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四十二章 一场大骗局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3.9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清晨,卯时许,天际曙光大亮,其光雪白,其上云彩呈鱼鳞状。

这就是有名的鱼肚白,属于最亮的曙光。

天际呈鱼肚白,则证明这天绝对是个好天气。

此时,万历已然准时出现在望京楼上。

他身后成国公、英国公、李玄成,以及京营、锦衣卫、禁军将领那是站了一大排。

原本,每天到这个时候就该换防了。

但是,今天这些将领却没有召集大军集结,去前面的第一道防线。

因为图们汗手下大军已经开始拆营帐了。

那一个个硕大的蒙古包不断倒下,卷成一团,那圈养在河谷草地的马匹也渐渐散开来,驮上各种辎重。

曙光中,北面的山林沟壑渐渐变得绿意盎然。

图们汗准备撤退了。

这一战终于结束了。

果然,北面的山谷中渐渐出现一串串黑点,不断向北延伸,不断向北延伸,仿佛要延伸到天际一般。

万历见状,不由满脸欣慰道:“我们赢了。”

戚继光那也忍不住感叹道:“是啊,这真是一场难得的大胜啊。”

这真的是一场难得的大胜。

他们虽然阵亡上千,重伤上万,土蛮却阵亡了上万人,但凡参加攻城战的,那几乎都受伤了。

成国公朱应桢闻言,小心的道:“这下我们可以痛痛快快的喝一场了吧?”

你小子,胆子不大,酒瘾不小。

万历见状,征询道:“元敬,大胜之后应该可以摆酒庆贺一下吧?”

这仗都打完了,你们想喝自然没问题。

戚继光缓缓点头道:“万岁爷,军中也有庆功酒一说,大胜之后的确要好好庆贺一下。

不过,我们还是要派出斥候跟上去看看,虽说土蛮不大可能回头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万历闻言,立马安排道:“应桢,你赶紧派人去前面让一元派出手下斥候前去查探,他们镇守此地多年,对北面的地形肯定很熟。

国丈,你赶紧命人快马加鞭回避暑山庄,多拉点酒过来,另外再派人多去采购点鸡鸭鱼肉。

小舅,你命御厨现在就开始做菜,赶紧做,禁军中会做菜的都去帮忙,能做多少做多少,好歹让将士们都尝尝他们的手艺。”

这准备庆功宴需要的时间可不是一点点,图们汗十余万大军撤退需要的时间也不是一点点。

午时许,土蛮大军终于退出三四十里外,回头是不可能回头了。

这个时候庆功宴也准备好了。

万历一声令下,所有城墙、所有关卡酒菜齐上,将士们奋战了十余天,终于吃上了一桌上好的酒宴,整个古北口那都酒肉飘香,欢声笑语不断。

望京楼上那也摆了好几桌,凡是带将字的军中将领那都被请来了。

酒菜上齐,万历便起身举杯道:“诸位将军,辛苦了,此战大胜,诸位劳苦功高,朕敬诸位一杯,干完这杯,大家随意啊,别讲客气。”

所有将领连忙起身谢恩,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万历招呼大家坐下来吃了几口菜,随即问道:“元敬,京营自伍长以上各级军官缺额还有多少?”

这个就多了。

戚继光细细解释道:“万岁爷,如果按十二团营标配,那每个团营都是三万人马,十二团营就是三十六万人马。

这其中,神机四营和神枢四营八个副将,十六个参将、二十四个游击将军、四十八个佐击将军末将都配好了。

其余把总、千总、百夫长、什长、伍长也就现有的将近两万人马配齐了,剩下的还没配呢,我手底下实在没这么多亲兵。”

正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元敬、单将军、董将军,此次有功的将士,军功都报上来,该升几级升几级,蓟州镇边军名额不够就调京营任职。

董将军,这次你临危不惧,率三千人马遇十余万大军而死守不退,忠勇可嘉,朕等下就下旨,擢你为蓟州镇总兵。”

这打一仗就升总兵了?

而且还是九大边镇总兵!

董一元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摆了摆手,随即又郑重道:“还有,杀敌奖励,你们都报上来,一颗北虏首级五十两,朕给你们发。”

这次他们杀敌可是上万了。

戚继光忍不住提醒道:“万岁爷,那估计得发五六十万两啊,内阁会批吗?”

万历不假思索道:“五六十万两就五六十万两,内阁不批朕给你们发,还有受伤和阵亡将士的抚恤,你们都报上来,朕都给你们发。

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舍生忘死,我们不能寒了他们的心,该有的奖励和抚恤一点都不能少。”

几十年未曾发过的军功奖励竟然要发下来了,这下怕是要士气爆棚了。

戚继光、单思南和董一元闻言,那都连连拱手道:“万岁爷英明。”

朕英明是英明,但这英明需要钱来支撑啊,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现在这点人马守个古北口还不算什么,以后京营可是要扩充到三四十万,而且后面还有好几场硬仗等着他去打呢。

到时候一年几百万两那估计都是杯水车薪,根本打不住,一年上千万两都不知道够不够。

这一年最少上千万两怎么赚呢?

万历正琢磨怎么赚钱呢,南面又传来一阵马蹄声。

不一会儿,一骑快骑便来到了望京楼下。

李玄成见状,连忙疾步走了下去。

很快,他又拿着一个厚实的信封上来了。

这又是骆思恭的密报。

骆思恭已经把密卫派去宣府镇、大同镇、乃至太原府了。

现任宣大总督郑洛果然有问题,这家伙隆庆四年到隆庆五年就是山西参政,当时也参与了隆庆合议。

后面,这家伙便飞速提升,擢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然后擢兵部右侍郎,回朝任职三年,然后又擢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及山西!

