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七章 拨云见日

书名: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秦扬见周承水风尘仆仆、脸色惨白。虽然对这种滑头不可轻信,不过眼下只查出庞叔礼一干人意图谋反。

现在除了等秦军到来进行粗暴的军管外,实际上所有线索都已经中断了。

既然遇见周承水,不论对方是真的落难还是布置骗局,至少还有据可查,不至于陷入僵局。

因此,对于周承水的出现,秦扬并未展现出极大的敌意。

三人现在还在华陵城外的坟地之中,半夜三更实在不宜在此叙话,先走出这里再说。遇到秦扬和天心,周承水也壮大了几分胆气,并凭借着讲话转移注意力,不去看那些瘆人的坟头。

“大侠,你刚才的手段我都看见了。您是天上来的人吧?太好了太好了,三城有救了。”

秦扬自然听得懂周承水所说的“天上”是什么意思。此人虽然油嘴滑舌,但心如九窍玲珑。

早在汉阴城时,周承水就留下后路,虽然交割进行的非常隐蔽,可久而久之,自然知道的越来越多。强龙不压地头蛇,只是因为强龙还不足以吞天灭地,一旦“真龙”降临,天威之下,这些地头蛇终究是些虾兵蟹将。

见秦扬默认,周承水继续说:“大侠,规矩我懂。我把我知道的全告诉你。”

原来,当初汉阴府找周承水做事时,他就已经打起自己的算盘。他并未一口答应,而是拖延了三天。三天内,除了坚持不走的母亲外,其他妻儿老小都被暗中送往永安生活。

而后,他开始帮汉阴府做事,内圈里的人互称“外账先生”。他本是商人出身,对收账借款熟门熟路,而且他从不动一分钱。汉阴府暗中多次查他们这些外账先生是否中饱私囊,其他人多多少少都会在账目上做手脚,可周承水从来没被查出过问题。

听到这里,秦扬不禁疑惑:“看不出你还是个两袖清风的人?”

周承水尴尬一笑:“大侠,我必不是你说的那样。这世道,两袖清风的人早就被贪官害了。”

秦扬眉头一挑:“你是指谁?”

“我只是胡乱一说。接着刚才的话——”

其实周承水并非清廉之人,只不过他比一般人更加聪明。其他人手上走了这么多的现银,很难扼制贪欲。

可周承水明白,这些银子偷到自己手里就是催命符,上面的钱一分一厘都动不得。

所以,他明面上本本分分地替官家收贷,可背地里拿着官家的名头收购土地房屋。卖家被他狐假虎威吓住,自然只能忍气吞声低价卖出。

周承水收购土地房产后,一半自己开张做买卖,另一半租出去。久而久之,在汉阴城以及周边县郡开了三十多家酒楼、客栈、乐坊。

不过这一切都是暗中操作,赚的钱也全都送到永安家人手上。而且周承水极其精明,为了不引人怀疑,一方面让代理之人打点好上下关系,他自己则依旧住着小房、吃着饺子,在外人眼中充其量是条帮官府的走狗。

三人已经走出坟地,此时天心听到这里,都忍不住插话:“看不出来,你竟然是个富商巨贾。”

周承水态度愈加谦卑:“咱大秦东北不太平,有人遮住了天眼,我这种小民只能多个心眼,才能苟且偷生。”

“哦?”

天心看着周承水,问道:“那你现在为何言之不尽?”

周承水突然跪在雪地里,叩首道:“是我之前瞎了狗眼,冲撞了二位。刚刚在密道里,我看到了大侠的手段,您二位定是来替天查办的贵人。”

秦扬看向天心,见天心点头示意,就拉起周承水:“按律法,你帮助过那些逆贼,罪该万死。不瞒你说,我们见过你母亲了。”

周承水双肩不由颤动,低下头:“那我娘——”

“不必担心,你母亲将你之前的账本给我们看了,我们并未为难她。”

秦扬又看了一眼天心,随后说:“法不容情,但圣君以孝治天下,念你是个孝子,若将功补过,戴罪立功,将来有机会网开一面。”

周承水头点的如同小鸡啄米:“大侠,我这人生平没什么本事,但是最识时务。我人在此地,迫不得已才和他们同流合污,可我知道总有一天会降下天罚,若是螳臂当车,全家全族都要粉身碎骨。”

天心哼了一声,声调中带着几分不爽,不过并未再加反驳。

“你继续讲,之前是如何押着银子出了函峪关?后面为何又到了这里?”

