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深意

书名: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作者:来点猪头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老实本份的朱尚炳、低调守礼的朱济熺,看似憨厚可靠的朱高炽,再加上自小就表现的贤良温厚的朱允炆,这些都是朱允熥小时候的玩伴。

兄弟五个小时候一起读书,也就是朱允熥贪玩好动,看似也就是他不学无术、纨绔不堪。

可是朱允熥知道,朱允炆的温厚贤良只是浮于表面,内心是刻薄冷酷的。朱高炽看着是敦厚,可是内心腹黑着呢。

反倒是朱尚炳和朱济熺,他们倒是有些‘反常’,毕竟秦王和晋王都是大明最没有名声的两大藩王了,偏偏就是这哥俩都是非常守规矩的人。

“祖父,那我回头就下旨了,让他们过完年就到应天府。”朱允熥一点都不客气,“允炆就不来了,十五以上的藩王世子都让回来一趟。”

老朱一想,也有些期待,“咱见过的孙儿没几个,在跟前的更没几个。”

那可不,虽然儿子多、孙子更多,可是老朱真的就是对前几个孙子有些印象。朱允熥这几个在应天府长大、读书的,那都是比较熟悉。

到了五叔家的朱有燉,老朱见得都少了,其他的一些藩王世子更是大多数都没见过。

其实老朱眼里的‘亲孙子’,也就是占着嫡,其他儿子们的嫡子他愿意见一见。

“藩王回京肯定是不行,就让世子们送上贺表。”老朱严肃起来了,说道,“你二叔、三叔还是要提防着些,你不好一点都不防。”

朱允熥沉默片刻后点头,“我心里有数,其实我真不担心二叔、三叔他们。倒是其他叔叔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犯了糊涂,或者是我的那些兄弟。”

老朱瞪眼说道,“你叔叔们不敢乱来,你的那些弟弟们哪里来的胆量?兵权都收回来了,你那些兄弟们拿什么去和你较劲?”

朱允熥笑着说道,“还不就是怕给人蛊惑了么,真要是有着那些奸臣逢迎,说不定就犯了迷糊。我大明这些年还有人敢造反,藩王就别说了。”

老朱一时间也无言以对,他知道这么说也没有什么问题,现实情况就是如此。

“这些年我收藩王兵权、削减藩王供用,就是不想闹出来七国之乱、祸起萧墙。”朱允熥就说道,“只是藩王的权势、地位在那,我也没打算动。”

这一点老朱也相信,朱允熥对藩王也没少有些小动作,老朱也都是看在眼里。他之所以不反对,就是因为那些小动作不会危及藩王们的性命或者传承。

作为帝王有着这些多疑的心思,自在老朱看来也确实不算是什么坏事情。

只削权,这就是朱允熥对藩王们的一些小动作。在各个地方,藩王们地位依然超然。

想要攀附藩王的人一抓一大把,就算没办法为皇帝效力,为藩王效力的话,在地方也是可以混的风生水起了。

而藩王们的身份有着一些天然的优势和号召力,真的要是有人失心疯了,被蛊惑的忘乎所以,说不定还真的有可能闹出一些事情来。

“真要要是出现那些混账,也怨不得你。”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现如今看看倒也不担心,就怕以后到了文垚手里,宗室就不老实了。”

这类情况是谁也都说不准的事情,朱允熥的一些担心、老朱的一些不踏实,那都是因为历史上有着太多类似的情况发生。

只是现在也没必要去想那么遥远的事情了,还是踏踏实实的将眼前的一些事情给办好,这才是当务之急。

说到底就是现在还没有什么藩王造反,甚至从各方面的情报反馈来看,大明的这些个藩王们也都是恪守本分,造反的心思都没有出现。

将一些事情想的太久远了,那显然也就是在给自己找一些不自在,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情不好过,这可不是聪明人该做的一些事情。

这个担心是以后的事情,朱允熥会有时间进一步的去安排,肯定不能弄出来一个朱宸濠。

不过现在看起来,在朱允熥的任上基本上看不到这个趋势,至于到了朱文垚的手里会不会出现这类情况,大概率也是要看朱允熥以后做的事情吧。

只要将一些基础给打牢了,自然也就不用担心太多。对大明宗室的一系列改革,也可以徐徐图之,现在不用着急。

既然老朱不反对让御史下去监察地方,朱允熥自然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事情他也不打算拖下去,果断一点的直接办好。

将六大尚书以及练子宁等人叫来,朱允熥说道,“令天下十三道监察御史检视各地州府养济院之事,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茹瑺想都不想的回答说道,“回殿下,臣以为当有此令。此次国子监牵扯出养济院之事,其他州府说不定也有些许贪官污吏。”

没人觉得茹瑺是在拍马屁,也没人觉得茹瑺的这些担心是空穴来风,现在应天府的养济院都有人动手脚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州府说不定更甚。

毕竟养济院不是应天府周边才有,天下各地州府也都有养济院,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养济院甚至更多一些。

说到底就是大明经历了三十年的休养生息,百姓看似是可以安居乐业。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孤寡的,那也会有,甚至还不会是特别稀罕的事情。

暴昭这个时候就谨慎的站出来说道,“殿下,臣也觉得当令都察院等衙门巡视各地,只是现如今红仓之案尚且还未有定论,是不是早了点?”

