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阴阳师

书名: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贪官污吏是抓不尽的,哪怕朱元璋对于这些贪官污吏处罚极重,也确实有了一定的威慑,好似是稍微遏制了一下元朝遗留下来的贪腐风气。

可是胆敢顶风作案者一直从未断绝,所谓的洪武一朝吏治较为清明,那也只是相对来说,依然会有一些贪官污吏的存在。

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以前有、以后也会有,一旦有了权力,有些人想着的就是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好处,这就是他们渴望权力的动力所在了。

蒋瓛汗流浃背,因为这些事情算得上是他失职,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没能及时查出这桩案子。

朱允熥余怒未消,吼道,“召茹瑺、陈迪、暴昭,郁新也给朕叫过来!练子宁,那个练子宁也给朕滚过来!”

武英殿里只有朱允熥的怒吼声,不管是太监、侍卫,一个个的都战战兢兢,皇帝暴怒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恐惧了,这个时候可不能犯错。

好一点的情况就是承康皇帝虽然暴怒,但是基本上不会迁怒其他人。而洪武皇帝不一样,时常迁怒一些人,那就是真正的无妄之灾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在这个时候该谨慎还是需要谨慎,可不能引火烧身。

蒋瓛和朱忠跪的老老实实,而侍卫、太监等人,除了去传召那些重臣之外的,一个个的也都是低着头、显得无比小心翼翼。

都这样的一个局面了,自然是需要更加的小心一些才好,没人可以劝谏暴怒的皇帝。

朱允熥随即想起来了什么,吼道,“徐辉祖、李景隆、常升、傅友德和蓝玉是干什么吃的?朝廷予以这些武将世袭官职,带他们不薄,这是想干什么?”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五大国公也是卷入这起案子了,或者是觉得他们也参与了贪腐之事。可是朱忠等人明白,陛下在责怪这些国公们御下不严、用人有误。

这肯定也是需要将他们给召回来,这么一桩案子看起来就是没有一个系统可以独善其身,这基本上就是一个窝案了。

这也是朱允熥最为忿怒的地方,海贸的事情才刚刚有了些头绪,有了点良好的势头,可是一大群人一拥而上,都想要从中得到好处。

至于朝廷的利益等等,这些人显然没有放在第一位,自己的荷包鼓起来了才是最要紧的。

宗室有所牵涉,武将那边也不干净。文官们也好不到哪去,喊着不能与民争利、要为国为民,可是捞起钱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

对于这类情况朱允熥甚至都算得上麻木了,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可是有些人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这么早就急着上下其手了。

不少大臣都是一头雾水,尤其是刚刚才离开武英殿的那几位,现在心里更是非常的纳闷。

只是纳闷归纳闷,脚下一点也都没有含糊,陛下这么急召肯定是有大事发生,那就不能耽搁了。

更何况张福生等人管住了手底下的人,大事情不敢透露,可是陛下发怒等,这些小话一些小太监等还是敢传递的。

哪怕是徐辉祖这样谨慎性格的人,不说拉拢皇帝身边的一些人,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去得罪,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有些时候是可以帮上大忙。

而这些小太监等看似不起眼,可是毕竟是在皇帝跟前。他们大多也都是出身比较贫寒等,不少人在宫外还是有着家人等。

有些时候得了些赏赐,或者是小小的卖了一个恩情,这些勋贵或者重臣们也是要还人情的,是可以给这些小太监们在宫外的家人些许关照。

一点田、给与一个差事,或者是金银等等,勋贵眼里的一些不值得的小东西,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就是难以想象的财富和资源了。

这些情况朱允熥自然也是知道一些,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懒得管,只要不是涉及一些要紧的事情就好。

六部尚书来了四个,五大国公也都到了,这肯定是大事了。尤其是看到蒋瓛和朱忠这两大特务头子还跪在武英殿,这更加让人心惊肉跳了。

这个时候就是先直接跪下,或许等人齐了才好,或许是等到陛下想要开口了就会说出事情。

哪怕是常升、蓝玉等人,在这个时候也是不敢多说什么。甚至蓝玉觉得自己有些后悔没有早点去关中,这样就可以躲开这些是非了。

对于蓝玉来说,打仗之类的事情才是他该发挥的地方。朝堂上的一些勾心斗角等等,他是真的不愿多插手,也不觉得自己擅长那些。

只是现在就算是有些后悔也来不及了,因为他还在京中,那就躲不过去。

眼看人是来齐了,朱允熥说道,“张福生,将东西给他们看看,让他们想好了再怎么开口和朕说。”

皇帝神情不好、语气不善,更加让常升等人有些紧张了,这可不是什么边关大事之类的,因为文官、勋贵都在其中,正常来说这两个集团泾渭分明啊。

这有到底是闹出了什么样的事情,才会让皇帝对于这两大集团都有不满呢,这叫个什么事情啊!

纳闷归纳闷、诧异归诧异,可是该知道一些原因的时候,那肯定也是需要知道原因才好。

张福生手持密信在一众重臣面前展示,不要说茹瑺这些人了,就算是蓝玉、常升等人也都是紧张的在阅读着密信上的内容。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吓一跳,一个个的都开始汗流浃背了,也都不觉得自己被叫过来是莫名其妙了。

真的要是认真开始计较,这一个个的也都算得上是牵涉其中了。

勋贵那边就不用说了,水师的一些将士都是五军都督府派出去的人,还有俞通渊这类勋贵。这么一看的话,勋贵这边算得上是落不得好了。

而文官们就更加紧张了,户部管着钱财,吏部和礼部、鸿胪寺等派遣的官员使节,而刑部自然也就是有着查案、刑律之权。

此前文官们还试着想要从皇帝手里夺回市舶司的控制权,不管是直接归六部,或者是分到地方布政使司,这基本上都是文官的势力范围,可以确保他们的利益。

毕竟不管怎么看,海贸都是获利颇丰的,在文官系统的人看来,拿下了市舶司的控制权、主导了海贸,国库可以更加充盈,他们的权力也会更多。

可是现在好了,海贸还没有正式开始呢,这些所谓精挑细选的一些官员当中就冒出来了不少蛀虫,这些人就在试图从海贸之中获取私利。

朱允熥冷哼一声,问道,“说吧,现在有何想要对朕说的?”

