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八十九章 打仗有多费钱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这年头打仗的确很费钱。

至于原因,主要是运输工具太落后,大军推进乃至集结都很费时间。

时间那就是金钱,打仗费的时间越长,消耗的钱粮就越多。

这次他们打得还是最费时间的山地战,川军将士哪怕再擅长山地战,在崇山峻岭之间一天能推进二十余里那就了不得了。

也就是说,永乐山从南至北两千多里他们最少得推一百多天才能推完。

这一百多万人马一百多天的消耗那着实恐怖。

还好,这会儿他们已经有钱了,内库和国库都有钱了。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子先,奴儿干今年大致能产多少粮食?”

徐光启估摸道:“现在那边三百余万户屯卫军户每家每户都开足了五十亩地,总计就是一亿六千多万亩。

稻谷、小麦、玉米他们都种得有,平均下来亩产最少三石以上,微臣估摸着今年那边粮食产量应该能超过五亿石。”

这粮食是足够了,五亿石二十税一那就是两千五百万石,将士们放开了吃都没事。

问题,将士们光吃饭还不行,还得吃肉,不吃肉那真没力气打仗。

这会儿的肉食主要就是猪羊牛肉和鱼肉。

鱼肉倒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大型渔船已经有不少了,一艘大型渔船一趟就能捕鱼上十万斤,一天三四趟那就是三四十万斤。

也就是说,只要调集十艘大型渔船过去专门给将士们捕鱼,那将士们每人每天来两斤鱼都不是问题。

问题就是猪牛羊肉,奴儿干都司就没养什么牛羊,辽东都司的牛羊也不多,他们还得从别的边镇调集牛羊路途太远。

而且,牛本来就难以繁殖起来,他们拿来给一百多万两百万将士打打牙祭还可以,天天吃那肯定不行。

羊的话肉又不多,一百多万两百万将士天天吃其余边镇那也供不起。

如果奴儿干都司有足够的猪肉就好了,猪肉多,而且肥膘最是扛体力消耗。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猪呢,今年奴儿干都司那边喂的多不多?”

这东西一时半会多不起来啊。

徐光启小心道:“万岁爷,辽东都司那边能供应的猪仔本就不多,哪怕加上他们这半年多自己培育的猪仔,奴儿干都司今年总共也就喂出十多万头猪而已。”

这么少?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猪一年能产多少仔?”

这个可说不好。

徐光启估摸道:“这个得看运气,母猪按理来说一年是能产两窝的。

不过,如果运气不好,一窝也就五六只,如果运气好的话,一窝就有十多只。”

这意思,运气不好一头母猪一年也就能产十来只猪仔,运气好的话一年能产二十多只。

那就算平均十五只一年吧。

万历大致估算了一番,随即又问道:“现在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能产猪仔的母猪加起来有多少?”

这个真不多。

徐光启微微叹息道:“北王殿下那都命人总过数了,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能产仔的母猪现在还不到十万头,年底估计能有十万头吧。”

这猪要养起来也不容易。

不过,十万头倒是勉强够了,因为十万头母猪一年就能产出一百五十万左右的猪仔来。

而且,猪一般都是两百多斤出栏,去掉下水那也有一百多斤肉,一天一万头猪那就足够一百多万两百万将士吃一顿了。

万历微微点头道:“那行,那就让他们全力繁殖猪仔,明年五月份开始,每天最少要提供一万头两百多斤的成猪,有没有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

万历继续问道:“子进,那边的瓜果蔬菜呢,你估摸一下,明年五月份开始,每天提供几百万斤的瓜果蔬菜有没有问题。”

王象晋闻言,不假思索道:“万岁爷,没问题,红薯、土豆、大白菜那都管够,每天每样来一百万斤都没问题。

还有青菜、黄瓜、南瓜、番茄、辣椒等等,那边的屯卫军户每家每户最少都种了一分地,这些每天提供几十万斤都没问题。”

那就没多大问题了。

万历缓缓点头道:“这次调动这么多人马,吃的问题的确要好好考虑一番。

粮食倒是不用考虑了,今年光是奴儿干都司的田赋就有两千多万石。

还有油盐酱醋什么的,也不用考虑,朕会命万盛堂商号往过运。

这肉食和瓜果蔬菜我们也得给将士们管够,特别是进山作战的川军将士。

元敬,我们给将士们大致定个量吧。

外围负责围堵的,每个将士每天配猪肉一斤左右,鱼肉两斤左右,瓜果蔬菜也各一斤左右,牛羊肉一个月来两顿。

山里的川军将士,为了运输方便,我们给配熏鱼熏肉干虾仁什么的,得配足三斤一天,瓜果蔬菜那也是三斤一天。

这么算起来,肉食和瓜果蔬菜都是五百多万斤一天,肉食算中间价十五文一斤,瓜果蔬菜算中间价五文一斤,一天就是二十多万两,一百多天就是两千多万两。

朕今年先让内库给你调拨一千万两,你让各大边镇都准备好羊,开春之后就赶紧往西木伦河流域拉。

另外,你再跟各大边镇订购几千万斤熏羊肉和熏牛肉,还有属国朝鲜的干海货,东洋都司的熏鱼,你都订下来,明年开春就赶紧往过运。

明年开春朕再让内库给你拨一千万两,你把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猪肉和瓜果蔬菜也订好,让水师快船不断往过拉。

如果钱不够了,你只管上奏,到时候朕给你调拨。”

万岁爷为什么要调集如此多的人马围剿几万建奴呢?

