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零二章 圣诞

书名: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洪武三十年九月十八日,这就是皇帝的生日,这是对于大明来说最为重要的节假日之一。

尤其是这是皇帝的七十大寿,自然也就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了。不要说文武百官非常重视,应天府的百姓等等,也都做了些准备。

只可惜现在看起来大寿也比较低调,朝廷没有大量的赏赐,应天府上下也没有到处张灯结彩。倒是安排了一些灯会等等,这也算是庆祝的一种方式了。

皇帝节俭的利害,所以不会有什么铺张。那位皇太孙也比较小气,不会在树上都绑着丝绸。

彰显大明的富裕等等,完全可以以其他的方式,而不是说准备一些特别外在的‘富裕’。

朱允熥早早的起床了,结果发现徐妙锦已经换上了冕服,“你起的倒是早。”

徐妙锦笑着说道,“臣妾服饰繁多、发髻也要梳洗,早些起来也是应该,这样才能不误大事。”

其实徐妙锦不需要这么早就起来,因为她不需要去奉天殿贺拜。到时候就是在偏殿等着,到时候抱着朱文垚离开就好。

她的主要任务是招待女眷等等,那些命妇等人也不会这么早入宫,要等到早朝结束才行。

朱允熥懒洋洋的起床开始洗漱,随即在一众侍女的帮助下穿戴冕服。今天肯定不能穿常服,朝服都不行,自然是需要穿上冕服了。

朱允熥随口问道,“皇叔们可已经起身了?”

张福生赶紧回答说道,“回殿下,先前就传话了,王爷们也都起来了,该动身去奉天门了。”

在老朱大寿的时刻,没有人敢偷懒。朱楹这几个还没有就藩的皇子们更是如此,贺寿要积极才好,要不然一顶不孝的帽子足以让他们没有任何的未来。

在朱允熥和徐妙锦忙着穿戴、吃点早点的时候,文武百官们已经纷纷入宫了。

整座皇宫此刻灯火通明,平时皇帝不舍得点太多灯,但是今天肯定不能省了。

在午门外,带甲的士兵列旗仗。这些大家也不意外,应该还有更加隆重的仪式等等。

远远的看着,玉辂、金辂、象辂、革辂和木辂这天子五辂甚至是直接排列到奉天门外了,这是只有在重大典礼时才会出现的,平时都不会用。

所谓的皇家威严显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这也是从方方面面开始安排,这也是极为特殊的地方,皇家的一系列威严也都是要体现。

蓝玉喜笑颜开,对常升说道,“五辂都拿出来了,怎么看都是登极仪。”

常升也小声说道,“没看着表案,只是大朝仪。舅舅,还是别说了,那些文官又盯着了。”

蓝玉随即恶狠狠的看向文官的队列,那些文官们一个个面容肃穆,不敢交头接耳。

随即看向一边,蓝玉顿时乐了,前礼部尚书任亨泰此刻正忙着奋笔疾书,这位尚书现在是御史。

御史,自然也就需要在这个时候监督朝官们在上朝前列班有没有失仪的地方。交头接耳等等,自然要记录下来。

徐辉祖忍不住咳嗽一声,提醒一下常升和蓝玉。平时上朝前不少人交头接耳也就罢了,今天不一样,还是需要更加的肃穆。

平时勋贵只要不是闹的太过,很多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是御史们记录下来交给皇太孙,基本上也不会有任何的处置,大家都心里清楚。

文官要是敢多嘴,常升、蓝玉等人就表情更加凶恶的瞪着。就算徐辉祖、傅友德等人严于律己不会交头接耳等等,但是勋贵集团对文官施压,他们也会阴沉着脸盯着文官。

但是今天不行,今天不能帮着凉国公和开国公,得盯着他们一点,勋贵谁也不能失礼。

蓝玉和常升顿时一乐,还是低调点,虽然他们心里无比的激动,可是更加清楚这样的场合需要严肃对待,绝对不该有任何让人挑理的地方,要不然肯定会让太孙不满。

朱允熥先到了奉天殿,仔细的检查了大殿。

华盖殿那边先不去,那边等到朝会结束了再去,老朱现在不急着接受一些内廷执事的参拜。

宝案于御座东,香案于丹陛南。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内东西,锦衣卫陈卤簿、仪仗于丹陛及丹墀,设明扇于殿内。

这一切也都是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来,相关衙门都执行的非常严格,没有半点的疏忽。

朱允熥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走向偏殿。

老朱一身冕服,笑着问道,“外头可准备好了?”

