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五章 土地兼并太恐怖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小皇帝私自离开京城了!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很多都闻风色变。

因为京城之外太多见不得人的东西了。

不说别的就说京营屯田,大部分都被他们吞了啊!

顺天府在洪武朝的时候还是边镇呢,燕王就是九大塞王之一。

那时候这里正是大明与北元激战之地,早已打得满目苍夷。

洪武末年,靖难之役,这里更是被打得赤地千里,根本就没有田地。

永乐迁都的时候足足调集了七十二个卫所将近四十万人马组成京营,在京城四周屯田驻守。

也就是说,京城四周那不是京营屯田和牧马场就是皇庄和公侯勋贵的封地,私田很少。

但是,这会儿京营屯田和牧马场大部分都被他们吞了,甚至皇庄的地都被他们吞了不少。

他们能不闻风色变吗?

小皇帝哪怕是瞎子,那也能看见京城四周全是田地和草场啊,为什么京营和皇庄账面上少得可怜?

这就是嘉靖十八年之后文官千方百计阻扰当朝皇帝离开京城的原因之一。

因为自嘉靖二十几年严嵩父子掌权之后,大明朝堂贪腐之风日益严重,土地兼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嘉靖为了压制清流摆明了支持贪官污吏啊,贪官污吏不但不会受到惩处,还会受到重用呢。

谁不贪那就是傻子。

清流领袖徐阶最后都被查出来兼并了几十万亩田地,由此可见嘉靖朝后期土地兼并有多可怕。

嘉靖二十几年严嵩父子掌权到万历八年张居正推行清丈条例可以说是大明土地兼并最为严重的三十多年。

这三十多年贪官污吏兼并的土地都超过前面一百多年的总和了。

洪武朝到万历朝,大明开荒的田地都不知道有多少,大明两京十三省的田地绝对不止九亿亩了,但是,《赋役黄册》上却只剩下三亿多亩了,由此可见土地兼并有多严重。

至于为什么贪官污吏热衷于兼并土地,那主要是兼并来到田地每年都有粮食出产,而且,他们联手炒作之下,粮价会越来越高。

嘉靖前期,京城粮价也就是一两银子左右一石,万历中期,京城的粮价就涨到二两银子左右一石了,到了崇祯朝京城的粮价就变成了三两多一石。

崇祯末年,京城的粮价都达到恐怖的五六两一石了!

这粮价暴涨的原因不用问,问就是天灾。

其实,人祸比天灾更可怕,粮价暴涨并不是因为天灾。

历史上康熙朝到乾隆朝同样小冰河天灾肆虐,但是,人口却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两千多万暴涨到了两亿八千多万,而且,粮价不涨反降,降到了一两银子一石以下!

大明自嘉靖后期开始粮价暴涨其实就是人为炒作的结果,兼并了大量田地的文官既得利益集团为了不劳而获躺着享受穷奢极欲的生活,那就故意囤积居奇,把粮价往天上炒。

万历自然知道土地兼并的可怕,大明可以说就是亡于土地兼并。

他之所以突然间跑出京城,冲出囚笼,摆脱束缚,那还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那也是为了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当然,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问题并不是他离京转一圈就能解决的。

他是想利用不懂事的叛逆少年形象乱搞一通,为解决土地兼并打响第一枪。

辰时刚过,朝阳初升,京城北面德胜门到温榆河的管道上锦衣卫和禁军将士都排出一条十余里的长龙来了。

龙头就是万历的车队。

万历就如同蛟龙入海一般,带着上万锦衣卫和上万禁军一路往北蜿蜒而去。

车队经过安济桥就算是进入昌平州地界了,再经过安济桥北面的朝宗桥,离成祖之后历代皇帝的陵寝就不远了。

不过,万历并不是来拜谒皇陵的,西北方向是皇陵,他却命车队往东北方向奔去。

下午酉时许,太阳都落到西面的群山之上了,赶来一天的车队终于来到了京城东北的怀柔县境的潮白河西岸。

这里位置比较特殊,因为潮白河的河谷直通塞外,北虏经常从有名的河谷通道口古北口入寇,所以这里算是抵御北虏入寇的前沿了。

原本这里除了县城周围有一圈屯田,其他地方基本都是京营牧马场,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北虏入寇把好不容易种下的粮食全踏坏了。

