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八章 冲突2

书名: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8

“原来是这样!”李弘笑道:“三郎既然早有盘算,那寡人就放心了!”

“陛下,今日臣与你说的事情,希望不要让其他人知道!”王文佐道。

“不要让其他人知道?裴侍中也不行吗?”李弘好奇的问道。

“不错!”王文佐神色严肃:“陛下您也应该知道,这些年来虽然关中府兵实际上已经拿不出多少兵来,但书册上该有的还都有,这里面有太多人从中牟利了。如果臣的计划泄露出去,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

“寡人明白了!”李弘会意的点了点头:“三郎放心,这件事情寡人不会让第三者知道的!”

当王文佐离开太极宫,已经是黄昏时分了。他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肩膀,只觉得肩颈一带又酸又麻,难受的紧。哎,不管李弘对自己多么信任,但天子就是天子,不再是太子了。自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把自己干掉,好取而代之,有些时候回想起来那些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如李林甫、蔡京、严嵩之流,他们的很多做法其实也是不得已。这几位也许刚刚上台的时候也是怀有做一番事业的初心,但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不好做,上下交逼,众目睽睽的滋味可不好受,一个不好,从权力高峰跌下来,不要说保全首级,指不定连家族都要牵连进去。

为了自保,很多事情就不得不办了。就拿自己为例,如果自己不是真的没啥权力欲,已经有了退路,最坏也就跑路去东北当土皇帝,那个背地里给自己上眼药的裴居道肯定要想办法弄死了,裴居道死了,皇后肯定也要换。为了避免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天子身边的阉人宫女肯定是要收买一批;御史台的肉喇叭也要搞定一批;朝中投靠到自己门下的朋党也少不了;那些刚正不阿,不肯卖自己面子的正人能弄死就弄死,不能弄死就赶到西南州郡变相流放。这一全套走下来,日后《唐书》里自己的传记多半是和李林甫、杨国忠、卢杞这几位并列。

“哎,这长安真不是人呆的地方!”王文佐叹了口气:“老子这么一个好人,给硬生生逼成这样子,活着时候受折腾,死后还要被列在史书上给后人鞭尸,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回到住处,王文佐正想着叫个善于推拿按摩的婢女给自己放松一番,却看到李波迎了上来:“主上,周兴死了!”

“什么?他死了,怎么死的?”王文佐一愣,他这段时间忙的头昏目眩,都把这人给忘记了,却没想到突然听说他死了,不由得错愕。

“病死的!”

“病死?好端端的怎么病死的?他之前有宿疾?我怎么没听说?”王文佐皱起了眉头,他本来还想有机会见见这位“青史留名”的酷吏老爷,却没想到人还没见到,就突然听到死讯。

看到王文佐对周兴的死这么关心,李波心中有些慌乱,他本以为这种小人物随便提一句便是,说不定主上早就忘记了。他只得小心答道:“是这么回事,主上扶立太子殿下登基之后,那厮就被收监入狱。因为案情重大,牵涉甚多,所以三法司一直就没开审,那厮就被关押在刑部的牢房里。可能是关押时间太久,那厮熬不住,就病死了!”说到这里,他小心的看了看王文佐的脸色:“那要不要让人把周兴的尸体送来,令仵作查验一下?”

“不必了!死了就死了,收敛好交给他的家人便是!”王文佐稍一沉吟,摆了摆手。此时他已经从部下的话语里闻到了一丝不祥的气息:周兴正当壮年,又没听说有什么宿疾,他这个级别的官员,就算蹲大狱条件也不会太差,怎么会进去几个月就死了?考虑到他入狱之前做的那些事情,他现在才死已经有点晚了,只能说那些人还真有耐心,自己也犯不着替这等人渣主持公道。

“遵命!”听到主上说不用了,李波松了口气,正准备告退,却被王文佐叫住了。

“李波!这里是长安!”王文佐稍微停顿了一下:“有些事情行事须得有章法,莫要让人抓住了把柄,否则到时候我也保不住你!”

听到王文佐这么说,李波身体一颤,低下头去:“属下知道了!”

“去吧!”王文佐摆了摆手,看着部下离去的背影,王文佐叹了口气,他当然没有真凭实据,但到了他这个身份地位,这个经历,很多事情也无需真凭实据,凭感觉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来。周兴早不死晚不死,现在死;别人不说,偏偏由你禀告,这本身已经可以说明很多很多东西了。随着自己位高权重,这些手下的心思也就多了起来,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里是长安城,不是百济、不是倭国、不是安西陇右,只会持矛拉弓是没用的,必须心思活泛,能主动找事了事,干脏活的,但这种人的想法肯定很多。对敌人狡猾如狐,凶狠如狼,对自己却单纯温和如羊,这种人不能说世上没有,但着实太少了。

——————————————————————————

政事堂。

“王文佐今日在圣上那儿呆了快两个多时辰?都说了什么?什么?你也不知道?没人知道,圣上把旁人都斥退了?这,这圣上是他王文佐一人的吗?什么事情都是他和圣上两个人谈了就决定了,那还要我们这些人干嘛?干脆只要他一个宰相算了!”

裴居道坐在书案前,平静的翻阅着眼前各州县送来的文书,耳边传来外间同僚的抱怨声,面色如常,便好似什么都没听见一般。

“裴侍中,裴侍中!”一个气哼哼的绯袍汉子从外间进来了,对着裴居道道:“您是天子的岳父,在我等中间官职最高,可不能什么都不管呀!王文佐什么事情都直接和天子商议,也没人知道他们谈了啥,如果都这样,那还要这政事堂干什么?咱们在这里还干嘛?干脆让王文佐开府,大伙儿都去给王文佐当属吏好了,反正到了最后还是要通过他和天子说的!”

