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修

书名: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朱有容和朱有龄无疑是激动和开心的,弟弟眼看着就要当皇帝了,这算得上是梦想成真了。

哪怕自家弟弟这几年太孙地位稳固,可是说到底就是没有坐上龙椅,有些事情就不能放心。就像父王一样,以前谁敢想父王坐不上龙椅?

现在就不一样了,自家小弟马上就要登基,大典的相关事宜也都是在紧锣密鼓的操办着了,全天下都知道马上就是新皇登基了。

朱允熥能够理解自家姐姐们的激动,不过还是说道,“大姐、二姐,你们记得要去大报恩寺那边,祈福的事情不能耽搁了。”

朱有容不是很理解的问道,“小弟,你不是不喜僧道之事吗?我们若是祈福,会不会让人多嘴?”

不怪朱有容这么多想,全天下都知道老朱曾经当过和尚,后来也重建龙兴寺,甚至是诸王就藩的时候身边都配了一个高僧。

只不过事情不能看表面,皇帝对于一些宗教的限制也是从来都不掩饰的,大明看起来就没有僧道大兴的基础条件。

老朱算是靠宗教起家的,元末的红巾军起义就包含着浓厚的宗教色采。所以对于宗教,老朱一直都是严格的限制发展。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你们去不碍事,我从未阻止你们去祈福,这也是该做的事情。我少去就行,我不召僧道就好。”

“外头都在传你喜欢僧。”朱有龄就很不给面子的说道,“你跟前那个大和尚是个厉害人物,好些人都知道他颇受重用。”

这一下朱允熥就无话可说了,因为朱有龄说的这些也基本上就是事实了,毕竟道衍的存在不是秘密,甚至大家也都没有刻意的去隐藏一些事情。

道衍深受重用,虽然看似官阶不高,但是很多人都觉得他和夏原吉迟早是有机会成为尚书,这就是皇太孙最为心腹的臣子。

就算是茹瑺等人,也不见得能够和夏原吉、道衍相提并论,说到底就是茹瑺等人看似是皇太孙提拔,但是更多的还是洪武朝的臣子。

而夏原吉、道衍,就是不折不扣的皇太孙提拔起来的,也确实是皇太孙在重用的人。

朱允熥没好气的说道,“我这都多久没有召见天师府的人了?我多久没去召见天界寺的主持了?这些人可真是,就盯着道衍这个光头。”

道家的领袖是天师府,这也是不折不扣的传承数千年的‘世家’,和衍圣公一脉实际上都是一个性质。

天界寺就不用说了,这就是掌管着天下僧人的一些度牒等等,这些也就是所谓的僧官了,这也是不折不扣的宗教领袖级别的了。

朱有容就开玩笑说道,“你若是真的怕人多想,就让道衍还俗就是。”

徐妙锦笑着解释说道,“大姐,那道衍是有大才之人,儒、僧、道都精通,权谋之术也知之甚深。只是这人是怪人,殿下让他还俗都不行。”

朱有容就有些恍然大悟了,“怪不得,都说有大才的人就有着怪脾性,这个道衍怕是如此的人了。”

白衣傲王侯之类的事情不能这么算,但是奇人有着一些奇怪的性格,这也是很多人的观点,这个世界就是对一些所谓的天才有着更多的宽容。

古代如此,现在依然如此,以后可能也会是这样,对于那些天才就是有着一些宽容的地方,他们的特立独行似乎也不用看做是反常。

朱允熥对此也只是说道,“这人心智太成熟,我此前也让他还俗,说了也没用。这人还是有些本事,就由着他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谁让道衍是真的有些本事呢,朱允熥以后也要重用道衍,所以就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了。

至于道衍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朱允熥自然也考虑过。其实也是因为影响不大,所以这也没什么问题,只要道衍对于一些事情心里有分寸就行。

毕竟现在的道衍虽然是住在寺庙,可是上朝时还是身穿官服、戴着官帽,僧人的身份还是要排在官员身份之后。

朱有容就问道,“小弟,我和有龄去大报恩寺,可是因为要为母妃祈福?”

