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章 楚北隐地

书名: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楚国北部多山,山中猛禽凶兽横行。每逢寒冬,北地大雪不断,山路数月不开。

湘水流过此地,水势异常湍急。千年以来,楚地之人多以捕鱼为生,因此,楚北自古便少有人烟。

昔年,曾有亡命之人为谋个活路,被迫逃入山中;又不乏落魄的隐世家族,为避难举族搬迁。

然而,大多数人无法对抗山中恶劣的环境,葬身于猛兽之腹、长埋于冰雪中者比比皆是。

久而久之,楚北已经是天下皆知的荒地。

同样,北地山腹中,已经与世隔绝数百年的村落里的村民们,也不知道外界如何。

......

“爹,我射中了一头豪猪!”

一孩童身着兽皮袄,挥舞着与其身材明显不符的大弓,对着身后的中年男子兴高采烈地呼喊。

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孩童的脑袋,爽朗大笑:“你爹十岁的时候还跟着你叔伯后面,你六岁就敢猎杀这等猛货,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

孩童听到父亲夸奖,昂首挺胸,拉住父亲的手,“爹现在是村里最勇猛的人,我将来是村里最厉害的人!”

“当然!走,咱们先把猎物弄回去,太阳快要下山了,山里人切记不要行夜路。”

男子拉着孩童的手,朝野猪走去。

野猪被孩童一箭封喉,尚未死透。猪头面部狰狞,硕大的猪嘴冒着粗气,短小的猪腿抽搐不停,蹭的枯草沙沙作响。

孩童毫无惧色,甩开男子的手,麻利地拔出腰刀,准备上前结果了野猪。

等到了跟前,却听男子一声厉喝:“扬儿,退后!”

只听到一声鬼厉般的嚎叫,野猪竟然拼上最后的力气,从地上弹了起来,径直扑向孩童!

此时,野猪和孩童的距离不足五步,中年男子虽然奋力冲上前,却不及凝集最后生命力来搏死仇敌的野猪更快。

一对獠牙如两柄圆月弯刀,眼看就要插进孩童的胸膛——

“拼了!”

垂死之际,孩童并未失魂落魄,他下意识将腰刀举在胸前。

此时,孩童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算同归于尽,也要把那猪头剁下来!

“唰!”

眼前一个鬼魅闪过,孩童再定睛一看,野猪竟已身首异处,猪身上木桶大的断口喷出大量血液,猪头早已滚出好几丈远!

不远处,一黑袍老者手握长剑,静静地站在那里。

不及孩童和他父亲从震惊中回过神,老者突然转过身,猛咳几声,口吐鲜血。

孩童这才看清老者面貌。他目光深邃,仪态带着一股贵气,白须染上的鲜血,又让他多了几分颓色。

“老爷爷,你受伤了?”

孩童赶快冲上前,扶住老者。孩童的父亲不知为何,面色复杂,迟疑一阵后也走上前来。

黑袍老者用剑撑在地面,深吸一口气,“不必担心,老夫并非因你而受伤。”

“多谢长者救下我儿子。”

孩童的父亲搀扶住老者另一个手臂,问到:“不知长者从哪里来?”

老者打量了男子一遍,反问:“你们是楚北山中的原住民?”

孩童听闻,天真地问:“老爷爷,楚北是什么呀?”

男子打断孩童的问询,“儿子,你去那边收拾野猪,我和老爷爷说几句话。”

孩童很听话,收起好奇心,按照父亲吩咐,跑向野猪的尸体。

“救子之恩,晚辈在此谢过。实不相瞒,我族已经数百年没和外界往来了。”

“老夫只是偶然撞见,举手之劳,你也不必挂怀。之前曾经听闻,楚北山中有前代世家进山中避祸,可跟你们有关?”

看到男子面露难色,老者叹息到:“若不是遇到天大的祸端,老夫又怎会如此狼狈。这把老骨头撑不了多久,此次冒入深山,已不打算活着出去。”

男子看老者说到此处,神色黯然,不似有假;又念到对方救了自己的儿子,终于下定决心——

“长者,您先坐下。”

......