“刘侍郎,你何必着恼呢?”裴居道放下手中的文书,面露笑容:“有什么事情慢慢说嘛!”

“慢慢说?”那绯袍汉子怒道:“本朝的旧事您也是知道的!文皇帝时中书门下三省本是分署办公的,但这三省若是政见不同,便会相互扯皮、推诿搪塞,坏了国事。于是文皇帝便下令三高官官合署办公,遇到难决之事方才禀告天子。可这王文佐本是个武人,入政事堂也还罢了,居然还视旧例于无物,有事不先在政事堂商议,就直接面奏天子,还是单独面见。那今后他说什么事情别人还能不同意?谁知道他会不会直接和天子说?这样政事堂岂不是就他一个人说了算了?咱们岂不都是他的属吏?”

“呵呵!”裴居道笑了两声:“刘侍郎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话说回来,圣上愿意见他,愿意听他的,那你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说不许他面圣吧?我可没有这个本事!”

“我不是不让圣上见他,但总得有个限度吧?”那绯袍汉子苦笑道:“您看看,每天下午,风雨无阻,那王文佐的车队就去太极宫了,一去就是两三个时辰,还往往是单独面见。咱们五六天能见一次圣上就不错了,这,这圣上也未免太偏心了吧?”说到最后,那汉子已经是哀叹了。

“那就没办法了!”裴居道笑道:“谁叫王文佐立下了盖世之功呢?对于陛下来说,咱们这些人都不过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唯独王文佐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没有王文佐,陛下哪里有今天呀!”

“这——”刘侍郎张口结舌,片刻之后道:“难,难道您也是——”

“我又如何?”裴居道笑道:“你以为我的女儿入了宫就和你们不一样?别说笑话了,陛下登基那天夜里我和你们一样,都睡得死死的啥都不知道,第二天一大早才知道天位已经易主了。”

“那您女儿毕竟现在是后宫之主呀!”刘侍郎道。

“当初陛下选的太子妃可不是我家的女儿,而是杨家的女儿!”裴居道意味深长的看了同僚一眼:“你明白了吧?”

“那,那就拿那厮没有什么办法了?”那刘侍郎几乎是哀嚎了。

“什么叫那厮?人家怎么说也是我等的同僚嘛!”裴居道笑道:“再说照我看,这王文佐也是陛下的忠臣!”

“忠臣?”刘侍郎面色涨红,浑似吃了一颗苍蝇一般:“他也算忠臣?”

“当然算!”裴居道道:“当初的情况你应该还记得吧?贺兰敏那事情之后,太后都干了什么?用周兴兴大狱,还把那两个流放到西南的侄儿弄回长安,其中一人还当了东宫左卫率,分明是要对太子下手了。如果不是王文佐骤然发作,拨乱反正,朝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破家灭族呀!”

“好吧!我承认王文佐那时候是做了件好事!”刘侍郎非常勉强的点了点头:“可他现在所作所为和当初又有什么区别?”

“你在政事堂可没少说他的坏话,他现在可没有把你刘侍郎打进诏狱去!”裴居道的话就好像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让刘侍郎顿时说不出话来,半响之后裴居道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就这样吧!陛下毕竟还年轻,有些事情他还是不懂。当天子的不能专任一人,这不光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王文佐好。再等一等吧,陛下总是会明白的!”

刘侍郎沉默的点了点头,退了出去。裴居道重新拿起文书,认真批阅起来。过了一会儿,一名宦官进了政事堂,向裴居道拱了拱手:“裴侍中!”

裴居道站起身来:“许少监,宫里有事?”

“不错!”许虚文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陛下口谕,河北夏王庙的事情还是依照王大将军的意思办,只是不要太过张扬了便是!”说罢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去了。

裴居道一愣,只觉得小腹一股气息直撞了上来,直冲顶门,难受的紧,原本自己劝慰刘侍郎那些话尽数涌上心头,下意识的右臂一扫,将几案上的笔墨纸砚和文书扫落了一地。

“琅琊奴无礼!他日当诛之!”

——————————————————————————————

秦岭北麓,渭水河畔,五丈原。

“前面就是五丈原了!”诸葛文指着前方隆起的台地笑道:“过了五丈原便是渭水,然后折向东,用不了几天就到长安了!”

“五丈原?”本来累的在骡背打盹的蔡丁山顿时清醒了起来:“便是葛公过世的那个五丈原?”

“不错,便是那个!”诸葛文笑道:“蔡公,要不要停歇歇歇脚?”

“要,要,那自然是要的!”蔡丁山回过头来,对身后众人道:“经过五丈原,吾等蜀人若是不凭吊一番,回去后岂不是让人耻笑?”

“对!”

“是呀,哥子们知道了也不成的!”

“不错,丞相殒身之处,我等蜀人肯定是要祭拜一番!”

“出门前俺爹娘早就替俺准备好了!”一人干脆从马鞍旁的包裹中翻出香烛纸钱来:“就怕路上错过了,幸好诸葛兄也记得!”

“他姓诸葛,丞相也姓诸葛,五百年前是一家呀!岂能不下来祭拜祭拜?”

一伙旅人说笑着驱赶着驮畜,沿着山路向前方的台地走去,橘红色的落日正缓慢的向田野和山林滑落,世界在他们的脚下从光亮变为昏黄,从昏黄变为靛青,最后化为漆黑。溪水从山脊涌出,开始它们腾涌直落山坡的漫长旅程,波浪拍打着岩石,溅起阵阵白雾,染湿了旅人们的衣衫。

“真是太平时节呀!”蔡丁山感叹道:“从成都到长安,上千里的山路,竟然途中都没遇到几个盗匪,想起我小时候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