朱有龄也看向朱允熥,这件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非常在乎,这是事关孝道的,当然也就要认真的对待了。

“确实如此,父王、母妃,这都是要感恩。”朱允熥实话实说,“还有大哥,大哥的事情颇为遗憾,他到底是没能长大,只是咱们不该忘了。”

朱有容和朱有龄连连点头,她们其实对大哥朱雄英没有特别深的印象,毕竟朱雄英死的时候,这姐妹两个才六七岁。

做的极端一点,朱允熥要是不为朱雄英祈福等等,也没人说什么。毕竟朱雄英死的时候只是以皇长孙的身份,他只是没有长大的皇孙。

朱允熥颇为感慨的说道,“如今你们也知道,讲究孝道、讲究兄友弟恭。我和允炆早些年闹出来的事情,现在天底下还在传言纷纷。”

朱有龄不高兴的说道,“上回还有人说允炆本该是太孙,说他品行贤良,那些人哪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朱有容也忿忿不平的说道,“就是,他们母子都是伪善,就是看着好。装着高洁的样子,看着知书达理的,心思实际上坏着呢!”

朱允熥也不为朱允炆等人辩解,说道,“就是啊,天下人不知道那些事情,只知道我不念吕氏养育之恩,只议论我和允炆争位。”

朱允熥随即继续说道,“大报恩寺得早些建起来才好,当年母妃在的时候,也没少照顾吕氏。”

朱有容和朱有龄一听就更是不高兴了,她们现在也知道当年吕氏在宫中不受宠,都是常太子妃帮忙说话,才让太子宠爱。

徐妙锦都有些急了,这两位皇姐是真的有些迟钝,“太子妃现在如今崇佛,礼佛之心颇为诚意。”

朱允熥就赞赏的看着徐妙锦,眼里的笑意是毫不掩藏。而自家两位姐姐依然是迷茫,提起来吕太子妃她们就不高兴,毕竟前些天还闹出事情了。

眼看两位姐姐还不开窍,徐妙锦说道,“若是大报恩寺建好了,太子妃要去礼佛可怎么办啊?毕竟是为了感念父王和母妃!”

朱允熥就斩钉截铁的说道,“胡说什么呢!大报恩寺是为了感激父王和母妃而建,自然是我们姐弟常去祈福,和她吕氏有什么关系!”

看到两位姐姐还是一头雾水,朱允熥更加哭笑不得,“我当了皇帝,她怎么着也是太后。父王的面子要给,这也是成全了母妃当年照拂吕氏的情义!”

徐妙锦就一唱一和的说道,“殿下仁善,吕太子妃知道后必然感激。她蒙母妃大恩,也该多为母妃祈福。”

朱有容总算是反应过来了,“她怎么说也是父王扶正的太子妃,哪能出家啊,这传出去多难听!”

后知后觉的朱有龄也理解了,“就是,怎么说也是太子妃,出家了不像话,到时候传出去了对你的名声就没个好处!”

朱允熥和徐妙锦对视一眼,两位姐姐总算是开窍了,话都说的这么明显了,这根本就不是暗示,这就是明示了,好在她们总算是知道了这些事情。

徐妙锦就笑着说道,“皇姐也不用担心,自然是不能让她出家,只是劝慰也少不了。她真要是出家的话,皇家到底也是没有颜面。”

朱有容和朱有龄一下子就是再次一头雾水了,按照她们的理解,大报恩寺建好之后,那就是纪念朱标和常太子妃的,吕氏到时候就要跟着出家了。

可是现在这个意思,难道是不准吕氏出家?那先前说的那些话,到底又是什么意思呢?

