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三十五章 割断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父亲您是想到咱们家了?”王启盛也立刻反应了过来。

王文佐没有回答,只是叹了口气。

“那,那父亲您是因为这个才主动离开长安的?”王启盛追问道。

“不说这些了!”王文佐摆了摆手:“对了,还有什么其他的消息吗?”

“哦,都是些例行的价目表!糖、茶、米、油、布匹、生丝还有铜钱和银币的比价什么的!”王启盛道。

“哦?为何不早点告诉我!”王文佐伸出右手,从儿子手中拿过信笺,开始仔细的阅读起来,按照他的要求,从成都、扬州、长安、洛阳等几个重要的商业中心,都要定期发来主要商品的价格表。王启盛看着父亲聚精会神的研究手中的价目表,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沮丧。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愈发感觉到生活的无力,兄长们已经像展翅的雄鹰一样,飞翔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自己却只能老老实实呆在父亲身边,和书本、表格、玻璃瓶和齿轮打交道,难道父亲打算让自己这辈子就当个工匠或者记账的?

“阿盛!你看看这个,还有这个!”王文佐伸出手指,在账本上点了两下:“你看出什么来了?”

王启盛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却是茶叶价格和铜钱和银币的比价,他看了一会儿,却没有说话。

“没有看出来吗?”王文佐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之色来。

“孩儿无能!”王启盛沮丧的低下了头。

“无妨!我说给你听听,下次自己学着就是了!”王文佐指了指表格:“你看茶叶价格,比上个月高出不少来!扬州、洛阳的茶叶价格却没什么变动?这说明什么?”

“说明——”王启盛挠了挠后脑勺,脸上却现出为难之色,王文佐见状,只得提醒道:“价格上涨说明供过于求,要么供应不足,要么需求增加,而长安别的货价没怎么增长,多半是吐蕃西域那边的价格增长不少,应该派人往这方面打探!阿盛,你明白了吗?”

“父亲!”王启盛有些不耐烦的问道:“我是您的嫡子,为何不传授我兵法,治民之术,却整日里传授我工匠、商贾的学问,这又是为何呢?”

“商贾,工匠的学问?谁和你说这些事情的?”王文佐的眉毛危险的皱了起来:“可是你母亲说的?”

“不是!”王启盛有些胆怯的看了看王文佐,壮起胆子道:“母亲平日里没有和我说这些,可不说我也知道。当初其他兄长们小小年纪便文武兼习,而我现在却每日里学那些数术、物理、木工铁匠、商贾之学,父亲难道希望我将来当个商贾、工匠吗?”

“我没有这个意思!”王文佐摇了摇头:“当初你兄长们那样也是没有办法,我身居高位而支党薄弱,只能让他们从小就勤学苦练,才能早点成为我的助手,哪里能像你这样有时间修习学问?再说了,你说的那些商贾工匠之学也没什么不好的,你不是喜欢千里镜、热气球、水轮船吗?若是没有工匠之学,哪里有这些?”

“可是那些都不过是人下之人才做的呀!”王启盛急道:“父亲,我是您的儿子,难道您希望我将来做那些低三下四的活计吗?”

“工匠商贾可不是低三下四的活计!”王文佐脸色变得阴冷起来,片刻后他沉声道:“你若是不想学就算了,今后就不必学了,下去吧!”

王启盛胆怯的看了看父亲,躬身拜了拜方才退了出去,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王文佐长叹了一声,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难以与自己心意相通。从某种意义上讲,儿子说的倒也不错,即便是现代中国,掌握权力的官员社会地位也远胜过商人和科学家,更不要说公元七世纪的中国。可现在懂兵法治国的人不稀奇,懂经济学懂商业懂自然科学的却少之又少,总不能等自己一死,把满肚子的知识都带回土里去吧?

“大将军!”

