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零一章 老阴逼差点嗝屁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万历竟然突然下旨,擢山东巡抚杨俊民总督陕西三边,专责平定哱拜之乱!

什么哱拜之乱?

申时行收到圣旨那都傻眼了。

蒲州三大豪族为了打万历个措手不及,专门把西北的急报都给卡住了。

这会儿朝廷压根就没收到宁夏副总兵哱拜和前锋营参将刘东旸叛乱的消息。

申时行自然是莫名其妙。

不过,这会儿他已经不敢摆明了违抗万历的旨意了。

万历都下旨了,那肯定是有哱拜之乱。

而且,杨俊民去平叛对他来说貌似也是好事。

这家伙就没什么真本事,纯靠家里关系扶上去的,让这家伙去平叛也好,最好被叛军干死!

杨俊民收到圣旨和内阁八百里加急传来的公文,那也傻眼了。

他着实没想到,小皇帝会派他去平叛。

这下怎么办?

他只能赶紧动身回蒲州去向亲家公王崇古请教了。

蒲州古称蒲坂,其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很多古籍上就有记载,舜都蒲坂也。

至于蒲州的历史为什么这么悠久,其实就是因为河东盐池。

古时整个中原食盐大多出自河东盐池。

河东盐池就在蒲州旁边的解州,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身首被“解”之地就是解州,故河东盐池也被称为“解池”。

至于为什么河东盐池在解州而蒲州因河东盐池而闻名,那是因为交通原因。

蒲州和解州都处在一个大盆地之中,三面环山,一面是黄河。

河东盐池之盐要翻山越岭转运出去很麻烦,自从有了舟楫之后,走水路那是最佳选择。

所以,黄河岸边的蒲州就成了池盐的主要中转地,风陵渡就在蒲州南面几十里,古时为了方便将池盐转运到长安还专门修建了有名的浮桥蒲津桥。

正是因为这里是池盐的主要中转地,商业发达,所以蒲州自古多商贾。

蒲州王氏那就是靠河东盐场起家,他们起家之后与张氏和杨氏联姻,张氏又顺势霸占了长芦盐场的生意,杨博和王崇古又凭借权势霸占了北虏的生意,自此,蒲州三大豪族便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若论蒲州三大豪族的起源,那还是要归功于蒲州王氏。

他们若不是霸占了河东盐场的生意,谋取了巨额的利益,那就不可能有后面的蒲州三大豪族了。

至于八大皇商里面两个姓王的,那跟蒲州王氏肯定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八大皇商明面上主营的就是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的生意。

历史上,天启到崇祯年间,蒲州三大豪族的接班人韩爌还在掌权呢,他们自然不可能将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的生意让与外人。

所以,八大皇商跟蒲州三大豪族是亲族关系,这点毋庸置疑。

蒲州王氏可以说是蒲州三大豪族的源头,也是八大皇商的源头。

这会儿的蒲州王氏可谓如日中天,王家大院几乎占了蒲州城西半城之地,那密密麻麻的大小院落简直数都数不清楚,里面的丫鬟、仆役、家丁、护院最少也有数千之多。

如果没来过王家大院,那真不知道什么叫有钱。

十一月中旬,风陵渡以南的河面正要结冰之时,杨俊民终于赶了回来。

他赶回蒲州城的时候正是午时许,但因为大雪纷飞,天色昏暗,那就跟傍晚时分差不多,隔个几丈远那就看不清人了。

这时候的蒲州城都已经是白茫茫一片,王家大院那就如同豆腐作坊里的豆腐块一样密密麻麻,看着都让人眼晕。

或许,这也正是弥勒教余孽能刺杀张四维却栽在王崇古手里的原因。

王家大院太大了,没来过的人别说是在这么大的院落里找到王崇古了,走进去那都会迷路啊。

杨俊民自然不会迷路,他坐马车里便有人将他送到王崇古所在的院落。

这时王崇古正在硕大的膳房中用膳呢。

他半躺在金丝楠木雕琢出来的躺椅上,身上还盖着一块硕大的貂皮毯子,那跟前的大圆桌上山珍海味足足摆了数十样,服侍他吃饭的俏丽丫鬟都有十多个。

那大圆桌底下和四周的角落都不知道摆了多少个香炭暖炉,整个膳房那是暖融融的,好不舒服。

但是,王崇古此时并没有什么胃口。

他已经七老八十了,再俏丽的丫鬟他也有心无力了。

满桌的山珍海味他就没吃几口,这会儿他正满脸落寞的盯着玻璃窗外出神呢。

唉,老了,什么都干不了了,纵有万贯家财,纵有豪宅美婢,那也无福消受了啊。

杨俊民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院子里时他那脸上才露出一丝难得的欣慰之色。

张四维死了,此子现在就是他们蒲州三大豪族的希望所在了。

他当初把女儿嫁给此子就好了,杨俊卿那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

须臾,杨俊民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亲家公安好。”