蓝玉、茹瑺等人态度干脆,齐声开口,“臣等失察,还请陛下责罚。”

朱允熥就笑了起来,开始阴阳了,“责罚,朕现在是该如何责罚了?是你们这些人失察,还是朕识人不明,用了你们这群人、选了那些蛀虫!”

百官们对此好像也是比较麻木的,主要是皇帝现在还在阴阳,那就不算是彻底的暴怒。眼前的这位皇帝有些时候就是言语刻薄,这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

这位皇帝在还是储君的时候,甚至还只是皇孙的时候,就有些牙尖嘴利,有些时候就是抓住了一些人的言语漏洞在不断地攻讦等等。

朱允熥看向陈迪,直接质问,“礼部选的就是这么些个东西?让他们为使节出使诸国,这是去教蛮夷贪赃枉法,还是打算借着我大明旗号盘剥那些蛮夷?”

陈迪连连磕头,连忙说道,“臣有罪!臣定会严查,臣未能约束本衙官员,请陛下责罚。”

朱允熥随即看向茹瑺问道,“你呢?朕才让你对百官考评,这吏部好啊!不愧是衙门门槛高,自家官员贪赃枉法,还去考评别人,你们是如何心安理得的?”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茹瑺也是连连磕头,“请陛下责罚!”

这已经是无法辩解的事情了,吏部本来就是实权部门,掌管着文官的晋升、考评等,可是现在有吏部官员卷入贪腐,这就是立场不正了。

这样的一个情况,自然会让茹瑺无比尴尬,吏部现在还真的没办法说自己无辜。

朱允熥看向郁新,笑着问道,“朕的钱袋子,要疏浚运河的钱怕是不够吧?朕要是把市舶司归给你们,是不是就够了?”

郁新连连磕头,这个时候哪敢顺着杆子往上爬啊。

朱允熥就继续问道,“你们管着多好,五军都督府掏着出海的银子、对将士的赏赐,户部打发个一万两入国库,当官的家里堆着金山银海,这多好!”

夏原吉都在为郁新感觉到难堪,户部算是对市舶司最执着的衙门,毕竟关系着海量的银钱等,可是现在户部屁股不干净,这不是明摆着让陛下讽刺么!

朱允熥随即扫视了蓝玉等人,“五军都督府还是冤了,出钱出人,说不定还要打仗。朝廷的封赏哪够啊,自己动手多好,赚的更多不说,还不用担心上官贪墨。”

蓝玉等人也是无比尴尬,其实军中一直都有截留一些战利品的习惯,大家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赢了,皇帝也不会较真。

朝廷完成了战略目标,该封赏的也会封赏。将士们再私自留下一些战利品,也算是无伤大雅。

可是现在倒好了,水师那边算是开窍了,知道海贸赚钱,这是一个个的都想着先不当军人了,先想要当商人赚一笔再说,然后再去考虑军功等等。

这已经不是一举两得、鱼和熊掌兼得了,这是从头到尾都是要得到好处,朝廷有没有什么损失之类的,完全不用在意。

打仗就是为了军功、升官发财,现在先发了财再说,捞到手的可比当官、封赏多不少。

这些文武百官一个个的都是脸色不好看,哪怕是没有被点名的暴昭和练子宁也都没觉得这是逃过了一劫,这一个个的也都是心惊胆战。

陛下没有提及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多么无辜,而是他们可能已经是让皇帝无比失望了,现在都已经开始懒得搭理这些人了。

现在没人可以独善其身,出现这么一桩窝案,这已经不只是一个衙门的责任了,大家或多或少的也都是会有些责任。

只是武英殿里的这些人也并非特别的担心,眼前的这位皇帝并不是喜欢搞株连的性格,不会像洪武皇帝直接从上到下直接给清洗一遍。

最主要的是各衙门虽然是有责任,不过暂时来看也不算是直接的责任人,所以在这个时候自然也就不需要战战兢兢的了。

朱允熥也懒得多说什么,“明天上朝,北镇抚司去奏事。锦衣卫去听着,听听其他人是如何办事的!”

蒋瓛欲哭无泪,可是在这个时候也只能老实的听着,出现这么大的失察,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自然是会陛下责罚。

而茹瑺等人也一个个的不敢有丝毫的意见,如果没有办错事等还有机会争辩、坚定自己的立场,可是现在不要说露脸了,屁股都漏出来了,哪有底气在陛下面前说什么立场呢。

其实大家也都明白,现在私下里商议处置方案也没什么问题,可是陛下就是要在朝堂上公开这些事情,就是为了让一些人丢脸、就是为了将这件事情闹大。

这是很明显的事情,让皇帝给抓住了把柄,这不是要去奚落百官,这是要进一步的掌控大权,皇帝这是明摆着更加不会将市舶司、海贸的权力下放了。

事情还没完全成功就有一大群贪官污吏出现了,这要是权力下放了,那还了得!

一些官员虽然面面相觑,也确实觉得心有不甘,可是在这样的一个形势下,他们好像也只能默认有些事情就算是想要去争取,难度也是在提升。

眼前的皇帝也绝不会错过这样的一些机会,毕竟是洪武皇帝的孙子,擅长利用各种方式高度集中皇权。

什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就是最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样的事情暂时来看在大明就没有任何出现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