“哦?是曹先生呀!”王文佐抬起头,发现曹文宗正站在门口,笑道:“进来说话,我已经致仕了,你就不要再叫我什么大将军了!”

“是!”曹文宗笑道:“刚刚进来时看到启盛公子出去,好像看起来不太高兴的样子!”

“哎,不提这不争气的小子了!”王文佐摆了摆手:“本想把腹中一点学问交托给他,可惜这孩子看不上,也只能算了!”

“启盛公子年纪还小,不懂事!”曹文宗笑着安慰道:“等过两年年纪大些,自然就明白了!”

“算了!”王文佐心灰意冷的摇了摇头:“随他去吧,强扭的瓜不甜,他不想学就换个想学的就是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曹先生,你今天来有什么事?”

“是这么回事!”曹文宗沉声道:“我前两天听说了一件事情,觉得应该禀告您一声。”

“什么事情?”

“您还记得鄱阳王吗?”

“鄱阳王?”

“你是说先帝留下来那个儿子?”王文佐皱起了眉头,努力在脑海中寻找那个名字:“好像是叫李什么文?”

“李守文!”

“对,就叫这个名字!”王文佐拊掌道:“他母亲是叫许才人吧?已经过世了,对不?他出什么事情了?”

“是这么回事,饶州刺史上奏朝廷,说鄱阳王勾结妖人,私习天文数术,有谋反之嫌!”

“什么?”王文佐吃了一惊:“什么时候的事情?”

“上个月七日!”曹文宗道:“正好我一个弟子在当地游玩,得知此事后立刻传来消息,算来奏疏应该刚刚到长安!”

王文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退隐回范阳后,将曹文宗召回身边,名义上是教授家族后辈的武艺师范,暗中却担任间谍机构的头子,派出许多密探前往四方,打探各种情报,直接对王文佐本人负责。

“你觉得谋反之事是真是假?”王文佐问道。

“多半是假的!”曹文宗低声道:“先帝七个月前驾崩的,太子随之登基,饶州刺史换人,接着就鄱阳王谋反,这一系列事情也未免连着太紧了吧?”

王文佐无声的点了点头,李弘虽然得了中风之疾,躺在床上不能说话,但只要他还活着一天,太子只能是太子,皇后也只能是皇后,对鄱阳王下手总是不太方便;而李弘一死,太子就成了天子,皇后也变成皇太后,再想弄死这个鄱阳王就是举手之劳了。更不要说这饶州刺史实际上还兼着监视鄱阳王的狱卒,皇后换人说明前面那个可能不太听话,所以才折腾了七个月,不然恐怕李弘刚刚下葬,就下手了。

“再怎么说鄱阳王也是先帝的骨血!只凭饶州刺史的一张奏疏也是不能杀的!”王文佐沉声道:“恐怕还要往返折腾几次!”

“郎君说的是!”曹文宗道:“不过这件事一处,明眼人就都明白皇太后要杀他了!”

“做了亏心事,不斩草除根,怕是睡不着觉吧!”王文佐冷哼了一声:“先不急,你派几个得力的人去饶州先看着。”

“遵命!”

送走了曹文宗,王文佐也再也没有继续看报表的心思。若非曹文宗提醒,他都快忘记了李弘还有这么一个儿子。几个月前他轻车简从,回到长安,参加了隆重的葬礼,刚刚升任皇太后的前皇后还对他大加褒奖,又一次升迁他为河间郡王、检校仆射。但加官进爵弥补不了李弘的死,在王文佐心中,将他和李唐王室联系起来的最后一根纽带已经不复存在,他拒绝了朝廷的赏赐加官,以老疾为理由,在葬礼结束后的第二天就上船回到河北,回到自己的事业之中。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么快李弘的儿子又把自己扯回现实的漩涡之中。

“其实这件事情我不必管的!李弘离世之后,我就下定决心专心把自己知道的现代科学技术尽可多留一些,并开拓新殖民地。至于长安那边,只要不闹得天塌下来,我就不管,再说不是还有护良在吗?我又何必插手呢?不错,那李守文的确挺可怜,但帝王家本来就是这样的,既然享受了富贵荣华,就也要接受骨肉相残,世上的事情岂有两全其美的?”

