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六章:此言究竟何意?

书名: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3

姜名武在崇祯十一年的勤王之战中,曾与时任骑兵千总的张诚并肩战奴,而张诚也正是在那一战中得到时任宣大总督卢象升的赏识提携,才逐渐在大明军中崭露头角,进而得到内阁杨嗣昌、宣府巡抚陈新甲的欣赏,甚至连崇祯皇帝都对他十分关注,也由此打开了张诚的进步之阶梯,才有今日成就。

这一切姜名武也都是看在眼中,其实在崇祯十一年并肩战奴时,他对于张诚也是十分欣赏,只不过归建后彼此间联络少了而已,张诚大婚之时他也是亲往祝贺,生子喜宴也是派人送上一份厚礼,正是因为有这番情谊,在张诚的勇毅军进入山西清剿奸商过程中,姜名武也是鼎力支持。

而更为重要的还是李辅明的到来,对于姜名武的刺激那可是十分巨大!

试想一下,又有哪一个副将不想成为一镇总兵官呢?

姜名武自然也不是例外之人,他也想成为一镇总兵官,坐守一方,晋职封爵,光耀祖宗门楣,福荫后世子孙。

原本这些在他心中都还只是一个想法,直到被贬职的前总兵李辅明再临太原,重新坐上了山西总兵官之位,他才认识到永宁伯张诚的真正价值。

作为宣大的一员副将,辽东战场上的那些事儿又怎能瞒得过他的眼呢?

更何况他可是亲眼看着永宁伯在宣大三镇,一举擒捉那么多的将官和豪商,而且还说杀就杀,事后完全跟没事人一样,朝廷上对他的处理也就是个降职罚俸。

至此,姜名武心中再无一丝疑虑,他主动联系上永宁伯张诚,只提出了一个请求——率部下将士追随永宁伯的脚步,前往豫省剿贼!

张诚对此自是欣然同意,他自知统站工作的重要性,自打来到这个平行世界后,一直秉持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个基本原则,哪怕是暂时的团结也是要的,所以永宁伯立刻上书朝廷征调姜名武所部官军,随同他一起援剿河南。

当然了,至于姜名武最后能不能真正成为自己阵营中的一员,那就要看张诚自己的手腕,以及姜名武自己的眼光与眼界啦。

…………

此刻,姜名武亲见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李辅明都对永宁伯奉若神明一般,甘心充当其马前卒子,他也是瞬间顿悟:自己也得抱上永宁伯这条大粗腿,才能富贵相伴啊!

只见姜名武忽地从座位上站起身,走到中间单膝跪地俯身便拜道:“姜名武及部下三千将士,今即自请追随永宁伯入豫剿贼,自当尊奉永宁伯一人号令,甘愿听从永宁伯调度驱策,阵前杀贼,绝无二言!”

面对王朴、李辅明、姜名武等三人的连番表态,张诚面上并无什么特别的表情,毕竟这一切早在意料之中。

他们既能自请追随勇毅军出宣大驻地,入豫剿贼,便是早已在心中作出了这般决定,此刻在勇毅军众将面前说出来,无非是进一步当众表明心迹罢了。

不过,王朴与李辅明二人已是完全在张诚的掌中,就连他们标营里也已经完全被张诚所把持,且不说中下级军官尽是勇毅军中优秀战士选任,就连他们吃的、用的,甚至饷银都是由勇毅军统一供给。

此种情形之下,大同、山西两镇总兵的标营是万难脱离出勇毅军体系之外,不过王朴、李辅明两人对于张诚来讲,还是有大用处的……

正所谓“功高震主”,而且大明崇祯皇帝和朝廷上的那帮文臣也断不会允许天下强兵,都归于张诚一人的麾下,这一点张诚心里也是十分的清楚明白。

所以,他才会极力拉拢王朴与李辅明二人,同时又尽心尽力地扶持他们的势力,其目的无非就是想要通过他们两人来代替自己,掌控大同、山西两镇军事,进而将宣大三镇统一在自己的掌握之下。

这就好比后世的股票代持一般,王朴与李辅明二人只不过是摆上台面的持股人罢了,而骨子里就连他们两人都是打工族,若哪一天张诚不想用他们了,随时可以用别人取而代之。

换句话来讲,到时候就算不能取而代之,无论谁人顶替了他们的位置,标营这一支全镇最强武装力量,也会完全掌握在张诚的手中,再加上他坐镇宣府的军力支撑,外人也一样翻不过盘去。

而且,崇祯皇帝和朝廷上的大臣们对此,似乎也并不是十分反对,甚至还很乐见其成!

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官职”与“爵位”实乃朝廷名器,就如王朴、李辅明等人的官职乃朝廷授予,而非是他张诚所授,所以就算王朴、李辅明等人今日与张诚走动频繁,那又如何呢?

有朝一日,朝廷拿住一个由头,解去了张诚的官职,反而变相提拔王朴、李辅明二人,他们还不是趋之若鹜般乐享其成?

在崇祯皇帝和朝臣们看来,永宁伯张诚现在就等同于在为朝廷培养大将之才,将来还不是为大明皇帝和朝廷所用……

双方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有自己的现实需求,暂时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达成了一个危险的平衡,不到最后时刻,还真不好说谁才是胜出者!

…………

此刻,繁塔寺偏殿内寂静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永宁伯张诚一人身上,等候着他的表态。

“姜将军快些起身。”

永宁伯张诚面色和善地接着说道:“尔既能自请入豫剿贼,足见忠君报国之心切切,此乃朝廷之幸,皇上之幸,本伯亦万分欣慰!”

张诚说到这里时,神情略显激动地抱拳朝着北方京城的方向拱手示意……

姜名武本已遵从永宁伯之言刚刚站起身来,可听了适才所言,心中不由咯噔一下,顿觉不妙的他连忙再次单膝跪地,态度十分诚恳地又再拜道:“永宁伯在上,姜名武今日对天起誓,我姜名武自今日起,独奉永宁伯号令,不言刀山火海,不计生死荣辱,任凭永宁伯驱策调用,绝无二言。”

“姜名武,你我皆受皇恩之人,自当受命于朝廷兵部,听凭当今皇上的差遣。”

永宁伯张诚语气略显冰冷地追问他道:“今日你竟敢言,只听命于本伯,此言究竟何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8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