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章 抄老巢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王文佐听了这个名字,顿时面色如土,腹中暗骂这明明是中唐之后阉人的活计,怎么被这对夫妇提早弄出来给自己了?

“怎么了?王卿觉得这官职不好?”皇后笑道。

“微臣不敢!”王文佐强笑道:“只是微臣见识粗陋,未曾听说过这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是什么官职,更不要说这官职的职分权责了。”

“这不奇怪!”皇后笑道:“这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并无先例,王卿自然未曾听说过。顾名思义,这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乃是代替天子宣慰诸军,观各军之强弱,处置诸事之使者,节制各军府之折冲、将吏!”

武氏解释完了这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权职由来,本以为王文佐会立刻磕头谢恩,却没想到对方坐在那儿,半响没有反应好似呆住了,还以为对方喜呆了,笑道:“此官非天子亲信之重臣不可为!王卿你是第一个为此官的,后世定然流芳百世!”

“才怪!当了这鬼官,就是个好人名声也干净不到哪里去了!”王文佐暗想,脑子里却在飞快的转着,寻找着推辞担任此官的理由。其实皇后倒也没撒谎,后世当过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诸位无一不是声名显赫、权势熏天,比如鱼朝恩、仇士良、田令孜等人,只可惜都是阉人。自从唐代宗以鱼朝恩出任观军容使,监察九节度之兵攻打安史叛军之后,这个官职就和唐代的宦官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后来干脆就成为了宦官的专属官职,荣衔的一部分,通常来说统领神策军的宦官都会身兼观军容使的加衔,“军容”也成为统领神策军的宦官的尊称。这一官职被宦官垄断并不是偶然的,作为天子家奴,又无法养育后代,所以宦官能比文官武将宗室外戚更能得到天子的信任,所以宦官可以得到天子的信任,掌握如此要害的兵权;而王文佐有妻有儿,去当这个官职和把自己放在火炉上烤又有什么区别?

“皇后陛下!”王文佐稍一思忖:“并非微臣推委,实在是才力不堪任此官,请二位陛下令一德高望重之重臣为正,下官为一佐贰即可!”

皇后闻言一愣,王文佐提出的这招倒是当时很常见的做法,即将主官让一个名望资格都很高的重臣出任,但具体干活的是副职。王文佐看李治夫妇今日的架势,就知道今日是躲不掉得了,只好先退一步,拉个个高的来顶锅。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皇后稍一思忖后点了点头:“不贪恋权势是好事,不过如今吐蕃兵盛,关中乃国之肺腑,天下军府有一半在关中,若是关中的兵府都不能精炼,大唐的天下便不稳!王卿,你要勇于任事呀!”

“娘的,这是勇不勇的问题吗?给你们夫妇俩打工,真是一百条命都不够用!”王文佐腹中暗骂,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俯首跪拜道:“二位陛下如此厚待,微臣自然尽心竭力,整饬关中军府,令士卒精良,圣上无忧!”

————————————————————————————

宫城,延禧门。

“主人,请上马!”桑丘殷勤的将马牵到王文佐面前,笑道:“怎么样?圣人让您做什么官?”

王文佐没有回答,他毫无笑容的脸就是最好的答案,桑丘没有多问,他熟练的帮助王文佐上了马,正准备也上马离开,身后却传来一个阉人尖利的声音。

“王将军,王将军!请稍等,稍等片刻!”

王文佐回过头,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先前那个引领自己入宫的内宦正从后面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他只得重新下马,拱手行礼道:“有旨意?”

“拿来!”内宦挥了挥手,身后的几个阉人送上了两只藤箱。

“这是——?”

“方才皇后用膳时的器皿!”内宦笑道:“皇后陛下觉得不错,便让奴婢送来,请王将军收下!”

“这不太好吧!”王文佐苦笑道:“天子仪制之物,岂是在下所能承受的?”