王文佐思忖了半响,最后还是决定不再蹚这摊浑水,取了纸笔写了一封短信,唤来奴仆道:“你把这个寄到长安,交给护良!”

“遵命!主人!”

处理完了这个小插曲,王文佐立刻回到自己的书案旁,拿起笔来,继续书写起来,纸张上赫然写着一行工整的文字:火炮装药结构与弹道性能的影响。

————————————————————

范阳城外,工坊区。

“五娘拜见大王!”高五娘跪在马车旁,面孔紧贴地面,已经有了星星点点斑白的发髻垂下的金钗轻微的颤抖着,仿佛她此时激动的心情。

“起来吧!”王文佐走下马车,看了看高五娘的面容,叹了口气:“五娘,我们也有年头没见了,你这头发都有白了,我们都老了!”

“多谢大王垂询!”高五娘神色有些激动,她也没想到已经封王的王文佐竟然还是这么和气:“妾身是老了,不过您还正是春秋鼎盛!”

“你又撒谎哄我开心!”王文佐摇头笑道:“天底下最公平的东西就是时间,乞儿的一天是一天,天子的一天还是一天。我王文佐也不能把一天活成两天来,老了就是老了,得认!东西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都准备停当了!”高五娘笑道:“请您随我来!”

“好!”王文佐点了点头,他跟着高五娘向里间走去,穿过一段矮墙,来到一个湖泊旁,只见四周茫茫一片都是泥沼,没有一点人烟。

“您看!”高五娘低声道:“这四边都不挨着,在这边试验,不用担心被外人看到!”

“不错!那就开始吧!”王文佐点了点头。

高五娘做了个手势,几个工匠抬着两只木箱子向前,当着王文佐的面打开木箱,从里面取出一根铁管和若干零件,然后拼装起来,半盏茶功夫之后,工匠们拼装好了,退到一旁。王文佐上前弯腰捡起,却是一支滑膛枪,枪口有卡环,他捡起刺刀,套上枪管然后扭转,卡扣套入,将刺刀固定好。

“火药和铅弹呢?”王文佐问道。

“在这里!”高五娘赶忙送上牛角药筒和铅弹,王文佐熟练的扳动扳机,然后装填火药,用推弹棍捣实,将铅弹推入枪口,在药盒撒上引火药,然后瞄准三十步外的靶子,扣动扳机。随着一声枪响,枪口喷射出一团火光,同时白烟喷出,将众人笼罩其中。

“大王,大王!”

被吓了一跳的护卫赶忙上前,却被王文佐推开了,他把发射完的滑膛枪丢给部下,上前走到靶子旁,失望的叹了口气:“打偏了,这玩意还是不容易用!”

“可能是小人工匠的问题!”高五娘赶忙上前道:“望山、准星对的不够齐整,枪管也不够直!”

“有可能,不过滑膛枪就这样,这个距离也不一定能射准的!”王文佐从部下手中拿回滑膛枪,掂量了两下:“大体上结构就这样了,可以定下来,不过重量还是太重了,士兵拿起来太不方便了!”

“那您要再轻些?”高五娘小心的问道。

“嗯,近距离还要当短矛用的!”王文佐掂量了两下:“不能超过十斤,再重就没法用了!”

“嗯,你继续改进吧!”王文佐笑道:“再给你四个月时间,够了吗?”

“足够了!”高五娘大喜:“大王您就放心吧,小人之前一定把样枪造出来!”

“不光是造出样枪!”王文佐道:“你应该知道,这玩意是要装备全军的,不会只要十支八支,而是十万八万。造这么多,你的工坊要做好一切准备,懂了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