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一章 人情世故

书名: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秦扬等人一路上也都有惊无险,并未被人注意到。不过他始终保持谨慎,能走小路绝不走大路。毕竟大路多为官道,万一遇到一个认识飞鹰骑的,发现他们是赝品,那之前所有计划都将付之东流。

两天两夜,秦扬所部又急行三百里,终于抵达临阳城。

临阳位于晋中和晋南的交界地带,南下七百里到琅原,北上一千二百里到晋国都城建汾,是晋国南部最大的中转枢纽。

晋人擅长买卖,临阳城里居住着诸多富商巨贾。一般地方有一个商会就已经很不易,临阳里大大小小商会不下十个。

虽已是寒冬腊月,但临阳城南门外的官道两侧依旧摆了足足五里长的摊位,大多是茶水铺和面点摊,给南来北往的商队行人有个吃茶用饭的落脚处。

“跟师父描述的一模一样……”

秦扬虽然第一次来临阳,但早已听说过临阳贸易盛景。

在城外,秦扬等人将战马和兵器卖给做一些见不得人生意的贩子。对于骑兵来说,马就像战友一般,兵器更是士兵的第二生命。可为了混进临阳城,众人也不得不忍痛放弃。

随后,又购买了百套寻常百姓穿着的棉袄衣裤,将之前飞鹰骑的盔甲和军服换下掩埋,便摇身一变,仿佛某个商会的脚夫。

秦扬让众人分坐在靠近城门的几个摊位上。一来这几日所有人风餐露宿,好不辛苦,吃一顿热腾腾的面条权当犒劳;二来,他可以借机仔细观察一下那些出入临阳城的人,看看如何更稳健地混进去。

“客官,面来喽!”

面摊老板端上三碗刀削面,秦扬和高正、杨成坐在一桌,都取了筷子。

“老杨,这几天你们跑的最多,多吃点,不够了再加。”

杨成笑了笑,大口吞咽起来。

高正没有闲着,一直在观察城门方向,随后低声道:“方才进进出出的人,每被盘查时,都要亮出一个腰牌。”

秦扬自然也注意到,于是喊来面摊老板:“掌柜的,那些进出城的人出示的是什么东西?”

“回客官的话,那是临阳官府临时配发出入令。现在不是和楚国打仗嘛,难免管的严一些。”

秦扬见老板不忙,问:“怎么,感觉琅原那边打仗,根本不影响临阳?”

面摊老板抹干净旁边的桌子:“就算是楚国人打到这里了,他也得吃饭不是?只要他吃饭,我这小摊子就可以接着开。”

秦扬又问:“刚才我看有二三十人一起进了城,那守城卫兵只看了一个人的出入令,这是怎么回事?”

“那是人家商会的苦工,领头的至少得是脸熟的大伙计。干苦力的嘛,难免混进去几个杀过人放过火的。但是人家商会年年给官府孝敬银子,一路也是大妖小鬼通通打点妥了,谁还会刁难?”

秦扬思绪万千。他原本计划化整为零,让百人分批进城。如今临阳官府增设出入令,只能另辟蹊径。

秦扬一边吃着面条,一边低声嘱咐。

“你们俩迅速部署一下,让兄弟们散开,留意一下商会的大人物。能谈一下最好,多花些银子无所谓。万不得已,就抓起来。注意做的隐蔽一些——”

“得令。”

杨成和高正也不顾饭只吃了一半,赶紧去安排。

可没多一会,高正匆匆赶回来,凑到秦扬耳边:“看那边。”

秦扬低头一看,高正手臂并未抬起,但手指指向身后不远处一个馄饨摊位,见一人正在跟那馄饨摊老板讲着些什么。

“你先结账,我过去看看。”

说罢,秦扬放下碗筷,径直走了过去,扬起胳膊将那谈话之人一搂。

“李掌柜,这才过了几天,又见面了。”

未见其面,先闻其声。

李掌柜浑身一哆嗦,侧过脸一看,秦扬正人畜无害地笑着。旁人不知情的,还以为二人是许久未见的老友。

李掌柜刚要做声,却觉被秦扬钳住的肩膀一发紧。他在临阳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趋利避害,此时小命又落到了眼前这个活阎王手中,哪还会不知死活地乱闹。

