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七十四章 靠山

书名: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徐妙锦和郭宁妃在忙着布置饭菜,老朱和朱允熥就心安理得的坐在一边,这一幕也没人说什么。寻常百姓人家大多数也是如此,极端点的女子还不准上桌。

至于朱文垚显然就不关心那么多,现在的他对于江山社稷等一点概念都没有,每天惦记着的就是出去玩,是和他的祖祖出去玩,是去找他的宝庆姑奶奶一起玩闹。

朱文垚的撒娇浑然天成,看着老朱翘着腿,这就跑了过去,抬了抬脚还不够,急的拍了拍老朱的大腿。

老朱自然是乐和和的放下脚,朱文垚这才顺利的爬到老朱腿上,将一张肥脸贴在老朱的胸口,咿咿呀呀的说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虽然会说话了,可是朱文垚到底才一岁多,只能简单的说点话。

老朱看向朱允熥问道,“运河疏浚的事情现在是定下来了,只是宝钞的事情如何了?”

朱允熥实话实说,“还需要些时间才能看到成效,民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归附。好在现在江南的百姓知晓宝钞的事情了,不像前些年了。”

老朱笑着点头,说道,“前些年咱也是想的简单了,是觉着这么一来国库不会亏空。”

“只是百姓难了,以前国库非常空虚,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现在就不一样了,用不着这么杀鸡取卵了。”实话虽然伤人,可是朱允熥还是直接说道,“再过几年估计百姓就能放心用宝钞了,国库也不至于空缺。”

老朱点头,随即说道,“这事情你得多留意,咱能想到这些,说不准以后的皇帝也想到这些。朝廷的钱不够就发印宝钞,这法子来钱快。”

那可不,大量的印钱看似是可以解决一些财政危机,可以很好的完成收割。

只是长久一点的来看,这么做也确实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引起百姓对宝钞的抵触。

老朱夸奖说道,“你想的长远,现在还是在让郁新和夏原吉在做这些事情?”

“主要是让夏原吉盯着,郁新到底是户部尚书,要管的事情不算少。”朱允熥笑着说道,“我现在最不担心的就是户部尚书没人,倒是其他衙门缺人。”

老朱有不同的意见,“礼部不缺人,陈迪现在还能做些事情。暴昭管着刑部也行,这人也有本事。吏部用茹瑺,这也是你的人。工部有严震直就够了,兵部不管事,五军都督府你控制着就不怕有人作乱。”

别看老朱看似是对朝堂的事情不太关心,可是很多的事情看的非常清楚,甚至现在有些隔岸观火,对于一些事情看的更加清楚了。

等到饭菜准备好了,老朱和朱允熥就更加心安理得的落座准备开饭了。

朱文垚虽然还没有完全断奶,可是也会吃点饭菜,而且手特别快,抓了什么都往嘴里塞,这样就意味着他吃饭基本上是不需要别人喂。

这显然是好事情啊,小孩子也不能娇惯的太厉害,这也是老朱带娃的一个理念。

吃饱喝足,老朱问道,“允熥,这两年是不是该稳定些?”

“那是自然,我只是想着疏浚运河,让叔叔们巡边。”朱允熥笑着说道,“我现在就是将出海的事情给弄好了,这些也就行了。”

老朱点头,朱允熥要做的事情确实不算少,每一件也都是大事情。谈不上都是小事,也不全都是内政,一样都不能耽误。

“其实这一次叔叔们去辽东就藩,我心里也不踏实。”朱允熥就开口说道,“塞王所在之地都比较苦寒、要害,事情可不算少。”

老朱也明白这道理,不过还是说道,“再苦也苦不到他们,他们到底是王爷。”