徐妙锦就说道,“她若是执意出家,皇家自然没有颜面,殿下面子也不好看。只是她礼佛之心颇诚,殿下也能为她青衣古佛提供条件。”

朱允熥赞赏的看着徐妙锦,直接让吕氏死之类的就算了,这样一个没有威胁的存在直接杀了等等,那没有什么好处。

虽然皇宫里不明不白死个人也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但是吕氏的身份比较敏感。说到底就是不管怎么样,她算是将朱允熥养大,很多人就觉得有养育之恩。

吕氏活着,这就是朱允熥仁善的证据。朱允炆活着,这就是朱允熥大度的证明。

除了这些,同样也是证明皇室的和谐,这些都是可以去作为宣传的论点,大明现在可是在卖力的恢复着一些传统文化、汉人习俗等等。

所以有些伦理道德等等都是要找回来,要将蒙古人乃至契丹、女真带来的一些影响给持续的消除,汉家正统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只是对于吕氏和朱允炆该有的防备肯定也是需要有,毕竟一旦老朱不在了,吕氏到时候要占着一个长辈的身份,虽然朱允熥可以让她见不到人,但是也要考虑的全面点。

直接出家显然是不太好的,传出去难听。可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她礼佛的心思很深,那以后不管是什么样的场合,她都不用再露面了。

朱允熥对吕氏的孝顺,就是让她真正的青衣古佛,就是让她一门心思的去诵经祈福,这些显然也是最好的安排了。

朱有容和朱有龄这一下算是彻底明白了,她们看起来也是颇为开心,觉得这样的安排自然是非常好的。

至于朱允熥和徐妙锦的安排,朱有容和朱有龄自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更不会觉得害怕等等。

她们对于政治的敏感程度比较低,对于权谋等等也基本上不太了解。但是出身在皇家,见过的事情可不少,也知道有些心软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这么样的安排,在她们看来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根本就不用再去操心其他的一些事情了。

朱允熥算是觉得比较安心了,对于这两个姐姐,他基本上还是可以放心的,有些事情她们出面自然也是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

吃饱喝足、聊了聊天,朱有容和朱有龄也就出宫了。既然现在都已经嫁出去了,在正常情况下也就不好在宫中留宿了。

这样的事情她们可以理解,朱允熥对于这样的事情也觉得十分正常,这和亲情是不是淡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

“大报恩寺的事情你多留意一些,只是朝廷明年要做的事情不少,拨款不会太多。”朱允熥对徐妙锦说道,“只是这个事情,真的不好多耽误。”

徐妙锦自然心里有数,大报恩寺确实要建,要不然一个孝道就足以让朱允熥这个即将登基的皇帝遭到各种抨击。

徐妙锦建议说道,“殿下,大报恩寺不能只是供奉父王和母妃,皇祖母也当供奉。”

朱允熥就点头说道,“这是自然,别看祖父只是说了大报恩寺是供奉我爹娘,只是真要是不供奉祖母,他老人家得抽的我起不来床。”

虽然朱允熥是在开玩笑,但是徐妙锦觉得这也是事实。真的要是不供奉马皇后,第一个不答应的人肯定就是老朱了。

到时候不只是朱允熥要挨骂、挨打,徐妙锦这个孙媳妇显然也是脱不了身,就算是成了老朱家的当家媳妇,那样的情况下也不会给任何面子。

徐妙锦继续说道,“吕氏那边,臣妾看着让女尼入宫,这些事情也需要先安排一二才好。”

朱允熥对此还是不太担心,“这几年她一直在祈福,也没少和一些尼姑往来。这个事情你看着安排,只是不好做的太着相。”

徐妙锦自然也明白这些,不过想想看皇太孙的心思也是够深的。或许从一开始让吕氏去幽宫祈福,就存了让她以后青衣古佛的心思了。

现在也算得上是时机最为适合了,方方面面的条件也成熟了,吕氏信佛的事情估计全应天府都知道了。

所以以后她就安心的礼佛就好,不用像这几年,偶尔还需要在一些场合被拉出来做做样子。

以后安心的礼佛,没有人会打扰她的清修了。

这对大家都是好事,朱允熥少了一些麻烦。吕氏可以继续活着,朱允炆等人也可以过得安稳,皆大欢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