“唉……大当家的,别来无恙。”

看到李掌柜那吃了苍蝇一般的表情,秦扬便知有的谈,随即将李掌柜拐到旁边一桌,“坐吧,咱们谈笔买卖。”

不远处,几个李掌柜带来的伙计看到这边有动静,其中还有之前一同被秦扬绑起来的,便想过来瞧瞧。

好在秦扬是背对着他们,李掌柜见状,哪敢让他们过来,赶紧喊话支走。

“李掌柜,您在这发的哪门子财?”

李掌柜垂丧个脸:“这边有我家号下的摊位。托大当家的福,小老儿如今只能收收例奉。”

秦扬大概明白,上次李掌柜半路上弄丢了货,丢了信誉。随即拿出一叠银票,趁无人注意,从桌子下塞进李掌柜手里。

李掌柜一头雾水,却也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赶紧先收起来。

“大当家的,您这是何意?”

秦扬赔笑:“上次误会,让李掌柜失了货还吃了苦头,特地来道个不是。”

李掌柜哪会信秦扬的鬼话,可手中摩挲了两下,那叠银票足足够买五趟货了。傻子才和钱过不去,更何况李掌柜是生意人。

“大当家的是当世豪杰,人在江湖,都是不打不相识。您方才说想谈买卖——”

“明人不说暗话,我想进临阳,你开个价。”

“多少人?”

“一百。”

李掌柜愣了一下:“大当家的是把买卖做到临阳来了?”

秦扬当即否认,“李掌柜说笑了,我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到城里抢啊,兄弟们只是借个道。”

“借道……”

李掌柜盘算了一阵,试探性地问:“大当家的是要去西边?”

秦扬知道瞒不住他,便点头承认。

临阳城西南是大片的山林,车马根本行不过去。想要硬绕,就得十天半个月,可这十天半个月根本就得不到补给,寒冬腊月无异于自寻死路。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临阳城,再从西门出去,少说可以省十天路程。

“一百人……”

李掌柜忽然笑了起来:“您只要答应帮我办一件事,我分文不取。不仅带兄弟们进城,且兄弟们城里和西去路上的开销,我都包了。”

秦扬自然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并未着急答应:“请明言。”

“您帮我往榆安送趟镖。”

秦扬不由眼睛一亮。榆安位于晋国西部偏南,离唐北边境已经不远。只不过晋西民风剽悍,多有响马山贼,且绕路较多,没有实力接不得这趟活。

“我有一事不解,为什么不找临阳里的镖局来送?”

李掌柜听罢,叹了口气。

“大当家的借走了我的‘药材’,也算知道了我的底细。这‘药材’不是随便能弄来的,背后都有上面的关系。临阳到淮陵这条路都是平原官道,几十年没听说有劫匪,人活着货却丢了,自然得罪了上面,商会也不敢保我。”

秦扬不解:“商会不保又如何?镖局还和钱过不去?”

李掌柜摇了摇头:“这您就不懂了。能在晋西跑镖的,多少得有点匪面的关系。穿上衣服是镖师,脱了衣服就是劫匪。商会不保的镖,镖局更不保,人家回来就说镖丢了,人也找不到了,赔上仨瓜俩枣,这胳膊能拧得过大腿?我这趟镖投进去所有的本,失不得。”

秦扬更加不解:“劫匪不该是官府管吗,几个毛贼,剿灭不就好了。”

“此言差矣……”

李掌柜咂咂嘴:“官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着劫匪打家劫舍,老百姓恨到劫匪头上,就不会讲官老爷的坏话。官家再做做样子,随便杀几个,老百姓还得感恩戴德。”

李掌柜拍了拍秦扬胳膊,接着说:“况且匪患养活着多少人?镖局靠他吃饭,商会也暗着打点。官府每年跟上面要剿匪的钱,跟老百姓收剿匪的税。这是条链子,哪一环都碰不得。押镖就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秦扬也涨了见识,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小小毛贼背后竟然如此复杂。

想到这里,他便问:“那您就不怕我监守自盗?”