辽东等地确实苦寒,包括西北的一些边塞等地也比较荒僻,可是老朱还是非常果断。

他对待自己的儿子们足够好了,该心疼的时候肯定心疼。这些个王爷们去就藩了,基本的生活品质肯定还是可以得到保障,还是非常富贵。

朱允熥也明白这个道理,“我自然也明白,其实我也明白叔叔们有牢骚,觉得在江南、关中之地更好。只是我朱家子孙,自然也要承担重任。”

看到老朱点头,朱允熥顺水推舟说道,“今天和道衍几个在商讨的时候,还提到了疏浚运河是大事,也怕有酷吏等生乱,就想着让四叔他们节制。”

老朱一听就认真了,因为他也明白这就是一个大事情,当然需要认真的对待才好。

疏浚运河这件事情必须要做,可是也要防止有些人在这么个利国利民的事情上上下其手,或者是别有用心的去做些动摇朱家江山的事情。

老朱认真想了想,说道,“老四几个去倒也合适,只是你前脚才收了他们兵权,现在就让他们办事,就不怕他们在地方插手政事?”

这可以说是老朱的底线了,哪怕他非常的护短,可是有些事情也是有着一些防备。

即使是当初的藩王三护卫,那也是有名无实,藩王未必能够调动。更加坚决的红线就是藩王绝对不能干涉地方政事,这也是朱家藩王现在都不敢逾越的雷池。

真的要是让这些个藩王开始去管一些疏浚运河的事情,说不定也就可以有机会去慢慢的干涉到地方了,这显然就是要触碰老朱的底线。

朱允熥就笑着开口说道,“我也想过这些事情,所以说叔叔们要出力,但是落不得好。”

老朱就盯着朱允熥,片刻后忍不住吐槽,“你啊,还真就是喜欢对自家人用心眼。”

这么说好像也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朱允熥对于这些宗室诸王还真没有少动心思,让这些宗室办事不会少,可是好处未必真的有。

朱允熥不太认可的说道,“开国之初事情多,自家人肯定是要出力。事情做好了,叔叔们安享富贵,我的那些兄弟们也都可以好好享福。”

这一下老朱是更加的无语了,这个朱允熥还真的是心黑,绝对适合当皇帝。

这哪里是什么享福,而是朱棣等人将事情给办好了,到时候就彻底的将权力给收回来。

其实这都是有先例的事情了,大明的这些藩王一开始就藩的时候就是镇守要地、节制诸将。兵权从勋贵手里收回来了,朱允熥就削了藩王三护卫。

现在让朱棣等人去节制、监督疏浚运河的事情,等到事情稳定了,估计这些监督之权肯定也是要被收回来。

权力真正的下放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不可能给这些藩王真正的掌权。

以后这些藩王们也就是身份尊贵,想要指望有着真正的权力,这些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允熥不以为耻,对老朱说道,“祖父,我这么做没错吧?叔叔们有本事肯定是要多做些事情,朱家的江山稳固,他们也都跟着享福。”

老朱自然也不反驳,不过还是说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只是你的一些叔叔们未必能想的通。都说江山是你的,他们可不管其他。”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有些朱氏藩王也确实觉得江山是朱允熥的,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富贵,根本不会在意有没有让朱允熥为难。

朱允熥不在意的说道,“能想明白就好,想不明白的话,我这不是皇帝么!对叔叔们不好责罚,但是可以感召。”

看着朱允熥那嬉皮笑脸的样子,老朱感慨说道,“这么做是没事,要是你爹来做这些就更好了。”

这话也绝对没问题,这还真的不是老朱有其他想法,单纯就是朱标作为大哥,管教弟弟更加名正言顺,朱允熥到底是侄儿辈。

朱允熥倒是不以为意的说道,“叔叔们就算是不高兴也没法子,我是皇帝。”

老朱点头说道,“这事情你不要管,咱虽然退位了,不过到底是开国皇帝。咱去下旨,不走六部,到时候你叔叔们就只能认了。”

朱允熥连忙得了便宜卖乖,“这哪好啊,本来就是劳心劳力的事情。现在祖父下旨了,叔叔们不做也得做。”

