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三十四章 谁贪了这么多钱粮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云贵川行都司总督李化龙回京了。

这天下午未时许,他刚回到京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就连忙往皇宫赶去。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万历竟然带着小朱常洵和刑部尚书袁可立站在乾清宫大门口等着他。

这着实让他受宠若惊。

他连忙疾步上前躬身行礼。

万历却是一把抬住他的胳膊,亲切道:“免礼,免礼,于野,辛苦了,云贵川行都司能有今日之局你属实劳苦功高。”

这话说的,再辛苦也值了。

李化龙闻言,不由感动道:“万岁爷,微臣幸不辱命,不敢居功。”

你不敢居功那也得擢升。

万历郑重道:“于野,你不必自谦,你的功绩足以晋升六部尚书了,朕已经命内阁行文,擢你为户部尚书。”

啊?

晋升六部尚书!

这才几年?

大部分官员一辈子都走不到这一步啊。

李化龙愣了一下,随即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你先别忙着谢恩。

朕给你的其实是个烂摊子。

万历微微摇头叹息道:“于野这其实是个天大的麻烦。

你还不知道吧,户部都烂透了,这帮贪官污吏那都不知道贪了多少钱粮。

前些年朝廷明面上的税赋收入就超过六百万两一年了,这税赋收入有没有水份那还两说呢。

我们就当六百多万两一年的税赋收入没问题,而粮饷这个大头朕已经将近十年没有让户部支出过一文钱了。

仲化都说了,地方上修桥铺路、新修水利乃至招募衙役的钱粮都在上缴之前就抵扣了,而这几年也没有什么大灾大难,户部每年最大的开销那就剩官员的俸禄了。

官员的俸禄大抵有多少你应该清楚,绝对没有超过两百万两一年。

也就是说,哪怕以前国库没有任何盈余,那这将近十年时间户部也应该有三四千万两的盈余了。

但是,户部账面上的盈余就七百多万两的金银,算上粮仓里八百多万石的粮食,那也就一千多万两而已。

而且,朕去查了,粮食有大半是陈粮掺杂沙子鱼目混珠,金银大半都是金包铁和银包铁。

朕调你回来出任户部尚书,那就是想让你和礼卿好好查一查,到底是谁贪墨了这么多钱粮。”

啊?

户部都烂成这样了!

李化龙闻言,那都不由得满脸凝重之色。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这可能不是一两个官员的问题,微臣估计,涉及的官员很多。”

这个自然,一两个官员那不可能贪墨几千万两,严嵩父子都没这能耐。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走吧,我们先去看看户部仓库里的金包铁和银包铁,那上面可是有很多经手官员的名字。”

这点着实有些古怪。

因为把印戳砸那有问题的金银上貌似就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啊。

这些贪官污吏能有这么蠢吗?

他之所以带着小朱常洵和刑部尚书袁可立站乾清宫门口,那也是为了带李化龙去看那些户部仓库里的金银。

当然,这会儿这些金银已然不在户部仓库了,而在内库。

内库就在皇城的西北边,出了皇宫,过了玉河桥,再穿过花房和酒房也就到了。

皇城的内库跟户部仓库还不一样,这里不是一个仓库,而是一排十个仓库,连绵足有两里多长,规模大得很。

原本这些仓库大多也是归户部兼管的,不过,正德朝的时候这些仓库的管理权都被內宫的权宦给夺过来了。

不得不说,刘瑾虽然无恶不作罪不可恕,这点这家伙还是干了件好事。

如果内库大部分库房还被户部兼管着,那这次真要被贪出个天大的窟窿来了,堵都堵不上。

不过,这会儿内库也没多少金银了,很多库房那都搬空了。

户部仓库转运来的金银那都存在靠南面的广惠库里面。

这些金银他还都没处理过呢,搬过来是什么样,那就是什么样,甚至摆放的顺序都差不多。

李化龙和袁可立看着那些被劈过得金锭和银锭,那都不由得满脸凝重之色。

这帮贪官污吏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这么滥竽充数,给国库里塞这么多掺杂了熟铁的金银!

说实话,这种事他们以前都未曾听闻过。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以前国库里就没有这么多的真金白银,从没有过。

现在的大明可以说前所未有的有钱,历朝历代还没出现过这么多金银涌入中土的情况呢。

正是因为钱多了,税赋收入也多了,国库里的真金白银也多了,才会出现这种奇葩事。

如若是换做以往,大明每年的税赋收入也就四百余万两,而且,不但要支付官员俸禄,还要负担大军的粮饷,国库里能剩下百来万两的真金白银那就算是不错了。

张居正变法十年国库里也才剩下四百多万两的真金白银而已。

现在他们看到的还不是国库应有银钱的全部呢,这还是被贪了不知道多少手之后剩下的,原本国库里应该是有三四千万两真金白银的!

