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八十三章:刘玉尺,入我罄矣!

书名: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3

刘玉尺听了永宁伯的话后,微微一愣……

但他是个心思巧妙灵活之人,怎会不懂永宁伯的心意,当下便抱拳施礼道:“玉尺本不第秀才,原为乡野游人一个,更有从贼之劣迹。

幸蒙永宁伯不弃,招抚在前,今更是留玉尺在身边听用,以赎此前做贼为寇祸乱乡里之罪,玉尺已是感激不尽,怎敢再奢求永宁伯的赏赐。”

永宁伯张诚的面上显出不悦之色,语气也略显冰冷地问道:“刘先生是嫌弃本伯赠予的姑娘拿不出手,不够漂亮嚒?……还是说嫌弃的是本伯赠予的呢?”

刘玉尺猛然一惊,他浑身一阵颤栗,忙磕头如捣蒜般连连不停,嘴里也是急急辩解:“玉尺不是那个意思……爵爷千万不要误会玉尺啊!”

永宁伯张诚目光冰冷地看着跪伏在地上的刘玉尺,嘴角上扬,虽没有发出声音来,但脸上却满是讥笑的神情。

“好啦。快些起来吧。本伯只是同你开个玩笑而已,怎就把你吓成了这般模样!”

刘玉尺听到这句话后,才如惊魂落定一般,他战战兢兢地起身立在原地,既不敢回到座位上去,也不敢再抬头看永宁伯。

虽然永宁伯的话语十分温柔,但内里却又有着极强的压迫感,直压的他连口大气都不敢喘,甚至都不敢挺起头来。

“真是‘懒牛耕田,不打不犁’啊!”不过,这番心里话永宁伯自然不会说口出来。

对于刘玉尺留在中军行辕后的表现,张诚并不十分满意,甚至对他有了些许看法,不过刘玉尺毕竟是代表着袁时中和小袁营留在中军行辕,张诚也不好将他真的如何处置喽。

所以,今日才借着这个机会敲打他一番,目的只是要他认清现实,摆正自己的态度,像昔日侍奉袁时中那般侍奉自己。

现在见到他如此这般模样,永宁伯便温言抚慰道:“好啦。玉尺你坐下说话吧。”

永宁伯语气上面的变化,刘玉尺自然也是听得出来的,但永宁伯此刻称呼了他的名“玉尺”二字,却更令他感到震惊。

…………

因为在此前永宁伯可是一直都称呼他刘先生的!

原本刘玉尺还以为这是一个尊称,可当他在行辕呆久了才知道,这里与别的地方大不一样,永宁伯对待身边的亲信都是十分随和亲切,而称呼他“刘先生”是因为还没有把他算作自己人罢了。

正是因为这一点原因,刘玉尺这段时间才会表现的沉默寡言,其实他一直在心中衡量着劝说袁时中投奔永宁伯,到底是对是错呢!

然而今天发生的这一切,将他彻底拉回了现实之中!

此刻,无论是袁时中,还是小袁营,都已经不再是他的倚靠,别说是他刘玉尺了,就算是袁时中本人,一旦干犯军法,相信永宁伯爷会毫不犹豫的将他拿下处置。

毕竟勇毅军不比闯贼,永宁伯张诚也不是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之所以招纳袁时中和小袁营,一来是为了宣扬自己容人之量,二来则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以为将来统一领导天下各路流寇做准备。

正是因为李自成最主要的目的为扩充实力,以及为将来争霸天下排除阻碍,所以才会有吞并小袁营的心思,也正是因为害怕为李自成所谋害,他才极力劝说袁时中离开闯营。

可永宁伯这边却是与闯军那边完全不同,在事前永宁伯就已言明“小袁营还归他袁时中统领”,只不过“一切都要按照永宁伯的军令行事”,而待遇自然是“同勇毅军其他各营保持一致”。    毕竟是朝廷的正规军,不似闯军那样的流贼队伍,这边有着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和严苛的军规军律,所以这些条件袁时中与刘玉尺都是很乐意接受的。

原本还以为凭着自己手上这两三万人马,虽不再是一支独立存在的武装力量,但在永宁伯麾下也必然是强悍的存在,将来还不是被永宁伯捧在手心里宠着!

但是通过受抚后的观察,尤其是在永宁伯中军行辕这段日子,透过不断汇集来的军报,刘玉尺终于看清了小袁营与勇毅军的差距。

勇毅军一个营六千多兵马,就能顶住闯军数万人马的轮番攻打,还能适时打出精彩的反击战,杀伤大量闯军将士。

这在他刘玉尺和袁时中心里可是不敢想象的!

要知道,他们当初选择离开闯王的时候,李过只是率领了数千闯军精骑,便追得他们一路奔逃,几乎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若不是永宁伯派了李际遇率军接应,恐怕此刻他们都已经成了闯王的刀下亡魂,哪里还有今日的锦衣玉食,哪里还敢想象今后的功名利禄,甚至光宗耀祖呢?

看清了现实的刘玉尺,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傲气,只是一时间琢磨不透永宁伯心中所想,才会一如当初那般沉默寡言,不敢轻易表露心迹。

…………

此刻,刘玉尺再一次躬身行礼,道:“刘玉尺感念爵爷恩德,早已铭记于心,今生即使涌泉相报,亦有所不及。

只不过自受抚以来,玉尺未建寸功,怎敢就受爵爷恩赏,我是心中有愧,才婉言谢绝,非是对爵爷不敬,还请永宁伯明鉴秋毫。”

见刘玉尺如此这般上道,永宁伯也不再敲打他,笑着对他说道:“好说,一切好说。玉尺,你且先坐好,我有话同你讲哩。”

刘玉尺再次躬身行礼后,才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重新坐好。

“玉尺,本伯想烦请你替我走一遭,不知你可愿往啊?”

刘玉尺神情一愣,忙接言道:“玉尺愿往!”

“哈哈哈……”

永宁伯张诚一阵爽朗的大笑,问他:“你不问去往哪里,要做些什么,就敢答应?”

刘玉尺机会到来,忙站起身抱拳行礼,信誓旦旦地回道:“为爵爷赴汤蹈火,以报知遇之恩,刘玉尺在所不辞!”

“好。”

永宁伯大赞了一声,又挥着手对他笑道:“你已是我的心腹,无须如此多礼。快些坐下说话吧。”

刘玉尺一听永宁伯对他说出“心腹”二字,不由心中一惊,暗道:“完啦。我落入永宁伯的罄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48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