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三章 孰对孰错

书名:扬名四海 作者:东北拍黄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地牢尽头,设有一座封闭的石牢。石壁上仅有一个气口。门外,驻守着二十名金鹏卫。

“来者何人?此乃关押重犯之地,擅闯者,格杀勿论!”

秦扬先亮出圣剑,那二十名金鹏卫看清后,齐齐单膝跪下行礼。

“我奉陛下旨意,前来审讯犯人。待我进去后,你等后退二十步,等我通传。”

随后,一名狱卒长拿出一把钥匙,一名守卫在此的金鹏卫也拿出一把钥匙。

两把钥匙插进石牢外的机关,石门轰然升起。

秦扬突然停下,对狱卒说:“去取两盏杯、一壶酒来。”

狱卒不明所以,也只好照做。

等狱卒拿来酒,秦扬一手携剑,一手托盘,进入石牢,随后石门关闭。

只见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张床。一个五十岁左右、身着囚服的中年男子,静静地坐在床旁边,却动也不动,似是没有发觉来人。

秦扬来到床边,将剑放在地上,席地而坐,将两杯酒斟满。

“钱丞相,在下秦扬,想请你共饮几杯。”

钱书之睁开眼,打量他一番,又再度闭目。

秦扬并不生气,独自举起酒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论彭殇,固有终焉。怀志不竟,实在可惜。我虽奉秦皇之命前来,却也想知道钱丞相的大愿。”

钱书之偏过头,开口道:“秦皇?”

秦扬笑了笑:“在下本是楚人,现在也算不得秦人。”

“他们跟我说过你,只知你武艺高超,多次救陛下于危难之间。你来秦国做甚?”

“为大愿而来。您可愿听听我的故事?”

钱书之不再询问,继续沉默。

不过秦扬自说自话起来:“晋楚开战后,我便从军入伍——”

他好像跟老友聊家常一般,将之前的经历娓娓道来。

讲到晋国榆安之事时,钱书之再也忍不住,叹到:“这个南陵王不简单。他有心整饬吏治,行事果断,麾下人才济济。不过,他的手段过于凌厉,不可往复。”

秦扬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杀,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这番话我也对秦皇说过。”

“哦?她如何回应?”

秦扬便把之前和嬴天心讨论的秦国新政讲给钱书之听。钱书之时而皱眉,时而暗暗拍手。

等所有话都讲完,钱书之说道:“你的策略非常大胆。剑走偏锋,打破桎梏会有奇效,不过有些地方不可操之过急。当下秦国各地民生并不均衡,应先扶持积贫积弱的地区,否则一体推行新政,地区差异只会越来越大。即使扼制了富商巨贾,也依旧会让百姓中产生分化——你接着讲你的故事。”

秦扬按照时间,把之后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道出来。

钱书之终于不再小瞧秦扬,赞叹道:“敢身入敌国营救主上,又孤身一人千里求援,可敬。才大心细,精善淳良——陛下曾经送我的八个字,给你更合适。”

说罢,钱书之坐到地上,拿起面前的酒盏,一饮而尽。

秦扬再次为他斟满酒:“来而不往非礼也。在下也想听听您的故事。”

钱书之忽然笑了笑,攥住酒杯。

“我,不过是个无能的读书人罢了。”

……

璟帝十年,那时钱书之刚满二十,以文章入仕。年少有为,不可不意气风发。

而他刚一为官便进了御察院,巡察各地百官。在华陵访查时,因发掘了当地官员的罪证,险些被害。幸得贵人相救,而救他的人便是嬴傲的次子。

不过嬴傲希望钱书之可以将华陵官员舞弊之事压住,毕竟在他的封地出了这种丑事,实在不光彩。钱书之不为所动,虽然感激救命之恩,可依旧如实上奏。

钱书之如此行事,多年以来自然积累下不少仇人,却也得到了一个人的欣赏。

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欣赏他的人,日后却成了钱书之眼中的逆贼。

此人,便是独孤敬。

璟帝晚年,独孤敬已是大将军,且是太子妃的兄长,钱书之有他做保,自然平步青云,很快便成为御史大夫,监察全国官吏。

然而,孝帝继位一年驾崩。然而独孤敬杀死孝帝兄长,独揽大权,祸乱朝纲,就算对钱书之有知遇之恩,可钱书之依旧认为他是窃国之贼。

当时的文官集团,岳正卿为太子之师,而钱书之则暗中联合百官,影响民间和读书人之舆情。经过几年努力,秦国上下对独孤敬皆万分痛恨——当然,其中自然也有矫枉过正之事。

随后,独孤敬倒台,被斩于无极殿外。嬴天心继位,开始剪除秦国的权贵王侯。两年后,最后一个奉贤侯嬴傲被灭,秦国军政大权彻底掌控在秦皇手中。

而文官集团则发生剧变,岳正卿在如日中天时突然告老还乡,钱书之成为丞相。一时间,他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权臣。

