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切如常

书名: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朱允熥是不是只会对宗室下手,这就不好多评价了,反正他自己是坚决不会这么认为。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照顾宗室,会给与一定的优待和特权,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宗室的力量也是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无非就是现在的大明给与的一些权力和待遇看起来比较优厚,以至于一些宗室得陇望蜀、还想要更多。

而作为统治者的朱允熥想要削弱一些,会担心宗室尾大不掉、成为朝廷的负担,他也确实做了不少的事情。

几大藩王手里的兵权几乎是被拿下了,名义上现在藩王还有三卫,可是包括秦王、晋王等人在内,藩王三卫实质上被朝廷完全控制。

供用方面被削减了不说,此前也废黜了朱氏宗室最低永为奉国中尉的规矩。

不过这一切都是朱允炆上奏,老朱批准的,和朱允熥表面上没有什么关系,他可以继续白玉无瑕,看似没有对宗室半点苛待的迹象。

可是百姓不知道内情,朱济熺这些人清楚啊,先前的很多事情就是如今这位皇帝做的,偏偏就是让他美美的隐身了。

看到一众兄弟的脸色,朱允熥笑着开口,“怎么?还是觉得不该如此?其他不说,宗室富贵即可,还想要更多权柄、钱财?”

朱济熺等人面色变了,连忙说道,“陛下误会了,臣等岂敢有其他心思。”

朱允熥算是找到了理由,苦口婆心说道,“你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也明白。对叔父们、对你们,我自然不用操心。只是其他人呢?”

朱允熥随即看向朱济熺,直接说道,“你早些年就在应天府,和三叔不在一起。你的世子之位稳固,只是不代表其他人不惦记,对吧?”

朱济熺面色变了变,有些无奈说道,“陛下说的不错,说是兄弟。只是有些时候大家心里头也有想法,我家老三的心思就多了些。”

朱高炽、朱尚炳等人非常意外,他们一直都以为朱济熺的地位稳固呢。

因为朱济熺是嫡子,也颇受三叔喜爱,怎么还有其他人的事情?三叔的三子,应该是庶子吧?

不过朱济熺赶紧说道,“老三性情有些乖戾,他也知道是多想。所以父王和我也不太喜欢他,只要不答理就好。”

朱允熥笑了笑说道,“他若是什么时候抓住你把柄,到时候在我跟前告你刁状怎么办?四叔是不喜欢高炽,但是高煦可不敢惦记燕王世子之位。”

朱高炽无语了,强调说道,“陛下,父王并非不喜我,也没有偏心老二。”

朱允熥坏笑后对朱济熺说道,“我自然是不担心济熿这个昭德郡王告刁状。只是你想想,藩王手里的钱多了,除了大兴土木还能做什么?”

藩王要钱,无非就是大兴土木、吃喝玩乐,难道还是招兵买马、拉拢百官?

到目前为止虽然有一些总是叛乱的案例,可是到目前为止也从未有成功过的案例!

朱允熥就继续说道,“其他的不说,就说海贸这事情。本就是给了宗室诸多好处,很多采买都是从宗室藩王封地去采买,再给你们权力,那会如何?”

朱高炽等人心里明白,海贸的事情已经给了宗室特权,很多货物都是从诸王封地直接采购,这些宗室藩王成为了二道贩子,转手就是一笔钱入账。

其他的江南士绅、商贾为了这些货物被选中可是花费不少心思,但是宗室只是凭借着身份就可以轻易得到份额,这就是照拂了。

朱允熥也继续说道,“钱财本就是容易乱人心,要是宗室藩王再和商贾等搅合在一起,那乱子就更多了。我这么说,你们能明白吗?”

朱高炽等人虽然想反驳,但是也只能说道,“臣等明白陛下良苦用心!”

想要得到更多钱财等自然没问题,可是超出了一定的限度,那就容易出问题了。

看到一众兄弟不说话,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不考虑现在,也该考虑以后,是这个道理对吧?”

朱高炽等人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应和,“陛下深谋远虑,臣等远不及。”

“马屁就不用你们拍了。”朱允熥得意洋洋的说道,“我们一起读书、一起长大,我自小就觉得你们远不如我。也不用灰心,不如我正常!”

对于朱允熥的如此做派,大家一时间都有些语塞,只是似乎也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

其他人说出这类话必然是被嘲笑的,但是朱允熥说出来了就不会被嘲笑,倒不是说现在的他是皇帝、大家不敢嘲笑。

而是单纯的从小到大他都是如此,这些一起长大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一个自恋且非常不要脸的人,他就是觉得自己比大家都优秀,非常的心安理得。

朱允熥涮着羊肉说道,“我也不跟你们开玩笑,你们回封地之后,也和叔父们说一声。我无心折腾宗室,也用不着以宗室立威。”

这一下朱高炽等人就打起精神来了,这些也确实就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件事情。

虽说老朱还在,但是他到底退位了,现在是朱允熥当家。他真的要是拿宗室当中的人立威,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看似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帝登基了自然也可以这么做,一点都不需要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

处置宗室,百官不会觉得兔死狐悲,百姓也不会感同身受,说不定会觉得皇帝心怀天下、以天下黎民计,这才对那些天潢贵胄严加管教等等。

朱允熥就继续说道,“一切如常,只要诸位叔父严加管教子女,只要用心办好朝廷交代的差事,自然还是和以往一样。”

朱济熺就赶紧开口说道,“陛下,臣父这些年一直在西北划分牧场、筑城,这本该是朝廷职权”

朱允熥就笑着对朱济熺说道,“我说过,二叔、三叔、四叔,那都是有大用。他们用不着多想,我现在也需要依仗他们治理江山。所以不用再提,三叔它们的职司照旧,该做的事情继续做。”

