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太热头皮痒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吕宋很热。

这都九月底了,这里竟然还热得很。

而且这会儿还天天下雨。

如果走外面突然遇着大雨,淋湿的头发黏头皮上,那头上就会如同长了虱子一般,出奇的痒。

这天未时许,万历原本是打算带着小朱常洵下船去看看守备营将士搭建粮仓的。

谁知道,他们刚准备动身,天色突然间就变暗了,紧接着,天空就是一阵电闪雷鸣,那豆大的雨点也开始噼里啪啦往下掉了。

万历看着窗外稀里哗啦的大雨,那都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天气搞开发太麻烦了,守备营将士可别淋出病来了。

他怀里的小朱常洵也不由得微微叹息道:“唉,这下又不能出去玩了,父皇,这里怎么这么多的雨啊?”

这里多雨还不是太大的问题。

关键这边天气太热了。

现在他们都要派上百艘飞梭船从辽东那边转运冰块才能勉强保证这一艘威远战舰控制住温度!

这还是吕宋岛呢,再往南,麻六甲、蓬莱岛那都不知道会热成什么样子。

原本他还想去麻六甲看看,然后再去蓬莱岛和方丈岛转一圈。

但这温度着实把他给吓到了,这会儿他还真不敢去。

这边白天都有三十度以上,麻六甲和蓬莱岛白天最少三十四五度。

那种气温下,他估计勉强能受得了,小朱常洵肯定受不了,一旦冰块用完了,那非热出毛病来不可。

这边都距离辽东都司七八千里了,麻六甲那边距辽东都司最少有一万两千多里,这么远的距离运送冰块就有点不现实了,光是在南洋这炎热的天气里跑个几千里,一船冰那都不知道要融掉多少。

所以,他一直在这里等着。

他是在等降温,也是在等徐光启、王象晋和李之藻等人,还有,美洲那边的战报都还没传过来呢。

大明现在的疆域着实太大了,管起来是真的麻烦啊。

万历看了看桌上的地图,忍不住微微叹息道:“洵儿,当皇帝不容易啊,你别老想着玩。

大明硕大的江山交你手里你就没得玩了,你得早点适应这种没得玩的日子。”

这当皇帝着实不容易,特别是大明的皇帝,现在大明的疆域实在是太大了。

小朱常洵闻言,也不由得低下头盯着大明硕大的疆域看起来。

这时候,一个金吾卫突然从一层疾步而上,拱手躬身道:“报,万岁爷,徐大人、王大人和李大人到了。”

徐光启、王象晋和李之藻终于到了。

万历闻言,毫不犹豫道:“宣。”

很快,徐光启、王象晋和李之藻便联袂而来。

三人貌似还淋了点雨,那头发都黏一起了,那官袍也有点湿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关切道:“来人,取干毛巾来,子先、子进、振之,你们先擦擦,这里面可比外面冷多了,别着凉了。”

三人连连谢恩,随即接过干毛巾擦起来。

万历见他们擦的差不多了,这才问道:“振之,你也来过这边几回了,这边要什么时候才会降温你知道吗?”

呃,降温?

李之藻回想了一下,随即小心道:“万岁爷,这已经算是降温了,七八月份的时候这里更热,如果要等到不太热,那最少得十一月乃至十二月。”

啊?

这意思最少还得等两个多月?

万历闻言,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徐光启却是兴致勃勃道:“万岁爷,这天气好啊,太适合种植水稻了。

微臣早就听闻琼州府那边的水稻一年能种三季了,这边看样子更没问题,这边雨水也足得很啊。”

这天热和下雨到你这竟然都变成好事了!

王象晋竟然也跟着连连点头道:“是啊,万岁爷,很多瓜果蔬菜也喜热喜雨,这边怕是能一年四季种个不停。”

这种痴迷于道的人好像再恶劣的天气都不在乎。

行吧,你们喜欢这里的天气就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奴儿干都司那边怎么样了,三江平原适合种些什么你们都试过了没?”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微臣试过了,那边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都没问题,而且那边地肥得很,再加上肥料充足,产量那是比松嫩平原还要高。”

王象晋也连连点头道:“微臣也试过了,那边种黄瓜、萝卜、番茄、辣椒、茄子等都没问题,还有大白菜、土豆和红薯那产量更是高的惊人。”

那就好。

奴儿干都司的开发是没问题了,只需拉人过去就行了。

万历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那你们就在这边试种水稻和瓜果蔬菜吧。

蓬莱岛和方丈岛你们先别考虑了,蓬莱岛那更热,方丈岛太远,都不大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和瓜果蔬菜。

你们就全力开发吕宋岛,朕已经命人大致去丈量过了,从马尼拉到达古潘这一片大平原最少有三亿亩地。

我们只要能把这三亿多亩地开发起来,这里就能变成整个南洋的大粮仓了,到时候我们就不用考虑从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转运粮食的问题了。”

这里又是三亿多亩地!

徐光启和王象晋闻言,那都不由得双眼放光,连连点头。

这边开发起来其实没这么容易。

万历想了想,随即细细解释道:“这里的天气的确适合种植水稻和瓜果蔬菜,一年四季不停的种估计都没问题。

问题就是,这么种会让地里的肥力越来越低,种出来的东西产量那肯定也会越来越低。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考虑大量施肥才行,奴儿干都司那边生产的肥料就不要想了,路途太远,运过来的成本比产出的粮食价值都高。

我们只能在这边想办法造肥料,鱼骨粉的问题不用考虑了,朕已经命渔船在这附近试过了。

这附近海域的鱼很多,一天捞个几百万斤乃至上千万斤都没有问题。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边并没有大片沼泽,没有足够的淤泥,我们能大批量的造肥料吗?”

这个其实问题不大。

王象晋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其实海里的淤泥也能造肥料,而且,海里的淤泥比沼泽里的淤泥和河里的淤泥都要肥。”

海里的淤泥都能造肥料?

万历闻言,不由诧异道:“海水不是咸的吗,海里的淤泥那肯定带有很多盐啊,这海里的淤泥造的肥料施多了不会让田地变成盐碱地吗?”

这个自然是有法子的。

王象晋细细解释道:“万岁爷,这海里的淤泥其实可以洗掉里面大部分的盐水。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大河边挖个巨坑,以闸门控制河水灌溉,用灌溉法来洗盐水。

我们可以将海里挖来的淤泥直接倒巨坑里,然后放大量河水进去冲洗浸泡一天左右,让盐水和淤泥分离开来,然后另一边的闸门打开,将水放出去。

如此洗上三四次,海里的淤泥就没多少盐水了,用来造肥料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问题就是海里的淤泥不好挖,民间如果不是正好海边河口有淤泥滩那一般都不会用这法子造肥。”

这海里挖淤泥着实有点麻烦。

不过问题不大。

万历闻言,琢磨道:“这边海里的淤泥倒是不难挖。

朕已经命人去测量过了,这海湾里很多地方深度都只有三丈多,我们专门挖泥的机器如果装在飞梭船上,就可以用蒸汽带动挖淤泥了。”

这法子好啊。

王象晋闻言,不由满脸兴奋的点头道:“万岁爷英明,这样我们就不用愁肥料的问题了。”

宋应星闻言,那更是双眼放光,跃跃欲试。

万历见状,干脆道:“长庚,还是你来帮子进吧,挖泥的船、造肥料的作坊,还有洗盐的池子都由你来负责。

你最好把造肥料的作坊就建在洗盐的池子旁边,这样只要装上一个挖淤泥的机器伸洗盐的池子里就能不断的造肥料了。”

宋应星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