“果然如此,你们是十代之前因皇权之争,来山中避难的隐世大族遗脉。”

“族中男子在成年后都会知晓这些,但更加详细的事情,因为已经过了数百年,后人再也不知。”

老者无奈地笑了,“哈哈,真是天道好轮回啊!老夫与你们也算‘有缘’。”

男子仿佛明白了什么,“难道您也是因为——”

“此处便是老夫注定的埋骨之地么?”

老者喃喃道:“老夫只想找一处清净之地等死。你族中之人若不同意,老夫离开便是。”

说罢,将手中宝剑递给中年男子。

“这剑于老夫来说已无用,现赠予你。”

男子明白老者赠剑之举意味着什么,将兵器假手于人,便是向族人展示诚心。

“晚辈不敢轻易答应。您救了扬儿,是我家的恩人。晚辈虽是山野蛮人,却也懂知恩图报的道理。请容我和族人商讨一番,倘若他们不愿您留下,晚辈愿意搬出村子,寻一处幽静之地照料您。”

老人者满脸落寞,英雄迟暮,却连找个容身之所都无比艰难。

望见孩童正努力拖拽野猪,老者被童趣感染,心情好了很多。

“你儿子遇事冷静,敢打敢拼。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若好好调教,必成大器。”

老者站起身:“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

孩童满头大汗,手臂青筋若隐若现,但没有叫一声苦,坚持靠自己把野猪收拾妥当。

男子欣慰地拍了下孩童的肩膀,将野猪扛了起来。

此时,孩童才腾出手,抓着老者的长袍,非常亲热:“老爷爷,我叫秦扬,我想跟你学一剑砍死野猪的本领。”

老者欣慰地摸了摸孩童的头:“可以,如果老夫留在这里,就把平生所学全都教给你。”

......

夜幕降临,村中一户人家中聚集了十几个人。

“大哥,那位长者确实救了扬儿,并且孤身一人——”

“你不必说了,族规无情,外人不可入村。”

秦扬的父亲面露愤懑。与他争论的人,正是的秦扬的大伯,也是村里的族长。

“大哥!我以性命保证——”

“你保证没有用。族人已经休养生息了数百年,倘若招来灭族之祸,你承担不起。”

“山中奇险,熟路的老手尚且要走半个月。我每日都来禀报那位长者得情况。倘若他不辞而别,或者我未准时来报,你便——”

“我便什么?我只能带领全族搬迁。”

眼看男子和兄长僵持不下,即将演变成吵架,旁人纷纷出来劝解——

“听说那位老人身负重伤,如今误入山中,恐怕无法再度出山啊。”

“只要安排族中之人盯紧他,谅一个老人也弄不出风浪。”

“就算逃走了,村中身强体壮的青年也能追上他。”

众人七嘴八舌,但大多还是支持将老者收入村子。

村长沉默良久,见弟弟心意已决,只能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就让他落脚在你家旁边,你来盯好,每天日落之前告知我他的情况。”

男子面露喜色,“谢谢大哥,谢谢诸位兄弟!”

随后急匆匆地跑了出去,一脸兴奋地向老者传达这个好消息。

“老爷爷,你可以和我们一起生活啦!”

老者将秦扬背在自己的脖子上。

“小娃娃,今后你要称老夫为师父。为师一定要让你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

十年后。

村中一户院落里,一个俊朗高挑的少年,赤膊着上身,在雪花中舞动着一根铁棍。

少年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在雪地上踏出一个深深的脚印。

他手中铁棍迅猛如雷,其速度之快,竟让周身雪花片不沾身。

“扬儿,去向你师父请安,准备吃饭。”

听闻父亲呼唤,少年借势收招,刚向师父房门迈出一步,就听到屋内传来一声苍老的喝斥:“不许停下!”

少年做了个鬼脸,继续练习。

不知何时,一位皓须白首、精神矍铄的老人悄然出现在门口。尽管少年游刃有余地舞动着长棍,可老者看上去依旧不苟言笑,满眼挑剔。

就在少年练到需要连扫三十六次的招式时,老者于中途突然喝声——

“苍龙出海!”

