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四章 火船自走陆上行舟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大明北面的疆域着实太大了。

奴儿干都司那就是方圆上万里。

如果再彻底荡平瓦剌部并拿下瓦剌部北面一直到西伯利亚汗国的地盘,那就是两三万里方圆。

这么大的疆域,那不可能光靠着水师舰船绕着海岸线转圈来镇守,中间那肯定也要修筑卫城镇守。

他们也不可能放着中间两三万里的资源不要,到时候他们肯定要是要派人去开采矿藏乃至木材等资源的。

问题,这中间动不动就是上万里的距离,怎么转运人马和粮草辎重呢?

这会儿陆上转运用的大多是马车,马车一天最多也就能跑一百多里,一万多里就得跑一百余天,两万多里就要跑两百多天,打个来回就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这么转运明显不行。

可以说,超过万里的距离用马车转运就不大现实了。

那么,怎么办呢?

小朱常洵的问题让万历猛然间想起一个东西,那就是火车和铁路。

如果能把火车研制出来,然后利用铁路纵贯北面硕大的疆域,那转运人马和粮草辎重就方便了。

大明北面硕大的疆域的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那也相当的丰富,如果能把铁路修通,转运矿产乃至木材也方便了。

火车和铁路可以说至关重要,对于陆上疆域越来越辽阔的大明来说,其重要性那就跟蒸汽轮船差不多。

这么重要的东西,得赶紧研制出来才行。

宋应星正好还有空,交给这小家伙来研制应该没什么问题。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长庚,蒸汽轮船的原理你完全明白了吧?”

那个其实很简单,还没织布机复杂呢。

这等于是在考校,他也不用谦虚。

宋应星很是干脆的点头道:“微臣都弄明白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提点道:“你想想,水中的火船能自走,陆上能不能行舟呢?”

陆上行舟?

宋应星闻言,不由双眼放光。

如果把飞梭船开陆上来会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因为按以往的惯性思维,船那就是在水里走的,谁会想着把船开陆上来。

他细细想了想,又有些无奈的叹息道:“万岁爷,陆上行舟怕是不行。

因为锅炉加上蒸汽机最少上千斤,锅炉里面再加上水那就是几千斤了,如果再算上煤和船体本身的重量,那就是上万斤了,如果再带上人马和粮草辎重,那最少是几万斤。

这么重,那轮子肯定得全换成百炼钢的才能承受得住,问题,轮子承受得住这么重的东西,地面承受不住这么重的东西啊。

马车拉几千斤的东西那轮子都会陷进地里动不了,更何况飞梭船本身就带有几千斤重的蒸汽机和锅炉。

百炼钢的轮子一上路那就会陷进地里,除非我们修筑铁板路,也就是把路上都铺满厚铁板。

万岁爷,如果要承重数万斤以上,那铁板最少得两寸厚啊,那一块丈许方圆的估计就有几千斤上万斤。

而一里是一百五十丈,我们要修这种铁板路那最少也得修个十丈宽,这么算起来,一里就得上千万斤的铁。

万岁爷,我们不可能拿这么多的铁来修路吧?

而且,我们现在一火熟铁的产量一天也修不了几里。”

你真是个天才。

铁板路你都能想到!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继续提点道:“长庚,我们不用把地上铺满两寸的铁板。

我们只需把铁轮子下面铺上铁轨道就行了,铁轨道你知道吧?

避暑山庄那边锻造五百斤和一千斤炮管的作坊你还记得吗,那钢梁就相当于铁轨道,只不过上面的小车是用人力拉动的。”

哦,我明白了!

宋应星闻言,那又忍不住双眼放光道:“万岁爷英明,那钢梁一丈长也就千来斤,一里长也就需要十五万斤,两根也只需三十万斤。

如果用一火熟铁铸造那种铁轨,我们一天产的一火熟铁那最少能铺上百里的铁路,这办法的确可行。”

其实,铁轨没那么粗。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你看到的钢梁是悬空的,下面没有东西垫着,所以得铸那么粗,要不然就会被压弯。

我们铺铁轨是铺在地上的,下面有东西垫着,根本就不用铸那么粗,一半粗都不用。”

有道理啊!