朱允熥笑着点头说道,“是准备好了,看着也没什么问题。我一会儿去午门外,应该是误不了时候,文垚还能再瞌睡两刻钟。”

老朱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寻常这时候就要醒了,今个偏偏不醒。昨夜睡的晚,大约是知道要当皇储了,心里头高兴就不睡觉,折腾到大半夜!”

徐妙锦和郭宁妃都是在旁边笑,因为这些话明显就是说给朱允熥听的。

朱允熥大呼冤枉,说道,“我这都斋戒三天了,昨夜也睡的踏实。早上妙锦都穿戴好了,我这才起身,这睡的得多踏实,要不然也不至于东宫上下都在忙,我还在安睡。”

老朱则有着其他的解读,“那这么说来文垚还真是你儿子,都是夜里高兴睡不着,现在也起不来。还好你懂点事情,知道大事不能耽误。”

被打趣的朱允熥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确实是比较高兴,昨晚也确实比较兴奋。好在这一切也都是提前有了心理建设,还不至于真的辗转反侧,不会激动到无法入睡。

朱允熥转身走出偏殿,直奔午门外而去。那边还要检查一下,只有万无一失、准备齐全,这才可以让人感觉到安心,这也算是他的一个特点了。

有些时候很多事情可以不用特别严苛,但是今天不行,一点都不能将就,要力求完美才好。

直奔午门的朱允熥表情无比严肃,朱楹几个亲王几个自然不敢大意,一个个的都穿着冕服在肃立。包括自家两个弟弟朱允熞和朱允熙,这两个现在也都是规规矩矩的站在队列当中。

从任亨泰手里拿过纠察清单,不少文武官员更是肃立起来了,太孙这是特意来纠仪了。

蓝玉和常升低着头不敢动,他们做了什么也是心里清楚。他们没有什么大闹,可是真要是较真的话,也可以批评他们。

甚至徐辉祖都有些小心了,因为在队列当中咳嗽,这也是失仪的地方。

朱允熥来到勋贵的队列,狠狠的瞪了一眼常升和蓝玉,随即向后走去,仔细检查着每一个勋贵的朝服、笏板,仔细的检查着他们的印绶。

还行,哪怕是一些平时看似五大三粗,对于繁文缛节非常反感的勋贵,这个时候也不会偷懒,一个个的都做的非常完美,没有丢三落四,更没有留下任何可以弹劾的地方。

真要是在这样的场合出现重大失误,那就不是罚俸的事情那么简单。砍头倒也不至于,可是很有可能被皇太孙穿小鞋,甚至严重点可以落的爵位传承不顺的下场。

朱允熥满意了,这才回到班首站定,文武百官以及宗室外戚在整个过程当中都表现的非常严肃且有耐心。

侍卫或者负责礼仪的官员也都是耐着性子,只等太孙点头。

在朱允熥点头之后,净鞭声随即响起,四声鸣鞭响后,朱允熥这才在礼乐声中率领着百官朝着奉天殿进发。

朱允熥率领百官入殿,大家也都知道自己该站在什么地方,没有任何的交头接耳,队列很快也就排好了。

音乐声再次变了,老朱这才缓缓的走出偏殿,登上龙椅。

按照程序是百官开始参拜,但是老朱先开口了,“人之七十古来稀,朕幼年丧父母、中年失妻,晚年丧孙丧子,实在是大不幸。”

百官立刻齐刷刷的跪下了,这个时候也根本不敢说什么。真要是说什么的话,那就是对皇帝最大的不敬了,皇帝的那些苦难谁敢说什么呢?