很明显,这家伙又是王崇古、杨博和张四维提拔起来的。

骆思恭还找到了弥勒教的残余,问出了很多秘辛。

原来,一开始跟俺答汗做生意的是弥勒教。

嘉靖初,俺答汗占据河套,弥勒教教主李福达正好改名张寅跟当时正受宠的武定侯郭勋买了个太原卫指挥使的职位。

李福达案正是大礼仪中最为荒诞不羁的一件大案。

当时李福达身份暴露,被人举报,武定侯郭勋为了掩盖自己卖官靡爵之事,竟然怂恿嘉靖指鹿为马,说张寅不是弥勒教教主李福达,首辅杨廷和一系的官员是为了陷害他这个嘉靖的亲信硬说张寅是弥勒教教主李福达。

嘉靖还真指鹿为马,以此来牵连杨廷和一系的官员,可怜大才子杨慎和杨廷和一系十多个官员就这么莫名其妙被抄家流放了。

李福达坐稳了太原卫指挥使的职位,从此便肆无忌惮的开始跟俺答汗做生意,俺答汗有了李福达提供的粮食、食盐和生铁等违禁物资,也渐渐变得强大起来。

后面,杨博和王崇古相继总督宣大和山西,这生意就出现变数了。

因为弥勒教的货大多都是跟蒲州三大豪族进购的,比如盐、铁、茶叶这些朝廷专卖的物资,没有官场上的人,根本就别想搞到大量的货。

也就是说,他们跟蒲州三大豪族以关内的价格进购货物,然后翻了倍卖给俺答汗。

杨博和王崇古把持山西军政之后,这钱自然就不想让他们赚了,蒲州三大豪族想独吞所有利益!

于是便出现了把汉那吉送死般来投王崇古,然后开启隆庆合议。

王崇古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俺答汗拿赵全等弥勒教高层来换把汉那吉!

这帮家伙还说弥勒教通敌卖国呢,弥勒教那也就跟俺答汗做生意,蒲州三大豪族那是跟鞑靼乃至瓦剌所有部族做生意啊!

隆庆合议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骗局,蒲州三大豪族为了赚黑心钱无所不用其极。

弥勒教残余的人那是恨得咬牙切齿。

万历如果不知道后面的历史,那估计会以为是弥勒教被蒲州三大豪族收拾了,怀恨在心,所以胡说八道。

但是,万历知道后面的历史。

顺治入关之后,在皇宫设宴款待八大皇商,赞扬他们劳苦功高,并赐他们正黄旗内务府籍,并且给每家都赐下了一品二品的光禄大夫、太仆寺卿、布政使等要职。

这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八大皇商就是八大晋商,那时候,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八大皇商把大明给卖了!

顺治能如此恩宠八大皇商,那就是因为八大皇商一个个都立了大功,这些人不但私自贩卖违禁物资给他们,甚至还给他们通风报信,策反官员和将领。

这八大皇商具体叫什么万历是不记得了,甚至具体姓什么他都不记得了。

不过,好像有姓王的,而且不止一个。

他拿来骆思恭以前的密报一看,瞬间恍然。

张四维妻王氏,张四维二弟张四端妻李氏、三弟张四教妻梁氏、四弟张四事妻范氏、五弟张四象妻王氏、七弟张四术妻沈氏皆出自晋商豪门!

这可能不是八大皇商的全部,因为还有王崇古和杨博家族,他们肯定也联姻了很多晋商豪门。

难怪八大皇商显赫无比,却没有一个知道来历的,好像他们就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样!

蒲州三大豪族自张四维死后好像也销声匿迹了一样。

其实这是他们有意掩盖了这段历史。

蒲州三大豪族并没有消失,杨博、王崇古和张四维的子孙和姻亲金榜题名的不知道多少,他们在官场上的势力一直很强大。

历史上,王之桢就是后面妖书案的主角,韩爌那更是一直当权到崇祯朝,东林党争那都延续到南明!

他们一直掌控着权力,获取的利益只会越来越多,他们晋商龙头的地位也不可能被取代。

很明显,八大皇商就是蒲州三大豪族掌控了权力之后培养出来的。

这三大豪族都变成士族了,自然不可能再亲自去从事营商这种低贱的行当了,他们的子弟那都是想尽办法送入官场暗地里掌权,至于他们的姻亲,是读书的料就去当官,不是读书的料就帮他们打理生意赚钱。

八大皇商就是这么蹦出来的!

什么我大明不割地、不赔款、不求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隆庆合议就是割让河套数千万亩肥硕的土地求和!

很多人之所以说隆庆合议好,其实是中了一种最基本的经销套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大家都只知道王婆在夸自己的瓜好呢,王婆卖的瓜到底好不好,有谁知道?

蒲州三大豪族就是商户出身,这一招自卖自夸自然是滚瓜烂熟。

他们动用一切力量一个劲的夸隆庆合议好,不明真相的自然以为隆庆合议好。

隆庆合议是真的好吗?

大明朝廷并没有因此获得任何利益,而且北虏还是不断入寇!

什么马市通贡,朝廷连马毛都没看见一根,还一年进贡三万多匹战马呢,京营、锦衣卫、禁军加起来都只有几千匹战马。

还有商赋,朝廷也没有增加丝毫,还有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那等于成了蒲州三大豪族的私人盐场了。

难怪图们汗那箭矢就如同不要钱一般对着他们射,难怪土蛮的兵器跟边军一样也是十火精铁打造的,难怪人家衣服的料子都是上好的棉布。

蒲州三大豪族为了赚黑心钱那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所谓合议,那就是为了方便他们做生意赚钱。

他们不但在跟鞑靼土默特部做生意,还利用土默特部作掩护跟鞑靼其他五大部族和瓦剌四大部族乃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等做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