现在这里却是田地草原差不多各半,河边很多草地那都开成田地了。

很明显,这是有人兼并了京营牧马的草地用来种粮食。

夕阳西下,如同长龙般的人马终于缓缓汇入草原中间方圆数里的营地之中。

这是戚继光收集京营剩下的营帐扎下的大营,驻扎五万人马都没有问题,但是,营帐相当破旧,很多都打上了补丁。

残阳中看到如此场景,那简直就跟来到了战场一般。

万历跳下马车,又将王皇后母女接下来安置了一下,随即便带着一众随行的公侯勋贵和将领跨上战马,往潮白河边奔去。

潮白河正是北运河的水源之一,顺流直下百余里,那就是北运河的起点,通州漕运码头。

这里连通京杭大运河,水路交通发达,而且北面又是个方圆二十余里的大山谷,山谷中大多还是草地,正好用来驻扎京营大军。

他只要假借修建避暑山庄把山谷中的草地用围墙一圈,那京营到底有多少人马就没人知道了。

更重要的,潮白河源于燕山之中,支流密布,山间河塘众多,水源充沛,这主河道都有上百丈宽,而且因为上游落差大,到了山间谷地之中水流还比较急,用来推动水车那是足够了。

他就是想将京营大军驻扎于此操练,并且建造水车和作坊,打造武器装备。

现在的关键就是这潮白河两岸的田地。

这里原本就不应该有田地,有田地那就证明这是朝中的权贵兼并了原本京营牧马的草地开垦而来。

至于是哪些权贵,他心里自然也有点数了,骆思恭招了那么多的密卫可不是吃干饭的。

万历看了看宽达百余丈的潮白河,又看了看两岸错落有致的田地,随即问道:“定国公,这边京营的牧马场一直是你们管着的吧?”

定国公徐文璧闻言,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万岁爷这是什么意思?

他看了看成国公朱应桢和英国公张元功,又细细想了想,随即咬牙解释道:“万岁爷恕罪,我们定国公一系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宗亲都已经上千了,再加上家眷仆役什么的,人口上万都不止,没有田地,养不活啊。”

朝中权贵那就是现在掌权的或者曾经掌权的文官和公侯勋贵。

骆思恭初步探查的结果,公侯勋贵兼并土地的情况都比较严重,特别是京城三个一直执掌五军都督府的国公,家财那都是靠前的,抄了这三家,钱粮加起来绝对有五六百万两。

这或许就是公侯勋贵不敢跟文官作对的根本原因,他们已经跟文官同流合污了,他们都有把柄在文官手里!

当然,万历并不是想抄了公侯勋贵的家。

这种蠢事他是不会干的,权力的争夺那就不能管是非对错,怎么做对他最有利才是最重要的。

公侯勋贵掌管着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屯卫,拉拢公侯勋贵对他有利,收拾公侯勋贵对他不利。

所以,他选择拉拢公侯勋贵,就这么简单。

他很是干脆的问道:“你们定国公一系到底兼并了多少田地?”

这个,怎么说呢?

不说或者说假话那都是欺君。

问题,这真话能说吗?

事实摆在眼前,他还是不要欺君的好,再说了,万岁爷这样子也不是想要收拾他。

定国公徐文璧偷偷看了看万历的表情,还是咬牙道:“万岁爷恕罪,我们兼并了几十万亩田地。”

这个其实还不算多,毕竟他们是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公侯勋贵之家,掌权十几年甚至几年的文官比他们吞的多的都比比皆是。

皇室宗亲更过分,那些延续了上百年的藩王世系兼并的田地才叫恐怖呢。

那些藩王最少都兼并了数百万亩的田地!

这也是历史上潞王和福王就藩要上百万亩田地的原因,因为一两百万亩田地在藩王里面那都算是少的了。

大明的土地兼并实在是太恐怖了,皇室宗亲、文官集团、公侯勋贵、乃至宫中掌权的太监那都在疯狂兼并土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

张居正才开始清丈田地,还没来得及动手收拾那些兼并田地的贪官污吏呢,便莫名其妙的病死了。

他必须吸取这个教训才行,这些人不能一棒子全敲死了,他得拉拢分化一批,坚固的堡垒那一般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这怀柔和密云的田地都是你们定国公府的吗?”

定国公徐文璧连连摇头道:“万岁爷,这边的田地只有小半是我们的。”

这样啊,看样子光搞定你一个还不行。

那就一通乱来!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应桢,马上派快骑传朕口谕,明天午时前朝中所有三品以上文官和京中所有公侯勋贵全给朕赶到这里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