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五章 躲不过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王文佐浑身疲惫的回到住处,桑丘送来厚厚一叠书信,他没好气的让其放在书案上,然后让后院准备热水和午餐,他就想先泡个热水澡,然后好好吃一顿,再来考虑其他这些有的没的。

“遵命!”桑丘恭谨的弯腰鞠躬:“我立刻让芸夫人准备!”

“嗯!还有,你让卫队准备好,明天我要去平郭!”

“平郭?”桑丘露出了茫然的神色,显然他并不知道这个地名是哪里。王文佐一边脱下罩袍,一边解释道:“就是辽水的入海口,我已经和高都护说过了,将来那边将会开埠建城,与海外通商!”

“与海外通商?那可太好了!”桑丘不由得裂开了嘴,笑了起来,他对王文佐在倭国以及远东的经营知晓甚多:“如果能从这里多一个埠口,就能把倭国、百济、还有虾夷地的货物先运到这里,然后再走陆路或者走水路运往河北、山东去。比以前可方便多了!”

“那是今后的事情!眼下最要紧的是调兵方便!”

“调兵方便?又要打仗了?”

“嗯,可能性很大!”王文佐倒是没有隐瞒:“你忘记当初百济吗?难道你不觉得和现在的情况很相似吗?”

“眼下郎君身边也没多少兵马?为何不从倭国和熊津都督府那边调些兵来!”桑丘一听急了。

“无事调动外藩之兵?你是嫌我这个行军长史做的太舒服了吗?”王文佐笑了起来。

“那,那该怎么办?”

“以静制动便是,你记住了,安东都护府的主官是高侃高都护,不是我王文佐!主次之分要记牢了。这次你也跟我跑一趟,到时候平郭港的监工就交给你,建成之后你在那儿当个守捉使!”

“郎君,小人是个百济人,连唐话都说不清楚,做监工倒也还罢了,守捉使什么的只怕做不来!”

“你是我王文佐的家奴,我是唐人,谁敢说你是百济人?”王文佐笑道:“而且这开埠建港的事情何等要紧,我身边可用又信得过的也就那么几个,不用你用谁?不会不要紧,慢慢学嘛,至于缉拿贼人什么的你不成也不要紧,到时候我派个弓马娴熟的当你副手也就是了!”

“是,是!”桑丘听到这里,心中暗喜,他虽然很早就跟随王文佐了,但平定百济之乱后,无论是回长安还是去倭国,他都没有跟在身边,取而代之的是曹文宗,而桑丘则受命管理王文佐在百济的诸多产业,旁人都管他叫内管领。但桑丘心中却觉得自己被王文佐疏远了,不免有些怨尤不安。

倒是他媳妇见识的多,劝解道:“那曹文宗不但自己武艺过人,手下弟子更多虎狼之辈,主上不用他做护卫难道用你?你原本不过是个牧马奴,主上把自家产业都交给你管难道还不是信任你,你若能把这产业管好了,主上自然会对你重用,若是连这点产业都管不好,那你就是滩烂泥,主上总不能硬把你往墙上涂吧?”

听了媳妇的劝解,桑丘定下心来,一门心思都铺在王文佐的产业上,他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强在肯吃苦,愿意下力气,每到夏秋收获的季节,他便骑马四处奔走,亲自查看各地田庄的收成,确定租税的多少,冬季便指挥各地庄户修补房屋,清理沟渠,若是耕牛有老瘦的,便责问各地庄头,令其好好饲养。各地庄头见他如此勤勉,也都不敢欺瞒他,几年下来,他管理的田庄都生发的不错,王文佐也颇为满意,所以这次他打算在平郭修建港口开埠便想起桑丘来了。

王文佐回到后院,鬼室芸伺候着洗了个澡,吃了饭,便开始看方才送来的信笺。鬼室芸一边替其按摩肩膀,一边和丈夫扯着闲话。

“三郎,我听说长安洛阳是天上人所住之处,将来朝廷若是调你去京中任官,可否也带我一起去见见市面?”

