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三章:陈新甲的罪责

书名:织明 作者:蜗牛非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3

因心中一直牵挂和琢磨着“议款泄密”之事,崇祯皇帝始终是六神无主的状态,即使在批阅奏疏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就连内阁首辅周延儒请求进宫面奏事宜,也被他以御体不适给一口回绝了。

唯独在兵部尚书陈新甲请求入宫面奏事宜的时候,他略显犹豫了一阵,不过权衡再三之后,崇祯皇帝还是选择了拒不召见。

崇祯皇帝其实在内心里是十分想要召见陈新甲,但为了自己的“英主”之名,他不敢在这种敏感时刻召见陈新甲,以免给言官御史们留下话柄。

怀着万分忐忑的心情,久久无眠,直到四更过后,才勉强睡了一会儿,便又在睡梦之中惊醒,梦境中百官弹劾的奏本吓得他一身冷汗……

至此,便再也没有了丝毫睡意,就这样瞪着眼睛熬到了天明!

…………

但世事往往都“事与愿违”!

这就好比“你越害怕什么,往往就越会发生什么”一样!

一切皆如崇祯皇帝反复猜想的那样,他越是担心什么,就越是发生什么,似乎连老天爷都在与他作对一般。

第二天,一大清早,乾清宫的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中,就已经有三封是言官们弹劾陈新甲的奏疏。

“试探……他们是在试探朕嚒?”

“否则,怎么会仅仅有三封弹章呢!”

尽管这些奏疏都是攻讦陈新甲的,可其中也提及了往辽东跑腿的马绍愉,言其是受了陈新甲的指使,而陈新甲则是“议款卖国”的主谋之人。

但崇祯皇帝的心里却深知,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出自他的首肯,这一点恐怕那些朝中大佬们也必然猜测得到,所以他的前胸和脊背总是不住冒出一股股冷汗。

他生怕言官们最后会将弹劾的矛头指向自己!

玄武门楼上传来了五更的钟声,崇祯皇帝在宫女和内监的服侍下换上常朝冠服,他先来到乾清宫丹墀上虔敬拜天,默默祝祷,然后才乘起御辇去左顺门上朝。

此刻,他已能够断定必然是由陈新甲那里泄露了这个天大的机密,所以对陈新甲行事不密十分恼恨。

在朝堂之上,崇祯皇帝一则忍不住胸中的那一股怒火,二则也希望使言官们认为他与陈新甲议款之事毫无干系。

所以,当常朝进行到一半时候,他忽地面色一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严词苛责陈新甲身为兵部尚书,而对河南剿贼事调度不力,致使朱仙镇溃败,丧师惨重,至今不能驱退闯逆,以解朝廷之忧。

陈新甲全身战栗地俯伏在地上,既不敢抬头,又不敢出言辩解分毫。

起初,陈新甲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皇上因何会忽然拿开封的事这样严加苛责。

但随即便恍然大悟:一定是皇上变卦,欲将“议款”事归罪到他一个人的头上!

想明白了此中因由的陈新甲,浑身直冒冷汗,也愈发战栗得厉害,全身俯伏于地的他抖如筛糠,耳朵里更是“嗡嗡”作响,完全不敢再出一丁点的声响,更别提回话了。

平日思维敏捷,又口齿伶俐的他,此刻只在心中对自己暗暗说着:“天要塌了,大祸临头……大祸临头啊!”

不过,陈新甲在心中仍有一丝希望:他想着自己是奉了皇上密旨“议款”,虽有行事不密之责,可皇上总会设法转圜,毕竟还要靠自己来办事的嘛……

朝堂上,崇祯皇帝这边才严词苛责过陈新甲,忽然又对着刑部尚书张忻问道:“罪官杨文岳剿贼不力,屡战屡败,空耗国帑,损兵折将无数。你们刑部是怎么议罪的?”

刑部尚书张忻闻言不由心中一慌,赶忙跪下回奏道:“杨文岳虽屡败于流寇,人马损失惨重,可河南正是用人之际,他麾下虎大威等将也是颇为能战,刑部依据国法,判‘递解进京,再行议罪’。”

崇祯皇帝听后大怒,猛地将御案一拍,喝问:“胡闹!像他这样的罪官,贪生怕死,临敌不能为国效命,竟然惊慌逃窜,致使朱仙镇数十万大军瓦解,为什么还要‘递解进京’?为什么不立时处决?”

张忻也被这突如其来严责弄得莫名其妙,要知道给杨文岳定下“戴罪自赎”的可是坐在上面的崇祯皇帝本人,可怎么就突然翻脸不认了呢?

不过,崇祯皇帝可以不认自己以前说过的话,可他张忻却不敢在朝堂之上为此而进行任何的辩解。

这就是皇权的任性!

它可以肆无忌惮的任性,而你则必须为他的任性买单……

跪伏于地上的张忻也显出了惊慌失措之色,他连忙叩头回奏:“臣部量刑偏轻,死罪死罪。今当遵旨将杨文岳改判为‘立决’。”

崇祯皇帝明显是余怒未息,他圆睁双目,扫视着朝堂上的一众文武官员,本来还不打算理会那些弹劾陈新甲的言官,可一时激动起来,竟然不能忍耐。

只见他的目光转向了那几个御史和给事中,抬手指着他们怒喝道:“你们这班人,专门听信坊间谣传,然后就写出奏本,危言耸听,尽是一帮哗众取宠,沽名钓誉之徒。

朝中大事,全都败在你们这帮言官身上,如果再像这样徒事攻讦,朝廷还有什么威望?还能办成什么事情?”

他声色俱厉地不断用拳头捶着御案,口中狠狠怒斥着那些御史和给事中。

他们则一个个都被吓得跪伏在了地上,全都面如土色,不敢抬头,生怕此刻再触犯龙颜,真就惹得一身剐来可不划算。

崇祯皇帝就这么发了一阵莫名其妙的脾气,也不再问朝臣们是否还有事奏来,便即起身退朝而去……

…………

回到乾清宫的崇祯皇帝略显颓废地靠在御座上,他自以为刚才在朝堂上发了一通脾气,那些言官、给事中们被自己一顿怒骂后,大概没人敢再提及“与奴议款”一事了。

他想着只要朝臣不再攻讦弹劾陈新甲,朝议得以缓和,那么对“建奴议款”之事,也可以延缓办理。

可是他也怕这一次风波不会轻易平息,仰望藻井,自言自语道:“倘若款事不成,虏兵再次入塞,都是你陈新甲的罪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09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