王崇古满脸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抬手道:“伯章,来,过来坐,你还没吃饭吧,正好,陪我一起吃点。”

杨俊民这会儿也没心情吃东西啊。

他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的,所以并没有派人提前传讯给王崇古。

这会儿冰天雪地的,八百里加急还没他坐船快呢,所以,王崇古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都不知道怎么跟王崇古说。

这小皇帝真是让人无语啊。

他恭敬的在王崇古身边坐下来,让丫鬟倒了两杯酒,随即举杯道:“亲家公可还能喝点。”

王崇古微微笑道:“这酒喝一点还是没事的。”

他拿起酒杯和杨俊民碰了一下,随即细细的抿了一口,又让丫鬟给夹了口菜,貌似还吃得津津有味了。

杨俊民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这才咬牙道:“亲家公,小皇帝下旨命我总督陕西三边,专责平定哱拜之乱,这可如何是好?”

“噗”的一声,王崇古把刚吃进去的菜都喷出来了。

这一下差点没把他噎死。

小皇帝竟然这么乱来一气!

这一连串的阴谋其实就是王崇古这个老阴逼设计的。

他原本以为,让三十余万北虏牵扯住辽东镇、宣府镇和大同镇这三大边镇的边军,然后把哱拜叛乱的消息卡一卡,让叛军借机发展壮大,这样一来,小皇帝就不得不派京营乃至禁军去平叛了。

如果小皇帝派京营甚或是禁军去平叛,那他真会让多伦土默特部,委兀慎部,河套鄂尔多斯诸部,乃至土默特本部派大批人马去截粮道。

到时候京营真会饿死乃至冻死在半路上!

小皇帝现在就凭借京营这点人马张狂呢。

这小子甚至还有可能跟上次古北口一样,带着京营和禁军、锦衣卫精锐御驾亲征。

如果真是这样,土木堡之变就要重演了。

小皇帝被北虏捏手里甚或直接宰了,他们就能立不到一岁的皇长子朱常洛为新皇帝了。

李太后那个蠢女人肯定会跟他们合作,到时候整个朝堂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谁知道,小皇帝不但不派京营去平叛,还让杨俊民去平叛!

这一下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了。

王崇古这个老阴逼都差点被万历这一顿乱拳打得当场嗝屁了。

他在几个丫鬟的轻抚下喘息了好一阵,这才缓过气来,冷冷的道:“都出去,把门关好,站远点。”

十几个丫鬟闻言,连忙疾步走了出去。

他又皱眉沉思了一阵,这才幽幽叹息道:“你不去恐怕还不行。”

杨俊民满脸凝重的点头道:“小皇帝这是摆明了想收拾我了,我若是不去小皇帝估计立马就会下旨将我革职查办。”

小皇帝这乱拳出得着实让人措手不及。

王崇古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又忍不住幽幽叹息道:“这么好的机会,可惜了。”

你别老叹气啊。

杨俊民小心的问道:“我去了该怎么办呢?”

王崇古皱眉琢磨道:“你去了不说平叛,最少得守住固原镇才行,不然,固原镇一旦失守,整个陕西都有可能被叛军拿下。

那时候你就不是革职查办这么简单了,小皇帝以此为借口斩了你都有可能。

所以,你必须先调集人马守住固原镇,然后拖。

你就说叛军势大,请求朝廷增援,援军不到,你就不剿。

我们先看看小皇帝会怎么办。”

小皇帝还能怎么办?

杨俊民满脸忧心道:“他会将我革职查办啊。”

王崇古皱眉道:“你先拖一拖,看小皇帝会不会派军来援,甚或是御驾亲征。

只要能拖到小皇帝派出援军,我们就赢了。

如果实在拖不下去了,你就假意挥军猛攻,然后让火落赤和内套的鄂尔多斯诸部假意支援哱拜。

这样你们就能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宁夏镇,荡平叛军了,虽说这次宁夏镇这步棋我们算是浪费了,能给你捞取如此大的功绩也算是不错了。

到时候看小皇帝怎么办。”

他们的功绩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杨博、王崇古、方逢时、吴兑、郑洛的功绩可以说都来自宣大。

北虏跟他们配合啊。

以前就是北虏先冲进宣大,猛抢一通。

然后他们假意率军去驱除。

北虏闻风撤退,他们则把躲起来的边关军民骗出来杀良冒功!

每次交上几百上千颗首级那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他们这么干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边关军民是怕北虏,但怕他们更甚。

北虏来了最多把他们掳掠到关外去当奴隶。

他们来了,杀良冒功,杀入灭口,全杀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