国内权贵,崇法家,集军权,大兴水利,扶助农耕,办恩科考试,招募天下人才。

十年喘息,十年休养,十年崛起,十年称霸——秦国用四十年的时间,再度复兴,如同一头踞卧在西北的猛虎,冷眼睥睨着天下!

八年剧变是秦扬师父入山后发生的,因此他并不知晓,只知道秦国十年前的事。可就算如此,依然不能动摇他的决心。

“秦皇手段凌厉,可既有如此雄心,反倒是好事。他若真有见识,就不可能看着晋国在谢煜这种人手上雄起。”

谢婉儿走到秦扬面前,面带忧色。

“公子,我虽然懂的少,可也想一劝。据说,那位秦国国主性情乖戾,心狠手辣,对忤逆之人动不动就火烧油炸,灭人满门。。倘若公子不慎得罪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6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