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四章 漫话赋税

书名: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许辛站起来后,不敢直视,双臂向前捧着那块玉。

“那块玉是赐给你娘的,不必归还,你收回去还给她——是不是,秦大人?”

秦扬忍不住点头:“是——嗯?”

他转过头看向赢天心,满眼狐疑。嬴天心向他眨了眨眼,暗中比划。先是指向自己,手掌往下拍了拍;又点向他,手掌向上扬动两下。

秦扬当即明白她的意思,继续说道:“不错。不过,本大人此次携夫人来,是微服私访,你莫要声张。”

“请大人放心,小人不会泄露半个字。”

说罢,许辛缓缓收回手臂,将那块玉藏于胸口。

秦扬挪着小步来到嬴天心身边,凑近她耳旁,不满道:“你这不是难为我吗?”

嬴天心低哼一声:“我现在是女子打扮,若泄露了身份,这姓许的一家——”

秦扬不由摇了摇头。许大娘救了他和嬴天心,是他们的救命恩人,若是因为儿子撞破天机就遭到灭口,实在有失他做人的准则。

这时,许辛开口道:“今夜除夕,有幸二位贵人能莅临寒舍小住。这间屋子没有桌椅,贵人是否移步隔壁,容小人为二位奉茶?”

秦扬舒活筋骨,点了点头:“到了隔壁,你便不要用敬称,只放是过往的行客。”

随后,三人来到隔壁。

许家有三间房屋,在村中算是不错,但仍然能看出,他家甚是清贫。

三人在中屋的四方饭桌坐下,许辛为他们二人斟了茶。他虽然不再贵人、小人的说着,不过言语之间还是十分谨慎。

秦扬刚才看过他家的粮缸,仅仅有小半缸粗面。

“你在镇上当差,一年薪奉多少?”

许辛答道:“每月一两,腊月能多得三钱。不过我在官家当差,可以免除赋税。其他人家,就没那么好过了……”

秦扬瞥了一眼嬴天心,又问:“寻常百姓要缴纳多少种税?”

“田赋有亩税和丁税。家中有田者,按亩缴税,同时再以人头缴纳丁税。若是收成好倒无所谓,可赶上年份不佳,这部分就够喝一壶。不同地区还有各种杂税,唉,不说也罢。”

嬴天心不解道:“八年前,朝廷收缴那些王公侯爵的土地,低价卖给百姓,还耕于民,为何还会这样?”

秦扬见许辛也陷入沉思,便说道:“能让耕者有其田,确实是英明之举。不过桓帝崩后,百姓已经被盘剥了三十余年,就算廉价买到了土地,可人多地少,还要缴纳亩税和丁税,最后只能把土地卖出去,成为租种的佃户。许辛,华陵、潼池一带,有多少土地是百姓自有?”

许辛思索了一会,说:“大约四成,且多是偏僻乡下的土地。华陵、潼池周边的好地,都是城里大户官绅家的。”

秦扬摇头道:“再这么下去,迟早这四成也会被蚕食完。”

嬴天心冷声说道:“那便杀尽那些官绅,再把土地还给百姓。”

许辛吓了一跳,秦扬赶紧圆场:“秦皇陛下有好生之德。就算都杀了,恐怕不出五年还会有新的诞生,整顿吏治和制度才是关键。”

许辛点头道:“我以为,必须整顿吏治,减少那些为了中饱私囊而收取的杂税,同时避免百姓的土地被巧取豪夺。”

秦扬赞许道:“有见识。不过光这样做还不够。应统计全国土地,将其分出等级。”

嬴天心听得有趣,不由问道:“这是为何?”

“山野之地,百姓大多自给自足;近城良田,多为地主所有。对于前者,应降低亩税,让百姓不论丰荒,都能活下去;对于后者,则应加大亩税。”

许辛好奇道:“那丁税以及其他杂税呢?”

秦扬一挥手:“丁税直接免掉,其他杂税能消则消。”

此言一出,这次轮到嬴天心和许辛傻了眼。

秦扬突然问许辛:“你在镇上可曾见过晋国的货物?”

许辛点头道:“七两桂花酒,不换千金裘。镇上酒家都会存几坛晋国的桂花酒,只不过价格昂贵,一坛就要一两银子,所以多用来镇店。”

秦扬双手张开比划,笑道:“那你可知,桂花酒在晋国,一两银子可以足足买一大桶?除去运货的费用,依然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许辛吃惊不已,摇头道:“想不到竟然有十倍之利。”

“倘若五分取一,如何?”

嬴天心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取消丁税,加大商税?”

