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三章 触目惊心

书名: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秦扬回房之后,也好好泡了泡脚。他已经认清,想要获得天心的信赖不可急于求成,索性放宽心态,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处理好。

这一夜,他睡得非常舒服,甚至第二天都没有起大早,还是被天心敲门唤醒。

等他把一切都整理好出来时,天心已经用过早饭。他不敢让天心等待,只好跟着出了客栈,在隔壁买了一袋包子,边走边吃。

天心并没有去人多的地方,专捡那些偏僻的巷子,寻到一般人家。

二人走街串巷,一上午来来往往访查了不下十家,发现所有人都和秦扬昨天买粥的人家里一样,家家有精粮,户户有肉食。

从第十二家出来后,天心不禁自语:“汉阴城内的普通百姓都可以丰衣足食,如此清明乐景,那卢思远确是个好官,看来真的是我多心了……”

秦扬不置可否:“大人,您不觉得这一路看下来,有些地方颇为违和?”

天心停下脚步,疑惑一阵,又摇头道:“似有这么一种感觉,可我又说不出来在哪。”

秦扬笑道:“您有没有发现,那些百姓家中,每户都是精麦五袋,腊肉十条?”

天心回想了一下,立即明白过来:“确实如此!而且那些百姓的说法也颇为相似。”

“这就对了。昨晚,我仔细看了看那挂着的腊肉,均尚未风干,看起来应是十日内新挂的。农家从十一月开始便要储备冬粮,又怎会到了腊月才准备?就算那家是特例,可上午所看的人家全都如此,这便过于蹊跷了。”

天心经过他这一番话,恍然大悟:“怪不得你昨天想要买一块。你是怀疑,这些粮食和肉,是摆在百姓家中做样子的?”

秦扬点了点头,叹道:“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就好像专门等您来一样。能有如此大的手笔,也只能是官家。”

“不对。”

天心马上否定:“如果是官府做样子,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和肉?每年官仓都要清点上报,若不是真的丰收,百姓家里的粮肉从哪里来?”

秦扬目光炯炯:“您之前说过,钱丞相负责内务,您主管军务。我猜测,熟悉您的人会想,您出于各种原因,不会大张旗鼓地盘查储粮这些内政之事。我觉得汉阴城的官仓一定出了问题,今夜我们暗中前去,一看便知。”

两人刚刚走出巷子,只见主街上,一人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还跟着十多辆盖着帆布的马车。

秦扬看清来人面貌,立即转过身,挡住天心。

那骑马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在百饺园被他揍的周承水!

天心也认出周承水,不禁问道:“他怎么来汉阴了?”

等周承水一行人已经过去,秦扬这才转过身,仔细看着车队。车辙很深,马匹也不住地喘着白气,看来帆布下装载的物品颇为沉实。

他二人紧跟其后,走了一阵,车队停在了一座宅子前。周承水翻身下马,四周看了看,便进了宅子,那些押车的人用原木撑住马车,将马套解开,牵入宅中。过了不久又牵着十匹新马出来,重新套在车上。

若不是之前和周承水发生过冲突,知道他是和贾武一般的泼皮,此时也不会觉得有多少可疑之处。

不过既然之前打过照面,很难想象一个无赖头头会在汉阴城有大宅子,并且养着这么多下人。

不一会,周承水和那些押车人再度从宅子里出来,带着那批马车向西而去。

等周承水已经走远,秦扬和天心对视一眼,两人此时想法一致——

这周承水一定有问题!

随后,秦扬环视一周,并无其他人,随即抱住天心纵身一跃,蹬上院墙。

院里一片空荡,只看到西侧搭了个马厩,之前换下来的马都在里面饮水吃料。

正堂里隐隐传来木鱼之声,秦扬又抱着天心跳进院中,两人悄悄来到堂前,只见一素衣白发老妪,脖子上挂着串佛珠,正跪在蒲团上,对着佛像跪拜。

“二位客人有何贵干?”

秦扬暗暗心惊。他完全感受不到老妪的实力,可对方竟然直接点透。

那老妪缓缓转过身。秦扬看到她双目空洞无神,这才明白,这老妪已经眼盲,怪不得听力如此敏锐。

天心单刀直入,问:“你是周承水什么人?”

老妪缓缓答道:“老身是他生母。”

“那你可知,他运送过来的东西是什么?”

老妪沉默片刻,说:“银子。”

秦扬和天心都吃了一惊,想不到老妪如此直接。

秦扬追问:“是哪里来的银子?”