他认为嬴天心是不世之明主,自然披肝沥胆地辅佐。哪怕秦国十年外戚干政后又经历两年内乱,钱书之也把这烂摊子收拾的井井有条。

正在他准备在这百废待兴之际大展宏图时,却收到本来已死的奉贤侯嬴傲来信。钱书之因此得知了嬴天心身份的真相。

他是皇帝身边的心腹,有太多的机会接近嬴天心。本来他只是以为嬴天心外表俊美,阳刚不足,可看了嬴傲来信后,暗中观察,终于确认,嬴天心就是女儿身。

……

“钱丞相,我知道陛下能洞察人心,可你为何能瞒得过她?”

钱书之嘴角微动:“我期盼秦国强盛的心从未有假,只不过陛下不再时,另有他想罢了。”

秦扬举起酒杯,说:“我还有一事不解,你就算知道陛下是女子,又为何要与嬴傲联手?”

钱书之与他对饮,随后说:“牝鸡司晨,荒诞至极。倘若被外人知道,秦国上至历代国君,下至黎民百姓,都将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嬴傲是桓帝胞弟,有着秦国皇室正统的血脉,即使年老无能,我也只能与其联合,推翻陛下,让秦国大宝重归正道。”

秦扬沉默不语。

他并不是完全理解不了钱书之。当初刚刚知道嬴天心是秦国女帝的时候,只觉得认知被彻底颠覆,震惊不已。

不过他本不是秦人,虽然也恪守礼法,但尚且不像钱书之那般执拗,自然也没有继续深想。

见秦扬陷入沉思,钱书之反过来给秦扬斟满酒,问道:“你可曾想过,陛下后人,该如何?”

秦扬只觉得心中一惊——

钱书之这个问题,就是他一直没有想或者不敢想的问题。

嬴天心身为女子,想要有后人继承大业,就必须要和男子婚配。可何等男子才可以做她的夫君?

况且,此事只能秘密进行,那男子多半会被杀掉,这又是什么违背人伦之举?

再说,嬴天心终究逃不过十月怀胎,他时纸里包不住火,必然泄露出去,处心积虑多年隐藏的秘密,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说到底,除非嬴天心不要后人,否则钱书之担心之事,必然出现——

钱书之举杯长叹:“如果陛下身份败露,秦国必定大乱;可就算陛下不要后人,文武百官必定为储君之事暗中斗法。陛下并无直系兄弟,之前的侯爵也多数被打成庶民。到那时,民间必定出现无数真真假假的皇家遗孤,秦国就真的完了。”

他将酒饮尽,看向秦扬。

“秦君,你我之前虽是对手,可在我临死前,能促膝长谈,甚是痛快。听过你的故事,我以为你必定可以理解我。既然已经死到临头,必然不可能再偏执于之前所想之事。作为秦国曾经的丞相,希望你能把我这个失败者的顾虑转达给陛下。陛下神威万世,或许能有万全之策。”

秦扬抓起宝剑,单手举起酒杯站起身,躬身一拜。随后便到气窗处,召唤外面的金鹏卫开门。

临走前,他突然问:“你家人可知道这些事?”

钱书之摇头道:“不知。”

秦扬听罢,转身离去,

……

无极殿上。

嬴天心不动声色地听秦扬讲完全部过程,随后走到殿下,突然抽出秦扬手里的宝剑,一剑砍到立柱上。

“秦扬,你可知朕为何发怒?”

秦扬叹道:“您是恨钱书之过于偏执,没有和您君臣一心吧?”

嬴天心一手撑在柱子上,深吸口气:“他所顾虑的事,朕又何尝不受困扰?他既然是朕的心腹,为何不来跟朕直言,反而愚蠢至极地勾结反贼?”

秦扬不知如何搭话,只得保持缄默。

过了许久,嬴天心挥手道:“时候不早了,朕安排人给你找个地方休息。明天,你也来上朝。”

秦扬被带到了安置他国使者的六合殿。六合殿内没有其他人,就随意住下。

宫女打着灯笼,为他准备了夜宵,可他一点胃口也没有。

他早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钱书之到底错了没有?

以秦扬之见,必定是错了。不论如何,嬴天心也是秦国皇帝,钱书之虽然爱国,却不忠君,大错特错——

可他心口莫名憋的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