宋应星闻言,不由得兴奋道:“万岁爷,您的意思,我们一里路大致铺上十万斤重的铁轨就行了?”

这个朕可没去称过。

万历缓缓点头道:“应该差不多够了。”

那这铁路完全可以修建啊。

宋应星闻言,激动的搓手道:“这样一来我们一天产的一火熟铁就能修筑几百里铁路了,一年就是上十万里啊。

这铁路修起来,陆上行舟一天最少上千里,两三万里也就是二三十天就到了,太方便了。”

那当然。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取来纸和笔,边画边细细解释道:“这铁轨我们不能直接铺地上,为了固定,我们要把铁轨铺木方上。

这木方就不用埋地里了,只要埋碎石中间就行了,这样也方便更换木方。

还有,这轮子我们得做成一边凸出来的,而且,两侧轮子凸出的一边都要朝内侧,这样内侧卡在两根铁轨之间,上面的火车就不会跑出铁轨范围了。

这上面的火车也不是如同飞梭船和威远战舰一般,就做成一个整体的,我们可以做成一节一节的,前面这一节带蒸汽机和锅炉,后面再带个十来节的车厢,拉人拉货都可以。”

他就是按照印象中的铁路和火车画的,虽然画的不是很好,但意思却是表达清楚了。

宋应星看着画出来的草图,不由双眼放光,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微臣明白了。”

你明白了就好。

万历放下笔,郑重道:“这铁轨和火车就交给你来研制,我们明天就去避暑山庄,开始研制铁轨和火车。”

好啊,太好了!

宋应星兴奋的,那都差点手舞足蹈了。

小朱常洵却是有些懵懵的,他有点听不懂啊。

万历见状,也没有解释。

这东西不懂的人解释起来还是不懂,看了实物那就懂了。

他从来是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辰时许,他真带着宋应星还有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来到了避暑山庄。

当天下午未时许,他就邀永年伯王伟一起来到了避暑山庄最大的铸造作坊里。

宋应星钻研东西那也积极得很,这会儿他都把铁轨图纸给画好了。

万历直接把图纸递给永年伯王伟,随即问道:“国丈,你看这种尺寸的铁轨能铸多长。”

永年伯王伟接过图纸细细一看,随即估摸道:“这种粗细的铁轨估计一丈就有三百斤左右。

沙田铸这么重的物件已经是极限了,如果还要铸更长,那就得做黏土模。

万岁爷,这东西要得多吗,如果要得不多,那就做几个黏土模,铸两丈乃至三丈长都没问题。

如果要得多就不行了,这么长的物件,造黏土模也挺费时间的。”

这个还得考虑人抬不抬得动呢,这年头在野外铺设铁轨还得靠人抬,一丈三百斤,四个壮汉前后抬着正好,再长再重那就不好抬了。

万历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微微点头道:“那就铸一丈长一根吧,每根头尾留孔,方便用厚铁片连接。

国丈,你还得专门建个大点的铸造作坊来铸铁轨才行,我们需要的量很大,一天最少得上万根。”

啊?

您知道上万根是多少一火熟铁吗?

永年伯王伟闻言,小心道:“万岁爷,一万根就是三百万斤左右的一火熟铁啊,光是蜈蚣船,那都得六十艘才能拉过来。

而且,铸造是需要时间冷却的,你说一天铸一万根以上,那我们的沙田里就得能同时埋下这么多才行。

如果再加上熔炉和浇灌铁水的通道,那这作坊恐怕得建几百丈方圆。

万岁爷,避暑山庄里没有这么大的空地了啊。”

这还不算什么呢,造车头和车厢的作坊更占地方。

万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就在避暑山庄南面再圈一块十里方圆的地吧。

这铸造铁轨的作坊还只是一部分,我们还要造更大的东西,至于那作坊建多大,你跟长庚商议。”

啊?

还要造更大的东西!

永年伯王伟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这什么铁轨一天就要耗三百万斤的铁啊,更大的东西,那得多少铁一天啊?

如果再加上人工,那又得耗费多少钱啊?

还好,大明现在不缺铁也不缺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