“这是皇后陛下所赐,还请王将军收下!”内宦加重了语气,王文佐只得点了点头,屈膝下拜:“多谢陛下厚赐!”

在回家的路上,王文佐一直沉默不语,桑丘也识趣的很,紧紧跟在后面一言不发。当走进家门,王文佐突然叹了口气:“桑丘你知道吗?比起男人来,女人要麻烦一百倍!”

——————————————————

太极宫。

“得知被委任观军容使后王文佐并不高兴?”李治皱起了眉头:“阿武你确认?”

“确认!”武氏解下自己的披膊,露出光洁丰腴的肩膀,坐到李治身旁:“很明显,他当时并不高兴,最后他还请求让一位德高望重的忠臣为正使,他当副手!”

“这倒是不奇怪!”李治笑了笑:“王文佐是个聪明人,他应该也知道整饬关中兵府之事牵涉太多,所以才想借重臣的名望震慑群小,自己只当副手,自然也少了许多麻烦!”

“应该是这样!”武后贴着丈夫坐下:“不过他竟然对权位看的如此之轻,如果是其他人,哪怕是闻到一点味道,就冲上来了,赶都赶不走,可他倒好,倒好似是朝廷求着他似的!”

“嗯!”李治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阿武说的是,王文佐的确对权势看的没那么在意,现在看来,寡人过去还是有些小看他了!”

“照妾身看,他未必是看不上权位,而是有弘儿在,他觉得那些权势早晚都是他的,现在也没必要豁出去抢了!”武氏冷笑道:“他今天走后妾身就拿款待他的金银器皿赏赐他,你知道他当时怎么回答?”

“怎么说?”

“他说这器皿都是宫里的仪制,他不敢承受!”

“呵呵!”李治闻言笑了起来:“他这点寡人倒是喜欢,有自知之明,守本分,这样的臣子才能有长久嘛!弘儿眼光不错!”

“是吗?”武氏冷哼了一声:“妾身倒是觉得他根本就没把我们夫妇的赏赐放在心上,反正这天下迟早是弘儿的,他想要什么东西弘儿还会小气不给他?”

听到武氏这么说,李治的脸色微变,别的也还罢了,那句“这天下迟早是弘儿的”着实戳中了他的痛处,从理智上看这句话确实没错,甚至是李治一直以来安排的结果,但理智是一回事,情感又是一回事。身为万乘之主,李治的逆鳞就是他的权位,哪怕是他亲手所立的太子,想要从他手中拿走权力,也会让他痛苦不已。

“就这么让王文佐当关中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确实有些欠妥当!”李治突然道。

“可,可已经告诉他了,如果又要改变,会不会又生出事端来?”皇后问道。

“都没有让政事堂起诏,变了又如何?”李治冷笑了一声:“再说寡人又不是不让王文佐当关中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那是要——?”

“把薛仁贵放出来吧!”李治道:“让政事堂起诏,赦免他的原罪,让他出任鸡林道行军总管,节度熊津都督府、倭国兵事!”

皇后闻言一愣,旋即笑道:“好,陛下这一招釜底抽薪果然是妙招!”

“这也算不得什么妙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无论是新罗、高句丽、倭国,都是寡人之赤子!今海东板荡,令一虎臣前往坐镇,也是应有之义!”