李掌柜笑着摇了摇头,“大当家的,您根本就不是土匪。且不说淮陵那边从没闹过匪患,上次您放我回来,身上的钱一分没丢,我就知道您不是匪。再说,哪有土匪穿甲戴盔,拿着那么长兵器,一句黑话还不懂?”

秦扬脸色忽然冷下来:“那你觉得我是做什么的?”

李掌柜此时反而不慌:“您非要问,那我就胡说八道了,您别怪罪。现在哪边打仗,您就是哪边的。不过不必担心,我是买卖人,临阳城姓晋还是姓什么,跟我没关系,银子才是永远的爷。”

“哈哈哈!”

秦扬笑了几声:“几时起镖?”

“明早三十车,不挂旗。今天晚上临仙居住着,翠景园摆桌,我给大当家的践行。您点个头,咱们现在就进城。”

……

虽然李掌柜在商会里失了名分,但对外还是有几分面子的,又简单打点了一番,不出半刻,便把秦扬等人带进临阳城。

“大当家的,您安排二十个弟兄,跟我去装镖车,今晚就在我家住。”

秦扬不得不感慨,李掌柜不愧是买卖人,把人际关系拿捏的恰到好处。

就算李掌柜不说,秦扬自然也会派人盯住他全家,以防对方突然出卖他。而今李掌柜主动要人,既保了面子,也让秦扬放了心。

“那就按李掌柜说的办。高正,你带二十人去给李掌柜帮忙,切记不要打扰他家人。”

高正自然明白秦扬的意思,领了命,去点数人手。

“老杨,你吩咐下去,一会兄弟们提前分好组,到了住处后保持秩序,不要闹出太大的动静。”

杨成默默点头,隐到众人之中。

临仙居离南门不远,众人走了不多久就到了。李掌柜拿出张银票,交给自家伙计。

“大当家的,就按刚才说好的,临仙居休息,晚上摆桌——”

秦扬摆了摆手,“摆桌就免了,到了李掌柜地头,麻烦把他们安顿好就行,我一个人去城里逛逛。”

“也行。要是没别的事,大当家的您先忙,我回去装镖。”

随后,除了高正带的二十人跟着李掌柜走后,剩下的都住进了临仙居。

秦扬之前下令众人深居简出。其实,就算他不说,在冰天雪地里睡了七八天的人,沾上床也不会再想动弹了。

果不其然,秦扬安顿好大家准备下楼时,竟听到旁边房间里鼾声如雷。

杨成正在安排轮岗的暗哨,秦扬和他知会一声后,便独自走出临仙居。他想去西门提前看看,以防明日发生意外。

城内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千里外的西江战场仿佛和这里毫不相干。

此时正是开市时间,大多商铺已经挪开栅板,摊位上也开始卸货,前后走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羊汤!大饼!”

“糖葫芦儿!”

“新到的布!来看看了!”

秦扬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浓烈的人间烟火气,不免流连。正当他站在人群中看一位手艺人吹糖人时,忽然听得远处一通骚乱。

“闲杂人等避让!”

循声望去,只见一队人马风风火火地奔来,街边的行人纷纷避让。

待看清楚来者是谁,秦扬心中一怵,赶紧往人群中央挤了几步——

怎么在临阳大街上也能遇到飞鹰骑?

马蹄声在身后响了好久才,秦扬这才望过去。刚才过去了七八百人,直奔西门,看样子并不是冲他来的。

旁边摊位上,一个老头念叨了一句:“这是第五批了吧?”

秦扬凑上去:“老人家,您是说刚才过去的人马?”

老头瞅了他一眼,不愿搭理。秦扬笑盈盈地拿出一点碎银:“老人家,给我挑几个好梨解解渴。”

“哎,小哥你这些银子足够把我这摊子买走了。”

老头赶紧站起来,捡了几个梨子,秦扬拦住他。

“足够了。您不妨接着刚才的话说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7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