秦扬点头道:“若是本地买卖,三分之利已经不易;若跨城经营,少说两倍;若能列国通商,三倍轻而易举,奇货之利更是不可思量。”

许辛立即出言否定:“自古以来重农抑商,只因为商人囤积居奇倒买倒卖,破坏行市。倘若官家反过来鼓励,岂不是——”

秦扬转向嬴天心:“商税的重头不在小贩走卒,而是那些谋求暴利的富商巨贾。可设立一府台,由永安直接管辖。凡是跨域经商者,需持有发放的商贸牌令,货物流入时要造册录入,根据行价评估作为缴税凭证。如此一来,既有利于百姓谋生,也可以打击那些官绅借他人之手囤积居奇,比如——”

他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一下:“若华陵有人需要从外地大量购入粮草、铁矿,一方面能够从中收取重税,确保银钱回流国库,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账目发现问题——不论是贪污还是其他,到头来也逃不掉一个钱字。”

嬴天心质疑道:“倘若那些官绅富商故意减少商贸往来,商税收不上,田赋又减少,如何是好?”

秦扬摇头笑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那些官绅老爷和富商巨贾年年都要兴修豪宅,日日必须锦衣玉食。这里哪一样都要集多地之材方能满足,除非他们都可以像寻常百姓一样粗茶淡饭、自给自足。”

许辛忍不住评论:“高!将行市分割开来,本地自给自足的货物贸易赋税还是不变,但是对从外地采购的奇货征收重税——这些东西基本都是富商官绅需要的。此策若能实行开来,百姓赋税减轻,国库不但不减,反而更加充盈。只是……”

他叹了口气,小心翼翼道:“古来富商和官绅之间往往是珠胎暗结,您这些策略如同尖刀,都是在剜他们身上的肥肉啊!”

嬴天心忽然笑起来:“肥肉又如何,吃进嘴里更香。”

这时,许大娘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炖鸡:“这鸡可肥美了——闺女来搭把手,把碗筷给他们拿进去。”

许辛惊地赶忙站起,却被嬴天心阻拦。

“今日心情甚好,你们就坐在这里,我去帮忙。”

随后,许大娘又回到伙房,做了两个素菜。

秦扬见桌上仅有一荤两素,且量也不多,不禁低声低估:“怎么大过年也不吃顿饱饭?”

许大娘哈哈大笑,她儿子许辛也一脸尴尬。

“小伙子,你现在吃饱了,交子之时还怎么吃的进去?”

许辛赶紧解释:“秦大人,现在这顿就是垫一垫肚子。一会吃完,我和我娘会把桌子收拾了,然后包饺子。到了子时下锅,您放心,到时管饱。”

秦扬不禁汗颜。他还曾和嬴天心一起吃过饺子,就算是许辛家,一年也吃不上几次,更别说其他人家,往往一年就在过年赶上这么一次。

许大娘拍了下秦扬的肩膀:“小伙子年轻力壮,恢复的真快。今年咱们四个人一起吃年夜饭,就多煮几屉。你和你婆娘一会也帮忙包。”

不等秦扬回话,许辛赶紧补充道:“二位——莫要觉得奇怪,这包饺子有些讲究。饺子皮抱着馅子,喻意一家人团团圆圆,不会分离。所以家中男女老少,都要动一动手。”

秦扬看向嬴天心,只见她笑意盈盈,没有半分架子,反而亲切地说:“许大娘,我不擅长厨艺,一会还请指点。”

“你这闺女说话真好听。老百姓过日子,做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做多了就熟练些,算哪门子厨艺?一会好好教你,学会了,回去给你家男人包——”

说罢,许大娘又打量起秦扬,说:“大娘我看人特别准。刚刚我在伙房里忙活时,就见他在那说个不停。男人爱说话,就容易招惹外边的小闺女,你可得管住他。”

秦扬被许大娘的歪理邪说搞得云里雾里,刚要反驳,却见嬴天心若有所思地点头道:“多谢提醒。”

等吃完饭,许大娘和许辛一同收拾碗筷。嬴天心时不时地望向伙房,似是对包饺子一事很期待。

最令他惊奇的是,嬴天心在与寻常百姓相处时,竟然出奇的宽容豁达,实在难以和那个睚眦必报、眼中容不得沙子的铁血帝王联系在一起。

秦扬凝视着眼前熟悉却又陌生的容颜,莫名失神。

自从来到秦国之后,他们二人始终紧锣密鼓地追寻搜查,多次和死亡擦肩而过。

现在虽然伤势未愈,之后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屋外寒风依旧,他和嬴天心相邻而坐,竟有种说不出的心安之感。

“二位,马上就开始包饺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8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