“长安洛阳,我看倒也寻常!”王文佐一边看信笺,一边漫不经心的答道:“有啥好去的,白天还好,晚上坊市一关,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就和坐牢也没两样!”

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鬼室芸银牙暗咬,手上不觉加了两分力道:“你说长安洛阳不好,怎么那么多人都想着去?还有你们唐人的诗词歌赋里写的:‘周庐千列,徼道绮错。辇路经营,修除飞阁。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你该不会是嫌弃我又老又丑,怕丢了你的面子,才故意这么说,不让我跟你去的吧?”

哎呦!

王文佐一声惨叫,却是被鬼室芸掐住了软筋,惨叫起来:“你瞎想什么呀!哪个嫌弃你老了丑了,我是真不想去洛阳长安,宁可呆在东国!”

“你真的这么想?”鬼室芸赶忙收回了手,将信将疑的问道:“可我听营州的官员都想着去长安!”

“他们是想去长安不假,但他们是他们,我是我!”王文佐叹道。

“那是为啥?”

“他们想去长安无非是那儿四方之客汇聚,能够长见识。若是得遇贵人赏识,便可飞黄腾达。可我又不缺见识,天子皇后太子都早已知我之名了,升官也升的不慢,干嘛还要去长安?我在这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长安举手投足都要小心在意,唯恐有半个不是惹来麻烦,我干嘛想去长安?”

听王文佐这般说,鬼室芸脸上不禁露出笑容来,若说她现在最害怕的事情,那就是有朝一日王文佐被调回长安,以他的官职才具,肯定会有数不清的贵女美人儿围拢上来,自己一个罪囚之妹,年岁也不小了,如何敌得过那么多身世高贵的莺莺燕燕的围攻。若是真的到了那一步,自己也只能求去,回到故乡独居了,幸好自己已经有了孩子,也不怕没有依靠。想到这里,她亲热的搂住王文佐的脖子,笑道:“好,你若不去长安,那我也不去,一辈子留在这天寒地冻的地方!”

“那还不替我揉揉肩膀,忙了一天了,硬的要命!”

享受着鬼室芸的按摩,王文佐翻看了几封信笺,他此时手中的事务已经颇为繁多,光是倭国那边就有五六封,有关于石见银山的、虾夷地开发的、琉球蔗糖种植、以及对天皇皇族余党镇压、寺庙建设的、还有武士关于领地的争执。事务繁杂,王文佐越看越是头疼,暗想看来自己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裁决处置机构,否则光是处理这些事情就能把自己活活累死。

脑中想着应该选择什么人来组成这个裁决处置机构,王文佐拆开了下一封书信,提头两行字刚映入眼帘,王文佐心中顿时一惊,道:“阿芸,我口有些渴了,你去替我倒碗酪浆来,要热乎点的,不要加石蜜!”

鬼室芸应了一声,起身向外走去,王文佐待其出了门,才打开书信细看起来,他飞速将信笺看完,又将其收入怀中,心中暗想:“这清河崔氏好大名头,原来连五万贯铜钱都挡不住,果然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王文佐正想着怀中信笺之事,鬼室芸已经把酪浆拿回来了,王文佐喝了两口,心思却还想着与崔氏联姻之事,愈发觉得鬼室芸在旁边自己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阿芸,我明天要早起出门,今晚要早点歇息!”王文佐笑道。

“那好,我马上让人铺床!”