“唉……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老妪又摸索到佛像前,从下面拽出来一个破蒲团,从半尺豁口里拉出一本册子。

“我那不孝子说,他做的事没有人敢查。真遇到查的,就已是老天降罚。他让我遇到查的人,就交出这个东西。”

天心走上前拿过册子,逐页翻开,面无表情地看着里面每一个字。等翻了大概十多页,就递给秦扬。

秦扬接过后打开,只见里面潦草地记着——

神威六年十月,汉阴西三百户,收现银一千四百两,返利四分五厘;

神威六年十一月,汉阴南五百户,收现银一千二百两,返利五分;

神威六年十二月,汉阴北八百户,收现银二千一百两,返利六分;

……

“神威便是当今秦皇陛下的年号,现在是神威八年。”

得到天心的解释,秦扬立即明白,这本册子,是周承水三年来记录的账本。而这里的账目,都是在汉阴城里向百姓借贷的记录!

寻常钱庄给出的利不会超过一分五厘,周承水显然是用高利为诱饵,向百姓收取现银。可周承水一个泼皮无赖而已,凭什么可以套得这么多钱?

秦扬又翻动册子,发现里面夹了张纸,抽出来一看,只见纸上拓了个令牌。

他拿给天心,天心一眼便认出,这纸上画的令牌,是汉阴府台的官家的腰牌——

如此一来,一切便已明了!

这周承水是受汉阴官家指使,暗中以官府之名,向百姓借贷敛财,然后每月向百姓返利。

一般人自然会觉得,如此高利必然有问题。可周承水拿出官家名号,而人心不足蛇吞象,大多数人又禁不住高利的诱惑,自然钻进这个无底洞里。

他们只看见那些利息,却不曾想,亦或是不愿想,那些本金去了哪里!

秦扬合上册子,粗略一算,简直是触目惊心。

周承水仅仅每月只收汉阴城一片的现银,倘若三城加起来,这三年里,收上来的钱恐怕能够吓死人!

而前天在看到周承水,恐怕是他已经把银子收到函峪关了。

不过秦扬有一事不明,函峪关为军防边关,并不归地方官员管辖,难道函峪关也和汉阴关府沆瀣一气?

他将疑惑问了出来,天心否定道:“函峪关守将每隔一年就会轮换,不会有人能拥兵自重。况且你看这账册最后,到了上个月,他都是在汉阴城活动。”

这个回答并不能消除秦扬的疑惑。携带大量现银,很容易被盘查。况且还找不出周承水铤而走险的理由——

周承水为何要去函峪关收入银子,又为何能成功出关回到汉阴?

不过比起这种无头疑惑,秦扬更加好奇:“刚刚周承水再度出门,是把银子押往何处?”

那老妪听到秦扬如此问,回答道:“是送往华陵。”

天心追问道:“你可知送给华陵何人?”

老妪缓缓摇头:“恕老身无法回答,我家儿子也只告诉我,每次送去都会秘密交割,他也不知道给了谁。”

到了这里,已经再无其他可问的事。秦扬拿起账册:“这个怎么处理?”

“还给她。”

秦扬走过去,将册子递给老妪,回头一看,只见天心紧紧地盯着她,目光难掩杀机。

老妪心有所感,念了声“阿弥陀佛”,叹道:“老身原本有四个孩子。这一辈子命途坎坷,幼年丧母,中年丧夫,晚来失子,而今只剩乘水那一个不孝子。老身从十年前就开始吃斋念佛,而今即到古稀之年,已无残念。若客人容不下老身,就请便吧。”

随后,老妪背过身,再度跪在蒲团上。

过了许久,天心也转过身,朝着大门走去。

秦扬松了口气。他虽杀人不少,可还从未取过老弱妇孺的性命。面对一个并未做错事的老者,让他下手实在太难。

此刻既然解脱,便赶紧追出宅子。

“那周承水并不傻,把账本留在他娘这里,也算给她一道救命符。”

“是啊,我原本以为他跟贾武一样,只是个寻常无赖,看来此人还有几分聪慧。你可还记得那老妪开始说的话?没有人敢查——”

天心当然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老妪没必要说谎,这应该就是周承水原原本本的话。再对上那个拓在纸上的令牌,这件事必定和汉阴官府逃脱不了干系。

不过,周承水收贷之事,和汉阴城里家家户户有米有肉,好像并无直接关联——

所以,到底是私收贷银,还是作假欺天,今晚便可知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6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