少年听闻,原本频频前逼的步法陡然变幻,身形瞬间稳住,拉步后撤的同时将手中长棍流畅地收到身后,只做了一瞬的蓄势,随即暴起而出——

眨眼的功夫,少年竟然将这一棍刺出十步之外。这一刺没有发出半分杂响,仿佛刚刚出水、正冷眼俯视天地的蛟龙!

常人若是看到这一幕,恐怕只能狂揉双眼,以为少年是瞬移出去,唯有旁边老树上的枯枝哗哗作响,枝上的雪纷纷震落,才证明了这一刺的劲道!

老者目露赞许之色,马上再次喝道:“龙啸九天!”

少年手腕一翻,将长棍扎在地上,腰身发力腾空而起,于空中连舞九式,令人目不暇接,长棍破空之声仿佛低沉的龙吟!

老者不着痕迹地笑了笑,还不等少年落地收招,再次命令:“接时乘六龙!”

少年不由眉头一皱——

根据以往所学,这两招不能顺接,需要落地后重新调整身姿才行。

眼看第九招就要打完,如果分心乱想,直接硬接,恐怕会摔个狗啃泥。

可就在此时,他灵光一闪,在落地前的最后一瞬,突然将双手握紧长棍,举过头顶,狠狠地向地面一扎——

这是另一招名为百战天龙的起手式,本不是在空中运用。可此时使出来,正好将腾空的势道凝击出去,借着如此浑厚的反势,就不需要再度调整蓄力!

只见少年从落点腾升跃起,单手持棍,大开大合,狂扫了五个周身,一记铺天盖地的重劈打下来——

哐!

长棍所指,竟被劈出一道半尺深的浅沟!

但少年并不在意,稳稳握住手中长棍,却不见老者再度出声。

过了许久,只听老者沉声说:“为师传你的《龙战九式》,今后你不需要再每日几十遍地练习了。”

少年不解:“徒儿不明其意,请师父指点。”

“这套《龙战九式》原本只有七式,且只适用于枪、戟之类的长兵器。为师经过改良,增加两式,又将每式推演,即便是刀剑,甚至拳腿,都可加以运用。”

少年认真地聆听,手掌下意识地比划了几个动作。

老者走出屋外,来到少年面前,突然出掌——

少年下意识地闪身躲避,同时两指点在老者肩上。这一点,竟和刚才使过的苍龙出海颇为神似!

老者不怒反喜,大笑起来。

“好!很好!武学从来没有定式。一力降十会,一快破万法,九式是死的,既可以增加,又可以进一步推演幻化下去。你后面需要做的,就是在实战中融会贯通,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便可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少年心领神会,抱拳行礼:“谢恩师指点——还有,师父咱们快吃饭吧,徒儿快饿死了。”

“嗯?方才你随意停下练习,还没来领罚。”

少年眨了眨眼:“您一直教导我,父母唤,要应声。古人云,天地君亲师,就是说父母之命大于师命。现在我爹让我喊您吃饭,您却让我继续操练,难不成师父讲的古人之道出错啦?”

老者一时语塞,进而笑了起来:“好小子,几时学会祸水东引了?”

少年也嘿嘿一笑:“夫纵横者,善借势也。”

此时,一个中年妇女走出来,“扬儿,咱们家不一样,你得先听师父的话。你师父救过你——”

少年一脸无奈,“知道了娘。从小到大您念叨不下十万次,耳朵都长茧了。”

妇人摇了摇头:“孩子长大了,管不得了。好了,快准备吃饭吧。”

少年将长棍轻轻一杵,棍头稳稳地扎进地面。

他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跪拜。

“不肖子秦扬,向父母大人和师尊请安。”

老者一挥长袖:“起来吧。”

少年的母亲走上前,为他递上衣物,又对老者说到:“老先生,他这十年每到吃饭前就行礼,我到现在还有些不适应。”

“夫人,老夫收了秦扬做关门弟子,就请放心。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不仅要知大义,礼数同样不可废。”

少年穿戴整齐后,问到:“师父,吃过午饭,学习阵法还是射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4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