周承水拉着一张苦瓜脸:“我也想不通——”

半个月前,周承水接到任务,要去函峪关收取贷银。他虽然在函峪关认识沾亲带故的人,可函峪关的官府只是摆设,实际权力掌控在军队手里。

不过,这次随他一起同去的人也是上面派来的生面孔。那些人到了函峪关做完事后,便不知去向,直到遇到秦扬那天才重聚。

而后在出关时,周承水只看见其中一人给守关卫兵一封密信就被放行。

天心听到这里,突然冷笑一声,低声告诉秦扬:“只有朝中负责内务的二品以上官员,亲笔盖印手札,才可以特殊放行。只要找到当时值守的卫兵,询问一下是何人开的放行手札,就可以查到。不过我更好奇,他们为何冒着暴露的风险,也要来一趟函峪关拿这批银子。”

秦扬暗暗琢磨,忽然闪过一个想法:“会不会是他们为了炼化活死人,急需银钱,所以铤而走险也要去函峪关?不过那些人既然是反贼,去函峪关可就不止是求财。倘若他们谋反之后打上函峪关的主意——”

天心不解道:“你要说他们谋反计划到了关键时期,着急培养活死人才如此疯狂,倒是很有可能。不过他们打函峪关主意干什么,难不成要替秦国阻挡晋国?”

秦扬试探性地问:“倘若他们和晋国已经珠胎暗结,那晋国的南陵王是不世之枭雄,能让秦国大乱之事,自然不会错失良机,到时候他们里应外合——”

“哈哈哈!”

天心用手指在秦扬脑门上戳了一下,不怀好意地说:“虽说你这推测有几分可能,不过这话里是不是藏了私心?”

秦扬被天心识破心思,不由腼腆地笑了笑:“私心自然有,但还是公事为大。那些跟着周承水的生面孔手里有二品以上大员的手札,就一定是庞叔礼他们的嫡系。他们既然来函峪关,必会刺探军情。为了谋反之后避免腹背受敌,就必会取函峪关。可取了函峪关若晋国打来,函峪关和东北三城必然首当其冲,庞叔礼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精彩的推断。以那老贼的手段,确实不会让别人摘了桃子。”

秦扬突然心中一惊,冒出冷汗:“您之前只安排三万,兵分三路控制东北三城,可现在已知庞叔礼等人私养军队意图谋反,会不会——”

天心一甩衣袖,望向远方。

“我早就说过,你现在只适合带兵打仗,根本不懂政斗。我问你,倘若乐离也心怀不轨,你我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秦扬目光一闪:“您还安排了后手?”

“在离开汉阴时前,我虽不知会遇到庞叔礼这些逆贼,可军权不同其他,既然派人去函峪关借兵三万,就一定要想好,万一这三万人出了岔子怎么办。我顺便安排人前往永安调十万大军前往离潼池最近的新宛城。不出七日,永安的王师就会到达新宛。一旦有变,十万大军可以随时踏平三城。”

秦扬不由感慨,论起制衡之道,天心远比他厉害的多。

“不过,这样猜忌下去岂不是无穷无尽?万一那十万人出了岔子怎么办?”

天心侧过脸颊,傲然道:“这十万人,是金鹏卫。”

秦扬这才明白天心自信的缘由。之前天心告诉过他,那些金鹏卫是秦皇的嫡系军队。虽然不知秦皇如何确保他们绝对忠诚,可比起其他,一定是最忠于皇室的。

不过,天心从始至终都没有告诉他这些安排。他也明白,不可能奢求她对自己绝对信任。

天心看他眉头舒展,忍不住嘲讽:“之前还对我调动大军评黄论黑、说三道四,现在是不是庆幸起来了?”

秦扬打了个哈哈。他和天心都没想到事态会发展的如此严峻,一个贪污案竟然连带出了一群反贼。

不过从结果上看,十多万大军兵临城下,那些反贼失去了先机,就不会有太大的威胁。哪怕是误打误撞,天心也胜过他了。

周承水见秦扬和天心暗中交谈半天,不敢打扰,只好局促不安地等在一边。

秦扬既然了解了天心的安排,又继续问周承水:“我们之前看到你从汉阴出发,带着银子去了华陵。后来发生了什么?”

周承水赶紧上前:“我刚到华陵,把银子卸载一个秘密据点,就被人打晕。等醒来的时候发现被关进了牢里,那牢里不少人,也有跟我一样的外账先生。我们后来被一起拉去一个大药池,被人踢下去泡药,在里面足足泡了十二个时辰。等上来后,其他人都半死不活,失去了魂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