其实朱棡等人也会担心,老朱在皇位上的时候,朱棡等人办事也是没什么好顾忌,因为他们都是皇子,也不用担心太多。

但是现在变成朱允熥这个侄子当了皇帝,他们这些叔叔们要是继续管着一些重要的事情,说不定就会让侄子多想了。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朱济熺等人自然也放心了不少,他们也会担心被猜忌,说到底就是宗室身份敏感。

如果是手里掌握实权的藩王,那么就更加有可能被猜忌了,这显然就不是朱济熺等人所希望看到的情形了,他们还是只想当富贵王爷。

毕竟皇位和他们无关,保住荣华富贵显然是最为重要。

朱允熥就继续笑着说道,“要是有些宗室无意承担要务也没关系,藩王权力本就受限。只是你们在封地,身份在那摆着,对地方官也有威慑。”

朱济熺等人也明白这个道理,毕竟并非每个藩王都是朱樉、朱棡等人,并非每个藩王都要去做一些要紧的事情。

在封地吃喝玩乐就好,只要不影响地方政事、不扰民,这也就足够了,皇帝对于闲散王爷的要求也一贯比较低。

看着这些兄弟们,朱允熥笑着开口,“事情就是这么些事,我不会为了拉拢宗室提升待遇,甚至会有些削减,只是你们也不用担心日子不好过。”

朱济熺带头说道,“陛下多虑了,臣等能理解陛下好意。”

朱允熥笑了笑,“一切照旧即可,不要觉得现在祖父退下来了,我就急着收拢权力。用不着那样,更用不着拿宗室说事!”

看着自信、意气风发的朱允熥,朱济熺等人内心肯定是羡慕的,大家都是皇孙,可是偏偏只有朱允熥能够坐在龙椅上,而其他人只能称臣。

更何况朱允熥这些年一直得皇祖父偏爱,登基称帝不说,甚至早早的就大权在握,根本不需要担心权柄的事情,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太顺心、太轻松!

不过这些内心小小的悸动很快就消失不见,他们自然也都明白想多了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好处。

还是好好的做好藩王的本分吧,这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

其他的就不要多想了,以他们现在的身份等等,不夸张的来说,就是想也有罪!

恪守本分,不要有不该有的心思,这对于宗室来说才是最为基础的要求,这也算得上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根本就不算是简单的兄弟聚会,现在大家也都长大了,身份也有了一些变化,也没人会单纯的认为一切还都是和小时候一样。

吃饱喝足,朱允熥也可以‘下班’了,该休息的时候肯定还是需要休息。

看到朱允熥,徐妙锦就说道,“陛下,眼看着就是要正旦了,臣妾这边也要准备一下。”

“这些事情用不着和我说,你看着安排。”朱允熥笑着说道,“登极仪才办完,现在就要办正旦,先前还有皇祖父的圣诞,尽忙这些事情了。”

这话自然也没任何问题,最近的一个多月,基本上也就是在忙着典礼方面的事情,各种典礼。而这些仪式等等,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筹备。

徐妙锦就笑着说道,“陛下言重了,这些都是大事,岂能马虎。”

虽然一些事情看似是挤在了一起,也确实让大家手忙脚乱根本没有任何闲暇。可是再仔细想想,这些事情也不是每年都有。

几年、几十年就这么一回,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正旦年年有,皇帝的生辰也是年年有。

可是整数的大寿,新皇登基,那显然就不是每年都会有了,自然也不用说什么大家非常忙了,这确实不值得大家去抱怨什么。

朱允熥也笑着对徐妙锦说道,“说起来我登基之事,看着也太顺利。仔细想想,朝中内外几乎全无变化,还是和以往一样。”

徐妙锦认可的说道,“确实如此,陛下登基本就是众望所归,又有皇祖父帮扶,陛下登基自然顺利。”

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朝中内外现在确实看似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没有什么皇权更替的波诡云谲,或者是在这个敏感时期的人心浮动。

这对于朱允熥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一个稳固的政局,对于他的施政等等更有帮助。

而大明开国三十年,虽然有些制度开始深入人心,但是也不得不说现在就算是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等等,阻力也谈不上大。

这对于朱允熥来说无疑是更好的消息了,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施政理念更好的去执行和贯彻。

现在的大明谈不上是一张白纸,不过朱允熥这个丹青手也可以尽情的做挥洒,可以有机会描绘出来自己想要看到的画面。

和徐妙锦聊了一会儿天,该休息的时候就需要休息了,还要为新一天的工作而留足精力。

哪怕自己现在年轻力壮,也自认为精力比较旺盛,不过到底不是机器。

新的一天依然是早起为开始,长期这样的生活方式也让朱允熥习以为常了,也不会觉得这样有什么不适应,更谈不上疲惫。

升殿后百官朝拜,这就是一个常朝,流程和以往没有任何区别。

下朝后朱允熥将几个勋贵叫到武英殿,“明年按说应该是没有什么战事,不过忘战必危,更何况现在大明周边还有些许宵小。”

蓝玉等人眼睛都亮了起来,陛下难道是想要打仗?

好啊,这对于勋贵们来说肯定是好事情,这就是他们价值的体现。

不过朱允熥的话也让他们失望了,“只是明年朝廷大事不少,想来也是无力再征调大军北伐了。”

蓝玉想要开口,大明没有穷到那个份上,稍微挪一挪、挤一挤,军费就出来了,去草原打鞑子肯定有军费。

不过徐辉祖隐蔽的拽了拽蓝玉的衣袖,现在还是不要多嘴最好,可别打乱了陛下的计划。

最主要的是凉国公要是再说错话,肯定又要被陛下训了,那可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