老朱继续开口,说道,“好在太孙纯孝,朕才能得以安享晚年。这一两年来,朕时常抱恙,只觉怕是时日无多。幸有皇重孙在旁,朕方能有些许气力。”

徐辉祖耳朵都竖起来了,和中山王府走的比较近的勋贵们也都认真的在听着,皇重孙受宠的事情他们知道,但是还是想要看到皇重孙更受宠。

老朱继续开口说道,“皇太孙,皇重孙已然要满周岁。你去抱他过来,朕只怕是等不到他年长后在殿中贺拜。”

朱允熥立刻叩头开口,“孙臣谨遵圣谕!”

要说老朱这么安排,自然是有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毕竟朱文垚太小了。

可是大家也挑不出来太多的问题,因为老朱的生日,在京中只要岁数不是特别小的宗室子弟,自然是要来贺拜。

虽然朱文垚原本算是‘特别小’,可是他的身份不同,这是要满周岁了,不是刚刚满月。

郭宁妃就站在偏殿门口,看到朱允熥后立刻笑着将朱文垚递了过来。还好前些天培养了一下父子亲情,朱文垚虽然有些不乐意,不过也没有哭闹。

胆子大的朱文垚好奇的打量着四周,对于大殿里的文武百官一点都不害怕。倒是对坐在龙椅上的老朱更是在意,在朱允熥怀里不断的扭动,伸手要抱。

“祖。”

“祖祖。”

孩子一急就要开口,平常只会单字的朱文垚长本事了,都要双字喊人了。

朱允熥轻声安抚,老朱含笑开口,“奏事官行礼。”

朱允熥立刻抱着孩子上前,“皇太孙朱允熥叩拜,钦遇皇帝陛下圣诞之辰,谨率文武官僚敬祝万岁寿。”

百官这个时候也纷纷跪下,朱允熥出声,“山呼。”

百官拱手加额,齐声贺拜,“万岁。”

朱允熥再叩拜,“山呼。”

百官再呼,“万岁。”

朱允熥再次开口,“山呼。”

百官高声回应,“万万岁!”

老朱满意点头,不过没让百官起身,“让皇重孙为朕叩首、贺寿。”

朱允熥再次抱着孩子来到班列之前,轻手轻脚的将朱文垚放在地上,小胖娃就趴在地上。

朱允熥轻轻的抓着朱文垚的小手,帮忙贺拜,“重孙朱文垚,贺拜曾祖父皇帝陛下万岁!”

老朱的脸上浮现出笑容,他非常满意朱文垚的表现。

这孩子闹腾的厉害,趴在地上还蹬着小腿,刚刚百官齐声三呼万岁,这孩子也没有害怕,反而是奶声奶气的笑着,一直都是在四处打量。

胆子大,好奇心重,这就是老朱觉得最有出息的重孙了。

贺拜结束,按照先前的商议,是让徐妙锦将朱文垚带走。但是老朱这时候就不认账了,只是让百官起身。

朱允熥不断的使眼色,老朱当做没有看到。其他人也看不到站在班首的朱允熥有什么表情,这爷孙俩沟通些什么,也就是这爷孙俩心里有数。

朱允熥也懒得吐槽了,很明显老朱就是偏心朱文垚。这么重要的场合,那就要让朱文垚在。而且既然是在传位诏书上提及了小重孙,那么就要让小重孙在场。

最主要的也是朱文垚没哭闹,那就让他继续在场。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了,洪武皇帝恨不得是隔代制定接班人了。

徐辉祖等人内心无比激动,皇帝对于小殿下的偏爱有目共睹。都说皇帝偏心先太子,可是现在这位小殿下也不遑多让。就算是当年那位皇长孙,陛下也没有如此偏爱。

这么一想,皇室一家四代,也就是现在这位皇太孙是最不受宠,也就是最近这几年地位提高。

老朱双手持大圭,说道,“朕年老后时常思量,皇位传承素来都是大事。太孙英明睿智,可担社稷之重。”

大家现在也都更加严肃了,重头戏来了。

很多人都在猜测圣诞时的朝会会发生什么,或者是皇帝什么时候提起传位,毕竟信号越来越明显,应天府上下都是在议论纷纷。

而现在看起来,总算是到了这个时刻了,皇帝说不定现在就要将这件事情正式公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