“嗯嗯,劳烦了!”看着急匆匆离去的背影,王文佐突然觉得有点心虚。其实鬼室芸自己也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成为王文佐的正妻,只是王文佐这些年来身边正妻之位是空着的,他身边保持长期关系,而且还活着的女人只有鬼室芸一人,所以王文佐的身边人平日里对鬼室芸也都以夫人相称,与正妻无异。更重要的是,鬼室芸并非那种没有独立能力,只能依附于王文佐的弱女子,作为鬼室家唯一的在世之人,身边还有扶余王室的正统血脉,她在百济故地拥有相当的号召力,而且领地丰厚,即便离开了王文佐,她也是一个十分富有的女领主。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王文佐自己心中,鬼室芸的地位也与正妻相差无几。崔弘度在这种情况下,替自己去找清河崔氏求亲,虽说在法理上没有什么问题,从情理上看,王文佐还是觉得自己有些理亏。

“崔氏让我登门拜访,这倒也是情理之中,不过眼下我哪里有时间去青州呀!”王文佐躺在床上,眼睛看着天花板上的图案,心中烦乱:“也不知道那崔氏是个什么样的人,崔弘度他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可若是娶了个不合适的进门,那可就太麻烦了!”

他越想越是烦心,翻身从床上坐起,推开房门,准备去院子里透口气,却听到有人低声道:“主上!”

“是文宗吗?”王文佐吐出一口长气。

“正是在下!”曹文宗从房檐下走了出来,月光从他的身后撒下,留下一条长影。

“嗯,我有点烦心事,一时间睡不着,出来透透气!”

“烦心事?”曹文宗惊讶的看了王文佐一眼:“诸事已平,您还有什么事情烦心的?”

对自己的贴身护卫,王文佐也没有什么好瞒的,他将崔弘度的信笺递给曹文宗:“就是这件事情,若是娶了个悍妇进门,我今后恐怕就没好日子过了!”

“这个主上倒是不必担心!”曹文宗笑道:“清河崔氏素重礼法,家中女儿又怎么会是个悍妇?如果天家赐婚,您倒是要小心些!”

“这倒也是!”王文佐松了口气,心中暗自感谢封建女德。

“不过您既然要迎娶正妻,家中两位老大人也准备一下吧?还有祭告先祖这些事情,主上可都准备好了?”曹文宗随口问道。他看到王文佐摇了摇头,愕然道:“您竟然连这都没准备,就去找崔氏提亲?”

“这个——”王文佐有些尴尬的偏过头去,好避免对方的视线:“我这些日子事情忙,便忘了!”

“这等大事,岂能忘了?”曹文宗苦笑道:“幸好现在还不晚,要不便让我先跑一趟,将您要迎娶崔氏之事告知二位老大人,免得让崔家知道,只怕还会以为我等无礼!”

咳咳!

王文佐干咳了两声:“这件事情还是我亲自跑一趟吧,毕竟我也有几年未曾返乡了,这次干脆回去一趟把所有事情都了解了!”

“也好!”曹文宗笑道:“婚姻大事,着实应当您亲自走一趟。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如今您这般返乡,定能光宗耀祖!”

————————————————————————

“光宗耀祖?”躺在床上,王文佐一脸烦闷的吐槽道:“我祖宗还要几百年后才出生呢!咋光、咋耀呀!”

作为一个代人从军的家奴,王文佐从内心深处是很不情愿与那个所谓的“家”再产生任何关系的,后来升官也好,受赏也罢,他最多也就派人返乡带份礼物便做罢,至于本人是都是绕路走。原因很简单,他实在无法把那伙强迫自己代人去千里之外送死的家伙和“家人”这两个字联系起来;而且他也知道那些人恐怕也不想再见到自己。既然双方都不想看到对方,那最好还是永不相见的好。当然,他也不担心自己那伙便宜亲戚会把这些秘密捅出来——以自己现在的军功,只要不是谋反大逆之罪,啥罪过都盖过去了,而那家人可就惹大麻烦了。

但今日既然要和崔氏这样的礼法之家联姻,就绕不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就算再有财有势,娶人家的女儿也要三媒九聘,父母这一关是肯定绕不过去的。自己再怎么不待见那伙人,也得回去一趟把这谎糊圆了,把戏演好了,今后哪怕这辈子再也不见一面,这一趟也是跑不掉的。一想到这里,王文佐就觉得熊腹间一股闷气七上八下,说不出的憋闷。

今天的一章,例行求订阅,求票,求打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