“不错!”皇后拊掌笑道:“正好高侃独力难支,不如便让薛仁贵去南边,高侃在北边,两人南北呼应,定然能平定海东乱事?”夫妇两人大笑起来。

原来“鸡林”乃是新罗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新罗脱解王九年(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其王都金城西始林凌晨闻鸡鸣,天明后国王令人人林视之,见有金色小犊挂树上,白鸡鸣于树下取犊启之,有一小男孩在其中,王令收养之。及长,聪颖绝伦,取名阏智。因其出于金犊,故以金为姓,改始林为鸡林。公元663年,唐高宗在平定了百济复国运动之后,在新罗设立了鸡林州都督府,以新罗王金法敏为鸡林州都督,下设州和县,体现了大唐帝国“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薄海内外,无不州县”的国威。这一做法无疑刺激了新罗人的自尊心和警惕性,但当时高句丽尚未被消灭,新罗的力量还弱,金法敏接受了这一有侮辱性质的官职。而在七年后的今天,长安又一次派来薛仁贵担任鸡林道行军总管,显然已经是一种威胁了。至于熊津都督府和倭国,这实际上已经是王文佐所据有,李治派薛仁贵来节度这两地兵马,其想法不问可知。

“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让政事堂连夜办了吧!”李治笑道:“两件事情一起办了,省的夜长梦多,再生事端!”

————————————————————————

政事堂的连夜工作,让次日的长安城带来了不小的震动。生活在这种伟大城市的人们,无论高低贵贱,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刚刚发生的一切,企图从当中咀嚼出特殊的味道。

“这薛仁贵这狗娘养的不知道往上头塞了多少好处!”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粗壮汉子愤恨的骂道,从他的颜色斑驳的手臂看应该是个染坊工匠:“刚刚葬送了十万将士的性命,一年功夫还没到,就又当上什么劳什子鸡什么道行军总管!妈的,整整十万人呀,就这么没了,也没个说法!”

“这也不能全怪薛将军!”一个满脸伤疤的老兵替薛仁贵辩护道:“这次败给吐蕃人是因为副将郭待封不听命令冒进,他征讨铁勒、高句丽人的时候可是连战连胜的!”

“副将郭待封,他可是主将!就算不砍了他的脑袋,也要重重的治罪,岂能这么快就官复原职?朝廷就没人可以当将军了吗?”那粗壮汉子愤愤不平的反驳道。

“那可真不一定!”那老兵笑道:“能带着十万大军东征西讨的将军在我大唐还真没几个,当然,这种事情说给你听你也听不懂!”

“你——”那染匠闻言大怒,恶狠狠的看着那老兵,那老兵却毫不在意,问道:“对了,诏书上说让王文佐当关中诸军府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是个什么官儿?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朝廷官职繁多,你不知道又有什么稀奇的!”旁人笑着朝一个坐在酒肆旁和胡姬调笑的军官问道:“王军爷,你知道观军容是个什么官吗?”

“没听说过!”那军官头也不回,笑嘻嘻的去抓胡姬的手:“别理那几个蠢货,对了,明日是我休沐的日子,不如去慈恩寺那边耍子?”

“那怎么成!”胡姬从军官手中抽回手:“我可没郎君你这么好命,店主买了我来就是让我卖酒,讨你们欢心的。若是我陪你去慈恩寺,谁来卖酒?”

“这有何妨!”王姓军官笑道,他解下腰间的钱袋,用力摇晃了两下,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听见没有?只要你一点头,我就和你们老板去说项!”

那胡姬听到声响,目光立刻被那钱袋吸引住了,她正想着应当如何回答,旁边却伸过来一只手,把王姓军官的钱袋夺走了。那军官大怒,右手拔刀转身喝道:“哪个混球活腻了,敢和你祖宗戏耍——慕容大哥,怎么是你?”

“当然是我!”慕容鹉将手中的钱袋丢到空中,然后接住:“王振恩,你倒是个风流人物呀!从哪里发了财,就跑来找当街胡姬,还要去慈恩寺耍子?”

王振恩干笑道:“慕容大哥您就别开玩笑了,咱不就闲着没事,没事耍耍吗?”

“没事耍耍?那你现在有事了!”慕容鹉冷哼了一声,把钱袋丢给王振恩:“把你的人召集起来,晚上去我住处,我有安排!”

“是,是!”王振恩赶忙接过钱袋,对离开的慕容鹉大声道:“慕容大哥您放心,天黑前我的人肯定一个不少!”(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