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六百一十四章 远东风云将起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

水师舰船,终于归来。

这会儿会试和殿试都结束了。

虽然这一次又没什么青史留名的名臣,但大明官场换上这一拨新科进士之后着实是焕然一新,朝堂之上那也不再乱七八糟乌烟瘴气了。

大明内部稳固,那就要考虑对外扩张了。

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对外扩张的时代,大航海时代说白了就是驾着坚船利炮到处扩张。

欧陆殖民强盗实力都不如大明,但他们都在疯狂扩张,疯狂殖民,疯狂抢夺资源。

大明如果讲客气,那终将被劫掠无尽资源发展起来的欧陆殖民强盗踩在脚下欺凌。

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欧陆殖民强盗都欺到家门口来了,大明再讲客气,那人家就要破门入户冲到家里来抢了。

万历自然不会再讲客气了,他就等着水师舰队回来了。

这一次不但俞咨皋和李国助率舰队回来了,好久不曾归京的李元盛都率舰队回来了。

大明内海那是舰船云集,海河口方圆上百里那都是密密麻麻的舰船。

这天下午未时许,数十艘飞梭船便自护城河疾驰而入,来到皇城太液池中。

邓子龙、俞咨皋、李元盛、李国助等水师将领和李之藻很快就上了岸,疾步往皇宫而来。

这时候万历也没去慈宁宫琢磨什么机器,他早已带着小朱常洵、宋应星和戚继光一起在乾清宫的军机殿中等着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忍不住问道:“良甫呢,这次怎么没过来?”

邓子龙连忙解释道:“万岁爷,良甫和旦阳正在赶制蒸汽巨舰呢,他想在六月份把蒸汽巨舰样品造出来,所以就没跟着我们一起过来了。”

这意思六月份就有真正的楼船炮舰了?

很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振之,怎么样,蓬莱岛和方丈岛那边的原始部落拿下没?”

李之藻闻言,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能找到的我们都拿下了。

他们看到我们的福船战舰便对我们敬若神明,他们看到我们的边军骑兵之后那更是敬畏不已。

我们再把带去的东西一送,他们便欢天喜地的答应归顺了。”

嗯,对于当地土著,能不动手最好。

大明是要对外扩张,但对手是那些殖民列强,对于当地土著,那最好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矛盾,那么搞就是硬给自己埋隐患。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方丈岛那边呢,能迁徙人过去了不?”

这个怎么说呢?

李之藻小心道:“万岁爷,我们这趟过去也就在那边建了几个码头,城池才开建不久我们就返航了。

微臣觉得,这会儿迁徙人过去肯定不行,那边还什么都没有,不但没有住的地方,吃的也没有,甚至油盐酱醋都得用船拉过去。

还有,那边毒虫很多,边军将士的战马都被咬死好几匹了,他们正想办法清理呢。”

这个时候把人丢过去怕是要人命。

那边还有很多资源呢,他可不能把那边变成炼狱一样的地方。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元盛,现在南洋那边什么情况,西班牙人有没有动手的迹象?”

现在该担心的好像不是西班牙人了。

李元盛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解释道:“万岁爷,现在西班牙人倒是没有动手的迹象。

不过,他们所说的尼德兰叛军好像有动手的迹象。

他们所说的尼德兰叛军这几年都来南洋十几趟了,那帮家伙每次最少都是十多艘远洋巨舰,最多的一次甚至有好几十艘。

我们在南洋那边的商贩都说,尼德兰叛军好像要在爪哇岛一带抢占殖民地,因为那帮家伙都在那边转悠了不下十趟了。”

尼德兰叛军?

那就是荷兰!

这新旧海上霸主都跑南洋来了,他们恐怕很快就要为了争夺远东的利益而大打出手了。

荷兰估计是想在南洋先找个落脚点,然后再拉人马和粮草辎重过来跟西班牙开干。

这帮家伙都准备在大明家门口争霸了,看样子不能再拖了。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我们今年就动手。

九月北风起时我们就去拿下吕宋,美洲那边我们也同时动手。”

在场的水师将领闻言,无不满脸兴奋之色。

他们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动手的这一天了。

这会儿大明水师可不是一般的强,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大明水师都没这么强。

水师这么强,人马这么多,谁不想纵横海上,谁不想建功立业?

问题,因为种种原因,水师一直不曾大展身手。

他们平时也就是干些转移人马,运送粮草辎重,乃至帮万盛堂拉货等杂活。

这些活计不是他们不想干。

问题,这些都没有军功啊,他们没法建功立业啊。

京营、边军、乃至川军将士那封侯进爵的都不知道多少,他们看着急啊。

这下好了,终于轮到他们了。

万历盯着地图细细看了一阵,随即问道:“元盛,潘和五带去的水师精锐和密卫都准备好了吧?”