这一仗打下来两千多万两都不止啊!

戚继光着实有点想不明白。

不过,他还是连连拱手躬身道:“微臣明白。”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还有什么问题没,如果没问题了,那就各自去准备吧。”

戚继光倒是没问题了,有钱有粮有人马,这一仗很好打。

徐光启却是小心道:“万岁爷,听闻南洋南面的岛屿加起来比奴儿干都司还大。

微臣斗胆问一句,万岁爷准备什么时候拉人过去开荒种地啊,微臣想去那边看看适合种植些什么粮食作物。”

王象晋竟然也跟着点头道:“是啊,万岁爷,听闻那边瓜果蔬菜种类很多,微臣也想过去看看,能不能把一些瓜果蔬菜移植到大明来。”

你们可是国宝级的存在,不能轻易去犯险。

万历细细想了想,这才郑重道:“你们这两年还是不要过去了,那边起码得三年后才能开发。

这两年你们先把奴儿干都司全面开发起来再说吧,明年把建奴收拾了,三江平原那边就能搞开发了。”

还要等到三年后啊。

徐光启和王象晋闻言,连连拱手道:“微臣遵旨。”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还有什么问题没?”

这下没人再提出问题了。

万历见状,直接挥手道:“那行,各自准备去吧。”

众人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这将近两百万人马参与的大战需要准备的东西着实堪称恐怖。

万历那也不敢含糊。

第二天一早辰时许,他便将定国公徐文壁、英国公张元功和成国公朱应祯招至御书房中。

这三个家伙还在给小朱常洵培养贴身护卫呢,也不知培养的怎么样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问道:“那些公侯勋贵世子和嫡长子培养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入宫当值?”

这个可不敢粗枝大叶,随便调教一下就算了,若是出了事,他们都担待不起。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徐文壁开口解释道:“万岁爷,我们还在细细调教选拔,估计还得一两个月他们才能入宫当值。”

那行吧。

这个倒是不急。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明年朕要调集将近两百万水陆大军围剿建奴。

这么多的人马,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朕也不能一直盯着,有些东西,你们来负责筹备调集。”

呃,围剿几万建奴您调集将近两百万人马!

这是不是有点太小题大做了?

三人皆是愣了一愣,这才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文壁,你来负责筹备调集油盐酱醋,按两百万人马半年的量来。

至于具体多少,你自己算,今年你就可以调集水师快船往过拉了,明年五月份之前一定要全部拉到北王城。”

这个问题倒是不大,这些货万盛堂商号销量都大得很,调集起来也方便得很。

徐文壁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又郑重道:“元功,你来负责筹备调集柴火,也是两百万人马半年的量,需要多少你自己算,明年五月份以前也必须全部拉到奴儿干都司去。”

柴火?

这东西也得备?

张元功颇有些不解道:“万岁爷,微臣斗胆,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不都有很多山林吗?

柴火那边到处都是啊,我们还需要从其他地方往过调集吗?”

那边柴火的确多,问题我们的水陆大军不是在水上就是在草原上啊。

万历耐心解释道:“那边到处都是柴火没错,但是,我们围剿建奴的水陆大军主要是在永乐山外围围堵。

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人马都在水上和草原上,特别是东面和西面。

东面的水师战舰那就在海上,他们要收集柴火还得在永乐山西侧登陆。

西面的大军大部分都在阿速江和琵琶湖西侧的草原上,他们要收集柴火也得跑永乐山东侧去。

这样都不安全,容易被建奴偷袭,所以,我们得事先准备好柴火,直接用水师快船往过拉。”

哦,那也不用从其他地方调集啊。

张元功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不是都有很多屯卫军户吗?

我们可以直接派水师快船沿河收购啊,他们种地的空闲去山里砍就行了,这样他们还能多出一大笔收入来呢。”

这个朕着实没想到。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那你安排人去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收购,需要多少钱,你直接从内库领取。

总之,明年五月份之前松辽大运河两岸二三十里范围内的百户所、千户所、卫城你都给朕屯满。”

这个就简单了,拿钱去收购就行了。

那些屯卫军户估计会疯狂的砍柴,这钱太好赚了。

张元功连连拱手道:“微臣遵旨。”

接下来好像就没什么了。

万历想了想,随即交待道:“应祯,你就负责继续调教那些公侯勋贵世子和嫡长子。”

朱应祯连连拱手道:“微臣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