暴昭有着这些想法也非常正常,无非就是觉得红仓案是引起后续一系列案子的源头,现在这个源头的事情没有彻底尘埃落定,不好节外生枝。

他这个刑部尚书现在压力大着呢,真要是御史们都下去巡视各地,要是再查出来一些事情的话,他这个刑部尚书是当到头了。

再者就是接下来会有真正的大事,在这个时候着急忙慌的让御史去巡视地方,看似也是在时间上有着那么一些不太合适了。

朱允熥有些不悦的说道,“看看外头,现在秋风萧瑟、眼看着就要落雪了。等到何时再让人下去?拖到孤寡活不下去,去给他们收尸?”    暴昭立刻跪下说道,“殿下息怒!臣并非反对此举,只是如今御史巡视各地,臣担心有些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朱允熥瞬间明白了,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是担心有官员想着新皇登基,想要在这个时候弄些声势、怕那些人闹出来大案吧?”

暴昭跪的规规矩矩,只是他也没有反驳这个说法,他确实就是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事情甚至不会是一些小概率。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登基了实际上也是这样,肯定是有着一系列的政策等等,大家都是想要努力的表现一下自己,不只是展示权力,更为了名声。

现在红仓案还没有结束,可是就已经满城风雨了。有些京官去了地方,说不定就是要不断的寻找问题了,小事情也有可能给闹出大事端来。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政绩、为了邀功,一些官员说不定就会屈打成招、罔顾事实了,构陷同僚的事情在官场也比比皆是,这也是快速升官的手段。

新皇登基了,自然是要搞出来点什么动静,好证明自己的能力,以此寻求得到被新皇发现、重视的机会。

朱允熥仔细琢磨了一下说道,“你说的这些也是在理,人心最经不起琢磨,有心怀家国的志士,也有投机取巧的蛀虫,这些事情不得不考虑。”

“这样吧,本宫选出品行贤良的驸马主管此事。”朱允熥就开口了,心安理得的说道,“这要是不加以限制,是怕有人会胡乱生事。”

这些个重臣忽然间觉得暴昭可能是被坑了,殿下显然是早就有了一些计划,就等着暴昭主动提出来了,然后就顺势直接落子。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时间耽误不得,又怕有官员乱来,那就让宗室外戚参与其中,一切都是变得名正言顺了。

茹瑺等人心里也不是滋味,殿下还是一如既往的对于文官没有太多的信任。巡视天下本来是都察院的事情,是言官们的工作。

可是现在倒好,殿下直接安排外戚去总管此事,不掩饰态度也就罢了,最主要的还是进一步的在削弱文官的权力,连这些清正的言官们都不放过。

形势比人强,这个时候就算是有些抱怨,也没办法出声,说到底就是此前的一系列事情都是文官们闹出来的,现在自然就底气不足了。

朱允熥继续安排说道,“御史巡查是本分,只是关系到民生。刑部牵头,巡察御史下去后要迅速查明案情、发落,更要及时扶助孤寡。”

茹瑺等人立刻也就明白了,很明显这一次的巡视诸道根本就不只是简单的巡查而已。

如果只是单纯的御史巡查,他们只有一些监督之权,最多就是上本参奏而已。但是现在各部都要派人,要迅速的断案、赈济,这就不是小事了。

怪不得太孙要让宗室外戚也一并过去呢,这几乎是将一些刑罚之权给暂时的下放了,这也说明了太孙对于这些贪官污吏好不容忍。

说不定真的就是大案了,要是没有一个监督的话,底下的一些人可能会杀红眼,一些冤假错案也都有可能发生。

郁新谨慎的建议说道,“殿下,若是直接发落,是不是急了些?”

陈迪也跟着附议,“殿下,臣以为郁尚书说的有理。若是直接发落,只怕是一些案情尚未明了,就被处置了,反而不好。”

不只是担心案情的扩大化,这也确实是在担心一些权力下放之后会引起无序,会出现一些官场上的倾轧。

用同僚的脑袋来染红自己的乌纱帽,这对不少官场上的人来说肯定也是没有心理负担的,到了官场自然也是想要一个劲的往上爬,这是人之常情。

朱允熥没有犹豫的说道,“本宫自然也想过这些,只是有些事情该快刀斩乱麻。民心若失,再难收。明正典刑,方能让百姓看到朝廷的威仪。”

茹瑺等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太孙的观点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那就是用贪官污吏的脑袋来向百姓证明朝廷的立场。

这样的做法实际上非常有效,朝廷此前用了贪官污吏让百姓遭罪。现在朝廷直接杀了贪官污吏,那就是朝廷心里还有百姓。

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孤寡等弱势群体的时候,民间对朝廷的议论会更多,这些事情自然也就需要处置的更加简单明了,藏着掖着反而非议更多。

朱允熥也算是给文官们一颗定心丸,“要犯等,自然是要仔细审一审。让宗室外戚主掌此事,自然是怕有些人滥杀。”

必须要这么做,权力下放不假,因为这些个案子必然需要快刀斩乱麻。只是也不能真的以为这就是手持尚方宝剑了,一些事情也不该这么做。

朱允熥随即也笑着说道,“锦衣卫、北镇抚司等衙门,自然也该随行。”

文官们的心情更加复杂了,可是他们也都非常清楚,这样的一些事情必然是会出现的,这样的一些大案,太孙肯定是要派出耳目的。

这些厂卫也不只是监视这些派下去的官员,这些人自然也是有着不俗的探查能力,说到底就是这些厂卫打探消息、审讯等等,那就是绝对的高手。

这是要派遣一些庞大的队伍去巡视地方了,甚至可以觉得这一次可能不只是针对红仓案牵扯出来的一系列案情了。

这一次很有可能就是太孙借着一些理由派出官员巡察地方,这也是为了他接下来执政去做一系列的准备,这就是调查各地的一些民生、吏治等情况。

皇太孙做出来这样的事情大家一点都不需要觉得奇怪,他似乎总是这样每一个决定都是有着更多的深意。

大家还是需要小心一点,新皇即将登基,有些政策等等说不定就会有着一系列的改变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