李元盛连连点头道:“他们早就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动手。”

万历紧接着又问道:“你手下的人马呢,九月份之前你能不能派船过去接走?”

李元盛还是连连点头道:“没问题,万岁爷,东番距离吕宋并不远。

东番最南面的港口码头距离吕宋北面大概也就千里左右,而且,中间还有一连串的岛屿。

我们只要选个风平浪静的日子开飞梭船过去,一天一夜就能赶到吕宋北面,三四天时间就能把人接回来。”

东番距离吕宋的确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得赶紧调集粮草了。

万历微微点了头,随即又问道:“云卿,现在水师有多少飞梭船了?”

水师的飞梭船还不多。

邓子龙细细解释道:“万岁爷,现在水师装备好的飞梭船也就两千八百余艘。

不过,我们过来的时候龙江洲宝船厂和新洲船厂新一批六百艘飞梭船就快造好了。”

飞梭船总共才三千多艘,远远不够用啊。

万历又盯着地图看了一阵,随即问道:“振之,辽东镇距离东番南港多远?”

这个我可没丈量过。

李之藻伸手在地图上大致量了一番,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应该是五六千里左右。”

这打个来回就是上万里!

如果用蜈蚣船转运粮草,那打个来回都得一个多月。

哪怕用飞梭船转运粮草,打个来回最少也得十余天。

蜈蚣船和飞梭船想要保证速度每趟那都只能运载五百石的粮食,哪怕上万艘,一趟那也只能拉五百万石的粮食。

这次他们需要的粮食可不是几百万石。

看样子这次不能从辽东和奴儿干都司转运粮食去东番了。

如果用蜈蚣船,调集一万艘都不够,而飞梭船的数量本就不够,如果从辽东和奴儿干都司转运粮草,把飞梭船全调过来都不够。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东番现在粮价如何,我们如果在那边大量收购,能收购到多少粮食?”

这个我不是很熟。

邓子龙闻言,干脆看向俞咨皋。

俞咨皋连忙解释道:“万岁爷,东番现在的粮价大抵是一两银子两石半左右。

我们那边有很多粮商在那边进购粮食,拉到漳州府和泉州府那就是一两银子两石。

原本东番那边每年都能出售两千万石左右的粮食,不过,去年的粮食估计都卖掉一半左右了,现在去收购最多能收到一千万石。”

一千万石还远远不够啊。

万历想了想,干脆道:“克迈,朕给你调拨五千艘蜈蚣船,飞梭船先给你八百艘。

还有,今年龙江洲宝船厂和新洲船厂造的飞梭船都调拨给你。

你回去之后就从浙直收割粮食往东番南港运,东番那边的粮食你也尽量去收购。

今年九月份之前,东番南港那边最少要囤积三千万石的粮食。

你看看需要多少钱,朕让内库给你拨付。”

三千万石粮食!

这是准备调集多少人马去南洋啊?

俞咨皋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东番南港那边多雨,而且气温也不低,粮食受潮了很容易发霉。

我们要在那边囤积粮食还得建足够的粮仓才行,要不然,粮食放不了多久就要发霉了。

问题,现在水师将士都得操船,我们实在是抽调不出人手去建粮仓。”

这意思还得抽调人马去建粮仓?

去年征召的一百万守备营新丁倒是可以抽调一批过去。

问题,那一百万人马都在奴儿干都司屯住呢。

奴儿干都司这会儿还是冰天雪地,根本通不了船。

如果等那边解封了再去拉人,时间上根本就来不及了。

至于京营、边军和川军将士,拉过去建粮仓好像都不合适。

他们可都是大明征战四方的主力,要时刻保持充沛的体力,而且操练也不了落下。

万历想了想,干脆问道:“那边能就近征召青壮去修建粮仓吗?”

啊?

还从那边征召青壮?

俞咨皋想了想,随即缓缓点头道:“万岁爷,这粮仓从那边征召青壮倒也能建,但是,这时间太紧,末将估摸着最少得征召十万青壮干上三个月。”

这点钱小意思,就算东南那边人工比较贵,十万青壮干三个月撑死也就百来万两。

万历闻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行,修建粮仓的钱你也算上。

还有东番南港你也给扩建一下,飞梭船和两千料以上的巨舰那最少都得能停靠上千艘才行。

这些钱你都给列张单子,朕让内库一并拨付给你。”

俞咨皋,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