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一十三章 惟士为能制民之产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贡士榜单出来了。

万历正饶有兴致的看着呢。

他看到了几个想要的人才,也看到了温体仁这个大奸臣。

人才他自然要提拔任用,大奸臣那就一脚踩死。

还别说,他这突然间将取士数量扩充了两倍多着实给了很多人机会,也着实选出来不少的人才。

紧接着他又看到了一个名人。

毕懋康。

这家伙可是有名的火器专家,不但造出了大明第一把燧发枪,还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喷子,喷火梨花枪!

他饶有兴致的问道:“这毕懋康什么出身?”

呃,这个你可能不大喜欢。

李廷机小心道:“万岁爷,毕懋康是士籍,歙县毕氏是徽州府有名的书香门第,其兄长毕懋良已然在万历二十三年乙末科金榜题名了。

此人擅长工笔画,师从南直隶名家汪道昆,汪道昆也是士族出身,徽州汪氏乃是整个南直隶都有名的官宦世家。”

哦,是个士族啊。

没关系,喜欢钻研火器就行。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继续往下看去。

这前五百余名看完,除了几个貌似东林的,他竟然就再也没有看到什么历史名人了。

他还是有点意犹未尽,又命客用和孙海将第二张榜单展开来。

很快,他便看到一个貌似有点印象的名字。

王象晋?

青史留名的好像不叫这个名字,但又好像是。

他干脆问道:“这王象晋什么出身?”

此人出身可不得了。

不过,您可能不会喜欢。

李廷机闻言,小心的道:“万岁爷,这王象晋也是士族,桓台王氏乃是济南府有名的官宦世家。

其祖父王重光,嘉靖二十年进士,官至贵州左参议。

其父王之垣,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

其叔父王之猷,王之都分别是万历五年和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其兄长王象乾和王象坤分别是隆庆四年和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其堂兄弟王象蒙、王象斗、王象节、王象恒分别是万历八年、万历二十三年、万历二十年、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不过,此人好像不热衷于功名利禄,微臣听闻他好像喜欢种植瓜果蔬菜。

他在这一行好像还挺有名的,苹果万岁爷吃过吧,这东西原本不叫苹果,是王象晋命名的。”

这家伙,桓台王氏到底出了多少进士?!

苹果就是王象晋命名的?

这人才朕倒是也需要,粮食要多种,瓜果蔬菜那也要多种啊。

万历愣了一下,随即问道:“桓台王氏官声如何?”

这个还是不错的。

李廷机细细解释道:“万岁爷,王重光是因公殉职,当时先帝要兴修宫殿,命其多采伐深山巨木,王重光亲率匠户进深山采伐,不幸身染瘴疠病逝山林。

王之垣为官还算清正,传闻其为元辅大人的党羽,万历十一年的时候被张四维一党给整下去了。”

嗯,这家人还算可以,起码不是贪官污吏。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继续往下看去。

这一看又不知道看了多久,他终于看到一个名人。

王徵。

这家伙可是有名的机械专家,传闻曾钻研出火船自走之术。

说白了火船自走就是蒸汽轮船,可惜,历史上就没人重视这个足以改变时代的发明。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

他直接问道:“这王徵什么出身?”

这个怎么说呢?

李廷机细细解释道:“王徵籍贯上是西安府泾阳县农户,不过其父有秀才功名,其舅父张鉴在关中有点名气,擅制器械。”

那就是此人了。

万历细细把榜单看完,后面却是没再出现什么名人了。

不过,这一次选取的人才也不少了。

这些人才都是他需要的,也是现在的大明最需要的。

李之藻就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人才。

大明正开疆扩土呢,疆域那都扩大了两倍不止。

问题,现在朝廷专门画地图那几个好像都不怎么滴,画出来的地图那都不合他的意。

他倒不是对地图要求有多高,关键地图得画准啊,这不合他的意的意思就是地图画得不准,根本就不像后世的地图。

这个问题很重要,现在可没卫星,世界那么大,地图上差一点实际上那就可能差了几百上千里,这样自然不行,茫茫大海跑偏几百上千里那可不得了。

可以说,李之藻是恰逢其会,他现在就需要精准的世界地图用以称霸海上。

徐光启这样的人才他更需要,此人虽然不一定是千古第一农学家,但却是几千年来农学的集大成者。

此人编著的《农政全书》就被后世称为古代的农学百科全书,可以说农学上的事就没有此人不懂的。

民以食为天,粮食才是一个王朝稳定的根本,此人用好了,那大明绝对不会再出现粮食问题了。

毕懋康的作用也很重要,因为这个时候的火器专家实在是太少了。

这年头火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以说谁拥有最先进的火器谁就可以天下无敌。

现在大明的火器发展还是靠他这个当皇帝的在推动呢。

他就是个半吊子,并不是真懂火器,而且,他当皇帝的也不可能废寝忘食的去钻研火器。

现在有了毕懋康就好了,大明的火器发展交给此人来负责那绝对能保持领先。

这就是大明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由此可见此人的重要性。

王徵那更不得了,此人之所以在历史上没有太大的名气那是因为生不逢时。

历史上此人所处的大明王朝就不重视机械,也没人知道蒸汽轮船有多重要。

此人钻研出来的东西等于是白瞎了。

不过,这会儿就不一样了,他正准备研制蒸汽轮船呢,此人出现的正是时候。

可以说,只要蒸汽轮船研制出来,大明这海上霸主之位就稳了。

还有王象晋,此人只是擅长种植瓜果蔬菜,看起来好像没有其他三个重要。

但一个王朝解决粮食问题之后菜篮子那就成了重点了,饭菜那得搭配着吃,光有饭没有菜那肯定不行。

可以说,王象晋的重要性跟徐光启差不多。

问题,状元只能定一个,一甲也只有三个名额,这排名怎么定呢?

他正琢磨着呢,小朱常洵却是忍不住摸着肚子道:“父皇,好饿。”

呃,这会儿天都黑了。

小家伙肯定饿坏了。

万历闻言,匆匆挥手道:“行了,贡士榜就这样吧,你们也辛苦这么多天了,朕就不留你们用膳了,你们赶紧回去用膳休息吧。”

殿试的事还没说呢。

李廷机闻言,小心的道:“万岁爷,这殿试考题上次您好像说要亲自出来着。”

这个朕早就想好了。

万历不假思索道:“殿试考题朕选了一个,惟士为能,制民之产,你觉得怎么样?”

惟士为能,制民之产?

《孟子.梁惠王上》!

您问我觉得怎么样?

恩师说了,听您的就对了。

再说了,此题正儿八经出自四书五经,用来作为殿试考题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李廷机连连拱手道:“万岁爷英明,微臣觉得此题甚好。”

那就行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还有什么事没?”

这三皇子都饿得不行了,原本我是不该啰嗦了。

问题,您点了这么多人,一甲都排不下啊。

李廷机小心道:“万岁爷恕罪,三皇子殿下恕罪,微臣再啰嗦一句,万岁爷,您点的这几个考生如何定排名?”

这个问题朕也定不下来啊。

万历想了想,干脆道:“这次朕就不定了,李之藻、徐光启、毕懋康、王象晋和王徵就排前五,至于具体排名那就根据他们文章的优劣来定。”

还好我多嘴问了一句。

原来赵秉忠并不是您要的人。

我若是把这人也排前面,那这家伙十有八九会夺取状元之位,因为贡士榜上其他五个人排名都比这家伙低得多啊。

李廷机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说罢,他便招呼曾同亨一起拿上贡士榜,赶紧拱手躬身告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