还有粮仓里的粮食,那也是不知道被贪了多少手之后剩下的,就这掺杂了陈粮和砂砾粮食还有六七百万石呢。

如果按京城的粮价,那又是六七百万两。

这帮家伙是真敢贪啊。

到底是谁贪墨了这么多钱粮呢。

袁可立满脸凝重的看着手中尚未砍断的金锭,突然间惊奇道:“不对啊,于野,我记得以前经手的官员好像是用刻刀把自己的职位和名字刻上面的吧?

这会儿怎么改成砸钢印了?”

李化龙闻言,缓缓点头道:“是的,以前经手的官员都是用刻刀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入库的金锭和银锭上的。

那样不容易造假,毕竟,每个人刻出来的字都不一样,这会儿改成砸钢印就容易造假了。

钢印那是很容易仿制的,很有可能,这些金锭和银锭上的钢印是别人砸上去的,根本不是这些经手的官员砸下去的。”

果然有猫腻!

还好,没有按照金锭和银锭上的名字一通乱抓。

如果他真按金锭和银锭上的名字一通乱抓,那整个大明估计都要乱套了。

这金锭和银锭可不是几个也不是几十个,而是几万个!

其中有问题的最少有三四万个,这些金锭和银锭上那都不知砸了多少官员的名字。

他如果一通乱抓,朝堂上的官员不知要抓多少,地方上的官员那更是不知要抓多少。

而且,抓的很有可能还是没问题的!

钢印既然都造假了,人家为什么要砸自己人的名字?

很有可能,这些有问题的金锭和银锭上砸的名字反而不是贪官污吏!

这帮贪官污吏就是唯恐天下不乱,这天下乱了他们就好浑水摸鱼。

万历闻言,颇有些恼火道:“看样子把刻名字改成砸钢印应该是有人故意为之。

这家伙应该就是为了调包方便,很有可能,国库的金银就是被这提出改砸钢印的官员给贪墨了。

礼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提出改砸钢印的官员一定要查出来,这家伙绝对有问题。”

此事恐怕没这么简单啊。

袁可立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贪官污吏大多奸诈狡猾,这种极有可能露馅的事他们一般不会自己做。

他们很有可能会忽悠不相干的人提出来,又或者干脆找一个弃子来提,甚或故意引诱自己的政敌来提那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如果顺着这么明显的线索查下去,那很有可能会上了他们的套,误中副车。”

这帮贪官污吏!

万历想了想,干脆问道:“那你觉得此案我们应该怎么查?”

此案肯定没这么简单。

这可是价值几千万两的钱粮,这帮家伙肯定是费尽了心思在隐藏,想要揪出来肯定很难。

袁可立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微臣以为,我们应从下往上查。

这么多的钱粮不可能凭空消失,不说别的,搬运就需要很多的人手,弄虚作假,鱼目混珠那也需要很多人手。

微臣以为,底层的官吏乃至衙役应该好查一点,这些人之所以混在底层上不去,十有八九那都不怎么样。

至于他们上面人,能混到五品以上的官员那几乎都是人精,直接查他们恐怕查不出什么来。”

果然有几把刷子。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于野,你觉得呢?”

我觉得?

您是让我回来当户部尚书的啊。

这户部尚书也要查案吗?

李化龙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微臣觉得礼卿说的很有道理,这么多的钱粮不可能凭空消失。

而且,以大明现在的繁盛程度,每年的税赋收入应该不止六百多万两,户部报上来的本就有问题。

微臣以为,我们可以从查账入手,先搞清楚现在朝廷每年到底收了多少税赋,然后细查收上来的钱粮去向。

这么查肯定能查出蛛丝马迹来,不过,这么查需要很多的人手。

现在户部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而且,他们大多还有问题,还不能用。

万岁爷,微臣想请调一点人手帮忙,不知可否?”

很好。

你们两配合肯定能把这惊天大案查个底朝天。

至于人手,很简单,朕有的是人手。

万历很是干脆的问道:“你需要多少人,又有什么要求?”

这个嘛。

李化龙琢磨道:“微臣最少需要百人,这些人必须都是读书识字的,最好会算账,而且还要能保密,如果泄露了消息,那就更难查了。”

这个简单。

万历毫不犹豫的道:“正好,密卫也正在暗中调查此案,朕让思恭给你挑一百读书识字的密卫就行了。

至于保密,你们查账的时候最好不要在户部衙门查,那里到处都是有问题的官员,很难保密。

这样吧,你上午就在户部衙门搜集账本,下午把账本带慈庆宫来查,礼卿你下午也过来,朕让思恭下午也过去。

慈庆宫地方大,而且以后洵儿要住里面,朕还能带着他过去先熟悉熟悉。”

万岁爷考虑的是真周道。

李化龙和袁可立闻言,连连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貌似还觉着考虑的不够周道。

他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随即挥手道:“现在时间还早,走吧,朕命人把思恭叫上,我们一起去慈庆宫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