老朱就戏谑的说道,“这还是咱的旨意,不走朝堂。你以后也不用担心收权的事情了,事情都说咱给办的,以后都名正言顺。”

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老朱下旨让朱棣等人去办事,那也可以是‘私事’。以后想要埋怨朱允熥都不行,因为这事情不是明发圣旨,不是朱允熥这个皇帝安排的。

老朱抱着朱文垚,打趣说道,“看看你爹,故意当着咱的面说这些。他是看着为难了,话都说说给咱听的。”

朱文垚不懂那些,但是知道他的祖祖很开心,就开心的咿咿呀呀作为回应。

徐妙锦就在旁边看着、听着,她自然也能猜出来朱允熥的心思,但是也不得不感慨自家丈夫是真的聪明,有些得罪人的事情就是让皇祖父来做。

这也不只是得罪人而已,而是非常的稳健,对于朝堂的影响小、对于宗室的稳妥安置,这才是一个成熟的皇帝该有的权谋。

做这些事情,朱允熥也是心安理得的,一点都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好的的地方。

现在老朱还在,有些事情让他老人家出面显然更合适了。就算现在老朱是太上皇,可是手里的权力、在朝野上下的威望等,那也是不言而喻的。

有着这么一个可以护着他的大靠山在,朱允熥自然也就不会小气,该让靠山出面的时候,那自然也就是让靠山出面。

看到宫里也点灯了,朱允熥准备起身,也要回去休息了。

老朱开口问道,“你那闺女起的是什么名字?”

朱允熥想都不想的说道,“先前想了不少,现如今还是觉得‘佳安’最好。”

老朱对于女儿的名字都比较随意,更别说孙女、重孙女了。

不过他还是问道,“以后你的女儿,都说取‘佳’字?”

朱允熥就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就取个‘佳’字,不以五行相生的路数了。”

老朱更加满意的点头,这也算是一脉相承的事情。他给子孙取了二十个字辈,也定了五行相生的取名方式,但是到了女子那边就没定规矩了。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本来是打算去看一下,只是孩子现在太小了,过些时候再说。”

徐妙锦就赶紧说道,“臣妾去看了看,孩儿现在确实小了点不好见风。待孩儿长大一些,孙臣定带着孩儿来叩拜皇祖父。”

老朱摸了摸朱文垚的头,说道,“到时候再说,也不用急。你们倒是该给文垚添个弟弟,实在不行妹妹也成。就说允熥,小时候有他大哥,后有姐姐照拂。现在文垚就一个,哪能整天就跟着咱。”

其实徐妙锦也想啊,如果再有身孕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是儿子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是女儿其实也非常好。

可是这些个事情,有些时候看起来还是没办法强求。

又被催生的朱允熥就说道,“这些事情我心里头有数,现在岁数也岔开了点,能再有子嗣肯定更好。差个两三岁,以后文垚也可以带着他弟弟玩。”

老朱更加满意的点头,说道,“嫡子差点岁数是好事,两三岁就够了。以后文垚长大了,他的弟弟们也就乖巧懂事。”

让当哥哥的去管教弟弟,这也是老朱的教育理念,这也是为了避免一些皇权争斗的方式。

朱允熥和徐妙锦也就回到了乾清宫,倒不一定就是急着造娃,有些事情也是可以有着一些顺其自然的。

好好的休息之后,朱允熥再次早睡早起,新的一天依然是以上朝为开始,接下来还有很多的政事需要去处置,一天下来肯定是有的忙了。

疏浚运河的事情现在看起来是定下来了,事情也是在有条不紊的快速推进着,可是其他的一些事情也是需要去处理好,都是耽搁不得的。

精神饱满的朱允熥又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当中了,对于将一些事情给处理好,他也是比较有信心。

努力一点、勤快一点,这就是办好政事的基础条件。当然这些也不够,还需要有更多的权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